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四.doc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四.doc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四.doc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四.doc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知识导引(一)表解知识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二战爆发的背景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纵容德国的侵略。这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此后,德国先后占领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以及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西欧国家。英国遭到猛烈轰炸。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作战。二战的扩大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本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及反法西斯国家的协同作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德军分兵两路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进行了英勇抵抗后,发动了冬季反攻。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了东西两面夹击的局面。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讨论对德问题、成立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对日参战的问题。为战后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基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苏军一反被动局面,展开对德军的全面进攻,这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中途岛战役1942年,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美军转守为攻。阿拉曼战役北非战争的转折点。意大利投降1943年,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标志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并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并无条件投降。历史意义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剖析重、难点1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背景德国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后,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时间1938年9月地点德国的慕尼黑国家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内容从狭义上讲,是指1938年,英法等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它是一个大阴谋。从广义上讲,人们把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侵略,出卖其他国家的阴险行径,统称为慕尼黑阴谋。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气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同时,又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德意法西斯在二战中扩张的过程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1)进攻顺序为:先是中欧的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再是向东进攻波兰,然后向西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西欧的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英国等。法国战败、英国遭到猛烈轰炸之后,德国又掉头向东进攻苏联,特别是苏联首都莫斯科、重镇斯大林格勒。总体上呈现出逆时针进攻方向。在法国被占领前,德国的扩张是一路顺利。之后,德国遇到了顽强的抵抗。(2)德国在扩张之初顺利进展和后来遇到挫折的原因分析:二战爆发后,英法虽然对德国宣战,但在绥靖政策的指导下,实际上是宣而不战。原因是它们鼓励德国在灭亡波兰之后进攻苏联。反映了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德国就是在这种纵容之下,出其不意地向西进攻,使得英法措手不及,出现了敦刻尔克的狼狈撤退、英国遭到猛烈轰炸甚至法国被占领的情况。之后,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认清德国法西斯的真实意图后,不再以苏联作为主要对手,而是联合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共同抗敌,使德国扩张进程步步受挫。这体现出世界反法西斯和法西斯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3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1940年四五月英国遭到轰炸,法国投降。1941年6月 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1日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945年2月 英、美、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1942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1943年 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1945年5月8日 德国战败投降。1945年8月15日 日本战败投降。4二战中的重要国际会议1942年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时间1942年1月1日1945年2月地点美国的华盛顿苏联的雅尔塔人物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罗斯福(美)、丘吉尔(英)、斯大林(苏)内容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对德问题:打败之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成立国际组织问题:取代国联,成立联合国。苏联对日参战的问题: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意义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彻底战胜法西斯国家,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然而又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对战后世界格局的确定具有重大的作用。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和影响(1)原因:第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则在美国的扶植下,经济很快恢复,并取得很大的发展。德、日两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对英法等国主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第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等国建立起了法西斯专政,并为了摆脱危机,进行对外扩张。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第三,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2)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3)影响:第一,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与灾难,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在这场大战中,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财产被破坏。第二,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第三,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战后,建立了联合国,社会主义力量壮大起来了。在二战中为战胜法西斯国家而进行的新式武器的研究,在战后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6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启迪(1)原因:首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德、意、日企图用武力推行法西斯主义,是非正义的,历史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法西斯势力可得逞于一时,但是最终难以逃脱彻底覆灭的命运。维护世界和平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义的事业和力量必胜。 其次,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集团的力量,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联合才能胜利。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就能保卫和平,制止非正义战争。(2)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团结起来,共同迎接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与国应该加强合作,维护和平,谋求共同的发展。 (三)学法指导1选择题选择题从题干的形式上可以分以下五种类型:肯定式;否定式;组合式;材料解析式;因果式。“肯定式”和“否定式”的选择题在题干上通常会出现这样一些关键词:“是”、“不正确的是”、“不符合的是”等类似的词。这类的选择题一般比较简单,考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 B德国占领苏台德地区C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九一八事变【答案】C组合式选择题的题干一般是给出多个历史事件让学生进行排序。这些历史事件之间存在一种逻辑关系或者是时间上存在着先后顺序关系。这类型的题目不仅考察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考察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例】以下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排列,正确的顺序是()莫斯科保卫战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A B C D 【答案】A因果式的选择题,顾名思义如果题干是“因”,那么就要选择“果”的选项。反过来题干是“果”,就要找“因”的选项。只要明确了因果关系,这类选择题就比较容易做了。【例】导致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美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C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D苏联参战,加强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答案】C2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不仅考察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还可以培养在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等基础上,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和阐述的能力。材料不论是文字、图片或者表格,可以是独段、单个的,也可以是多段文字,一组图片和表格。做材料题的一般技巧:材料题先看问题,再看材料效率高;材料文章分层次,标点符号可帮忙;题头结尾加出处,关键信息仔细瞧;时空不清别忙做,再看一遍定分晓。答题思路要清晰,首问答对须做到;材料之间啥关系,结合史实靠岸牢;最后一问提档次,理论实践结合紧;结束之前重新看,检查少问与少答。【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8年秋,英国首相张伯伦从德国返回后,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二: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讲到:“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英国首相去德国做什么?他认为他给英国带回了什么?英国对德国的行为采取了什么政策?(2)根据材料二,英国伦敦被哪个国家轰炸?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反映了英国的政策是什么?(3)两段材料有没有矛盾之处?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答案】(1)参加慕尼黑会议;带来了和平;绥靖政策。(2)德国;全力对德作战。(3)有矛盾。说明了英国对德政策出现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是:张伯伦当政时期,英国对德采取绥靖政策,目的要把战争的祸水东移,让德国进攻苏联,为此不惜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然而,英国不仅没有把祸水东移,而且英国本土遭到德国疯狂轰炸,盟友法国沦陷。面对这种情况,丘吉尔上台后,英国被迫全力应战。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一)表解知识点1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时 期发展原因主要表现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二战后最富强,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技术;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出现繁荣景象。危机和经济调整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发展中的弊端;经济危机的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受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政策,经济缓慢回升,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改革社会经济;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球化。2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欧战后恢复原 因表 现二战后,西欧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美国为对付苏联,援助西欧;政府恰当的经济政策;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20世纪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5070年代,持续繁荣。欧洲的联合“欧洲共同体”原因过程和表现影 响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相互的合作。20世纪6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成立“欧洲共同体”。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联盟(欧盟)进一步加强欧洲国家的联系和合作1993年成立欧盟。使用欧元;人员、资本和货物自由流通;可在任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居住;力图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一致。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日本经济时 期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经济逐步恢复。20世纪50至70年代美国的扶植;日本政府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教育。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20世纪70年代1974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发展速度减缓。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政治20世纪7080年代后,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欲望不断膨胀,引起其他亚洲国家的关注和警惕。(二)剖析重、难点1美国经济的发展时 期发展原因主要表现美国经济的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二战后最富强,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技术;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出现繁荣景象。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发展中的弊端;经济危机的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受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政策,经济缓慢回升,经济发展受到制约。20世纪90年代改革社会经济;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球化。2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发展原因西欧西欧国家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基础,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战后美援为其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日本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为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战后美国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向日本订购大批军用物资,日本经济迅速繁荣。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技。3欧共体和欧盟的建立背景: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欧洲共同体成立,简称“欧共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国家联系的日益加强,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经过:1951年法、意、联邦德国等六国西欧国家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共体扩大到欧洲12个国;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标志着“欧盟”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当时拥有12个成员国; 1995年到2003年“欧盟”共有15个成员国;2004年“欧盟”进一步扩大到25个成员国。作用:欧共体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共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欧盟”成立后,其成员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三)学法指导1选择题选择题是各类考试必考的基础题型之一,主要分为以下类型:史实类型、史论类型、主题类型、材料类型、逆向类型、排序类型、程度类型、图片类型、比较类型。史实类型的选择题主要考察记忆历史的能力,这也是学习历史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所谓熟能生巧,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作相应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知史实。【例】二战后,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的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答案】C 逆向选择题相对于史实类型的选择题来讲,有一定难度,可以说它是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做这类习题,更需要认真审题,看准题目中的“不包括”、“不正确的”、“错误的”、“和无关的”、“不属于”等关键词,千万别把这类题当成正向选择题,匆匆选出答案,这样的错误率就太高了。【例】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二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相同原因的是A原有经济技术基础较好 B采取最新的科技成果C美国的援助 D经济国有化【答案】D2通过知识网络的形式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时可以试着制作每一课或每一单元的知识网络,通过制作知识网络,对大家知识的把握和考前的复习都是不无裨益的。下面是有关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的知识网络,请大家补充完整。3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学习历史本单元讲述的是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其中涉及到美国经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