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doc_第1页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doc_第2页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doc_第3页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互动性,并能冲破丰流媒体的束缚,使得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通畅。新媒体给政府行政带来双重的影响,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成为一把“双刃剑”,为政府带来新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困境 1.危机意识提高的困境 对于突发事件,部分政府官员缺乏危机意识,缺少对新兴媒体的认识和关注。2014年3月的云南昆明火车站暴方恐怖事件,造成无辜民众29人死亡、143人严重受伤,政府没有及时觉察,并采取应对方法避免悲剧。此类暴力事什给政府敲响了警钟,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境外恐怖分子遥控指挥境内恐怖活动的重要工具,在政府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的情报工作。 2.机制构建的困境 第一,缺乏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面对危机的预警机制存在诸如信息传递失真、信息获取不完全、信息解读失误等问题,增加了行政成本,损害政府的形象。近几年PX项目事什,政府未及时展开环境信访、召开民众听证会,忽视民众的利益诉求,最终引发群体性事件。 第二,舆情监控机制不完善。新媒体为信息的海量传播提供条件,这些信息中不乏影响社会稳定的信息。例如H7N9流感盛行时期,对板蓝根神奇药效的鼓吹,体现了我国舆情监控机制的小完善,容易为突发事件埋下隐患。 第三,突发事件问责制的不完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民开始通过多元化的方式积极向政府问责。我国行政问责制起步较晚,在行政问责中存在许多问题:不同类型主体之问的问责存在真空地带,例如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对政府的问责;在问责制的执行和监督上,还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问责范围和期限还有待明确。 3.政府应对技巧的困境 政府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信息处理及危机公关的缺失。在突发事件出现之时,相关政府部门往往存在信息滞后和口径不一等现象,信息的时效性落后于新兴媒体;同时,官民之问缺乏平等的交流与协调,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行为方式只会为突发事件的扩大提供七壤。例如在2014年4月5日北京村民持刀抗强拆事件中,政府对于媒体和民众质问的沉默之举,引发新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无疑激化了矛盾。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 1.重视新媒体,强化危机管理意识 新媒体的发展为民主参与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政府要树立危机意识,将新媒体作为了解民意的重要通道。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树立忧患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在突发事件来临前,充分做好全方位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机构准备、应急准备等。同时,难以避免的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可以利用新媒体缓解民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 2.构建完善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第一,完善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政府工作人员在熟悉新媒体的前提下,要具备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便危机信息的搜集和应对。同时,可以应用仿真和预防技术对突发事件进行检测,完成一点对多点的预警信号传达。 第二,建立网络舆论监管机制。政府要建立完善的舆论监管机制,包括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将网络管理纳入依法行政的范畴。另外,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门机构监管网络安全,在突发事件的特殊时期,政府的工作能够在专门机构的配合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三,完善突发事件问责制。新媒体环境下,公民通过新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更加方便快捷。对于突发事件处理失当的官员,更加不能姑息纵容,在对官员罢免能否任职、任何职的规定上应更加明确且更加严格。另外,在问责制的执行已利用新媒体的力量,通过网络和网民的力量来查找线索,帮助开展对问题官员的调查。 3.整合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 新媒体具有时效性和灵活性,政府可以通过发展电子政务,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数据系统,提供政府与民众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信息的交流。但是新媒体传播的自由性蕴含了危机,因此也不可忽视传统媒体的引导。传统主流媒体更具权威性,但存在信息滞后性和片面性等问题。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到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领域都能正确引导舆论。政府要做的是将两者整合,扬长避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