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生物电测量及仪器,Part I,细胞是所有生物电的发生源 ,生物电或电位是细胞内部与外部间产生的电位差,也就是细胞膜两面产生的电位差。生物电现象是细胞实现一些最主要功能的关键因素,是生命现象的表现之一。通过研究生物电现象,可以了解生物体病理和生理活动的情况。生物电现象已成为了解生命活动、研究生物功能的可靠依据。而生物电测量仪器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功能单一到多功能复合的发展过程。,进行生物电学研究的第一步,是把生物电信号提取出来,并用仪器进行记录。1 . 脑电、心电、肌电的记录,是在皮肤表面进行的间接记录;2 . 记录视网膜电位、耳蜗电位和鼻电位 ,就需要分别把记录电极安放在眼睛角膜表面、耳蜗圆窗表面和鼻粘膜中; 3 . 最复杂且要求最高的技术则感受器电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和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冲动电位的记录,这需要将符合尺寸的引导电极插进细胞或纤维中。,1. 1.生物电产生的机制18世纪末,意大利学者Galvani就已证明生物组织细胞有电现象存在。跨膜电位(transmembrane potential) :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包括细胞安静时存在的静息电位和受刺激后出现的动作电位。,细胞生物电的测量,静息电位 (resting potential):在静息状态下(即细胞未受刺激的情况下),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相关概念极化状态 ( polarization ):在生理学中,静息状态下细胞膜跨膜电位内负外正的状态。超极化 ( hyperpolarization):膜内负电位增大(例如从-70mv变为-90mv)。去极化 (depolarization):膜内负电位减小(例如从-70mv变为-60mv)。复极化 (repolarization):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原来静息电位方向恢复。动作电位 ( action potential):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电位发生的迅速的倒转和恢复。锋电位 (spike ):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一个尖锋形的电位波动。,膜电位超过0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overshot)。在恢复到静息电位之前,膜电位还有一些微小的波动,称为后电位(afterpotential)。去极化后电位(负后电位)。超极化负后电位(正后电位)。,动作电位的时相示意图,(一)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resting potential),静息电位K+平衡电位,1. 实验证实,如果细胞膜静息时,只对K+有通透性2. Nernst公式:,R 通用气体常数; T 绝对温度(237+摄氏温度);Z 离子价; FFaraday常数; Ki 与 K+o分别为膜内外K的克分子浓度。,(二)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action potential),静息时膜电位 去极化刺激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电压门控Na+通道开放。Na+进入细胞。电压门控K+通道开始缓慢开放Na+迅速进入细胞,使细胞去极化 Na+通道关闭,K+通道开放K+从细胞转移到细胞外液使细胞复极化去极化后电位(负后电位),此时Na+通道基本恢复,膜电位仍小于正常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距小,故兴奋性高于正常。超极化后电位(正后电),此时K+通道仍然开放,使较多的K+扩散到膜外,引起超极化细胞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Action Potential Stages: Overview,膜电阻通常用它的倒数膜电导G来表示。单位是S。对带电离子而言,膜电导就是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三)研究离子通道的技术,电压固定技术 又称电压钳( Voltage Clamp )技术,用于研究动作电位过程中膜电流的变化。,把细胞膜电位固定在某一水平时,称为保持电位(holding potential),如有离子跨膜移动,膜电位将偏离保持电压。电压电极测出这一膜电位的变化,反馈电路输入一反向电流,膜电位固定在保持电位水平,所输入电流量的数值反映了该指令电位下的膜电流的大小。,膜片钳(patch clamp)是在电压钳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研究离子通道电流的技术。,A: 膜片钳实验装置示意图,B: 大鼠肌肉单通道离子电流记录曲线,向上为通道开放,2. 心电测量及仪器(ECG),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英文名: Electrocardiograph英文缩写: ECG,心电图发展史回顾,1842年法国生理学家Mattencci观察到鸽子心脏产生电流,这是心脏电活动的最早发现。1856年Kolliker和Muller对蛙心的研究证实了心脏电活动与心脏收缩有关(兴奋-收缩偶联)。1887年Waller首次从人体表描记出人心电活动图形。,1895年荷兰生理学家、医学家Einthoven命名了心电周期中的P、Q、R、S、T各个波群。19051906年,Einthoven设计出双极肢体导联、。1932年,Wilson创设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F、aVL。1934年,Wilson建立胸前单极导联V1V6。,心脏搏动时产生的生物电流,用心电图机从身体特定部位记录下来的电位变化图。正常人的心电图一般5个波,分别为P、Q、 R 、 S、 T波。 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QRS复合波代表心室去极化,T波代表心室复极化,P -Q间期 (自P波起点到QRS复合波的起点)代表房室之间的兴奋传导时间。心电图能反映出兴奋在心脏内传播的过程及心脏的机能状态。如果心脏的传导系统发生障碍或某部分心肌发病变,则心电图的波形将发生变化。因此心电图对某些心脏病特别是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它是目前诊断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 正是由于心脏自动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才使得血液在封闭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使生命得以维持。心脏在搏动前后,心肌发生激动。在激动过程中,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这样,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均伴随着生物电变化。这种生物电变化可传达到身体表面的各个部位。由于身体各部分组织不同,距心脏的距离不同,心电信号在身体不同的部位所表现出的电位也不同。对正常心脏来说,这种生物电变化的方向、频率、强度是有规律的。若通过电极将体表不同部位的电信号检测出来,再用放大器加以放大,并用记录器描记下来,就可得到心电图形。,一、心电产生的原理,心电发生的基本原理,(一)极化状态(二)除极(三)电偶学说(四)复极,1. 心脏的生物电传导系统,2. 心电发生的过程,心肌细胞保持静息状态时,因膜内、外电荷互不交流,并不产生电流;细胞膜外面任何两点之间的电位都相等,因而无电位差。但在除极或复极过程中,形成电位差,从而产生电流,与体表采集到的心肌电位强度的有关因素:,( 1)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 2)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 呈反比关系;( 3)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心肌细胞的5种类型与3种功能,2.心电图的合成,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心电图波段 相应心电活动 P波 心房除极 PR段 房室传导时间 QRS波群 心室除极 ST段与T波 心室复极的 缓慢期与快速期,心电图与心电向量环,心电图 心电图实际上记录的是与心脏除极、复极传导波动与方向相对应的复合空间电位向量。目前采用、以及aVR、aVL、aVF导联电极记录投影到额状面的心电图,用V1V6导联电极记录投影到横截面的心电图。矢状面没有记录。,心电图与心电向量环,心电图就是有关平面的心电向量环在相应导联轴上的投影额面及横面各导联记录心电图与心肌除极、复极向量环的对应关系如右图,1. 心电图的典型波形,以下所述的心电图各波形的参数值,是在心电图机处于标准记录条件下,即:走纸速度为25mm/s、灵敏度为10mm/mV时记录得出的值。P 波:由心房的激动所产生。前一半主要由右心房所产生,后一半主要由左心房所产生。正常P波的宽度不超过0.11s,最高幅度不超过2.5mV。QRS 波群:反映左、右心室的电激动过程,称QRS波群,其宽度为QRS时限,代表全部心室肌激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正常人最高不超过0.10s。T 波:代表心室激动后复原时所产生的电位。在R波为主的心电图上,T波不应低于R波1/10。U 波:位于T波之后,可能是反映心肌激动后电位与时间的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仍在探讨之中。,2. 心电图的典型间期和典型段,P -R 间期: 是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相隔时间。它代表从心房激动开始到心室开始激动的时间。这一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加长的趋势。QRS 间期:从Q波开始至S波终了的时间间隔。它代表两侧心室肌(包括心室间隔肌)的电激动过程。S -T段:从QRS波群的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正常人的S-T段是接近基线的,与基线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0.05mV。P -R 段:从P波后半部分起始端至QRS波群起点。同样,正常人的这一段也是接近基线的。Q - T间期:QRS波群开始到T波终结相隔的时间。它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全过程。正常情况下,Q-T间期的时间不大于0.04s。,3. 正常人的心电图典型值,幅值: P波:0.2mV;Q波:0.1mV;R波:0.51.5mV;S波:0.2mV;T波:0.10.5mV;时间: P-R间期:0.120.2S;QRS间期:0.060.18S;ST段:0.120.16S;P-R段:0.040.8S;,二、心电图导联,心电电极、心音传感器、导联线,心电电极 连接到人体体表,用来监测心电信号的传感器。心电导联连接到人体体表的任意两个心电电极所组成的回路。标准导联亦称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导 =左手电压右手电压导 =左腿电压右手电压导 =左腿电压左手电压,心电图导联,标准十二导联系统,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额状面 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包括:V1、V2、V3、V4、V5、V6,心电图导联,在长期应用临床心电图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个由Einthoven创设而为目前大多数心电图工作者所采纳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 “标准导联 标准导联” 。,标准导联(Standard Lead System ): 标准导联为双极导联,测量的是一对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常用的为标准肢体导联,按Einthoven 氏三角常规连接的三条边,分别称为导联 I 、II 、 III 。,1. 肢体导联,包括双肢体导联I、II、III(双 极导联)及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单极导联) 。各导联的正、负极按统一规定(见下表),常规肢体导联心电图电极位置标准导联,常规肢体导联心电图电极位置加压导联,心电导联之间的运算关系,现代十二导同步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量子计算在金融风险模拟中的风险管理与技术创新案例研究报告
- 煤炭场地的租赁合同协议
- 矿山转买卖中介合同范本
- 混凝土供应服务合同范本
- 锻造设备出售合同协议书
- 窑厂购买合同协议书模板
- 粤菜厨房承包合同协议书
- 由第三方履行的合同协议
- 电力安全许可转让协议书
- 舞蹈收费培训合同协议书
- 2025小麦的购销合同范文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英语真题 (解析版)
- 【高一下】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调研考试含答案
- 卡片设计模板核心要素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培训
- 北京市丰台区2025届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档案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重症胰腺炎的护理查房
- 红旗中学塑胶跑道工程监理细则
- 《IC系统设计概述》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