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认识身边常见的物质空气的组成。2. 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成分进行合理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成分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1.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2. 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3. 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的兴趣。2. 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3. 逐步树立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乐趣。教学难点: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品质,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仪器:广口瓶、水槽、药匙、燃烧匙、玻璃管、烧杯、止水夹、酒精灯教学模式: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采用“三力六学六问”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的主心在于三力即“磁力、活力、张力”。以及“六学六问”:导学生问催生磁性;竞学解问产生磁场;反学质问建构知识;合学互问激发思维;展学追问引爆智慧;自学发问拓展能力。各个环节相辅相成,展现智慧课堂不一样的魅力。教学过程:一 实验集趣(创设情境)给大家演示一个生活趣味实验-瓶口喝水。实验原理:燃烧消耗了瓶里的氧气,使其压强小于大气压强,盘里的水便被瓶口吸入瓶中。问题引发磁力 导学生问催生磁性通过生活经验和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空气中含有氧气,事实上物质能够燃烧也是因为空气中氧气起了助燃的作用。那么,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到底是多少?该如何设计简单实验进行测定呢? 二 实验探究 问题引发磁力 竞学解问产生磁场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学生在思考的同时,老师进行引导暗示测定氧气的原理。思考1:怎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这个问题我将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是如何消耗氧气,二是如何直观测量氧气所占的体积。通过刚才的趣味实验,学生很容易想到消耗氧气直接通过燃烧的办法实现。氧气消耗以后,瓶内的压强减小,利用大气压强可以把有形的水倒吸回集气瓶进行直观测量。同学1答:收集一瓶空气,并想办法把其中的氧气消耗掉。问:如何进行消耗?同学2 答:进行燃烧。问:燃烧后有什么办法看到消耗掉氧气所占的体积?同学们答:利用大气压强可以把有形的水倒吸回集气瓶进行直观测量。思考2:实验药品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给出以下几个化学反应式: 木炭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气)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固) 酒精+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气) + 水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固) (纯氧中才发生) 所选的药品首先要能和氧气反应,其次生成物不是气体最好,以免对氧气的体积测量产生误差,最后根据以上四个反应式锁定第二个最理想。 2、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现在自己动手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并作好记录。装置:根据前面的实验设计以及教材的实验确定以下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4)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5)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6)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发红光,一段时间以后熄灭 产生大量白烟 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中水面上升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时停止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互动迸发活力 反学质问建构知识3、展问现象,直击教材展问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学生1答:不能燃烧,学生2答:不能支持燃烧;学生3答:不溶于水展问2:剩余气体的成分又是什么呢? 学生4答:是氮气?是二氧化碳?是稀有气体?引导学生直击教材,学会看书,学习也必须要看书。答: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人们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氡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其他成分。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氮气(N2) 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3、 实验反思 互动迸发活力 合学互问激发思维 (1)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对实验有什么影响?(2)导管中也有空气,会对实验造成误差吗?(3)为什么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并塞紧塞子?(4)你还能在本实验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出哪些实验装置来测定氧气的含量呢?通过以上一些列的问题,学生合作学习基本能够自行解决。但对于装置的改进几乎没有什么设计思路。所以在课前我已经准备了几个实验装置让学生赏析。学生刚刚亲自完成了探究实验,对实验的认识和评价应该得到了训练。四、实验欣赏建构激发张力 展学追问引爆智慧 太阳光 这是改进实验装置:这时候学生将展开激烈的讨论,对不同装置的优缺点各抒己见。建构激发张力 自学发问拓展能力五、 实验感悟经过了动手操作和动脑改进之后,再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感知经典,感受实验、感悟创新。现在我们回顾历史,看看两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空气的成分如何进行的研究(自主学习教材26页)。感悟1:拉瓦锡实验和我们的课堂探究实验有什么共同点? 可以看出今天的实验和拉瓦锡的实验都是通过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虽然原理相似,但是课堂实验做了很大的改进与创新。感悟2:科学实验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呢? 由此,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科学实验的要求:原理要科学;方法要简单. 现象要明显;成本要经济;.安全加环保。六、 课堂练习1、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燃烧匙中装足量红磷,夹紧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中考新颖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泉州中考历史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宪法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电梯安全总监安全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模拟卷及答案
- 2025年自考365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磺胺类药物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废钢加工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网约配送员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灭火器检修合同(标准版)
- 2025湖南益阳安化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
- 电瓶托盘堆垛车安全培训课件
- 快递分拣中心操作流程及安全规范
- 机加工安全质量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卡丁车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报告书、表、登记表)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