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防控_第1页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防控_第2页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防控_第3页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防控_第4页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防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鼠疫流行病学及防控,主要内容,一、定义二、鼠疫疫情概况三、鼠疫疫情处置,一、定义,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Y.pesti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原发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中的啮齿动物之间,通过媒介跳蚤可以传播到人类,引起人间鼠疫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国际卫生组织检疫传染病,鼠疫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一)传染源 动物传染源 包括啮齿动物(家栖鼠和野栖鼠);其他野生动物(食肉动物、食草动物、鸟类);家畜类(藏系绵羊、骆驼、家兔、猫、犬等)。 病人传染源 肺鼠疫、腺鼠疫、败血症、皮肤鼠疫、患者尸体。(二)传播途径 经鼠蚤传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经皮肤传播(三)人群对鼠疫的易感性 人群不分种族、性别、年龄对鼠疫普遍易感。,人间鼠疫传播方式 (1)人与人之间的空气气溶胶传播 (2)进入疫区后蚤叮咬的传播 (3)进入疫区猎捕旱獭,蚤叮咬或剥皮过程中经微伤口接触 (4)剥取染疫的食肉类动物皮张,蚤叮咬或剥皮过程中经微伤口接触 (5)剥取染疫的偶蹄类(藏系绵羊、藏原羚)等皮张,蚤叮咬或剥皮过程中经微伤口接触。,二、鼠疫疫情概况,国际疫情国内疫情,巴西,美国,中国,马达加斯加,南非,2.2 鼠疫流行广泛分布于亚洲、美洲和非洲,介于北纬45至南纬35之间,包括荒漠、半荒漠,热带草原和亚高山地带,1950-2010年中国人间鼠疫流行趋势,控制人间鼠疫阶段,发病及病死率1999-2010年,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分布(截止到2009年)我国有12类鼠疫疫源地分布于19个省(区)296个县(市、旗)疫源地面积1 436 5732,.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喜马拉旱獭.灰旱獭.长尾旱獭.阿拉善黄鼠.布氏田鼠.大绒鼠.蒙古旱獭.黄胸鼠.青海田鼠. 大沙鼠,国内鼠疫流行现状,疫源地分布广、面积大、种类多、状态异西部旱獭鼠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强度增加,时而波及人间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仍较活跃,并向城镇蔓延西南家鼠疫源地人间鼠疫再度回升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人-鼠-蚤接触机会较多黄鼠疫源地等一些疫源地区从静息转入活跃新类型疫源地陆续发现,新的疫源县不断增加旅游、工程建设、军事活动航空、铁路,鼠疫远距离传播的危险性增大 生物安全存在隐患人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但人间鼠疫病例仍时有发生,三、鼠疫疫情处置,疫区处理参与部门与人员,(1) 建立临时疫情处理指挥部政府领导和多部门合作:成员应包括当地党政的领导;卫生行政、疾控部门;财政、交通、公安、商业、民政等部门。(2)专业队伍分工协作流行病学调查组、治疗组、检验组、检诊检疫组、 消杀灭组、物质供应组、保卫组,(1)流行病学调查组: 主要负责疫区及周围地区人间和动物鼠疫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患者感染的时间、地点、方式及途径;传染源的追踪;接触者的调查和确定。(2)治疗组 负责建立临时隔离病院和健康隔离所,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工作;对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消毒该范围内的污染物。(3)检验组:对一切可检材料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4)检诊检疫组主要负责大隔离圈和健康隔离圈内的检诊检疫;对疫区内的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等实施卫生检疫(5)消杀灭组:负责大、小隔离圈和警戒圈内的消毒、杀虫和灭鼠工作(6)物质供应组:负责封锁隔离圈内的各种必须物品的供应(7)保卫组:负责疫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专业人员,现场调查,询问对象:病人家属、医务人员、基层干部等询问内容:发病经过、症状、用药情况发病前十天的活动情况,是否接触过病人和病死动物。患者居住分布情况,患者之间的传染关系。当地近期和历史上是否有病、死鼠(獭)或其他动物的大量死亡。了解是否有捕猎和食用野生动物的习俗,捕猎剥皮的方式、人员,有无昆虫叮咬的情况等。近期患者所有接触者的人员。,核实诊断-疑似鼠疫病人的诊断(鼠疫诊断标准),流行病学:患者在发病前10天到过动物鼠疫疫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 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症状或体征:突然发病,高热在未用抗菌药物(或青霉素无效)情况下, 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视为疑似鼠疫病例: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剧烈头痛、昏睡、颈强直、瞻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混浊,确诊病例,疑似鼠疫病例如具备下述两项之一者可确定诊断:1、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中,分离到鼠疫菌。2、患者2次(间隔10天)采集血清。用IHA法检测FI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确定诊断后,应在6小时内发出疫情通报,逐级上报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病例定义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群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相关危险因素暴露,努力找到所有可能病例进行系统搜索:医院、实验室、学校、媒体、公众 病例、建立监测系统,识别并计数病例,开展个案调查,疫情分析,三间分布时间空间人间,1、隔离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控制措施,1、隔离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控制措施,隔离期,1. 健康隔离 凡与鼠疫病人、尸体及被鼠疫菌污染的各种物品接触的人须隔离9天;9天后无新发鼠疫病人及疑似鼠疫病人时,可解除隔离。如有新发鼠疫病人,其直接接触者重新隔离留验9天。2. 凡确定为疑似鼠疫病人(或尸体)者,在未排除鼠疫之前,均按鼠疫病人处理并进行隔离。要求各自设立单独病房和隔离室,禁止外出,每日早晚各检诊1次。3. 肺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明显好转,再治疗3-5天,停止治疗后,对其痰及咽喉分泌物连续检查鼠疫菌3次(隔3天检查1次)均为阴性时,可解除隔离。败血型鼠疫可参照肺鼠疫执行。4. 腺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肿大淋巴结完全吸收或残留小块硬结,可解除隔离。其他型鼠疫病人可参照腺鼠疫执行。,1、隔离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控制措施,灭鼠灭蚤消毒: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生活用品、食物、垃圾灭蚤:病人的衣服、被褥全部进行、灭蚤处理。在灭鼠前或 同时对大小隔离圈内彻底进行环境灭蚤(包括鼠洞灭蚤)灭鼠:范围要扩大到隔离圈以外属于动物鼠疫疫区范围内的居民及邻近地区。灭鼠标准为家屋鼠密度降至0.5%。搞好环境卫生:检验灭鼠灭蚤成效的重要指标,切断传播途径,1、隔离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控制措施,保护易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凡进入鼠疫疫源地内扑猎旱獭或从事其他活动的人员、肺鼠疫流行区内周围人群应进行健康教育。,解除隔离和封锁人间鼠疫疫区解除,(1) 疫区内确实达到灭鼠灭蚤及环境卫生标准和9天内再无继发病人(2)病房、隔离室、污染物及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毒(3)鼠疫病人未痊愈者,只对病人及其病房封锁隔离,大小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内可如期解除封锁隔离。病人痊愈后,病房衣物等必须终末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锁隔离。(4)经检验,排除人间鼠疫时,应立即解除封锁隔离。 程序: 指挥部可提出解除封锁的报告,经县以上政府批准后方可宣布解除封锁,并上报国家卫生部备案。,总结报告,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和组织工作,防疫人员工作情况;总结分析鼠疫疫情发生的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流行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结疫情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在抢救病人、治疗用药、消毒、灭鼠、灭蚤和搞好环境卫生等方面有哪些改进和新的体会;提出对疫情的估计和今后应采取的措施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鼠疫有关法规,全国鼠疫防治“十一五”规划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国家级鼠疫监测点设置规划,鼠疫有关法规,鼠疫诊断标准-WS-2007动物鼠疫监测标准-GB 16882-1997鼠疫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