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阴阳五行学说_第1页
02阴阳五行学说_第2页
02阴阳五行学说_第3页
02阴阳五行学说_第4页
02阴阳五行学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的概念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事物阴阳属性两类特定的相反趋向(日光的向背),明亮、温热、向上、向外、活动、兴奋、扩散、开放等,黑暗、寒凉、向下、向内、沉静、抑制、凝聚、闭合等,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属性的关联性和相对性,关联性: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一个统一体的正反两方面属性的概括。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可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阴阳交感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一)阴阳交感(关联性)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素问.天元纪大论:“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二)阴阳的对立制约(关联性)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三)阴阳的互根互用(关联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四)阴阳消长平衡(相对性) 昼夜阴阳图,(五)阴阳的相互转化(相对性),“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五脏属阴,六腑为阳(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正常的生命活动阴阳平衡; 病态阴阳失衡(三)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 1.辨证:阴阳偏胜、阴阳偏衰 分清“阳证”与“阴证”。,阴阳失调,阴盛(阴证),阴阳偏盛,实寒证(阴胜则寒),伤阳,阳盛(阳证),实热证(阳胜则热),伤阴,阴虚,阴阳偏衰,虚热证(阴虚则热),不能生阳,阳虚(阴损及阳),阳虚,虚寒证(阳虚则寒),不能生阴,阴虚(阳损及阴),阴不制阳,阳不制阴,(1)发热,面红目赤,口渴,便秘。(2)怕冷,面色苍白,口不渴,便溏。,阴证(实寒),阳证(实热),(3)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4)畏寒,肢冷,神疲,蜷卧。,阳虚(虚寒),阴虚(虚热),调整阴阳,阴盛,阴阳偏盛实证,实寒证,(温热药),阳盛,实热证,(寒凉药),阴虚,阴阳偏衰虚证,虚热证,阳虚,虚寒证,泻其有余,补其不足,2.用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补阴,补阳,第二节 五行学说,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 运动。 “五材” 世界万物之本源,生克理论,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特性,木:生发、条达 火:炎热、向上 土:生长、化育 金:清肃、收杀 水:寒冷、向下,取类比象,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1、五行相生 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相生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木,火,土,金,水,二、五行之间的关系,2、五行相克 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相克次序是:木土水火金木 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克一行的克制和制约。,水,木,火,金,土,克,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包括生中寓克,克中寓生。维持事物间的平衡,推动事物间有序的发展与变化。,木,火,金,土,水,克,生,五行相乘:相乘为过度的克制,相乘次序与相克相同。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3、五行乘侮,水,木,火,金,土,水,木,火,金,土,五行相侮:相侮即反克,即五行反向制约和克制,相侮次序与相克相反。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母病及子:肾阴虚 肝阴虚子病及母:心火 肝火基本治疗原则“补母泻子”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分析:常用的治法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肾水,肝 木,心火,肺金,脾土,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肝病 脾病基本治疗原则“抑强扶弱”分析:抑木扶土法,肾水,肝木,心火,肺金,脾土,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相生治法,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健脾气以补肺气,养肺阴以滋肾阴,相克治法,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补脾利水,泻肝清肺,泻心火滋肾阴,实例分析,1.韩,女,37岁。大便溏薄已半月余,每日3-5次,伴身倦乏力,脘腹冷痛,喜温喜按,手足发凉,白带清稀而量多,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试运用阴阳学说理论分析判断该患者属于阴证、阳证?2.张,男,20岁。四日前发病,初起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昨日起病情加重,发热39.5,咳嗽而喘,咯黄痰而粘稠,胸痛,口渴,喜冷饮,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 试运用阴阳学说理论分析判断该患者属于阴证、阳证,在病变过程中有无变化;并按照五行学说分析病位属于哪行?,学习要点,1、掌握阳阴五行的概念及五行相生、相克。2、熟悉阳阴的属性及五行属性归类(五色、五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