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单元过关题(2010秋).doc_第1页
八年级数学单元过关题(2010秋).doc_第2页
八年级数学单元过关题(2010秋).doc_第3页
八年级数学单元过关题(2010秋).doc_第4页
八年级数学单元过关题(2010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 11 1 11 2 单元测试题 一 我会选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 下列条件中 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 A 三条边对应相等 B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 C 两角的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D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 2 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3 如图 1 将 Rt ABC C 90 沿直线 CB 向右平移得 到 DEF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CB BEB DFE 90 C AB DED ABC DEF 4 如图 2 已知 MB ND MBA NDC 下列不能判定 ABM CDN 的条件是 A M N B AB CD C AM CN D AM CN 5 如图 3 ABC 中 D 是 BC 边的中点 AD BC 那么下列结 论中不正确的是 A ABD ACD B B C C AD 平分 BAC D AB BC CA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相等 B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C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D 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7 如图 4 点 D E 分别在 AB AC 上 B C 那么补充下列 一个条件后 仍无法判定 ABE ACD 这个条件是 A AD AEB AEB ADC C BE CDD AB AC 2 8 如图 5 AB AC DB DC AC DB 由此可判定 ABC DCB 则判定这两个 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 A SASB SSA C AASD HL 9 根据下列已知条件 能惟一画出 ABC 的是 A AB 3 BC 4 CA 8 B AB 4 BC 3 A 30 C A 60 B 45 AB 4 D C 90 AB 6 10 如图 6 ABC 的面积为 36 将 ABC 沿 BC 平移得到 A1B1C1 点 B1与点 C 重 合 连结 AC1交 A1C 于点 D 则 C1DC 的面积为 A 6B 9 C 12D 18 二 我会填 每小题 3 分 共 24 分 11 ABC 中 BAC ACB ABC 4 3 2 且 ABC DEF 则 DEF 12 如图 7 已知 AD BC 要根据 SAS 证明 ABD CDB 则需要补充的一个 条件是 13 如图 8 在 ABC 中 点 D E 分别在 AB AC 上 CF AB 交 DE 的延长线于点 F DE EF AB 8 CF 5 则 BD 的长为 14 如图 9 已知 ABC DEF AB DE 王刚同学添加了条件 BE CF 那么他在 判定 ABC DEF 时的依据是 填简写 15 如图 10 已知 AB AC 若证明 ABD ACE 时 所用的判定依据是 ASA 则应 补充的条件是 16 如图 11 ABC 中 AD 是角平分线 B 45 C 72 在 AB 上取一点 E 使 AE AC 连结 DE 则 EDB 的度数为 17 如图 12 Rt ABC 中 BAC 90 AB AC 分别过点 B C 作过点 A 的直线的垂 线 BD CE 垂足为 D E 若 BD 3 CE 2 则 DE 18 如图 13 所示 ABC ADE BC 的延长线过点 E ACB AED 105 CAD 10 B 50 求 DEF 的度数 3 三 解答题 共 56 分 19 6分 已知 如图 AB AC B C BE DC交于O点 求证 BD CE 20 6分 如图在 ABC和 DBC中 1 2 3 4 P是BC上任意一点 求 证 PA PD 20 7 分 如图 B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 B C AB DC BE CF 求证 AF DE 21 7分 已知 如图 D E分别是 ABC的边AB AC的中点 点F在DE的延长线上 且 EF DE 4 求证 1 BD FC 2 AB CF 22 7 分 如图 ABC 中 D 是 BC 边中点 连结 AD 并延长到 E 使 DE DA 连结 BE 1 ACD 与 EBD 是否全等 为什么 2 若 AB 5 AC 3 AD 的长为 x 试求 x 的取值范围 23 7 分 如图 ABC 中 BAC 90 AB AC ABC 的平分线交 AC 于点 D 过点 C 作 CE BD 垂足为 E 求证 BD 2CE 24 7分 已知 如图 E是AD上的一点 AB AC AE BD CE BD DE 求证 B CAE 5 25 11 分 已知 ABC 中 AB AC BAC 90 直线 l 过点 A 分别过点 B C 作 BE l CF l 垂足分别为 E F 1 当过点 A 的直线 l 与斜边 BC 不相交时 如图 1 所示 求证 EF BE CF 2 当过点 A 的直线 l 与斜边 BC 相交时 如图 2 所示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请给出 证明 6 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 11 3 单元检测题 一 我会选 每小题一 我会选 每小题 2 分 共分 共 20 分 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一个三角形与它平移后所得的三角形全等 C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 下列条件中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及大小的是 A 已知两边和夹角B 已知三角 C 已知两角和一边D 已知三边 3 如图 1 ABC 中 AD 为 BAC 的平分线 DE AB DF AC E F 为垂足 在 以下结论中 ADE ADF BDE CDF ABD ACD AE AF BE CF BD CD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 B 2C 3D 4 4 如图 2 是利用了尺规作图作出 AOB 的平分线 OE 它的根据 是证明 COE 与 DOE 全等 这里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所用的判 定方法是 A SAS B ASA C SSS D HL 5 已知 P 是 AOB 的平分线 OC 上一点 过点 P 作 PD AB 垂足 为 D E 是 OB 边上任意一点 则 PD 与 PE 的大小关系为 A PD PE B PD PE C PD PE D PD PE 6 已知 Rt ABC 中 C 90 AD 平分 BAC 交 BC 于 D 若 BC 32 且 BD CD 9 7 则 D 到 AB 边的距离为 A 18 B 16 C 14 D 12 7 如图 3 ABC 中 C 90 BD 平分 ABC 交 AC 于 D DE 是 AB 的垂直平分线 DE BD 且 DE 1 5cm 则 AC 等于 2 1 A 3cm B 7 5cmC 6cm D 4 5cm 8 已知在 ABC 中 AB AC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 CE 是 ACB 的平 分线 交 AB 于点 E 交 AD 于点 P 则点 P 一定在 ABC 的 A ABC 的平分线上B ABC 的对边的中线上 C ABC 的对边的高上D ABC 的对边的垂直平分线上 9 如图 4 AE BC 于 E CA 为 BAE 的角平分线 AD AE 连结 CD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7 A CD CE B ACD ACE C CDA 90 D BCD ACD 10 如图 5 B C 90 M 是 BC 的中点 DM 平分 ADC 下列结 论 AM 平分 MAB AMD 90 BC CD AB AD CD AB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 我会填 每小题 3 分 共 24 分 11 如图 6 在 ABC 中 CD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 D E CD BE 交于点 H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 HCE HBD 你所添加的条件是 12 ABC 中 C 90 AD 平分 BAC 交 BC 于点 D 已知 BD DC 4 3 点 D 到 AB 的距离为 12 则 BC 的长为 13 已知 P 是 BAC 的平分线上任意一点 在 AB AC 上分别取点 E F 使 AE AF 若 PE 的长为 3cm 则 PF 的长为 14 如图 7 已知 AB CD O 为 A C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OE AC 于 E 且 OE 2 则两平行线间 AB CD 的距离等于 15 如图 8 ACD 是 ABC 的一个外角 BQ CQ 分别平分 ABC 和 ACD 设点 Q 到 AC 的距离为 m 点 Q 到 AB 的距离为 n 则 m n 填 或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 A m n 在第二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 则 m 与 n 满 足的关系为 17 如图 9 ABC 中 AB AC 14 D 是 AB 的中点 DE AB 交 AC 于 E EBC 的周长是 24 则 BC 18 如图 10 在 ABC 中 ABC 100 ACB 20 ACB 的平分线交 AB 于 E D 是 AC 上一点 且 DE 平分 ADB 则 CED 的度数是 三 解答题 共 56 分 19 6 分 ABD CDB AE 平分 BAD CF 平分 DCB 求证 AE CF 8 20 6 分 如图 已知点 D 是 ABC 的平分线上一点 点 P 在 BD 上 PA AB PC BC 垂足分别为 A C 求证 1 AD CD 2 ADB CDB 21 6 分 如图 在 AOB 的两边 OA OB 上分别取 OM ON OD OE DN 和 EM 相交于点 C 求证 点 C 在 AOB 的平分线上 22 7 分 如图所示 已知在 AEC 中 E 90 AD 平分 EAC DF AC 垂足为 F DB DC 求证 BE CF 23 7 分 如图所示 B C 90 M 是 BC 上一点 且 AMD 90 DM 平分 ADC 求证 AM 平分 DAB 9 24 7 分 如图 BA BC 是两条村级公路 直线 MN 是一条经过此地的国道 现要在国 道边建一货物转运站 P 使转运站 P 到 BA BC 距离相等 请你用尺规作图确定点 P 的 位置 保留作图痕迹 不写作法 25 7 分 如图 AB AC CD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 D E CD 与 BE 交于点 O 求证 OA 平分 BAC 26 10 分 如图 CE AB BF AC 垂足分别为点 E F CE 与 BF 相交于点 D 且 BD CD 1 求证 点 D 在 BAC 的平分线上 2 若将 1 的条件 BD CD 与结论 点 D 在 BAC 的平分线上 互换 所得的命 题是否仍然成立 试说明理由 10 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 12 1 12 2 单元检测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 下列图案是几种汽车的标志 在这几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 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 等腰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 D 线段 3 点 M 5 3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A 5 3 B 5 3 C 5 3 D 5 3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点 D E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两点 则 AD BD AE DE B 若 PA PB 则点 P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C 若 AD BD AE BE 则直线 DE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D 若 PA PB 则过点 P 的直线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所连线段垂直平分对称轴 B 轴对称图形若有一点在对称轴上 则该点与它的对称点重 合 C 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一定在对称轴两侧 D 两个全等的图形一定成轴对称 6 已知直线 l 是线段 MN 的垂直平分线 P 是直线 l 上任意一点 则 PM 与 PN 的关系 是 A PM PNB PM PNC PM PND 以上都有可能 7 如图 1 ABC 中 B 30 AC 4 点 D 为 BC 边中点 将 ABC 沿过点 D 的直 线 DE 折叠后使点 B 与点 A 重合 则折痕 DE 的长为 A 1 B 2 C 3 D 4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2 3 和 2 3 则下列 结论 A B 关于 x 轴对称 A B 关于 y 轴对称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4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6 其中正确的有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 9 如图 2 先将正方形纸片对折 折痕为 MN 再把 B 点折叠在折痕 MN 上 折痕 为 AE 点 B 在 MN 上的对应点为 H 沿 AH 和 DH 剪下 这样剪得的 ADH 中 11 A AH DH AD B AH DH AD C AH AD DH D AH DH AD 10 点 到 ABC 三边的距离相等 则点 P 是 ABC 的交点 A 中线 B 高线 C 角平分线 D 垂直平分线 二 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 共 24 分 11 已知点 P 2 3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为 Q a b 则 a b 的值为 12 如图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线段 AB y 轴 垂足为 B AB 2 若将线段 AB 沿 y 轴翻折 点 A 落在点 C 处 则点 C 的横坐标为 13 已知点 A 2a 3b 2 与点 B 8 3a 2b 关于 x 轴对称 则 a b 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将点 A 3 2 向左平移 n 个单位 所得的点 B 恰好与点 A 关于 y 轴对称 则 n 15 如图 4 用两根钢索加固直立的电线杆 若要使钢索 AB 和 AC 的长度相等 只需满 足 BD CD 即可 这样做的理由是 16 如图 5 ABC 中 DE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 AE 3cm ABD 周长为 13cm 则 ABC 周长为 cm 17 如图 6 DA 是 BC 的垂直平分线 E F 是 AD 上任意两点 若 ABC 的面积为 12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8 如图 7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 ABCD 沿 EF 折叠后 ED 与 BC 交点为 G 点 D C 分 别落在 D C 位置 若 EFG 55 则 1 的度数为 三 解答题 共 56 分 19 6 分 如图 已知 ABC 中 BC AC AB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 DE 交 AB 于点 D 交 AC 于点 E AC 9cm BCE 的周长为 15cm 求 BC 的长 20 6 分 如图 已知直线 l 与两点 A B 在直线 l 上求作一点 P 使 PA PB 不写 作法 保留作图痕迹 12 21 6 分 如图是由三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 使所得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画出所有符合题意的情形 并分别画出对称轴 22 6 分 以直线为对称轴 画出下列图形的另一部分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 23 6 分 如图所示 ABC 内有一点 P 在 BA BC 边上各取一点 P1 P2 使 PP1P2的周长最小 13 24 8 分 如图 BAC 的平分线与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 D DM AB DN AC 垂足分别为 M N 求证 BM CN 25 8 分 如图 AOB 45 P 是 AOB 内一点 点 P 关于 OA 的对称点为 P1 点 P 关于 OB 的对称点为 P2 连结 P1P2 分别交 OA OB 于点 Q R 已知 P1P2 10 1 求 PQR 的周长 2 求 P1OP2的度数 26 10 分 如图 ABC 中 ACB 90 AD 平分 BAC DE AB 于 E 求证 直线 AD 是 CE 的垂直平分线 14 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 12 3 单元检测题 一 我会选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80 则它的底角的度数为 A 80 B 60 C 50 D 40 2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5cm 一边长为 3cm 那么腰长为 A 3cm B 6cm C 5cm D 3cm 或 6cm 3 如图 1 所示 已知 ABC 中 AB AC A 36 BD CE 分别为 ABC 和 ACB 的角 平分线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6 个 7 个 8 个 5 个 4 下面四种三角形 有两个内角是 60 的三角形 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 一腰上的高也是这腰上中线的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 60 的等腰三角形 其中是等 边三角形的有 A 4 个B 3 个C 2 个D 1 个 5 如图 2 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一个角是 30 且较长的直角边在同一直线上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 4 个B 3 个 C 2 个D 1 个 6 如图 3 在 ABC 中 AB AC 6 点 D 是 BC 上一点 DE AB 交 AC 于点 E DF AC 交 AB 于点 F 那么四边形 AFDE 的周长是 A 6B 12C 18D 24 7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 60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A 30 B 150 C 30 或 150 D 120 8 如图 4 ABC 中 AB AC AD AC B 30 AD 4 则 BC 的长为 15 A 14B 12 C 10D 8 9 具有下列条件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不能判断它们全等的是 A 顶角 一腰对应相等B 底边 一腰对应相等 C 两腰对应相等D 一底角 一底边对应相等 10 如图 5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D 是它的角平分线 ADE 也是等边三角形 下列 结论 AD BC EF DF BE BD AB 垂直平分 DE 其中正确的有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 二 我会填 每小题 3 分 共 24 分 11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100 则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 12 ABC 中 AB AC ABC 60 若 BC 3 则 ABC 的周长中 13 如图 6 ABC 中 AB AC D 是 BA 延长线上一点 AE 平分 DAC 则 AE 与 BC 的位置关系是 14 如图 7 ABC 中 AB AC BP CE BD CP 若 A 40 则 DPE 15 ABC 中 B 50 C 80 D E 分别在 AB AC 上 且 AD AE 则 AED 16 已知 ABC 中 AB AC DC 是 AB 边上的高 若 ACD 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 BCD 的度数为 17 如图 8 ABC 中 BO CO 分别平分 ABC和 ACB 点 M N 分别在边 AB AC 上 MN 过点 O 且 MN BC AB 12 AC 18 那么 AMN 的周长为 18 如图 9 ABC 是等边三角形 点 D E 分别是 BC AC 边上的点 且 CD AE AD BE 交于点 P 过点 B 作 BF AD 垂足为 F 已知 PE 1 PF 3 则 AD 的长为 16 三 解答题 共 56 分 19 6 分 如图所示是某房屋顶框架示意图 其中 AB AC AD BC BAC 120 求 B C 和 BAD 的度数 17 H E D CB A 20 6 分 如图 DE 是 ABC 的 AB 边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交 AB BC 于 D E AE 平分 BAC 若 B 30 求 C 度数 21 6 分 如图 ABC 中 BAC 110 E G 分别为 AB AC 中点 DE AB FG AC 求 DAF 22 7 分 如图 ABC 中 AB AC AD BC 于 D BE AC 于 E AD 和 BE 交于 H 且 BE AE 求证 AH 2BD 23 7 分 如图 一艘轮船在近海处由南向北航行 点 C 是灯塔 轮船在 A 处测得灯 塔 C 在其北偏西 38 方向上 轮船继续向北航行 30 海里到达 B 处 此时侧得灯塔 C 在 其北偏西 76 方向上 1 求 ACB 的度数 2 轮船在 B 处时 距灯塔 C 多远 DF EG A B C 18 F E D CB A 24 7 分 如图 点 A B C 在同一直线上 AB 2BC ABE 和 BCD 都是等边三 角形 求 BDE 的各角的度数 25 7 分 如图所示 ABC 是等边三角形 延长 BC 至 E 延长 BA 至 F 使 AF BE 连结 CF EF 过点 F 作直线 FD CE 于 D 求证 FCE FEC 30 10 分 如图 ABC 是等边三角形 点 D 是边 AB 上的一点 点 E 是 ABC 的外 角平分线上一点 且 CDE 60 1 当 D 为 AB 中点时 求证 CD CE 2 判断 CDE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B A CD E F 19 八年级数学第十三章全章检测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24 分 题 号12345678910 答 案 1 36 的平方根是 A 6 B 6 C D 66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 的平方根是 1 B 1 的立方根是 1 C 是 2 的算术平方根 D 3 是的平方根2 2 3 3 的算术平方根是 81 A 9 B 9 C 3 D 3 4 下列各式中 正确的是 A B 7749 2 1 1 4 1 2 C D 4 3 2 4 3 2 16 9 4 5 025 0 5 若和都有意义 则的值是 aa a A B C D 0 a0 a0 a0 a 6 用 30 枚长 3 厘米 宽 2 5 厘米的邮票摆成一个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A 225 厘米B 75 厘米C 25 厘米D 15 厘米 7 估算的值应在 56 A 6 5 7 0 之间B 7 0 7 5 之间 C 7 5 8 0 之间D 8 0 8 5 之间 8 在实数 1 23 是圆周率 0 1010010001 每两个 1 之间 3 86 2 2 3 依次多一个 0 中 无理数共有 A 5 个 B 4 个 C 3 个 D 2 个 9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 比这个数大 2 的数是 A a 2 B 2 C 2 D a2 2aa 20 10 如图 1 数轴上表示 1 的对应点分别为 A B 数轴上另一点 C 到点 A 的距离2 与点 B 到点 A 的距离相等 则点 C 所表示的数是 A 1 B 1 22 C 2 D 222 二 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 共 24 分 11 一个实数的平方根为 2a 6 和 6 a 这个实数是 12 若 则 11yxx y x2010 2010 13 4 2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是 14 计算 232 15 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是 32 16 一种集装箱是正方体形状的 它的体积是 343m3 则这集装箱的棱长为 17 比较大小 67 76 18 大于小于的整数是 37 三 解答题 共 56 分 19 计算 每小题 4 分 共 8 分 1 2 36 0 3 1 25 0 2 1 3 3 3 001 0 125 124 1027 0 20 5 分 已知 为实数 且满足 则的值ab01 1 1 bba 20102010 ba 时多少 21 21 8 分 将下列各数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3 1415926 0 456 3 030030003 每相邻两个 3 之间 0 3 512 的个数逐渐多 1 0 11 5 3 9 2 7 1 0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正实数集合 整数集合 22 5 分 已知的平方根是 3 的算术平方根是 4 求的平21a 522ab 34ab 方根 23 6 分 请在数轴上用尺规作出 所对应的点 2 24 6 分 小明买了一箱苹果 装苹果的纸箱的尺寸为 50 40 27 长度单位为厘米 现小明要将这箱苹果分装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纸箱内 问这两个正方体纸箱的棱长 为多少厘米 结果精确到 1cm 25 9 分 小华和小明在一起做叠纸游戏 小华需要两张面积分别为 3 平方分米和 9 平 22 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 小明需要两张面积分别为 4 平方分米和 5 平方分米的纸片 他们 两人手中都有一张足够大的纸片 很快他们两人各自做出了其中的一张 而另一张却一 下子被难住了 1 他们各自很快做出了哪一张 是如何做出来的 2 另两个正方形该如何做 你能帮帮他们吗 3 这几个正方形的边长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26 9 分 如图 在直角三角形 AOB 中 已知 A 点的坐标为 3232 1 求 B 点坐标 2 若将直角三角形 AOB 向右沿着 x 轴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 A O B 且 O A 与3 AB 交于点 C 试写出 A O B 的坐标 3 求出阴影部分 即 O BC 的面积 23 2 1 E D C B A 图 1 图 2 A B C D D C B A 图 3 八年级数学 上 期中综合测试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是 25 的平方根 B 25 的平方根是5 5 C 4 是 16 的立方根 D 是的平方根3 9 2 实数 中 无理数的个数是 3 90 3 1 7 2 A 2 B 3 C 4 D 5 3 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 实数 有理数 整数 无理数 4 下列条件中 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 A 三条边对应相等 B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 C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D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 5 已知 如图 1 AC AE 1 2 AB AD 若 D 25 则 B 的度数为 A 25 B 30 C 15 D 30 或 15 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2 和 5 则它的周长为 A 7 B 9 C 12 D 9 或 12 7 如图 2 AC AD BC BD 则有 A CD 平分 ACBB CD 垂直平分 AB C AB 与 CD 互相垂直平分D AB 垂直平分 CD 8 如图 3 已知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 ABAD 仍无法判定的是 ABCADC A B CBCD BACDAC C D BCADCA 90BD 9 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 等腰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 D 线段 24 FE CB A 图 6 10 如图 4 AB AC BD BC 若 A 40 则 ABD 的度数是 A B C D 20 30 35 40 11 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是 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重合 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 称 一个轴对称图形不一定只有一条对称轴 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则对应 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 A 4 个 B 3 个 C 2 个 D 1 个 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 的对称轴为 y 轴 已知 A 3 4 点 B 在 y 轴上 则点 C 的坐标是 A 3 4 B 3 4 C 3 4 D 无法确定 二 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13 若 ABC DEF A 80 E 40 则 F 14 如图 5 已知 AB DE BE CF 要证 ABF DEC 需补 充条件 只填一个即可 15 如图 6 若 B C AE AF 且 AB 5 AE 3 则 EC 的长为 16 如果 A a 1 3 B 4 b 2 关于 x 轴对称 则 a b 17 ABC 中 C 90 A 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D 若 CD 8cm 则点 D 到 AB 的距离为 cm 18 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 30 则它的顶角是 度 19 大于而小于的整数是 2 7 20 的相反数是 3 8 21 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22 如图 7 ABC 中 AB 8 BC 10 AC 7 ABC 与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D 过点 D 作 DE AB DF AC 分别交 BC 于 E F 两点 则 DEF 的周长是 三 解答题 共 56 分 23 计算 本题 5 分 16 1 218 3 图 7 FE D CB A 25 24 解方程 本题 5 分 0 25 169 2 x 25 本题 6 分 已知 求的算术平方根 31212 3 yyx x y 26 本题 6 分 已知 如图 8 AD AB 于 A BE AB 于 B BEAD 求证 ECDC ED 27 本题 6 分 如图 9 分别作出 ABC 关于 x 轴的对称图形 和关于 y 轴的对 111 CBA 称图形 并指出 和 的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222 CBA 111 CBA 222 CBA 28 本题 6 分 如图 11 在 ABC 中 AB AD DC BAD 30 求 C 的度数 C B A 2 1 2 1 4 3 2 14321O y x 图 9 ED C BA 图 8 26 29 本题 6 分 已知 如图 10 在 ABC 中 AC BC C 120 BC 边垂直平分线 交 BC 于点 E 交 AB 于点 D DE 1 求 AB 边长 30 本题 7 分 已知 如图 12 ABC 是等边三角形 D E F 分别是 AB BC CA 延长线上的点 且 BD CE AF 求证 DEF 是等边三角形 31 本题 9 分 已知 如图 13 在 ABC 中 ABC 45 CD AB 于 D BE 平分 ABC 且 BE AC 于 E 与 CD 相交于点 F H 是 BC 边中点 连接 DH 与 BE 相交于 点 G 1 求证 BF AC 2 求证 CE BF 2 1 3 判断 DG 与 DF 的数量关系 试证明你的结论 图 13 H G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图 12 27 八年级数学第十四章 14 1 单元检测题 一 我会选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 八年级 2 班计划用 150 元买乒乓球 所购买的乒乓球个数 m 个 与单价 n 元 的 关系式为 其中 n m 150 A 150 m 是常量 n 是变量 B 150 n 是常量 m 是变量 C 150 是常量 m n 是变量 D 无法确定 2 下列图象中 不表示 y 是 x 的函数 的是 3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40 两邻边为x y 则它们的关系是 A y 120 x 0 x 120 B y 120 x 0 x 120 C y 240 x 0 x 240 D y 240 x 0 x 240 4 下列四个函数 其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相同的是 1 xy 2 1 xy 1 1 2 x x y 3 3 1 xy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5 下列函数中 当 x 2 时 函数值不等于 4 的是 A B C D x y 8 1 2 x x y 22 xxy 232 2 xxy 6 如果每盒圆珠笔有 12 支 售价为 18 元 那么圆珠笔的售价y 元 与支数x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为 28 A 3 2 yx B 2 3 yx C 12yx D 18yx 7 下列有序实数对中 是函数21yx 中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一对对应值的是 A 2 5 4 B 0 25 0 5 C 13 D 2 5 4 8 根据下表写出函数解析式 x051015 y 33 544 5 A 3yx B 3yx C 0 51yx D 0 13yx 9 甲 乙两人开车沿相同的路线由 A 地到 B 地匀速行进 A B 两地间的距离为 20km 他们行进的路程 s km 与时间 t h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 1 所示 根据图象信 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是 4km h B 乙的速度是 20km h C 乙比甲晚出发 2hD 甲比乙晚到 B 地 3h 10 小亮每天从家去学校上学行走的路程为 900 米 某 天他从家去上学时以每分 30 米的速度行走了 450 米 为 了不迟到他加快了速度 以每分 45 米的速度行走完剩下的路程 那么小亮行走过的路 程 S 米 与他行走的时间 t 分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二 我会填 每小题 3 分 共 24 分 11 函数中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12 1 x y 12 圆的面积 2 Sr 中 自变量r的取值范围是 13 下列关系式 2 yx 21yx 2 2 0 yx x 0 yx x 具有函数关系 自变量为x 的是 14 如果函数 y kx 2 与 y x 图象交于点 2 m 则 2k m 2 3 15 矩形的面积为S 则长a和宽b之间的关系为S 当长一定时 是常量 是变量 16 出租车收费按路程计算 2km 以内 含 2km 收费 3 元 超过 2km 后每增加 1km 29 加收 1 元 则路程 x 2 km 时车费 y 元 与 x k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17 王刚同学步行从家里到距他家 1500 米的体育场参加活动 如果他步行的速度是每 秒 2 5 米 那么王刚同学距体育场的路程 y 米 与行走时间 x 秒 的函数关系式为 18 如图中 每个图形都是若干个棋子围成的正方形图案 图案的每条边 包括两个顶点 上都有 n n 2 个棋 子 每个图案的棋子总数为 S 按图的排列规律推断 S 与 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式子 来表示 三 我会解 共 56 分 19 6 分 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 测得一弹簧的长度 y cm 与 所挂物体的质量 x kg 有如下关系 x kg0123456 y cm1212 51313 51414 515 1 请写出弹簧总长 y cm 与所挂物体质量 x k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当挂重 10 千克时弹簧的总长是多少 20 6 分 如图 足球由正五边形皮块 黑色 和正六边形皮块 白色 缝成 试用正 六边形的块数 x 表示正五边形的块数 y 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 提示 每一个白色 皮块周围连着三个黑色皮块 21 6 分 用拖拉机耕地 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 42 升 已知拖拉机每工作 1 小时耗 油 3 升 求油箱中余油量 y 升 与工作时间 t 小时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自变 量 t 的取值范围 22 6 分 小明从家到达 A 地立即返回 离家的路程 y m 与所用时间 x min 的函数图 象如图 4 所示 小明去时路过报亭与返回时路过报亭 C 相隔 10min 1 求小明去 A 地的速度 O 1500 y m x min2520155 10 300 600 900 1200 30 S 千米 t 时 O 10 22 5 5 7 5 0 531 5 lB lA 2 求报亭 C 与 A 地的路程 23 6 分 出租车收费按路程计算 3km 内 包括 3km 收费 10 元 超过 3km 每增加 1km 加收 1 6 元 写出车费 y 元 与路程 x k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如果小红身上仅带 了 14 元钱 她乘出租车去距离 6km 的郊区看望奶奶 她的车费够不够 请说明理由 24 7 分 已知两个变量 x y 满足关系 2x 3y 1 0 试问 y 是 x 的函数吗 x 是 y 的函数吗 若是 写出 y 与 x 的关系式 若不是 说明理由 25 9 分 等腰三角形 ABC 的周长为 10cm 底边 BC 的长为 ycm 腰 AB 的长为 xcm 1 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 分别求出 x y 的取值范围 3 画出 y 与 x 的函数图象 26 10 分 如图 lA lB分别表示 A 步行与 B 骑车在同一路上行驶的路程 S 与时间 t 的关 系 1 B 出发时与 A 相距 千米 2 分 2 走了一段路后 自行车发生故障 进行 修理 所用的时间是 小时 2 分 3 B 出发后 小时与 A 相遇 2 分 31 4 求出 A 行走的路程 S 与时间 t 的函数关系式 写出过程 4 分 32 八年级数学第十四章 14 2 14 3 单元检测题 一 我会选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 若正比例函数 y 2 3m x 的图象经过点 A x1 y1 和 B x2 y2 且当 x1 x2时 y1 y2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0 B m 2 3 C m 2 3 D m 0 2 若是正比例函数 则b的值是 23yxb A 0 B C D 2 3 2 3 3 2 3 关于函数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xy 2 1 A 函数图象必经过点 1 2 B 函数图象经过二 四象限 C y 随 x 增大而增大D 不论 x 取何值 总有 y 0 4 下列函数中 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A y 4x 1 B y 2x2 C y x D y 5x 5 已知一次函数 y 2 3 x m 和 y 2 1 x n 的图像都经过点 A 2 0 且与 y 轴分别交于 B C 两点 那么 ABC 的面积是 A 2 B 3 C 4 D 6 6 如图 1 一次函数 y kx b 的图象经过 A B 两点 则不等式 0 的解集为 bkx A x 2 B x 2 C x 3D x 3 7 已知直线 y1 x 与 y2 ax b 当 x 2 时 y1 y2 当 x 2 时 y1 y2 则直线 y1 x 与 y2 ax b 的交点坐标为 A 2 3 B 2 5 C 3 2 D 5 2 8 下列图象中 表示一次函数 y ax b 和正比例函数 y abx a b 为常数 且 ab 0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是 33 9 一次函数与的图象如图 2 所示 bkxy 2 axy 1 则下列结论 k 0 a 0 当 x 3 时 y1 y2 其 中正确的有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10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2 1 则关于 x 的方程 0 kbkxy 的解是 1 bkx A x 2 B x 2C x 1 D x 1 二 我会填 每小题 3 分 共 24 分 11 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 1 0 且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写出一个符合 这个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12 如图 3 所示的直线解析式为 13 若一次函数 y x a 与一次函数 y x b 的图像的交点坐标为 m 8 则 a b 14 已知一次函数 y 3m 1 x m 中 y 随 x 增大而减小 且它 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15 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3 则 21 2 mxmy m 16 如果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都在某一条直线上 则这条直线的解23 4 1 yx 析式为 17 已知第一象限内一点 A m n 在直线 y 2x 3 上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18 如图 4 函数与的图象交于 y 轴上1 1 xybxy 2 1 2 一点 那么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0 2 1 01 bx x 三 解答题 共 56 分 34 19 6 分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 3 5 1 3 7 两点 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0 7 分 已知 y 3 与 4x 2 成正比例 且当 x 1 时 y 5 1 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 求当 x 2 时的函数值 3 如果 y 的取值范围是 0 y 5 求 x 的取值范围 21 7 分 如图 过点 A 的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y 2x 的 图象交于点 B 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 22 8 分 求直线 y 2x 3 和 y 3x 8 与 x 轴所围成的 面积 23 8 分 某厂有甲 乙两条生产线先后投产 在乙生 产线投产以前 甲生产线已生产了 200 吨成品 从乙生产线投产开始 甲 乙两条生产线 每天分别生产 20 吨和 30 吨成品 1 分别求出甲 乙两条生产线投产后 总产量 y 吨 与从乙开始投产以来所用时间 x 天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分别指出第 15 天和 25 天结束时 哪条生产线的总产量高 35 24 8 分 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 采取用水量分段收费办法 按月计算 每户家庭的水费 用水量不超过 20m3时 按 2 元 m3计费 月用水量超过 20m3时 其 中 20m3仍按 2 元 m3计费 超过部分按 2 6 元 m3计费 设每户家庭月用水量为 x m3 时 应交水费 y 元 1 分别写出当 0 x 20 和 x 20 时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 小明家第二季度交纳水费情况如下 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 交费金额30 元34 元42 6 元 小明家这个季度共用水多少 m 3 25 12 分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在抗击 5 12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 某市组织 20 辆汽车装运食品 药品 生活用品三种救灾物资共 100 吨到灾民安置点 按计划 20 辆汽车都要装运 每辆汽车只能装同一种救灾物资且必须装满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 解答下列问题 物资种类食品药品生活用品 每辆汽车运载量 吨 654 每吨所需运费 元 120160100 1 设装运食品的车辆数为 x 装运药品的车辆数为 y 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 若装运食品的车辆数不少于 5 辆 装运药品的车辆数不少于 4 辆 那么车辆安 排有几种方案 写出每种安排方案 3 在 2 的条件下 若要求总运费最少 就采取哪种安排方案 并求出最少总运 费 36 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 15 1 15 3 单元检测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4 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 计算的正确结果是 23 aa A B C D 3 a 4 a 5 a 6 a 2 下列各式中 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A x3 x3 x3 3 x6 B x3 x3 2x3 x6 C x x3 x5 x0 3 5 x8 D x2 x 3 x2 3 x5 3 若 526 0 mn xxx 则 m n 的关系是 A m n 6 B 2m n 5 C m 2n 11 D m 2n 7 4 计算 a b a b 的结果是 A a2 b2 B a2 b2 C a2 2ab b2 D a2 2ab b2 5 若 x2 y2 100 x y 25 则 x y 的值是 A 5 B 4 C 4 D 以上都不对 6 若是完全平方式 则 k 的值为 4 1 24 2 kxx A 2 B 2 C 2 或 2 D 1 或 1 7 下列各式中 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11 22 abab 11 22 abab 11 22 abab 11 22 abab 8 在 5 aa 63 aa 2 33 2 aa 2 5 a 中计算结果为 a10 的有 A B C D 9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若增加 3cm 它的面积就增加 39cm2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原来是 A 8cm B 6cm C 5cm D 10cm 37 10 多项式除以 商为 则 k 的值为 22 82bkaba ba2 ba43 A 2 B 2 C 1 D 1 二 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 共 24 分 11 若 则 n n 2832 3 12 计算 3m 4 4 3m 的结果是 13 已知 a2 b2 25 且 ab 12 则 a b 的值是 14 计算 2a2bc 2 4a5b3c2 2ab 2 15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棱长是的正方体的的体积为 cm3 cm 2 103 16 若 x 1 0 1 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17 若 x2 4x a x 2 2 1 成立 则 a 的值为 18 在实数范围内 我们定义一种新的运算 规定 a b a2 b2 其它运算符号 意义不变 根据这个规则计算 x 2 5 三 解答题 共 56 分 19 5 分 计算 yxyxxyxyyxx 23222 20 5 分 计算 122132 2 xxxxx 38 21 5分 用乘法公式计算 8 7 13 8 1 14 22 5 分 计算 11 22 33 acbacb 23 6 分 先化简 再求值 其中 x 1 3 3 2 3 2xx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