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学课程cy改_第1页
视光学课程cy改_第2页
视光学课程cy改_第3页
视光学课程cy改_第4页
视光学课程cy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光学课程,主讲:曹祎上海联合天毅管理咨询机构,第一章 基础光学,第一节 光,光 我们能看到外界的物体就是因为光的作用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米/秒 光的单位纳米 1纳米=10 -11米,第二节 屈光,屈光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行进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光的折射,在视光学中称为屈光。为了表示方向改变程度的大小,我们用折射率来表示,又称之为屈光指数。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为1,而在别的物质中折射率都大于1。具有这样能力的介质称为屈光体,其屈光能力的大小以屈光度来表示 1.00D(1个屈光度)=100度,光的组成,我们人眼能见到的光都是可见光。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第三节 透镜,透镜由两个球面合成,其间包含某种比空气密度高的透明均匀的屈光间质,整体称为透镜 球面透镜镜片的一面或两面呈球面弯曲的透镜 非球面透镜镜片的一面呈弧面的透镜(如圆柱透镜,用于矫正散光),透镜,透镜的屈光度D=1/F(焦距的倒数),正透镜(凸透镜),正透镜又称凸透镜,用“+”表示,对光线有汇聚作用“+”代表远视,正透镜(凸透镜),凹透镜(负透镜),负透镜又称凹透镜,用 “-”表示,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代表近视,凹透镜(负透镜),焦点,焦点: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或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光学中心,光学中心;光线投向这一点时,不发生曲折。,曲率、曲率半径,曲率:球面的弯曲程度。曲率半径:球面弧的曲度半径,曲率半径越小,球面的曲率越大,正透镜(凸透镜),凹透镜(负透镜),第二章 眼的屈光系统,眼的解剖和生理眼的屈光系统眼的屈光不正近视眼远视眼散光眼老视眼屈光参差,第一节 眼的解剖和生理,眼的附属器眼睑结膜泪器和泪液眼外肌眼眶睫毛,眼球基本形态:,大致呈圆球形后前径:24mm;水平径:23.5mm垂直径:23mm重量:7.0g容积:6.5ml,眼球壁,外(纤维层):角膜,巩膜中(血管层):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神经层):视网膜,角膜,眼球前方1/6,透明中央约3mm为球面形周边曲率半径逐渐增大,呈非球面形横径11-11.5mm,纵径10-10.5mm中央厚度0.5-0.7mm,边缘厚度1.1mm,角膜(屈光特性),前表面为凸透镜界面前介质空气与后介质房水折射率不同成为眼的重要屈光因素约占眼屈光力的70%-75%,巩膜,乳白色不透明纤维组织眼球后方5/6部分厚度约0.3mm-1.0mm,巩膜,维持眼球形状保护眼球内容后前径过长或过短导致轴性屈光不正,虹膜,晶状体与角膜间房水中横隔膜将房水腔分隔为前房和后房中央部的圆孔为瞳孔根部附着于巩膜突上,虹膜,黑暗中瞳孔扩大明亮中瞳孔缩小控制瞳孔的大小和入眼的光量,睫状体,对晶状体的凸度起着调节的作用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放松,则晶状体凸度加大,导致眼睛看清近目标,称为调节,脉络膜,巩膜内侧面内侧覆盖视网膜丰富的血管为视网膜提供营养并排泄废物色素细胞使眼球内形成暗环境,外界景物可以在视网膜上清晰结象,视网膜,眼球壁最内层,外附脉络膜,内邻玻璃体中央相当于眼球后极部为黄斑区视细胞感光后,光能经光化学反应转化为生物电能,引起神经冲动黄斑中心凹具有高度敏感和精密的感光功能,眼球内容,房水(前房,后房)晶状体玻璃体,前房,后房和房水,角膜后晶状体前,充满房水被虹膜分隔为前房和后房房水调节眼内压力房水中的葡萄糖是角膜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房水参与角膜的氧气代谢,晶状体,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直径10mm,厚度4mm晶状体凸度的调整,改变眼的屈光状态,焦距不断变化,看清不同距离的影象硬化:老视浑浊:白内障,玻璃体,透明凝胶99%是水分主要功能为导光和固定视网膜与巩膜的附着浑浊:高度近视,视觉的基本生理:,眼球左右对称同时同向运动注视同一目标目标以光线的形式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视觉的基本生理:,刺激视网膜的视细胞发生光电能量转换视觉信号以神经传导的形式通过视路传入视中枢产生视觉感受,眼的屈光系统,视觉的基本条件屈光系统透明成像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视觉分析器功能正常,眼的屈光因素,眼的屈光界面:角膜前面,角膜后面晶体前面,晶体后面,视网膜前面眼的屈光介质: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的屈光系统就象一台照相机,镜头角膜快门虹膜调节焦距的系统晶状体和睫状肌底片视网膜,视觉的形成,光线经过角膜屈光,第一次聚焦;穿过瞳孔,经晶状体第二次聚焦;穿过玻璃体,在视网膜上成像信息通过视路(视神经视中枢)产生视觉,休息一会儿!,第三章 眼的屈光不正,第一节 屈光不正的分类,眼的屈光不正定义:在没有调节的情况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在黄斑区中心凹聚焦者,称为屈光不正,正视眼,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是构成人眼屈光系统的屈光介质。正视眼:眼在调节静止情况下,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的黄斑中心凹上。,正视眼,屈光不正,分类:焦点落在视网膜前称近视焦点落在视网膜后称远视不能形成焦点称散光,屈光不正与年龄,7-8岁前远视增加8-30岁远视减少,近视增加30-65岁远视增加,第二节 近视眼,定义:在没有调节的情况下五米以外的平行光线入眼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眼的屈光介质聚焦力过强,近视,发生率,城市农村,女性男性平均发生率34.3%小学12.3%,初中34.8%,高中61.2,大学66.6%,近视人群总数,年份 人数(亿) 1988 2.6 1989 3.1 1990 3.5 1993 3.9 1994 4.2 1995 4.6以后成逐年增长的趋势,近视的成因:,遗传因素(50%): 睫状肌过度发育 巩膜壁薄软倾向环境因素(50%) 持续性近距离用眼(调节),调节,由于睫状肌的收缩与松驰,使晶状体的屈光能力改变,以便看清远近不同距离的物体,眼的这种机能就是调节,人在看近看远时使用不同程度的调节力,看远,用较少调节或者不用调节看近,使用调节或者最大调节,远点:,在不调节情况下,人所能看清的最远距离理论上为无穷远所以人们看远时眼睛比较放松,近点:,在极度调节情况下,人所能看清的最近距离一般为眼前33 cm左右,解释近视的形成(调节学说),长时间的持续性看近,引起调节痉挛 假性近视的形成 睫状肌变性硬化 形成近视,症状:,远视力降低,近视力好视物易疲劳眯眼,皱眉眼球突出前房变深外隐斜-6.00以上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易形成飞蚊症(玻璃体液化),近视的矫正,配镜(用凹透镜矫正)手术矫正OK镜片矫正,近视的分类,-3.00D以下为轻度近视-3.00D-6.00D为中度近视-6.00D以上为高度近视,近视配镜的原理,近视眼聚焦于视网膜前采用凹透镜可使平行光焦点落在视网膜上,配镜原则:,最低度数获得最佳视力(1.0)无法充分矫正的,逐渐增加镜片度数,配了眼镜是否应该经常戴?,低度近视可以在看远时戴,看近不戴中,高度近视应该经常配戴戴镜可矫正视力,防止近视的增加,度数为何会增加?,与近视发生的原因相同配了不合适的眼镜病理原因,手术矫正:,角膜手术短期效果不错长期效果不佳,引导患者认识(眼科医师本身不太愿意接受此类手术),OK镜:,一种非常谨慎的医疗行为对特定对象实施在中国很多城市已经发生了问题,第三节 远视,定义:在没有调节的情况下五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远视分类,+2.00D为轻度远视+2.00D+5.00D为中度远视+5.00D为高度远视,特点:,远视眼要看清远处物体时也要使用调节轻度远视眼在视远时如果使用一定的调节,可以表现为无任何视力障碍但可能伴随视疲劳(头痛,疲劳)内斜视近视和远视出现的机会是相同的,矫正:,配镜:采用凸透镜使平行光焦点落在视网膜上原则:最高度数获得最佳视力(1.0),6岁以下:3.00D生理性远视,不必矫正3.00D需要矫正,每半年验一次光6-16岁:低度也要矫正,3.00D可在看近时用16-35岁:3.00D可不戴镜,3.00D要持续戴镜35岁:老视提早出现,看近要矫正,第四节 散光,定义:在没有调节的情况下平行光线入眼不能形成焦点,散光的发生率:,通常认为0.50D的散光始有临床意义此类人发病率为25%左右,在屈光不正人群中占65%低于2.00D以下的约占90%,病因:,生理性散光:由于眼睑压迫角膜,正常人均有0.20D生理性散光获得性散光:角膜病变,眼外伤(手术),眼肌受伤等,成因:,指数性散光:屈光间质各部折射率不一致肌性散光:睫状肌各方位经线张力差异,症状:,视物变形,模糊视疲劳视远、视近不清晰轻微散光,虽无明显视力障碍,但会出现视疲劳(看近时)高度散光患者注视远近均眯眼,散光的表现,眼的不同子午线方向的屈光力不同通常是一个子午线存在最大屈光力,另一子午线存在最小屈光力,散光分类:,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度与最小屈光度所在的子午线相互垂直顺律散光:最大屈光力在垂直方向逆律散光:最大屈光力在水平方向,散光的矫正,采用圆柱透镜矫正散光原则子午轴向准确,焦度适中,散光轴位的确定,嘱被测眼注视散光表,轴位则位于散光表中最深的子午线的垂直方向再用交叉柱镜微调,散光的表示:,近视,远视镜片称为球镜,散光属于柱镜球镜DS,柱镜DC-3.00 DS-1.00 DC 180近视300度(联合)散光100度,轴向180,第五节 老视,病因:随年龄增加,调节幅度减少的一种状况临床诊断标准为:眼近用时,调节幅度已减少到不能达到清楚或舒适的视力首次出现老视年龄为38至40岁,老视的生理原因:,晶状体,睫状肌的调节力衰减正常的生理现象(必然性),老视的矫正:,首先正确和足够地矫正原有的屈光不正.(视远度数)阅读加光度(ADD)的确定视近度数=视远度数+阅读加光度,老视与远视的比较,相同点:矫正方法相同,都是用凸透镜矫正不同点: 成因不同:老视属于一种生理现象,远视属于屈光不正 症状不同:老视看近模糊,看远清晰。远视看近看远都不清楚,看近更模糊 发生年龄不同:老视发生于40岁左右。远视从小就有,只是程度不同。,第六节 其它名词解释,屈光参差,定义:两眼的屈光不正的程度不同,称为屈光参差,双眼影象不等:,近视镜片使影象缩小,远视镜片使影象放大每相差1.00D,影象差异2.0%产生融合困难,屈光参差的矫正:,配普通框架眼镜可能产生影象大小不等双眼屈光度差异超过2.50D,差异较明显解决办法:充分矫正屈光度较低一眼,然后对另一眼予以能够接受的矫正.配角膜接触镜,休息一会儿!,第四章 配镜处方,第一节 配镜处方,配镜处方:处方单的书写为球镜,柱镜,轴向在形成书写习惯之后,DS,DC可以省略-3.00-1.00 180,第二节 处方换算,处方转换(球柱转换步骤)求和以原球柱镜光度之和为转换后球镜光度异号以原柱镜光度改变符号后为转换后柱镜光度加减90将原柱镜轴位旋转90度为转换后柱镜轴位,+3.00DS-1.00 DC180可转换成:+2.00DS+1.00DC 90+1.00DS-1.00 DC180可转换成:+1.00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