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易)2、了解孟子简况及孟子一书。(中)3、理解重点词汇,翻译重点句子。(中)4、领会文中孟子的主张,认识到人和的重要性 。(难)学习重点 目标1、2、3学习难点 目标4学法指导把诵读放在重要位置,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在诵读中体会、理解。借助工具书初步疏通字词,意译句子。找出文中孟子的主张,并能联系现实理解其深刻含义。学习过程预习导学(课前进行)(一)反复朗读,读准字音,停顿恰当。(易)给划线字注音1、七里之郭2、米粟非不多也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亲戚畔之(二)了解孟子简况及孟子一书,完成填空。(易)孟子(前372前289),名 ,字 ,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家、 家。他 是 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 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三)解释下列词语句子。(中)天时 地利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 池 兵革 兵 革 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亲戚畔之 亲戚 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四)孟子在文中提出了什么主张?(中) (五)写出你自学中的疑惑(中) 课堂研讨(一) 欣赏歌曲 激趣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主题曲)为同学们选了这首雍正王朝主题曲,歌词有一句是:“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问:如何才能得民心呢?答:施行仁政。体恤百姓,民贵君轻,爱民,贵民。雍正王朝距今已两百多年了,而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孟子对此早作了阐释,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他写的政论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电视剧插曲导入,有效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导入新课(二)了解孟子及其主要作品政治思想主张,了解本文写作背景了解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名 ,字 ,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家、 家。他 是 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 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有关资料,对孟子其人及思想政治主张有基本的认识,便于理解课文。)(三)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1、听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分清句读。2、 自读课文,2-3分钟,共23遍,)(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3、教师稍作朗读指导,学生齐读课文结尾段体会排比的气势和对比的鲜明,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涵咏。)(四)小组学习,翻译课文分五个小组结合预习情况翻译课文 学生质疑,生答,师启。解决重点字词。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3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积累文言知识。(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3)一词多义: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以天下之所顺(用)2、三里之城(的)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3、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然而不胜者(连词,表转折)(4)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用作动词,威慑)(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把握本文词语的基础上学习古汉语知识,总结规律性的知识学习方法。)(五)整体感知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因素是: “ ”“ ”“ ” 2、哪个因素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呢 ?“人和” (用顶针的修辞指明的)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六)思路结构总 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分论点一 层分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分论点二 进总 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七)内容研读战例一:攻城“三里之城”“环而攻之而不胜”“天时不如地利”。(攻方失利)战例二:守城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和”。(守方失利)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的内容?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借战争中的“人和”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深化在阐述“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人和 =多助=天下顺之=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分析课文结构学习论证中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来证明论点)(八)总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九)学后感受教师启发1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明确:得道,施仁政2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学以致用,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操)(十)课后作业1、完成背诵(中)2、摘抄名言警句(易)3、翻译句子(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设计意图:巩固课文背诵,掌握重点字词句,加强知识积累。)(十一)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课后完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设计(共35分)(考查记忆)1、填出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4分)(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三),;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考查理解)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2、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D、威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污水处理厂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轻型钢结构防腐蚀施工方案
- 电梯师傅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环保管理方案
- 2025年焊锡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选煤厂生产线自动化控制设备选型方案
- 废水零排放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方案
- 离婚双方子女抚养及财产分配协议
- 离婚协议附带财产分割及债务偿还标准合同
- 专业市场租赁合同范本及市场品牌形象提升协议
- 精神科护理学练习题
- 2024年司法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工程机械租赁技术支持保障措施
- 肿瘤科常见药物及注意事项
- 机组资源管理(CRM)训练指南
- 2025-2030中国甘草酸铵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基于图像生成对抗网络的加密技术研究-洞察阐释
- 2024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我的教育故事:高中数学老师
-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发现与筛选课件
- 干部选拔任用全流程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