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基础知识_第1页
中药基础知识_第2页
中药基础知识_第3页
中药基础知识_第4页
中药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行业基础知识 -中药学内容,绪言,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我国人民以其聪明的智慧,掌握了多种多样防病治病的手段。但中医用以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则是药物。这些药物,对于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古代文献记载的药物,已达3000多种,经目前调查,则在12,800种以上,其中有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但古今临床常用和研究比较深入的品种,大约在500种左右。这些功用明确,疗效可靠的药物,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中药对人体的作用,可能发生有利的效应,亦可能发生不良的反应,在本草中,常将此称为药物的“利”和“害”。同一药物,在人体脏腑生理功能或病理变化需要时使用,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是有利的;在人体不需要时使用,往往引起不良反应,其是有害的。素问脏气法时论将前者称为五脏所“欲”,并将药物有利的作用统称为“补”;又将后者称为五脏所“苦”,并将药物的不利作用统称为“泻”。此即文献中所说的“五脏苦欲补泻”。原书以举例的方式告诫人们,任何药物,哪怕是名贵的补虚之品,若不为脏腑所“欲”,就会干扰或破坏人体生理功能,或加剧病理改变,因而不可乱用;相反,只要为脏腑所“欲”,哪怕是偏性强烈甚至有毒性的祛邪药,只要用之得当,都应该果断使用。这对纠正人们喜补恶攻的不正确心理,具有积极意义。,药物对人体的医疗作用,习惯上叫做“功效”(或功能)。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则为副作用和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内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而且比较轻微,对人体危害不大,一旦停药后多易于消除。副作用的产生,与药物的炮制、配伍 、辨证是否准确、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均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一种中药有多种功效,对于某一证候,其中部分功效是与病相宜的,另一部分功效则与病不宜,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而引起副作用。如麻黄最宜于外感风寒,表闭无汗之喘咳。而对肺热壅盛,汗出而作喘者,其温散发汗的功效,则成为与用药目的相违背的副作用。,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的损害,或对正常生理功能的破坏。这种反应由药物的毒性引起,主要是用量过大或用药过久所致。副作用与毒性反应既有区别,亦有联系,有时难以截然区分。这些内容,主要见于各药物的使用注意部分,一般又将其称为药物的病证禁忌。,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在健康状态下,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并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着“ 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当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人体后,便会破坏这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导致邪盛正衰,阴阳气血失常,脏腑经络功能紊乱等病理改变,发生疾病。针对不同的病机,使用相应的中药,或祛除病邪,或扶助正气,或协调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盛衰,使机体恢复或重建其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这就是中药的基本作用。,我国传统的药学叫做“本草”,这种称谓至迟出现在西汉时期,已沿习使用了两千多年。人们对“本草”二字的理解,见仁见智,历来有不同的认识,但大多支持“诸药中草类最众” 的说法。自汉代起,大量药学专著被冠以本草之名。基于这一事实,一般认为,“本草”即是中药学的传统称谓,二者之间并无实质上的区别,故现代亦有将中药学专著称为本草者。 目前也有人认为,本草同时又指中药,对此则存在争议。,分列专项对中药功效进行系统介绍,是现代中药学有别于传统本草的重要特征。古代本草将功效与主治混言杂书,不仅影响了本学科的学术价值,也给读者的学习和记忆带来了诸多不便。中药的治疗功效 中药的基本作用是祛邪、扶正和调理脏腑功能。因此,中药的治疗功效主要是针对这些病因而概括出来的。如外因有六淫,则功效就有祛风、散寒、解暑、除湿、润燥与泻火;其他病因有气郁、血瘀、痰凝、食滞、虫积等,则功效便有行气、活血、化痰、消食、驱虫与之相应。这类功效能消除病因,可用以治本。,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中药功效在层次上的不断分化,正是为了使药物作用与证候有机地相联系。如热邪可引起脏腑热证、气分热证、血分热证、湿热证和热毒证等不同热证,清热系统的功效就有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燥湿和清热解毒的分化。所以,中药的对因功效,实质上主要是针对不同证候的。只有截疟、驱绦虫等少数功效,主要是针对疾病而不是与具体证候相对应的。,临床的证候,常常是由若干症状表现出来的,在中药的治疗功效中,客观存在一些主要是针对症状的功效,如麻黄的平喘、生姜的止呕、柿蒂的止呃逆等等。这类功效可以直接缓和其相应的主治症状,收到治标的目的。临床应用时将这些功效与该药对因治本的功效(如麻黄的发散风寒、生姜的温中散寒)相联系,或配伍对证之药,可以标本兼治,或急则治标,这与中医学要求治病求本的整体思想并无矛盾。,中药的保健功效 中药的保健功效,包括药物对疾病的预防作用,以及对“未病”状态下人体的养生作用两个方面。前者,如本草纲目所载苍术“除恶气,弭灾沴”;后者,如开宝本草所载何首乌“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这些保健功效,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应用历史远久,是研制各种保健食品和预防药物的主要依据,目前更加受到世人关注。,中药与中药学,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瑰宝,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可贵的经验,广泛信赖的民众,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即将迈进21世纪的时候,随着“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药学更加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中药及其产品,在安全性和疗效的客观评价、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制剂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还滞后于其临床应用。还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对健康水平期望的新要求。因此,加快发掘和研制安全高效,质量可控,作用明确,并便于贮存、携带和服用的优质产品,实现中药学整体的现代化,使之走向世界,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是中药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机遇。,怎样学? 结合中医理论学习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中药学理论同中医的理论是统一的。例如,中医的病因中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中药相应有祛风、散寒、解暑、祛湿、润燥、泻火药的功效 。八纲辨证中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大证型,中药相应有解表、温里、清热、散寒、补虚、泻实、滋阴、壮阳等功效;中医有气病、血病、痰病等,中药也有理气或补气、活血或补血、化痰等功效。所以,学好中医理论,才能理解和记忆每一味中药的功效和应用。,例如,黄芪能补气升阳,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证,按中医理论就可以推断出中气虚会有食少便塘、气短乏力及脱肛、子宫下垂等一系列症状。此外,黄芪“有汗能止”,“无汗能发”的功效,按中医理论就可以理解“有汗能止”的汗是卫气虚的表虚自汗,用黄芪能益卫而固表止汗;“无汗能发”的无汗是气虚的表虚挟有表邪,因而发汗不出,用黄芪能补气,则表邪随汗而解。可见,用中医理论来指导学习中药学,是学好中药学的一个先决条件。,学好总论和每章药物的概说部分 中药学总论是对中药学这门学科的一个最扼要的概述,即介绍中药学的发展源流,同时也阐述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如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还阐述中药应用的一般原则。学好总论,对各论各章节以及每一味药物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有人说,学好总论是掌握了中药宝库的钥匙。各论中每章节的概说部分,是从该章节所有药物中概括出来的共性和要点,应当下功夫首先弄通、理解和掌握,只有把这部分内容弄通了,才容易理解每章节药物的性味、功效和应用。例如,解表药,明确了表邪有风寒、风热之别,因而解表药的适应范围就清楚了。具体药物的效用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又如化痰药,首先明确痰成因,痰的分类及痰的表现形式,这样对选择药物就有的放矢了。,掌握重点,在重点药物上多下功夫例如学习清热泻火药这一节,应以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等为重点,对其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性能特点等理解透彻,牢固掌握;再熟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的功用;其它一般性的药,只要记住其特点就行。运用归纳的方法掌握各类药物运用比较的方法掌握各个药物特性如黄芩、黄连、黄柏均为清热燥湿药,都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这是共性;黄芩长于清肺火,并能止血安胎,偏治上焦之证,黄连长于清心胃之火,并能治痢止呕,偏治中焦之疾;黄柏长于泻肾火,并能退虚热,偏治下焦之病,这就是各药的个性。,另一种是对不同章节的药物进行综合比较。例如,羌活与独活,羌活是解表药中发散风寒药,羌活长于治上半身风湿痛,独活长于治下半身风湿痛。其他如白术与苍术,白术是补虚药中补气药,苍术是芳香化湿药。两药的共性是什么?个性又是什么? 把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全面理解和记忆 每一味药物的性味和归经,与它的功效,应用是密切相关的。如防风味辛与祛风发表作用相关联,味甘与缓解痉挛抽搐相关联;归肝经是因肝主风,主筋,防风祛风解痉。辛微温,说明防风的祛风发表作用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微温则表明温热之性较弱,所以如果配伍清热药用,亦可以用于外感风热之证。这些说明要将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全面分析,才容易理解和记忆,中药的基本知识,产地、采集、干燥、贮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用法*,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都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历代医药人员对此高度重视。如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药之)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认为药物的品种(真伪)产地(土地所出)、采集、贮存(陈新)与其加工炮制(阴干、暴干及生熟)一样重要。唐代著名医药家孙思邈于千金翼方中增列专篇,其“药出州土”与“采药时节”分别介绍了510多种药物的产地情况和220多种药物的采收时节。这些经验和知识,也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不仅临床医生应当了解,中药人员更应熟知。现代研究认为,以上环节与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至今仍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重要课题。,中药材在制备成各种剂型之前,根据临床用药目的,以及贮存、配方或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之尽量满足医疗需要,这些加工处理方法,统称为炮制。 增强药物的某一作用,提高其临床疗效,是中药炮制最常见的炮制目的。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蜜炙桑叶、百部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炒川芎、当归能增强温通活血作用。不加辅料清炒若干种子药材(如决明子、莱菔子等),可使其表面爆裂;杜仲炒后不仅胶丝断裂,而且胶质改变,均利于有效成分溶出而增强作用,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自学),*,*,中药的性能与药材的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能是用以描述药物作用的特性,主要以服药后的人体为观察对象;性能的总结要以阴阳、脏腑、经络、治则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并以药物作用为依据。药材的性状是以药物本身为观察对象,用于描述药材的各种天然物理特征,其主要内容为形状、颜色、气臭、滋味、质地(如轻重、粘润、疏密、软硬、坚脆)等。,明末贾九如原著的药品化义,对此已有清楚的认识。该书指出:药物的“体”(燥 、润、轻、重等)、“色”(青、红、黄、白等)、“气”(、臊、香 、腥等)、“味”(酸、苦、甘、辛等)四者,为“天地产物生成之法象”,实际上是用以表述药材性状的内容;“形”(阴、阳、木、火等)、“性”(寒、热、温、凉等)、“能”(升、降、浮、沉等)、“力”(宣、通、补、泻等)四者,乃“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实际上是用以阐释药理的性能内容。尽管前人常将此二者联系在一起,但认识中药时应加以区分。,性能,指药物各自所具有的特性和作用,是药物偏性的体现。,以偏纠偏,药物的偏性,人体阴阳的偏性,偏盛偏衰,寒性热性,实寒实热虚寒虚热,四气,寒凉温热,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平性:作用平和的药物,四气的临床意义 分清疾病的寒热证性,是临床辨证的一大纲领。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和内经所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则是治疗寒热病证的基本原则。只有掌握了药性的寒热,才能使以上理论、治则与方药密切结合,从而指导临床实践。,一般来讲,利用药物的寒热,可以祛除寒邪、暑邪、热邪,并消除这些邪气引起的病理改变,对于“阳虚则生外寒,阴虚则生内热”者,还能以温补调阳,以寒凉清补调阴,促进阴阳调和而复其正常。对于寒热错杂之证,则宜寒热并用以治之;对寒热俱不明显之证,可以性平之品主治,亦可寒温药并同,使复方显现较平和的药性。而真寒假热之证,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可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1、根据“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原则,药性寒凉或温热的药能不能解决所有的热证或寒证,为什么?,问题:,五味,辛 甘 酸 苦 咸 淡,能散能行,能补能和能缓,能收能涩,能泄能燥,能下能软,能渗能利,能散、能行,辛,发散、发汗,各种表证,行气、行血,气滞、血瘀证,能补、能和、能缓,甘,补益,调和,缓急,诸虚证,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拘挛疼痛,能收 能涩,酸,收敛,固涩,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涩精缩尿,固崩止带,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滑脱,遗精遗尿,崩漏带下,能泄、能燥,苦,通 降 清泄、泄、泄,燥湿,清热燥湿,湿热证,实热火毒,便秘淋证,咳嗽气喘,能下、能软,咸,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瘰疬瘿瘤癥瘕痞块,大便秘结,能渗、能利(淡渗利水),淡,渗利小便,水肿,小便不利,五味的临床意义 在认识药物的功效以前,如果掌握了该药的五味特点,可以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主治“咳逆上气”(即咳嗽喘急)的药物有20余种,却并未指明这些药物以什么样的作用治疗咳逆上气。不弄清这些药物的五味,就是不了解其作用特点,临床选用药物只能是袭其用而用,无异于按图索骥。而认识这些药的五味之后,就可能用辛散者去治疗外邪郁闭引起的咳逆上气,用甘补者去治疗肺虚引起的咳逆上气,用酸收者去治疗肺气不敛引起的咳逆上气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用药的盲目性。,为什么药性寒凉或温热的药不能解决所有的热证或寒证?(性、味结合,疗效确切),寒凉 苦 清热泄火 实热内盛,性 味 功效 应用,寒凉 甘 清热滋阴 阴虚内热,温热 甘 散寒助阳 阳虚内寒,温热 甘、辛 温阳散寒 阳虚内寒 活血止痛 寒湿痹痛,2、性、味完全相同的药物是否意味着其作用完全相同?(否),问题:,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称归经。,归经:,中药的归经是以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药物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脏象和经络理论,全面系统地说明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是临床对于疾病辨证定位的根据。作为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归经,应当与疾病的定位相一致,因而必须以脏象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例如,脏象学说认为心主神志,患者出现昏迷、失眠、健忘、癫狂等精神、意识、思维异常的证候,按照脏腑辨证当为心的病变。能主治这类证候的药物,如麝香、冰片开窍醒神以治闭证神昏,酸枣仁、琥珀宁心安神以治失眠,人参增智以治健忘等,皆为可归心经之药。同理,桑叶明目,全蝎止痉,珍珠母潜阳,当归养血调经等,又属可归肝经之药。 又如,经络学说认为,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沿鼻上行,并入齿中,到额前,白芷祛风止痛,长于治疗前额疼痛和牙龈肿痛;又能通鼻窍而治鼻塞流涕。按经络辨证,上述病变均为阳明胃经之证,故白芷便为归该经之药。,由于一种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可以主治数经的病证,因而其相应的归经是多方面的。在各论所载的各药之下,往往只标明其主要的归经,故不能将其绝对化,误以为该药一定不归别经。还有少数药物的某一功效,其作用范围十分广泛,文献中又有通行十二经的说法,但仍有主次之分。在现代中药学中,一般的归经内容都是指的脏腑,以经络定位仅见于少数特殊药物,作为必要的补充。,归经的临床意义 掌握归经理论,对于性味功效相同,而主治不尽一致的药物,可以增强用药的准确性,提高临床疗效。如同为甘寒的补阴药,沙参归肺胃经,百合归肺心经,龟甲归肝肾经,必须准确选用。 引经和引经药的认识,是建立在归经理论基础上的,是归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某药为某经的引经药,则此药必主要归该经,这与归经内容并无二致。但归经只是就此药本身而言的,而引经是立足于配伍之后,一种有特殊归经的药,相对于其他被“引导”的药物而言的。可见,归经与引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应混淆。,药物 性味 归经 应用黄芩 苦寒 肺经 清上焦肺火黄连 苦寒 胃经 清中焦胃火黄柏 苦寒 肾经 清下焦相火,药物的归经与性味的关系,1、性同,味不同,功效各异2、味同,性不同,功效各异3、性味皆同,归经不同,疗效各异4、味多,归经多,功效亦多,总结:,上升提举,向内收敛,向外发散,下达降逆,升,降,浮,沉,升降浮沉,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药性,病势(例),中气下陷,咳嗽气喘,风寒束肺,久泻久咳,药物作用的升降浮沉趋向,是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应用升降出入理论,对于各种证候,往往可以辨出不同的病势趋向。如喘咳为肺气上逆,呕吐为胃气上逆,其病势趋向于上;泄泻、脱肛而因于脾气不升者,其病势趋向于下;表虚不固之自汗盗汗,气不摄血之肌衄,其病势趋向于外;外感邪气由表入里、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其病势趋向于内。能够改变上述病势趋向,治疗这些病证的药物,便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如杏仁止咳平喘、枇杷叶止呕逆,其性当降;黄芪、柴胡益气升阳,可治久泄、脱肛,其性当升;荆芥、薄荷,解表、透疹,其性浮散;山茱萸、白芍,敛汗、止血,其性收束。,可以将功效直接作为确定药物升降浮沉趋向的依据。一般来说,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涌吐等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升浮的;而具有清热、泻下、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及止血等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沉降的。,由于药物作用的多样性,有些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不明显,如消食药及外用的攻毒杀虫药等。而有些药物有二向性,既能升浮,又可沉降。如牛蒡子、桑叶、菊花等发散风热药,其解表是升浮的,而清泄里热却是沉降的。祛风湿药中,兼能利尿或清热的防己、秦艽、莶草、络石藤等;以及补阳药中,兼能固精或止泻的益智仁、补骨脂、菟丝子等,亦是二向性的 。也由于作用趋向不明显及二向性的药物较多,趋向性很典型的药物又可直接从功效中认识其升降浮沉的性能。所以,目前的中药学中已不再逐一标明其作用的趋向性。,中药的用法,配伍,用药禁忌,中药的用量用法,中药的煎服法,*,:单味药治疗,配伍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相须,麻黄桂枝,辛、温发汗解表,增强疗效,同属辛温解表药,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相近药物合用以增效,相使,茯苓(主药)白术(辅药),利水渗湿补气利水,脾虚水肿,提高疗效,两药合用,主辅相配,辅药提高主药功效,相畏,半夏(有毒),生姜,半夏畏生姜,相杀,生姜杀半夏,一药的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使其减轻或消失。,一药能清除另一药的毒副作用。,莱菔子,相恶:一药能破坏另一种药的功效, 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配伍,减弱,人参,人参恶莱菔子,相反:两药合用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贝母反乌头,甘草反甘遂等。属用药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畏”,:能减弱或消除另一药的功效:两药合用产生毒副作用,: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能清除另一药的毒副作用,:性能功效相同或相近药物合用:主辅相配,辅药提高主药功效,配伍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增效的结果,临床提倡使用,减毒的结果,临床积极利用,增毒或减效,临床避免使用,:单味药治疗,用药禁忌,病证用药禁忌 如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忌用发汗药,以免加重出汗。里寒证忌用寒凉伤阳的清热药。阴虚内热者还须慎用苦寒药,以免苦寒化燥伤阴。脾胃虚寒便溏者忌用泻下药,以免损伤脾胃。阴亏津少者忌用利湿、燥湿药,以免耗伤津液。肾虚遗尿、遗精者,不宜使用利尿药。实热证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助热伤阴的温里药。妇女月经过多及出血而无瘀滞者,忌用破血逐瘀之品,以免加重出血。脱证神昏者,忌用香窜耗气的开窍药。邪实而正不虚者,忌用补虚药,以免误补益疾。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者,忌用滋腻助湿的补血滋阴药。表邪未解者,忌用妨碍发汗解表的收敛止汗药;湿热泻痢忌用涩肠止泻药;属湿热下注之遗精者,忌用助热敛邪的温补收涩药.,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的理由:避免引起堕胎是禁忌的主要理由。除此之外,凡对母体不利、对胎儿不利、对产程不利、对产后儿童生长发育不利的药物,对妊娠妇女均当尽量避免使用。总地说来,凡对妊娠期的母亲和胎儿不安全及不利于优生优育的药物,均属妊娠禁忌药。,妊娠禁忌药的范围:一般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药和慎用药。禁用药包括剧毒药、堕胎作用较强的药及药性作用峻猛的药。如砒石、水银、马钱子、川乌、草乌、斑蝥、轻粉、雄黄、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藜芦、胆矾、瓜蒂、干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麝香等。慎用药主要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攻下药及温里药等章节中的部分药。如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妊娠禁忌药不宜用作堕胎药。在我国古代,堕胎是违反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所以,前人记载妊娠禁忌药,是从用药安全的角度提出的,并不是为了寻找堕胎的有效药。用这类药物堕胎,不仅很不安全,而且不一定可靠:首先,从药物的角度来说,妊娠禁忌药并非都是具有堕胎作用的药;其次,由于妊娠妇女存在个体差异,即使使用具有堕胎作用的药,亦不一定都能取得堕胎效果。,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一是忌食可能妨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患病期间,一般人的脾胃功能都可能有所减弱,因此,应忌食生冷、多脂、粘腻、腥臭、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功能,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疗效降低。 二是忌食对某种病证不利的食物。如生冷食物对寒证,特别是脾胃虚寒证不利;辛热食物对热证不利;食油过多,会加重发热;食盐过多,会加重水肿;等等。如服药期间不忌这类食物,药物的疗效肯定会受影响。 三是忌食与所服药物之间存在类似相恶或相反配伍关系的食物。如服皂矾应忌茶 ,因为皂矾为低价铁盐(硫酸亚铁),遇茶中的鞣质,易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而使药效降低;服绵马贯众应忌油,因为绵马贯众系脂溶性药物,肠中有过多的脂肪存在,则药物容易被机体吸收,如吸收过多,可导致中毒。,中药的用量用法,宋以前方书的剂量,除特别标明大斤两者外,都可按每两14g计。宋以后至民国初年,法定衡制基本未变,都可按每两37g计。民国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所用市称,每斤500g;每斤16两,每两31.25g;每两10钱,每钱3.125g。,目前,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近似值进行换算: 1两(16进位制)=30g 1钱=3g 1分=0.3g 1厘=0.03g按上述近似值计量,累计16两只有480g,比市制1斤少20g。由于中药处方中,单味药的用量多用钱或两,很少用斤,所以影响不大.,确定剂量的依据教材中各药用量项下所标剂量,系临床用药时的参考用量。临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特性,临床应用的需要,病人的具体情况及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药物的具体用量。,给药途径:将药物引入人体的途径,称为给药途径。 机体的不同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和吸收性能存在差异;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消除情况也不一样。因此,给药途径不同,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数量、速度和作用强度;有的药物甚至必须经某种途径给药,才能发挥某种作用(如枳实静脉注射有升压作用,但口服并无升压作用;瓜蒂作散剂口服有涌吐作用,但作注射剂皮下、静脉注射却无涌吐作用;等等)。,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直肠给药、鼻腔给药、阴道给药等多种途径。现代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病证与药物对给药途径的选择,是通过对剂型的选择来体现的。,临床用药,具体选择何种途径给药,不仅要考虑各种给药途径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而且还应注意病证与药物对给药途径的选择。如静脉注射给药,因不需经过吸收阶段,100%的药物可直接进入血流而到达全身,故奏效尤为迅速。由于静脉给药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在治疗需要速效时,或病人昏迷或呕吐不止不能服药时,所用药物可作成注射剂经静脉给药。但若药物经静脉给药不能发挥病情所需的治疗作用,则不宜选择静脉给药。如误服毒物,毒物停留胃中尚未被充分吸收,从给药途径的特点与病情的需要的角度来说,适宜选择静脉注射的途径给药。但假如用瓜蒂涌吐,则不宜选择静脉给药,因为瓜蒂经静脉给药催吐效果不确实。此外,具有溶血作用的药(如皂荚)或能凝固蛋白的药(如明矾),亦不适宜经静脉给药。,无论通过什么途径给药,都需要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医疗、预防应用的形式,即制成一定剂型。 神农本草经云:“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学习中药学则尤应注意根据药物特性的需要来确定药物的剂型。一般来说,多数药物都可根据剂型的特点,随病情需要确定其剂型。但部分药物由于自身的特点,对剂型具有选择性。 如芦荟,因其味极苦,作汤剂或散剂都难以下咽(散剂入口遇唾液溶化后粘附于舌面亦令人不适),因此内服只宜作丸剂;甘遂,因其泻下的有效成分不溶于水而不宜作汤剂,用于泻水逐饮只宜作散剂或丸剂;雷丸,因其驱虫的有效成分被加热至60以上即会被破坏而失效,因而不宜作煎剂,只宜作丸散剂;苏合香,因其药材为半流动性的浓稠液体,不宜作散剂,又因其不溶于水而不宜作汤剂,只宜作丸剂或酒剂;等等。,中药的煎煮,中药的疗效除与剂型的类别有关外,还与制剂工艺有密切关系。由于汤剂是临床最常采用的剂型,并且大多由病家自制,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医家应将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向病家交待清楚。煎药器具;煎药用水;加水多少;煎前浸泡;煎煮火候;榨渣取汁.,先煎 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的药,与不宜久煎的药同用,入汤剂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应先煎一定时间后,再纳入其余药物同煎。一般来说,动物角(如水牛角、鹿角等)、甲(如龟甲、鳖甲等)、壳(如海蛤壳、石决明、牡蛎、珍珠母等)类药物和矿物类药物(如石膏、磁石、代赭石、龙骨等),大多需要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植物药中,苦楝皮等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药,与一般药同入汤剂时,也需先煎。另外,有的药久熬可使其毒性降低(如川乌、草乌、附子、雷公藤等),亦应先煎。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应先煎0.51小时(至入口无麻味为度),雷公藤应先煎12小 时,再纳入他药同煎,以确保用药安全。,后下 含挥发性有效成分,久煎易挥发失效的药物(如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肉桂、沉香及解表药、化湿药中的大部分药),或有效成分不耐煎煮,久煎容易破坏的药(如青蒿、大黄、番泻叶、麦芽、谷芽、神曲、白芥子、杏仁、钩藤等),与一般药同入汤剂时,宜后下微煎,待他药煎煮一定时间后,再纳入这类药同煎一定时间。有的药甚至只需用开水浸泡即可,不必入煎(如大黄、番泻叶用于泻下通便)。,包煎 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及漂浮水面不便于煎煮者(如辛夷、旋覆花等),或药材呈粉末状及煎煮后容易使煎液混浊者(如海金沙、蒲黄、五灵脂等),以及煎煮后药液粘稠不便于滤取药汁者(如车前子等),入汤剂时都应当用纱布包裹入煎。,另煎 部分贵重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等)与他药同用,入汤剂时宜另煎取汁,再与其他药的煎液兑服,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的药渣吸附,造成贵重药材的浪费。 烊化 胶类药材(如阿胶、鹿角胶等)与他药同煎,容易粘锅、熬焦,或粘附于其他药渣上,既造成胶类药材的浪费,又影响其他药的有效成分的溶出,因此应当单独烊化(将胶类药物放入水中或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兑服。 冲服 入水即化的药(如芒硝等)、液体类药(如蜂蜜等)及羚羊角、沉香等加水磨取的药汁,不需入煎,宜直接用开水或药汁冲服。,中药的服药方法,服药时间 适时服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