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亦可为美育的殿堂_第1页
英语课亦可为美育的殿堂_第2页
英语课亦可为美育的殿堂_第3页
英语课亦可为美育的殿堂_第4页
英语课亦可为美育的殿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课亦可为美育的殿堂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 郭艳辉1、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素质教育强调要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体现在音乐、美术等课程中,也应体现在其他各学科中。英语作为知识性、思想性和审美性兼有的基础学科,学生思想上重视,占有较多课时,也应该成为美育的主阵地。我们应坚持“外语教育与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相结合,”即“文道美”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也才是真的在培养人。作为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挖掘美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充实其精神生活,陶冶其情操,提升其文化素养。本节课是在我研究美育内涵,充分认识了它的重要性,反思自身经验,并学习他人在美育上的经验做法后设计并实施的。在本课中我挖掘了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并结合学生特点帮学生感受音乐美、风景美、建筑美、文化美、语言美等。二、课例呈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新词和主要句型结构。核心词汇:centre, another, poor, perfect 核心句型:in the eighteen century ., called. He played not only .but also.(2)能理解描述维也纳和作曲家的文章,并抓取其主题和细节信息。(3)能仿写介绍人物(冼星海)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筛选局部和整体信息的能力,体会描写人物生平文章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了解中西方音乐大师生平,感受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热爱音乐,提高审美素养,培养民族自豪感。(二)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外研版2012年新教材七下模块十二的第二单元,是一节读写为主的课程,本模块是以西方音乐Western music 为中心话题,第一单元呈现了有关音乐种类的名词及描述性形容词,帮助学生对西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第二单元进一步深入这个话题,以“City Of Music”为题,用精炼、自然、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及奥地利作曲名家施特劳斯和莫扎特的生平。在写作活动中融入了对中国作家冼星海的介绍,帮助学生从中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重点:合理设置活动,帮学生理解介绍维也纳和三位作曲家的文章,增长知识,感受音乐美。仿写人物介绍的文章。教学难点:感受文章语言美,并仿写出介绍冼星海的短文。(三)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农村校,学生多为农民工子女,平时较少接触西方音乐,音乐知识储备较少,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学生对乐器也知之甚少。 授课班级是二班,学生虽然入学成绩较弱,但经过近一年的学习,我采用小组合作,形成性评价等方式,提升了其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能互相帮助。(四)教学过程第一步:热身活动-猜测乐器名称 2分钟 展示一张西方交响乐演奏的图片,圈画出部分乐器,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猜测名称。教师先呈现这个乐器的声音,再呈现大图片,出示英文,最后中文解释。(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音形两方面了解西方乐器。) 第二步:读前活动-引入情境5分钟 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将步入西方音乐世界。在蓝色多瑙河的背景音乐下,展示一段视频,这段视频包括Austria在地图上的位置,蓝色多瑙河,维也纳金色大厅,J老施特劳斯和小施特劳斯的照片,华尔兹舞蹈,教师用口头和视频上的英文注解进行解释。(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欣赏西方名曲,通过图片呈现部分词汇和背景知识,扫除部分阅读中的生词和理解障碍。)第三步: 读中活动(13分钟)1 快速阅读活动-完成表格(3分钟) 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Paragraph1Where?2Who?Who?3Who?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结构,训练学生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 2 判断正误(10分钟) 请同学朗读题目后,阅读文章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把错的地方改过来。1. Vienna is the centre of European classical music.(T)2. Many Musicians came to study and work in Vienna.(T)3. Johann Strauss the elder wrote waltz. Its for modern dances.(F)4. Strauss the younger played the piano, the violin and the drums at the age of six.(F)5. Mozart was born in 1867.(F)6. Mozarts family took him around the Europe.(T)7. The father, Johann Stauss, died in 1791.(F)8. Mozart wrote The Blue Danube.(F)9. Mozart died when he was 35.(T)10. Johann Strauss elder, younger and Mozart are all great European musician.(T)教师批改先完成的学生,他们再去批改其他人的,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成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训练学生抓取细节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第四步:读后活动1 跟磁带读文章。(5分钟) 低声跟磁带读课文一遍,感受其精炼、自然、优美的语句。之后再次跟读文中第三段关于莫扎特一生的描写,看英语如何用精练的寥寥八十词概括了莫扎特的一生。(设计意图:朗读文章感受语言美及英语的韵律美。)2 排序(5分钟) 将第三段关于莫扎特的部分7句话打乱,让学生个人排序句子,重组文章。3分钟后小组商量,核对。总结出介绍人物要按时间顺序,有分有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文段结构,明白其语言精练,结构紧凑,且逻辑性强,为写作做好准备。)3 写作(13分钟) (1) 告诉学生“The lesson we learned about western composers. China is a great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We also have lots of great composers, such as hin”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方的音乐名家的生平,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们也有很多著名的作曲家,比如他)”播放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在学生欣赏歌曲的同时,呈现冼星海的图片以及描述他生平的句子(取自课本Activity 5)。歌曲结束后请学生朗读这些句子并翻译。用板书提示学生:“介绍人物:时间顺序,有分有总。”(8分钟) Xian Xinghai famous for the song The Yellow river wrote it in 1939 one of the great composers of classical and traditional music born in Macao, China, 1905 died young, 1945 called the Peoples Musician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studied in Paris songs are still popular today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音乐更立体的了解冼星海,学生基础较弱,朗读翻译扫清部分学生的写作障碍。) (2) 创设情境,书写作文。(5分钟) 在在太行山上的背景音乐下,要求学生写一封信给欧洲的笔友,介绍中国的作曲家冼星海。教师巡视让书写及文章较优秀的张贴在班内宣传栏内。 (设计意图:背景音乐创造舒适的写作环境,展示一部分学生的作品,鼓励写得较好的学生,也让其他学生感受英语书写的美,鼓励学生认真书写。)第五步 作业及结语(2分钟)(1)背诵本课词汇。(2)每组从网上搜集中国作曲家的名字及代表作,如能下载音乐获得小组加分,至少三人,下次课与大家分享。(设计意图:巩固基础。扩展知识面,培养民族自豪感。)以一句话结束今天的课程:Music is a culture bridge that links all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5) 板书设计 Module 12 Western music Unit 2 人物介绍: 时间顺序 有分有总三、教学反思 我从最开始对美育的懵懂认知,到之后的学习,再到后来的实践,我对美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它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为素质教育做出一份贡献,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节课上,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于平时,课堂气氛也较为融洽,学生表现出更乐于参与。在本节课中,我能够(一) 抓住了教材中的美育资源,让学生感受音乐美因为从理念上认可美育的重要性,我关注了教材中的美育资源。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在人们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节课中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阅读、书写技能的提高,更适时加入音乐的熏陶。热身部分让学生看图来猜乐器,这是一个拓展的内容,目的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感受各种乐器的美,调动学习积极性。读前引入情境时以蓝色多瑙河的旋律为背景音乐来扫除阅读障碍,在优美的旋律中带学生走进西方的音乐世界,音乐、图像的衬托能很快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英语。写作部分让学生边欣赏黄河大合唱,边看冼星海的图片与生平,音乐被赋予了生命。在写作时以太行山上为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更多的欣赏冼星海的音乐,并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写作。(二) 注重呈现方式帮学生感悟美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会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同样的教师不同的理念就会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本节课中因为有美育的理念,我注重呈现方式如何帮助学生感悟美。如采用背景音乐帮学生感悟美,在读前活动时蓝色多瑙河,看冼星海图片和生平时黄河大合唱,写作时播放太行山上。如采用图片、视频帮学生感悟美,图片中维也纳金色大厅富丽堂皇,蓝色多瑙河与建筑物交相辉映,展现奥地利地理位置的图片清晰直观,华尔兹舞蹈高雅端庄等。如教师语言帮学生感悟美。在这节课的总体氛围下,我非常注重能否用流利的英语和丰富的情感去介绍维也纳,介绍冼星海,讲解题目,我发现学生也易被教师的语言所感染。又如对于学生的习作,因为学生水平和时间关系没办法集体呈现,就要求同学上交,一部分书写和文章俱佳的作品张贴在宣传栏,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写作不仅关注语言,也关注书写是否美观,在欣赏他人习作时也可以受到美的熏陶。(三) 注重英语的跨文化交际功能,融东西方美之精华,奏和谐文化之歌 新课标的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文章介绍维也纳和西方作曲家,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西方音乐,教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如热身部分对于西方乐器声音和形状的认知,读前活动播放蓝色多瑙河乐曲以图片展示,判断正误的阅读题目设计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等活动。虽然本单元是西方音乐,但本课中写作练习中,我加入了冼星海的两段音乐,希望学生能够感受中西方音乐的不同,为中国拥有冼星海这样的作曲家而感到自豪。并在结语时告诉学生音乐是沟通文化的桥梁。(四) 设计活动帮助学生体验语言美 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来帮助学生体验其语言美。其一是朗读。朗读同样也是创造美的途径。英语的语音抑扬顿挫,语调和谐自然,学生在朗读时能感受到声音节奏所产生的美感,感受语音美、语调美,进而体会其语言美。其二是对文中第三段的7句话进行排序的练习,排序需要学生认真读每句话,并分析其逻辑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析文章结构,一方面为写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去感受描写莫扎特语言精练、结构紧凑、逻辑性强。笔者参加朝阳区课题高效课堂教学特征及实施策略研究,一直研究用形成性评价及小组合作来提高课堂效率。而在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对高效课堂的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发展。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教会了多少个单词、句型,抑或是掌握了哪方面技能,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是否感受到快乐,愿意继续学习,更要关注是否为他们的综合素养提高尽一份力。如果教师思想上只关注与成绩相关的内容,没有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上,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厌学。此外我们今天教授的知识学生几年之后能记住多少不得而知,尤其对于基础薄弱校来说,而传达的理念却是润物细无声的,会让学生受用终身,也是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所以我认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用两点来衡量,一是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了多少,二是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并切实帮助学生提升。我们的学生多是农民工子女,毕业后能升入高中学习的寥寥无几,更多会去学习技术,因此在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为社会培养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