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一种物质空气,了解空气的成分。 2、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4、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 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三、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培养探究意识。四、教学方法 讲演法、自学指导法、分组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五、教具准备:大烧杯6个(500mL)、烧杯6个(250mL)、小烧杯6个(50mL)、导气管、100 mL量筒、注射器6支、塑料袋、水、火柴等六、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猜谜语:“说它好,真的好,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该谜语的谜底是什么?教师拿出一个烧杯问:烧杯中有什么? 实验准备:一大烧杯装上水,一小烧杯底部贴一小张纸,如何让小烧杯放入大烧杯中,纸不湿?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空气。二、合作探究,相互学习1、空气的组成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空气的成分。主要解决下列问题: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空气是由一种物质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又分别有多少?【合作探究一】:想一想,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有哪些现象能说明空气确实存在?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仪器或药品,分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提供的物品:塑料袋、水槽(装有大半槽水)、小烧杯、注射器、滴管等,引导学生设计方案,并进行交流,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再确定比较好的方案进行实验。实验验证: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获取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并实验学生思考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实验,描述现象加以,并得出结论。以谜语引入,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让学生明确后面学习顺序及其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对实验设计的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合作探究二】:空气的成分提出假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假设。收集证据:根据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收集到的证据可能有:动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煤等燃料燃烧需要消耗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矿泉水,片刻后,矿泉水瓶外壁就会有水珠凝结;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受潮变软做出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思维延伸:空气中还有其他成分吗?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1、通过对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你有何感想?2、拉瓦锡通过这一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3、拉瓦锡得出的结论有无不足?开拓视野:稀有气体的发现史。获得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成分。根据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收集证据,进行归纳并得出结论学生自主学习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了解拉瓦锡的科学态度;.了解拉瓦锡得出的“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体会其实验原理;.认识拉瓦锡的结论中的不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2.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3.告诫学生不迷信权威,树立“学无止境”的思想。利用化学史进行严肃认真,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的教育。【合作探究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主题设置:大家对空气的认识主要来自生活常识,空气中还有其他的成分吗?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又分别是多少呢?能否测定出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设计方案:想办法把氧气拿出来,直接测氧气的体积;换一个矿泉水瓶子,再想办法把瓶内的氧气消耗掉,看瓶子变瘪了多少;利用拉瓦锡的实验方法再进行实验;教师引导:给出如下图所示装置,拉动注射器,并观察现象。思维迁移:仿照此实验,提供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及红磷,我们能否利用它来测定氧气体积呢?实验探索:播放视频,观察现象并思考:1、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2、实验的原理是什么?3、实验的现象怎么样?(红磷燃烧的现象和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的现象)4、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实验,并解释实验原理【学生思考】水为何会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取决于谁的体积?学生观察、讨论并报告讨论结果。培训样学生的思维通过实验增强感性认识,解决学生的疑难培养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培养观察分析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间的友谊和凝聚力科学分析: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明确: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是什么?可以说“大量白雾”吗?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广口瓶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什么?它有何性质?探索交流: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结论:白烟是五氧化二磷固体,烟是固体,雾是液体。吸收热量,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炸裂。让P2O5溶于水中。防止白烟污染空气。余下的气体是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难溶于水讨论: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思维点拨:完成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红磷的用量要充足,要保证能够将瓶内氧气耗尽;整个装置气密性要好,不能漏气;要注意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反思与评价:按上述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还有何不足?红磷可否用其他物质代替?学生体会实验原理并从中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学生再次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学生讨论后得出:上述体积是估算的,存在较大误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评价能力。【合作探究四】:如何选择可燃物 讨论: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能否用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学生经讨论后得出药品的选择的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综合能力。总结与交流:引导学生对利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交流与总结:装置气密性要良好;实验应选用反应后不生成气体的物质(如红磷);红磷要稍过量,以耗尽广口瓶中的氧气;应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等。小结:空气不是单一成分的物质;空气中有1/5体积的氧气,剩余气体不燃也不支持燃烧;空气的组成(强调体积分数)。学生阅读教材:空气的成分增强记忆。三、总结知识,增强记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种植保险替代型风险管理与合作协议
- 平和双语数学试卷
- 莆田初三上期中数学试卷
- 珠宝首饰行业创意设计方向
- 彭新中心校数学试卷
- 青大附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2024年天津西青区消防救援支队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笔试真题
- 2024年曲靖市宣威市阿都乡中心学校招聘考试真题
- 河南洛阳西工区公益性岗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难点的数学试卷
- 穴位敷贴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冷却塔投标文件
- 手工电弧焊焊接头基本形式与尺寸
-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结题报告
-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 开拓进取:零碳汽车的材料脱碳之路
- (完整版)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 M2激光模式测量
- 网吧企业章程范本
- 充电站竣工报告(施工单位)
- 甘肃铁矿等34个矿种矿业权出让收益场基准价(优.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