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地理科随堂练习(36).doc_第1页
高考总复习地理科随堂练习(36).doc_第2页
高考总复习地理科随堂练习(36).doc_第3页
高考总复习地理科随堂练习(36).doc_第4页
高考总复习地理科随堂练习(3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总复习地理科随堂练习(36)【课题】第三章第二节 农业地域类型【考试大纲】举例说明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考纲解读】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发展方向(问题及对策)【基本知识】:一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比较分析: 1分布:从典型地区、分布规律、从气候、地形特点讲述分布特点三个方面分析。 2区位因素:自然与社会经济利与不利两方面分析 3生产特点:部门、规模、效率、用途、水平等 4发展方面:发挥优势与特色;改造问题;技术化;生态化;延伸产业二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方法 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下表:【典型例题】【例1】比较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甲乙所在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各自特点。2比较图中A、C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3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4限制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是什么?(5)我国类似于乙图中的农业区有_农业区等。【解析】:甲图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乙图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甲图中的A、C同为小麦区,纬度较高的A为春小麦,纬度较低的C为冬小麦。乙图中的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的雨影区,缺水是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我国珠三角地区的基塘生产是混合农业的一种新颖形式。【答案】例1:1甲为商品谷物农业: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粮食商品率高。乙为混合农业: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有种植业和畜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高效地安排农事活动;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2A为冬小麦,B为春小麦。3甲图区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成本太高,资源耗费太高,生态环境恶化4水资源缺乏,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 5珠江三角洲【例2】:(2009-江苏高考)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1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2若图9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 3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的掌握情况。图8电农业地域类型可以理解为:a是地中海沿岸亚热带水果,b欧洲谷物与乳畜混合农业,c乳畜业,d林业。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应该是乳畜业,在欧洲典型分布的国家有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故4题选C。图9反映的农业类型可以理解为混合农业,q表示大量谷物供应到市场,可见当地的谷物农业商品率较高,因此在欧洲平原地区,适宜大规模发展,第5题选B。西班牙m和法国n两地均盛产葡萄。m纬度低,故鲜果上市早,第6题选C。【答案】C B C【例3】: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1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2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解析】本题以不同地区农作物分布为背景,主要考查主要作物分布及农业地域类型。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从空间定位入手,明确当地主要气候类型及对作物分布的影响,并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第1题,甲地为台湾西部地区,台湾有“东方甜岛”之称,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乙地为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丙地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柑橘等:丁地为法国罗讷河下游及三角洲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为葡萄等园艺作物,所以B正确。 第2题,四地农业生产都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资金及技术,属于集约型农业,所以D正确;四地农业都是商品农业,而不是自给型农业,故A错误:丁为混合型农业,其他都属于种植业,故B错误:四地种植的都是亚热带经济作物,农业地域类型不属于热带种植园农业,故C错误。【答案】1选B,2选D。【基本能力】(2010.石家庄模拟)图3表示甲-乙六种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图4示意某种农业的活动模式。读图回答1-2题。1图3中甲农业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2图4所示农业活动模式,与图3中 A甲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B乙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C戊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D己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3-5题。3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4与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5提高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6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最符合下图的是 A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B亚马孙平原的迁移农业 C中亚地区的游牧业 D中国的玉米种植业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和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 (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7-8题。7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 B C D8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土地盐碱化 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湖中的水生动植大量繁殖 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B C D 下图是农场A和农场B的有关资料,仔细阅读,分析回答910题。9两农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均属于: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10.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种植方式为: A轮作 B轮牧 C间作 D休耕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目前粮食基本自给。据此完成1112题。11.过去印度大量进口粮食的自然原因是 A多水旱灾害 B人口过多 C耕地面积小 D土壤贫瘠12.有关印度的作物分布,正确的是A德干高原地势高,降水少,光照强,种植黄麻B东西沿岸平原降水多,水热条件好,种植甘蔗C东北丘陵地区降水多,土壤呈酸性,种植茶叶D恒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种植水稻13.印度解决粮食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实现农业高度机械化、专业化和区域化 B大规模进行垦荒种粮,缩小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生产 C发展其他产业,增加出口,以便向国际市场换取更多粮食 D兴修水利,培育良种,提高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读图9三角坐标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据此回答14-15题。14.农业地域类型中要素C所占比重约为 A12% B20% C74% D80%15.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乳畜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下为四个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16题。16关于四个农业类型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B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C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7-18题。17.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 300N-400N西海岸 B. 300N-40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18.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劳动力成本较低 A B C D19.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赣南地区,长期以来以单一的传统稻作农业生产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赣南地区逐步形成了以脐橙产业为龙头的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在赣南某地脐橙生态观光园纵目远眺,但见山顶林木茂密,山腰橙果满枝,山下稻田绿浪起伏,河湾池塘白鸭相嬉。赣南人开始走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道路。下图是我国赣南某地农业生产流程。(1)简述赣南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2)归纳赣南地区推广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参考答案】1-5 DBADC 6-10 ADACA 11-15 ACDAB 16-20 BAC19(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2)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产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