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doc_第1页
安塞腰鼓教案.doc_第2页
安塞腰鼓教案.doc_第3页
安塞腰鼓教案.doc_第4页
安塞腰鼓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安塞腰鼓 讲课教师:靳红 讲课地点:会龙镇中心学校一、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文章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安塞腰鼓是一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是一曲旺盛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粱一样的茂腾腾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的描写,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鼓荡澎湃的活力。连串的短语使文章的节奏相当紧凑,同时还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间的排比,使内容表达得更加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二、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三、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教学难点: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四、教学方法:反复朗读及品味 媒体设计:1、腰鼓表演的音频 2、课文朗读录音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音乐导入:播放音乐黄土高坡 同学们,安塞腰鼓正是黄土高坡的特色之一,安塞,位于陕北高原,那里的腰鼓历史悠久,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人们在欢度节日、庆祝丰收的时候都要演出腰鼓助兴。腰鼓手们由青年农民组成,在表演时,穿着古代将士的便服,或黄或红包头,素色衣服,显得整齐壮观。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可由几人或几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 正源于此,安塞腰鼓被选入16届亚运会的开幕式,(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世博会、建国50年大庆等重大活动会演,知名度大增,红遍神州,成为安塞对外宣传的象征。特别是1992年北京亚运会上一展风采,便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 今天,你们想不想领略它的风采?感受它的魅力? 展示安塞腰鼓的静态场面图片,学生谈感受。引入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二、检查预习。 联系课文,体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忘情: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狂舞:纵情的跳舞。 闪射:闪耀,放出(光芒) 火烈:像火一样热烈。 亢奋(kng):极度兴奋。 晦暗(hu):昏暗,不明显。 羁绊(j bn):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碰撞:运动着的物体与别的物体突然接触。 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 烧灼(zhu):烧、烫,使受伤。 奔突:横冲直撞;奔弛。 辐射(f):从中心向各个方面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翻飞: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 淋漓(ln l ):形容湿淋淋往下滴。形容畅快。三、反复朗读,感悟文章,体会情感1、 听文章的朗读录音2、 整篇文章的确是极富震撼力,文章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连一个高潮,是否给了你阅读的冲动和快感?请你带着满腔的激情,以饱满亢奋的精神,豪迈富有穿透力的声音放声朗读吧。在读的过程中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并为老师同学来一次震人心魄的朗读表演。 3、 根据音频的示范,自由朗读课文。并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最好是文中内容。4、 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从朗读中更深刻的体会到安塞腰鼓的气势和力量。 5、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美点比赛。 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有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 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6、品味文章。 、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让学生齐读第段。 教师示读(将大家刚读的内容改成另一种文学式样诗)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的内容。 愈捶愈烈 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 思绪中不存在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 通过朗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7、悟情感 :不难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要宣泄什么情感? 1、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2、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患得患失、苍白憔悴。 3、歌颂民族精神: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困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这里的人们,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划分结构:(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可分成三大部分。) 一(14)安静的腰鼓。 二(512)激昂的腰鼓。 三(2830)静寂的腰鼓。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513)宏伟的场面。 (1417)雄壮的声响。 (1822)击鼓的后生。 (2327)奇丽的舞姿。三、问题引导式分析课文内容:、提问:文章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背景、从性格、从人物、从神情、从腰鼓等方面去考虑。 好处:为下文写腰鼓表演蓄势。 2、提问:阅读第段,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先用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再用比喻从舞蹈的后生的舞姿写:如强震起的石头的狂舞。 、再用排比、连续比喻:写急促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 好处: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 3、提问:如果说上面是实写,那么,“使人想起”三段是虚写,用虚写有什么好处? 好处:用虚写使人产生联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4、提问: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层怎样写安塞腰舞的响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安塞腰鼓声音的回响。第一句写声音撞击在山崖上,山崖发出回响;第二句写声音撞击在观众的心里,观众的心里发出共鸣。第三句写声音引起的豪壮的抒情、严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上浪、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处: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响声,气势不同反响。5、提问:“黄土高原啊”这一段写了什么? 写只有黄土高原这么深厚的土层,才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才能有这么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6、提问: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这里用比喻说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调,打不得这样气势澎湃的腰鼓。 7、提问:为什么说“当它更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 明确: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的静。其次,这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8、提问;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鸡声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9、提问: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l)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2)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3)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四、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五、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罂群激越,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六、作业布置 语文练习册七、板书设计八、拓展延伸了解安塞腰鼓的今天安塞腰鼓”将成注册保护品牌/闻名国内外的腰鼓之乡安塞县,近日向有关部门申报注册“安塞腰鼓”。届时,“安塞腰鼓”将成为安塞县新的经济产业。/安塞县是全国有名的文化大县,安塞腰鼓更是闻名天下。全县有5万多农民会打腰鼓,有2000多农民靠出外打腰鼓表演赚了钱,年创收入百万余元。安塞县现有民间艺人6000多人,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全年在外靠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