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经济体制改革.ppt_第1页
19经济体制改革.ppt_第2页
19经济体制改革.ppt_第3页
19经济体制改革.ppt_第4页
19经济体制改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前言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 我国建立起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民经济管理体系 后来的发展证明 这种体制不完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通过体制改革 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更灵活 开放和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1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70年代豆腐票和粉票 80年代的布票 材料2 在1956年 上海的天气很热 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的措施 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 鼓风机 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 要经过层层报批 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 要盖十一个图章 等最后的图章盖完 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3 在农村实行的 政社合一 的人民公社体制 集体劳动 统一经营 平均分配 吃 大锅饭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造成农业生产缓慢 到1977年 人均口粮还没达到1957年水平 有1 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改革开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 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 过程 2 城市 国企改革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 图片 农民吃 大锅饭 1 改革的突破点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原因 材料一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 农村不稳定 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农民没有摆脱贫困 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邓小平 改革的突破口为什么选在农村呢 材料二 生产资料所以制 经营上 分配上 特征 包产到户 土地公有制 分户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2 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 安徽发生特大旱灾 凤阳县许多人都外出讨饭了 没有外出的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死 不如大胆想个办法 于是 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 他们聚在一起 开了个秘密会议 写下了保证书 决定包产到户 安徽 四川试点 改革前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 小岗村18户的 秘密协定 1978年12月 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 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 不在 再 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 坐 牢杀头也干 甘 心 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一年后 这里的粮食获得空前大丰收 这个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公粮的小岗村 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 并归还了历年所欠的贷款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 每一次变革的核心内容及结果如何 农业合作化 核心内容 把土地等主要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实行集体经营 意义 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核心内容 提高公有化程度 扩大规模 实行 一大二公 影响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核心内容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 改革经营管理方式 实行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等 意义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发展乡镇企业 调整产业结构 背景 家庭承包责任制普及后 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政府鼓励他们兴办社会急需的行业 扶助他们发展多种经营 乡镇企业的竹编手工业生产 广东乡镇企业 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沈阳有两个厂 一个是铜厂 一个是电缆厂 两厂仅相隔一墙 归属于不同部门 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 铜厂归冶金部门管 导致了冶金部把铜调到外地去 而电缆厂要从云南调进铜 这样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浪费 2 改革的推进 国企改革 1 原因 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哪次会议上确立的 1992十四大确立 增强企业活力 2 内容 中心环节 目标 目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产权清晰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 具体改革 单一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 平均分配 按劳分配 截止到1999年底 全国2767家企业集团资产总额达86218 33亿元 同比增长15 39 资产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集团 资产估计57647 29亿元 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51 3 我国还涌现出一批开始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集团 1999年中国有5家大型集团首先进入美国 财富 杂志排出的1999年全球500强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 流通体制的变化 三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原因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有利于国家集中人力 物力和财力 保证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 有利于稳定市场 改善人民的生活 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期间发挥过巨大作用 但随着计划经济的僵化 它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 无法解决人民的温饱 更无法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2 过程 目标确立 中共十四大 1992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创新 中共十五大 1997 9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 特征 它有三个基本特征 课本89页 1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 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3 国家的有力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搞市场经济不会改姓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 结合世界现代史上有关史实说明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一观点 罗斯福新政 新经济政策 1 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 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 这次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 中共十五大 A 2 1984年 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 农民开着拖拉机 载着 联产承包好 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 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 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B 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C 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D 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B 3 十五大报告指出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不是 A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B 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大促进C 对非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肯定D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认识 C 4 2010 广东六校模拟 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 60年代讨饭吃 70年代有饭吃 80年代选饭吃 90年代好饭吃 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有关的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B C D A 5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在改革的实践中农民 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 这条道路就是 A 发展高产 高效 优质农业B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 确立土地承包关系D 实施大公司 大集团战略 B 6 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提供的借鉴意义在于 A 必须将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B 政府必须尽量减少对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干预C 国家必须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减少恶性竞争D 必须按国际标准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 A 7 一五 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 构筑了牢不可破 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 钢筋铁骨 在这一计划中 工业建设方面最大特点是A 优先发展重工业B 优先发展轻工业C 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 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8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1954年宪法的通过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 C 9 脚踏黄河水倒流 搬来泰山做枕头 决心苦战十五年 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 延安大生产运动B 农业合作社高潮中C 大跃进 运动D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 10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 经历的三个步骤依次是 A 农业合作化 家庭承包责任制 人民公社B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 家庭承包责任制C 人民公社 农业合作化 家庭承包责任制D 家庭承包责任制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 B 11 1984年以后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实行公司制 股份制B 发展乡镇企业C 增强企业活力D 实行现代企业制度12 1983年12月l日 商业部通告全国 敞开供应棉布 取消布票 从此 使用近30年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 这说明我国A 棉布生产供过于求B 完全通过市场手段调配资源C 全面迈向小康社会D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C D 13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 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 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C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 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B 作业 1 完成 世纪金榜 第19课选择题 2 预习20课 1 1921年3月俄共 布 通过如下决议 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 原料和饲料 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 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 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 用来交换工业品 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这表明苏俄将 A 征收所有余粮B 废除各种农业税C 允许商品买卖D 取消自由贸易 C 2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 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 这里的 他 指的是 A 列宁B 斯大林C 勃列日涅夫D 戈尔巴乔夫3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不正确的是 A 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B 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 在理论上没有重大突破D 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B D 4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中写道 欧洲 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 史于1929年 给彻底破坏了 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 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 独特实验 的是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实施新经济政策C 开创斯大林模式D 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C 从1929年开始 一场规模空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 A 美国B 法国C 德国D 日本 1933年 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总统说 我们最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