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简析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以“浓浓的乡情”为专题进行编排的,两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梅花魂,两篇略读课文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组成。本组选编的内容都是描写游子们思乡怀乡的。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二、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幽芳、漂泊、唯独、顿时、迷人、至少”等词语,并灵活运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相关段落。3、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三、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正确读写词语及积累好词句。体会重点句的含义。2、能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学习古诗词。3、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四、教学措施: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习作。五、教学准备:课件 资料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课文大约用时13 课时:其中精读课文5课时,略读课文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与拓展1课时。5 古诗词三首 2课时6 梅 花 魂 2课时7* 桂 花 雨 1课时8* 小桥流水人家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二 3课时回顾拓展二 1课时5、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感知诗词大意。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泊船瓜洲教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静夜思 梅 花唐 李白 宋 王安石床前明月光, 墙角数枝梅,疑是地上霜。 凌寒独自开。抬头望明月, 遥知不是雪,低头思故乡。 为有暗香来。2、导游介绍,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板书诗题,读题.(2)结合课前学习,说说自己对王安石的了解。3、前置学习:出示学习目标:(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文;(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边想边思考: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你由此想到了什么?(温馨提示:请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想象的画面生动地说一说,演一演)4、围绕以上目标进行自主学习。二、互学:1、小组交流:(1)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互帮互学,巩固生字词。(2)互相交流学习成果。(3)共同探究前置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2、展示点拨:(1)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合作学习成果。(2)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的困惑,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读重点句子,初步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3)教师适时进行点拨:略三、评学:1、拓展延伸:(1)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2)阅读有关王安石的古诗。2、巩固反馈:参见长江作业本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秋思 教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静夜思 梅 花唐 李白 宋 王安石床前明月光, 墙角数枝梅,疑是地上霜。 凌寒独自开。抬头望明月, 遥知不是雪,低头思故乡。 为有暗香来。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宋代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写的秋思(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 3、前置学习:出示学习任务:(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文;(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边读边思考:是什么勾起诗人张藉对家乡的思念?诗人在洛阳城里看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从哪几句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找一找哪些词语更能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看看书中的插图,诗人左手在做什么动作,右手在干什么,他又会说些什么呢?(3)请你结合自己刚刚做的注释以及上面的问题答案再读秋思这首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在小组内说一说。 4、围绕以上目标进行自主学习。二、互学:1、小组交流:(1)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互帮互学,巩固生字词。(2)互相交流学习成果。(3)共同探究前置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2、展示点拨:(1)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合作学习成果。(2)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的困惑,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读重点句子,初步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3)教师适时进行点拨:略三、评学:1、拓展延伸:(1)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2)阅读有关思乡的古诗。2、巩固反馈:参见长江作业本四、板书设计:秋思 (唐)张籍见-意万重思乡情恐-又开封(叙事抒情)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秋思教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背诵静夜思和江南好2、谈话导入,揭题:(1)同学们,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洁月光,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两岸的徐徐春风。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简介纳兰性德。3、前置学习(出示学习任务):(1)读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3)再读古词,说说词中的一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再好好想想.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4)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你由此想到了什么?(温馨提示:请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想象的画面生动地说一说,演一演)4、围绕以上目标进行自主学习。二、互学:1、小组交流:(1)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互帮互学,巩固生字词。(2)互相交流学习成果。(3)共同探究前置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2、展示点拨:(1)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合作学习成果。(2)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的困惑,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读重点句子,初步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3)教师适时进行点拨:略三、评学:1、拓展延伸:(1)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2)阅读有关思乡的古诗。2、巩固反馈:参见长江作业本四、板书设计:长相思身在征途 心想故园心系祖国6 梅花魂教学目标: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领悟作者如何表达感情的方法。2、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2、自学生字词.3、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书写生字词,感知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教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 甫)落叶他乡树,寒冬独夜人。 (马 戴)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 枚)家在梦中何时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 纶)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 著)2、导入揭题:(1)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2)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揭题释题。 3、前置学习(出示学习任务):(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2)再读课文,找出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3)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二、互学:1、小组交流:(1)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互帮互学,巩固生字词。(2)互相交流学习成果。(3)共同探究前置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2、展示点拨:(1)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合作学习成果。(2)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的困惑,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读重点句子,初步感受外祖父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教师适时进行点拨: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读诗落泪)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珍爱梅图)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不能回国)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赠墨梅图)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送梅花巾)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评学:1、拓展延伸: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2、巩固反馈: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读懂课文,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 甫)落叶他乡树,寒冬独夜人。 (马 戴)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 枚)家在梦中何时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 纶)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 著)2、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进行矫正。(2)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前置学习(出示学习目标):(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外祖父心中的梅花是什么样的?在文中画出来。(3)再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4、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二、互学:1、小组交流:(1)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互帮互学,巩固生字词。(2)互相交流学习成果。(3)共同探究前置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2、展示点拨:(1)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合作学习成果。(2)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的困惑,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读重点句子,初步感受外祖父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a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离别前一天早上,外祖父送我墨梅图时说的)b数一数,外祖父一共说了几句话。 哪几句重在写梅花?哪几句重在写人?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 c你认为外祖父主要说了几层意思?d“秉性”是什么意思?“梅花的秉性”是指什么?用它赞美什么?三、评学:1、拓展延伸:(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2)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2、巩固反馈:参见练习册四、板书设计:7* 桂花雨导学目标:1、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悟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箩、杭”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导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导学难点:边读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导学准备: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准备“摇花乐”的课件。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 甫)落叶他乡树,寒冬独夜人。 (马 戴)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 枚)家在梦中何时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 纶)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 著)2、师生谈话,引入课题: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童年曾发生过的趣事令我们难忘,只要一想起它,我们仍会感受到一种快乐.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笔把童年趣事记录了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板书课题:桂花雨)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桂花的资料后,针对课题说说想了解哪些内容.3、前置学习:(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3)再读课文,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体会。 (此学习内容安排在课前自己预习,针对不懂的问题在书中做好批注。)二、互学:、小组交流对照“前置性学习单”,一题一题地进行小组交流,初始阶段学生不会有序有效交流时,老师适当提示交流方法,提醒注意的地方。(字词、读文方面由同桌相互检查交流;课文内容、语言表达、拓展延伸等其他方面四人小组交流,分难易程度,由组长安排发言顺序,做好小组交流的主持工作。)A“同桌小小组”完成前置学习第题(1)第一题组内的同桌两人相互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由同桌的师傅带领徒弟把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2)第二题由同桌相互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B“四人小组”交流第2-3题(3)第三题由组内的“学困生”和“潜质生”发言交流,最后小组齐读。 2、展示点拨:(1)优美片段我来读:找出文中描写桂花给“我”带来快乐的语句,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读,感悟快乐。(2)出示句子: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a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b为什么作者用上“可是”?从“可是”中你有什么感受?c读读这个句子,说说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三、评学:1、拓展延伸:在课外阅读中,在你的生活实际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人们对家乡的怀念呢?说一说,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2、巩固反馈:参见课堂作业。8* 小桥流水人家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3、认识7个生字,识记本课相应的词语。导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爱恋和思念之情。导学难点:领会作者表达思乡感情的多种表现方式。导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4、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天 净 沙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读诗,了解课题出处(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3、前置学习:(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久久不能忘怀呢?(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此学习内容安排在课前自己预习,针对不懂的问题在书中做好批注。) 二、互学: 1、小组交流对照“前置性学习单”,一题一题地进行小组交流,教师针对学生不会有序有效交流时,老师适当提示交流方法,提醒注意的地方。(字词、读文方面由同桌相互检查交流;课文内容、语言表达、拓展延伸等其他方面四人小组交流,分难易程度,由组长安排发言顺序,做好小组交流的主持工作。)A“同桌小小组”完成前置学习第题(1)第一题组内的同桌两人相互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由同桌的师傅带领徒弟把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2)第二题由同桌相互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B“四人小组”交流第2-3题(3)第三题由组内的“学困生”和“潜质生”发言交流,最后小组齐读。 2、展示点拨: 展示一:故乡的哪些景致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呢?找出有关句子,用心读读,仔细品味“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展示二: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1)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2)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三、评学: 1、拓展延伸:(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2)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3)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2、巩固反馈:参见课堂作业口语交际习作二导学目标: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2、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4、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导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导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表演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导学准备:1、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2、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4、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口语交际导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齐背诵古诗静夜思和梅花2、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3、前置学习:(1)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2)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3)小组讨论要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二、互学:1、小组交流(1)对照“前置性学习单”,一题一题地进行小组交流,针对学生不会有序有效交流时,老师适当提示交流方法,提醒注意的地方。(2) “四人小组”交流第一、二题,说说怎样策划才能搞好这次活动。(3)小组讨论要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2、展示点拨:(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3)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三、评学:拓展延伸,反馈检测:1、展示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2、背诵有关的古诗句。第二课时 导学内容:习作导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背诵静夜思和江南好2、谈话导课,激发兴趣: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3、前置学习:你长大以后,或许离开家乡,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看谁能学生大胆想象,做好交流的准备。二、互学:1、小组交流,明确内容。(1)家乡的变化。(2)回忆童年的趣事。(3)与亲人或同学见面时的情景。(4)2、展示点拨,明确思路:(1)与同学见面的场景;(2)与亲人见面的场景;(3)想一想:见面时,你发现些什么?哪些地方面会变?会说些什么?三、评学:1、拓展延伸:(1)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2)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2、反馈检测:(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2)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3)誊抄作文。回顾拓展二导学目标: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2、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导学重点: 1、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2、能联系实际来说说自己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导学难点:以“(某物品)的自述”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使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字的丰富,进一步提高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导学准备:收集诗文、佳句、歌曲等。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 甫)落叶他乡树,寒冬独夜人。 (马 戴)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 枚)家在梦中何时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 纶)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 著)2、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0578-2025常压储罐基于风险的检验及评价
- 桥梁知识培训日程安排课件
- 2025年电子商务网站开发工程师招聘模拟题集
- 2025年行车安全法规测试题集
- 2025年初级舞蹈教师职业认证考试模拟题
- 2025年政府事务协调与管理能力提升题集
- 桑蚕丝面料知识培训
- 2026届福建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网络游戏公司运营总监竞聘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环境与人员保护)全真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 湖北省圆创高中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评 语文试卷(含答案)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理论试题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非标设备检验标准
- 皖2015s209 混凝土砌块式排水检查井
- 外墙涂料工程技术标书
- 教学课件-信号智能电源屏(鼎汉)的简介与维护
- CML慢性髓系白血病医学教学课件
- 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总结
- 老年营养不良
- 【公开课】社区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