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中考语文 三轮冲刺 文言文阅读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選,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千里称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才/美不外见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马也(这) B.食之不能尽其材(吃)C.执策而临之(马鞭) 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B.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D.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甲】史称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书,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节选自跋颜真卿墨迹后)【乙】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败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也。(节选自史林测义)【注释】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任侍御史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谥“文忠”。 啻:止,仅仅。球:美玉,特指玉磬。见于:表被动。(1)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B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C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D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宋祁称其“笔力遒婉” 其真无马邪(马说)B今披阅遗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C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D李希烈反,诏遗宜慰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 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甲】文中,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充满忠义之气。B【乙】文写颜真卿面对反贼李希烈以死相逼,依然大义凛然,气节不屈。C颜真卿为人守正有礼,但由于奸臣当道,他只能把正直的言论藏在心里。D颜真卿擅长楷书、草书,其楷书风格浑厚挺拔,用笔力透纸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猩猩嗜酒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注:麓:山脚下。醴尊:醴,甜酒。尊同“樽”,酒杯。履:鞋。属:zh,连接。差:ch,稍微,比较。唇吻:指嘴。爵:古代的一种酒杯。蹈藉:践踏。就挚:被拘囚。絷zh,拴,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1)兽之好酒者也_(2)骂而去之_(3)不胜其唇吻之甘也_(4)恶其为诱也_(2)翻译下列句子。(1)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2)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3)读了短文,你受到什么启示?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注】子瞻:苏轼的字。迁:贬谪。褰(qin)裳:提起衣服。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寓:寄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野芳发而幽香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B.往来而不绝者绝多生怪柏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辍耕之垄上D.守归而宾客从也战则请从(2)把语段(甲)(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语段(甲)中作者始终以“太守”自称,结尾才点出太守姓名,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语段(甲)(乙)中“太守之乐”和“子瞻之乐”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选自王冕求学)1.解释加点的词(1)无从致书以观_(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3)窃入学舍_(4)辄默记_2.翻译下列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 3.【甲】文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求学之艰难? 4.【甲】【乙】两文中的人物都能“遍观群书”有哪些相同的原因?(至少列举两点)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褐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闲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注释】訾:读z,钱财。长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约20公里的窑店镇三义村北,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合葬墓。黄老:也称黄老道,为道教早期重要教派之一。(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久宦减仲之产 宦:官宦B释之免冠顿首谢曰 谢:谢罪C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 等:相同D顾谓张廷尉 顾:回头(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张廷封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封使跪结袜欲以重之A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B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C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D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因为做官十年未升迁,且耗费了哥哥的资财而不安,想辞职回家。B因为中郎将袁盎的请求,再加上张释之的学识,文帝任命他为谒者仆射。C张释之一味按法律办案,没有将盗高庙坐前玉环者灭族,文帝因此而大怒。D王生叫张廷尉给自己结袜带,是想借自己的位高权重来让大家敬重张廷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节选自孟涂文集)(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不知其旨也( )然后能自强也( )学学半( )而或不达于事(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B.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C.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D.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4)甲文阐述的观点是“ ”;乙文阐述的观点是“ ”。阅读甲乙两文,说说文章的论述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甲】东坡画扇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选自宋何远春渚纪闻) 【注释】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陈诉:状告。【乙】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庆历:宋仁宋年号。总角:古代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嘉祐: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举进士:考中进士。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 适: 连雨天寒,所制不售 雨: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奇: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非故负之也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蒲松龄狼)B.其人抱扇泣谢而出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列子愚公移山)C.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传曹刿论战)D.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 安陵君其许寡人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标三处)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4)翻译下列句子。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安童,木华黎四世孙。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 ”对曰:“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食邑至四千户。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选自元史,有删改)【注释】木华黎:成吉思汗手下骁将,开国功臣。世祖:忽必烈。执:捕捉,抓到;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曾与忽必烈展开内战,兵败后,被忽必烈幽禁。甫:刚刚。膺:担任。有间:过了一会儿。(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帝语之曰 ( )遽以私憾杀人 ( ) 何从得老成语 ( )由是深重之 ( )(2)下列各句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遽以私憾杀人 A以光先帝遗德 B以啮人,无御之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此 言 正 与 朕 意 合(4)翻译下列句子。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八则)(5)请概述第二段中关于安童的两件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 “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联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联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刪改)注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钳口:闭口不言。可:岂,哪。福祚(zu) :福禄,福分。降年: 天赐予的年龄,寿命。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若主纳忠谏( )寻亦诛死( )无为后所嗤( ) 以匹夫比之(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朕 每 将 此 事 以 为 鉴 戒 常 恐 不 逮 为 人 所 笑(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此亦帝王深耻也。(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 (用自己的话概括)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B (2)B(3)B(4)千里马,有时能吃一石谷子。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像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5)主观因素:自己要有真本领,并且要在关键的场合大胆把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必要时要学会毛遂自荐。客观因素:1。要能遇上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好领导。2、领导要有伯乐的眼光,要能赏识人才,重用人才。3。社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给千里马式的人才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参考答案】(1)B(2)C(3)我看重他的为人,更喜爱他的书法,胜过对珍稀美玉(的喜爱)。(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4) C答案为:(1)酒:喝酒。去:离开。胜:能忍受。恶:厌恶。 (2)(1)编了很多草鞋,把它们勾连编缀起来。(2)可是最终免不了一死,是贪婪造成的。 (3)“贪婪者没有好下场”或“要想取之,必先与分,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猩猩是一种喜欢喝酒的野兽。山脚下的人摆下装满甜酒的酒壶,旁边放着大大小小的酒杯。同时还编了许多草鞋,把它们勾连编缀起来,放在道路旁边。猩猩一看,就知道这都是引诱自己上当的,它们还知道设这些圈套的人的姓名和他们的父母祖先,便一一指名骂起来。可是骂完以后,有的猩猩就对同伴说:“为什么不去稍微尝它一点呢?不过要小心,千万不要多喝了!”于是就一同拿起小杯来喝。喝完了,还一边骂着一边把酒杯扔掉。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拿起比较大的酒杯来喝。喝完了,又骂着把酒杯扔掉。这样重复多次,喝得嘴唇边甜蜜蜜的,再也克制不住了,就干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大喝起来,根本忘了会喝醉的事。喝醉以后,便在一起挤眉弄眼地嬉笑,还把草鞋拿来穿上。这时候山脚下的人就出来追捕它们,结果互相践踏,乱作一团,一个个都被捉住。以后来的猩猩也是同样的下场。猩猩可算是很聪明了,知道憎恨人家的引诱,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贪心造成的啊。【参考答案】(1)D;(2)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与民同乐)、酒醒后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3)前文中一直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结尾点明太守是谁,解除悬念,体现了构思的巧妙;前文以“太守”自称,突出一郡长官的身份,有助于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结尾用设问的手法(故设一问),在自问自答之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4)同:都有虽遭贬谪,却能随遇而安(安然自适)之乐;都有寄情山水之乐。 异: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子瞻之乐是自得其乐(乐观豁达,以“适意”为乐)。【答案为】1.(1)取得,这里指买到(2)交往,外出求学(3)偷偷地(4)就2.(1)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2)有人牵着牛来责怪牛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非常生气,用鞭子打他。3.幼时家贫借书读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4.示例:对读书的痴迷;用顽强的精神克服苦难而读书。【参考答案】(1)A.(2)A.(3)D.答案为:(1)甘美;勉励;教(教的意思);有时(有的);(2)A(3)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4)教学相长(也);君子学必好问;示例1:学是第一位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知识,才能知不足,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学习中需要互动和交流,教与学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示例2: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示例3:教和学可以互相促进,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习中交流切磋、质疑提问都可以促进学习。(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有时还可能不能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斜屋面梁板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 小学天宫课堂活动方案策划
- 2025年注册设备监理师考试 设备监理实务考点精讲冲刺试卷
- 云计算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 网红推广营销方案策略
- 夜间施工专项安全保障方案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试押题卷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安徽蚌埠市事业单位招聘154人(市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度民政部所属单位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3年度收银审核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手册
- 微生物学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
- YS/T 226.12-2009硒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硒量的测定硫代硫酸钠容量法
-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
- GB/T 29114-2012燃气轮机液体燃料
- GB/T 18690.1-2009农业灌溉设备微灌用过滤器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分类
- FCI测试试题附答案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8单元课文思维导图
- 耳部解剖及急慢性中耳炎课件
- 【成都】麓湖生态城地产视角分析总结
- 盘扣支模架工程监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