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诗四首(一)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解词: 解词:1、荷锄 荷:扛着。2、长:生长 1、荷锄 荷: 2、长: 3、草木长:草木丛生。 3、草木长: (二) (二)使至塞上 (王维) 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 解词: 解词:1、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 1、单车: 出使时随从不多。 2、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指诗人 2、属国: 自己使者的身份。 3、征蓬:飘飞的蓬草。 3、征蓬: 4、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4、烟: 5、长河:黄河。 5、长河: 6、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6、候骑: (三) (三)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解词:1、楚国:楚地 2、怜:爱 1、楚国: 2、怜: 3、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3、大荒: 4、海楼:海市蜃楼 4、海楼: (四) (四)登岳阳楼(陈与义) 登岳阳楼(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 。1、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 1、夕阳迟: 2、迟:缓慢。 2、迟: 3、横分:这里指瓜分 3、横分: 4、徙倚:徘徊。 4、徙倚: 5、凭危:指登楼。 5、凭危: 6、凭:靠着。 6、凭: 7、危:指高处。 7、危: 30、诗四首(一)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卒章显志的诗句是: (2)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 (4)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二、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可分_ _,_ _,_ _,三层意思。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_ _ 。 3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陶渊明曾在另一诗中说:“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本诗中“ , ”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6.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7、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 8.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9、“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二)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用原文回答:(1)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交代诗人出使原委的一联是: ,。(2)诗人借用比喻表达自己并不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 , 。(3)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4)诗中表现作者对守边将士的深切同情的两句: , 。二、赏析: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C第五、六句“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3.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 ,表达了 的感情。(3分)4.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幅图画具有 美。(1分)美的具体表现: (2分)5阅读使至塞上,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6.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答: 7、“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 8、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 一词中。9、颈联是写景名句,请赏析。答: 10、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三)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诗的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3.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它交代了远渡的_和此行的_。4、你能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角度一:请说出这句诗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角度二:请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字和“入”字进行赏析。角度三:请说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怎样的情感 ?(从写作技巧方面赏析)角度一: 角度二: 角度三: 5、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6.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7.写景的句子是 , , , 。是按_顺序描绘的。8、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B颔联写景,其中“随”、“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四)登岳阳楼(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诗歌以“”和“”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 后的憔悴悲愁之绪。3赏析句子“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4、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明指 ,实喻 。 5、(2分)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_ _”到“_”,写景由近及远。 6(2分)全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 _和_ _融于一体。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B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C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读之让人感慨万分。D与杜甫的春望石壕吏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8、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一东”“一西”,点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帘旌不动夕阳迟”,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夕阳入山图,烘托了诗人登临时的悠闲、平静的心情。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9、对这首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融于一体。B抒发了诗人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无限忧愁,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C表达了作者晚年面对国破家亡的困境而产生的得过且过之感。D这首诗以虚写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运好转的期盼。10、与本诗颈联结构最相似的一项是 (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0课、【参考答案】 归园田居一、 (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二、 1.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2. 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3、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4.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5.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6.D 7、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8、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9、说明了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使至塞上答案:一、(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二、1、D(“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2、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 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 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3、诗人自己(或“负有朝廷使命的人”)(1分)诗人孤独、思乡(2分)4、(考生能选一个角度答题,赏析合理,即给3分,否则酌情扣分)示例一:图画的构图美。(1分)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2分)示例二:图画的线条美。(1分)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2分)示例三:图画的色彩美。(1分)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2分)示例四:图画的意境美。(1分)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5(3分)B分析:B项中由“归雁入胡天”知道雁北飞,因此季节是春天。6.(2分)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7、“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9、燕然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中,“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句刻画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巧妙地传达出诗人惆怅孤寂的情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前列腺增生症状解析及护理指导
- 生命科学系项目介绍
- 颅内血肿急救方法
- 放射科原理介绍
- 互联网运营考试题及答案
- 湖南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会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工会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湖北物流考试题型分布及答案
- 红沟二矿考试题及答案
-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 预防医学考试题+答案
- 呼吸系统术前评估流程课件
- 境外安全风险管理培训课件
-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件第5课时 小熊开店
-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DB21T 3354-2020 辽宁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 我和我的祖国课件
- 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 加油站卸油岗位应急处置卡
-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信息系统-附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