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应知应会培PPT课件.ppt_第1页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PPT课件.ppt_第2页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PPT课件.ppt_第3页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PPT课件.ppt_第4页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训 1 易燃 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制度 1 存放易燃气体的场所 应安装具有报警装置的电器设备 2 易燃性液体的供给量应控制在有效并安全进行实验的最小量 3 使用酒精灯 不能在燃烧状态下添加酒精 酒精量不能超过总容量的2 3 4 禁止用冰箱储存易燃液体 冰箱应远离火源 2 5 严禁用明火直接加热有机溶剂 在大量使用有机溶剂时 室内禁止使用明火 6 工作结束随手关闭水源 电源 离开实验室时要检查水 电 门窗 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7 严禁使用明火电炉 走廊 楼梯禁止堆放易燃 易爆物品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3 化学危险品溢出与暴露应急预案 科室成立应急管理小组 要求各位检验技术人员及其他人员加强安全知识学习 增强防范和处置意识 4 皮肤 粘膜 角膜被污染 1 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 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2 若患者的血液 体液意外进入眼睛 口腔 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 及时到急诊室就诊 请专科医生诊治 5 碱类灼伤 1 皮肤 应立即用洗眼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失为止 再用1 2 醋酸或3 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 2 眼睛 被碱灼伤时应先用洗眼器流水冲洗 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2 3 硼酸溶液大量冲洗 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 6 酸类灼伤 1 一般酸灼伤1 1皮肤 被一般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1 2彻底冲洗后可用2 5 的碳酸氢钠溶液 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 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 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 7 2 浓硫酸灼伤 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 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 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 然后再用清水冲洗 8 3 强酸灼伤 强酸溅入眼内 用洗眼器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 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 立即送医院眼科治疗 9 废弃物 废水处理管理 1 保存到期的标本登记签名 经过高压灭菌后交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按照感染性垃圾处理 2 大小便 白带等标本经过84液浸泡2小时后 交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按照感染性垃圾处理 3 微生物室检测完的标本及普通培养物经过2人清点登记 放入耐高压的塑料袋内 经过121 高压灭菌20分钟后交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按照感染性垃圾处理 4 废水处理按照医院废水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10 化学危险品管理 1 室内应通风 并有沙袋及灭火器材 2 尽量避免使用某些化学致癌物 如联苯胺 二甲偶氮苯 万一需要应严防直接接触 3 剧毒试剂如升汞应保存于检验科专用保存柜 双人双锁 需用时应有人监督称量 使用 并有记录 4 对腐蚀性和易燃试剂 室内只能存放每天用量 检验科亦不得大量储存 不得将易燃试剂存放于冰箱 亦不得靠近烤箱 电炉 11 5 配置和使用强酸 强碱溶液应戴防护眼镜 6 液体腐蚀性试剂应放在铺沙的搪瓷盖内 以防万一破损而外溢 7 产生有毒或特臭气味的实验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12 检验报告审核制度 1 建立审核制度是为医疗安全服务 杜绝医疗事故 减少差错发生 2 报告单审核 日常工作时由本组室负责人或高年资 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或授权签字人负责审核 危急情况下可本人审核 单独一人值班时可本人审核 严格执行检验报告双签字制度 操作者和审核者双方签名后方可发出报告 13 检验报告书写发放制度 1 检验报告单书写应该包括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规定的内容 如报告单格式 内容 生物参考区间及签名等 2 病房检验结果审核后 通过LIS系统及时传输到HIS系统 报告单在LIS系统上规范打印 门诊患者检验结果在自动取单机上打印报告单 手工报告单必须逐项填写 字迹清楚 完整 正确 无涂改漏项 无破损污染 14 3 门诊部 急诊科三大常规检验项目自收到标本开始到报告结果 30分钟 其他普通检验项目按规定时间报告结果 住院部三大常规急诊检验30分钟内报告结果 生化急诊检验项目2小时内报告结果 其它急诊检验项目按规定时间报告结果 并记录收到标本及回报结果时间 要记录到分钟 正常情况下 临检常规项目 30分钟出报告 生化 免疫常规项目 1个工作日出报告 微生物常规项目 4个工作日 特殊项目的检测 原则上不应超过2周时间 15 4 对检验结果有疑问的标本应重复检验 必要时应重新采集标本检验 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 并向组长汇报 不得发出无把握的检验报告单 5 未获技术职称的同志 实习生不能单独鉴发报告 应经带教老师审核签名后方可发放 6 被污染的检验报告单丢弃在黄色垃圾桶 重新打印 16 实验室消毒工作规范与流程 消毒工作规范1 工作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 戴好帽子 必要时穿隔离衣 戴口罩 手套 穿胶鞋 2 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 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消 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4 无菌物品如棉球 棉签 纱布及其容器每周灭菌并标注日期 在有效期内使用 17 5 检验科各实验室桌椅 器具 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2次 空气消毒3次 每周大扫除1次 抹布 拖把专室专用 6 各种器材用后按消毒一清洗 消毒或灭菌程序处理 浸泡消毒用2000mg L含氯消毒液浸泡或喷洒后 送专用处理室 进行无害化处理 7 菌种 毒种按 传染病防治法 进行管理 8 各种消毒液现配现用 每天监测浓度 有文字记录 门诊和病房检验发现传染病 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和院感科 并采取隔离消毒措施 防止疫情扩散 18 消毒工作流程 空气消毒本检验科实验室清洁区经常开窗通风 污染区半污染区通过空气净化机或紫外线消毒 19 表面消毒 1 桌面 物体表面 检测仪器表面 离心机表面 门窗框 把手处 地面 专用拖把 消毒 用75 乙醇或500mg L高效氯制剂擦 细菌室每天工作前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 下班前 桌面用消毒液处理 紫外线消毒 2 负责消毒的人员对消毒方法和过程进行记录 20 设备消毒 仪器设备报废或修理前进行彻底消毒 包括表面和设备内壁 可用75 乙醇或500mg l高效氯制剂擦 21 工作人员发生生物安全意外事故救治预案 22 1 刺伤 切割伤或擦伤救治预案 1 1应立即停止工作 脱下防护服 1 2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并对局部用70 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消毒伤口 如果手部损伤脱去手套 避免再污染 由另一位工作者戴上洁净手套按规定程序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用水冲洗15分钟 冲洗废水收集后进行灭菌处理 后 按规程撤离实验室 1 3必要时做医学处理 1 4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 并且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 23 2 潜在感染性物质食入的救治预案 2 1 应立即停止工作 脱下防护服并进行医学处理 2 2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 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24 3 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 在生物安全柜以外 救治预案 3 1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 3 2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 3 3立即通知生物安全负责人和科主任 3 4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粒子的沉降 24小时内严禁人员入内 张贴 禁止进入 的标志 3 5过了相应时间后 在生物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来清除污染 清除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置 25 4 皮肤粘膜被污染救治预案 4 1实验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生皮肤粘膜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菌 毒 液污染 则视为有较大危险 应立即停止工作 4 2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 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 如75 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然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 20分钟 4 3立即撤离 视情况进行隔离观察 期间根据条件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 4 4对污染的环境表面和空气应由有经验的人在加强个人防护下按规程处理 26 5 化学药品安全意外紧急处理预案 5 1化学药品溅入眼睛 立即在流水下冲洗 强酸或强碱要长时间冲洗 至少要几分钟 然后送急救室 5 2皮肤接触化学药品后 也应流水冲洗 误吞试剂应大量软水稀释 如是强酸还应再服镁乳 不能服碳酸氢钠 以免在胃内产气 使胃破裂 处理后即送急救室洗胃 5 3吸入或接触各种毒性及刺激性化学药品时 应及时进行急救 5 4吸入毒性气体者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的场地 轻度中毒能自然恢复 吸入热蒸汽可减轻刺激 热饮可减轻喉部刺激 窒息时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27 6 标本污染处理预案 6 1 棉质工作服 衣物有明显污染时 可随时用有效氯500mg l的消毒液 浸泡30 60分钟 然后冲洗干净 6 2 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 用1000 2000mg 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 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 保持30 60分钟 再擦除 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 6 3 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 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 选用适当的方法 28 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查出的结果为 危急值 立即复查并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 操作是否正确 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 询问申请医师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 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确认危急值后 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检验结果 并在 危急值结果登记本 中详细记录 记录检查日期 患者姓名 病案号 科室床号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复查结果 临床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时间 min 报告人 备注等项目 29 30 重点病种包括 急性创伤 急性颅脑损伤 急诊分娩 高危妊娠产妇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脑卒中 农药中毒实行 先抢救 后付费 31 医院 三重一大 是指 重大决策 重要人事 重大项目安排 大额资金使用 可通过职代会 医院官网 OA系统 院务公开栏 院报获得 32 对门诊就诊者或住院患者进行身份识别 门诊就诊者的姓名 诊疗卡号 住院患者的床号 姓名 年龄和住院号 腕带 33 发生火灾报警 1 消防值班 83605719 内线 8165 2 视情况报119 3 说明 时间 地点 单位名称 地理位置 火灾情况 消防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四懂四会 懂本岗位的火灾危害性 懂预防火灾的措施 懂扑救初期火灾的方法 懂的逃生疏散的方法 会报警 会灭火 会逃生 会使用消防器材发生火灾时疏散流程 1 救人 2 救物 3 防毒面具或打湿毛巾逃生 灭火器使用 摇 拔 按 摇粉末 拔保险销 按手压把 对准火苗根部 消防栓使用 开 按 拉 开阀 打开消防栓门 按下内部火警按钮 按钮是报警和启动消防泵的 拉胶管开阀门灭火 注意 电器起火要确定切断电源 34 医务人员在什么情况时应先洗手 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 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 治疗 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5 检验科核对制度 1 采取标本时 查对科别 床号 姓名 检验目的 2 收集标本时 查对科别 姓名 性别 联号 标本数量和质量 3 检验时 查对试剂 项目 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 检验后 查对目的 结果 5 发报告时 查对科别 病房 36 首诊负责制 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 首诊医师 对所接诊病人 特别是对急 危重病人的检查 诊断 治疗 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不得互相推诿 37 医患沟通制度 医患沟通应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 选择权和隐私权 体恤患者的痛苦 同情患者的困难 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 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