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课.doc_第1页
2017年秋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课.doc_第2页
2017年秋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课.doc_第3页
2017年秋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课.doc_第4页
2017年秋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坪小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 年级:二年级 主备人:余荣琪 执教人:学习内容1、小蝌蚪找妈妈课时第1节课型课文教学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重点、难点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2、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强化理解“迎”、“追”的意思。教学准备有关课文图片,生字卡片,视频。导学过程导学过程备注一、谜语引入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小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一同去找妈妈。【出示多媒体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大声地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等一下我们再来讨论这些生字,当然同学们对不认识的生字还可以怎么样认识它?(生:问老师、拼音认读、问同学、查字典。)你们说得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要借助各种方法去主动解决问题,那现在同学们就开始读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生开始阅读)2.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生字】hu灰:指认什么是灰色,再让学生发散说说还知道什么颜色yng迎:先让学生理解走之底的意思是需要用到脚的,理解什么是迎,让学生表演 y阿姨:连词教学dng顶:丁+页=顶,组词(如:头顶,顶着)g鼓: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鼓吗,让学生看插图了解鼓的特征。有:反义词“无”什么:连词,组句(如: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变:组词(如:变化,变亮,变脸)条:初步让学生认识条为量词,说鱼时可以用“一条鱼”来说gu乌龟: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p披: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学得真好!那我们把上面的生字齐声读一遍。(生读)我们读生字读得不错,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生字卡,现在老师让大家开小火车念,大家可要集中注意力了,其他同学要负责监督看谁读错了,你们愿意试试吗?齐读课文,整体感知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写了几个自然段,标出这些自然段。并思考问题: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而它自己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它的妈妈?他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三、理清层次,分段1.你们课文读完了,你们找出答案了吗?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6个)2那看看大屏幕,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你们解决了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呀?(生:鲤鱼妈妈、乌龟)3.那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也回答了老师出的问题,那你们可以回答老师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学生归纳)4.其实大家看我们的课文,第一段写的是什么?对。第一段我们讲了小蝌蚪样子,这是在讲小蝌蚪找妈妈之前的事,对不对?那我们课文的第二段与第三段讲的是什么呢?那最后几段呢?5.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6.学习第一部分(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1)同学们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自然段,大家先齐读第一自然段。(生读)你们做的动作和字很像的,瞧,这竖弯钩多像一条尾巴!我 们的中国字多有趣。写一遍好吗?真能干!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大家再齐读第一自然段。学会理解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甘坪中心小学语文第一学期导学案学习内容1、小蝌蚪找妈妈课时2节课型课文教学学习目标巩固识字,指导写字。重点、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2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在黑板上画好田字格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与第一自然段,并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小蝌蚪。我们知道,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也不例外,可是,我们这篇课文里的小蝌蚪找不到他们的妈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们,结合你们昨天学到的知识,可以告诉我我们的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吗?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它的妈妈是谁吗?看来你们的课外知识积累的很好,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小蝌蚪与青蛙,青蛙长着大大的脑袋吗?青蛙长着黑灰色的身子吗?青蛙甩着长长的尾巴吗?他们俩长得可真不像,难怪小蝌蚪不认识他的妈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到他的妈妈的。二、学习第二部分1、学习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让我们大声的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生读)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们看,小蝌蚪在池塘里游哇游,过了几天,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对,长出了两条后腿【多媒体出示】1.那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看第二自然段,想想,小蝌蚪找谁打听妈妈了?(鲤鱼妈妈)2.对,小蝌蚪游呀游呀,它们遇见了鲤鱼妈妈。它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3.对,他们想到自己的妈妈,小朋友们,你们能体会这时小蝌蚪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吗?(思念、难过)4.那,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那种思念难过的心情表达出来?(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5.说的真好,那你们结合小蝌蚪现在的心情,我们再来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生读)6.现在我来当鲤鱼妈妈,再请两个小朋友做小蝌蚪,你们来向我打听你们的妈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试一试?表演的时注意小蝌蚪在看见鲤鱼妈妈时用了个什么动词?(迎)7.同学们觉得他们表演得好吗?(同学们,你们刚刚看了两位同学的表演,再看看我们课文的插图,你觉得“迎”是什么意思?(引出“迎”的意思:面对面的走到一起)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一段读一遍。(生齐读)同学们,我们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了青蛙长什么样(四条腿,宽嘴巴)【板书:四条腿。宽嘴巴】2、学习第三自然段(1)哦,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知道了它妈妈原来有四条腿,宽嘴巴,于是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哦,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多媒体出示】(2)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游哇游,他们遇见了谁呀?(乌龟)(3)这时小蝌蚪与乌龟发生了什么事啊?用课本上的语言告诉我。(生: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4)指导朗读。(5)这一段了的“追”是什么意思啊?同学们结合我们课文里的插图理解。“追”和“迎”有什么区别?(6)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7)那乌龟是他们的妈妈吗?为什么呢?(8)师总结:小蝌蚪的妈妈是四条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所以乌龟并不是小蝌蚪的妈妈。(9)那乌龟说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10)那同学们再把这两段齐读一遍。2、学习第三部分。(1)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本篇课文的第三部分,他们对应的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啊?(2) 那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它游哇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6)这个句子可真美啊!如果我们换一个说法: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生: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7)这些是写青蛙身上颜色的词,你们再看,写青蛙的动作也是很有讲究的,同学们找找用了哪些词?(8)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但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生:意思就不一样了)对,意思就和之前的句子不一样了。我们课文可把青蛙写得真美真可爱啊,你们喜欢这样的青蛙吗?(生:喜欢)(9)那你们带着对青蛙喜欢的心情再齐读这一段话。(指导朗读)(10)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 它发生了什怎么的变化呢?【多媒体】(11)你们可以把小蝌蚪尾巴不见了的这一段读一遍吗?(12)已经是什么意思?自己结合课文想一想。(13)小蝌蚪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三、收尾,总结1.同学们我们这篇课文可算是学完了。你们再一起朗读一下全文。2.同学们看看我们黑板上描写青蛙的语句,把我们的青蛙写得可真美!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多媒体】3.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又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继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课后反思:2、我是什么学习内容2、 我是什么课时1节课型课文教学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2.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变化。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图片。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赶快来猜猜吧!对,是水,水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水即能帮助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与水有关的课文。2、生读课题:我是什么 (教师板书)(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学习蓄势。)二、整体感知:同学们,你想知道水都有哪些变化吗?那你们就认真读一读课文吧!1、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自由读课文。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强调标出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如:躁、灾是平舌音;稼是第四声, 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三、认识生字:1、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带生字的词语。(多媒体出示)2、多媒体出示我会认中的11个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四、写字指导:生字认会了,老师还想看看你写字的水平呢!1、课件出示我会写中的冲、晒、池、浮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3、教师巡视,学生书写这几个生字,师生共同评议。4.教师巡视,学生观察字帖,自主完成本课其它几个生字的书写,师生评议。五、尝试运用:同学们写字写得很认真。你能给它展示一下你的说话能力和读课文的水平吗?1、给生字找朋友,用学会的词语说说话。同学间进行。2、同桌一起合作读课文,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六、汇报交流:学生根据自主的学习活动,汇报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感受。(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汇报学习成果时,巩固所学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七、课堂检测:八、课后反思:认识字词初步了解内容学习内容 2、 我是什么课时第2节课型课文教学教材分析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学习目标指导背诵全文,指导写字。重点、难点1、背诵课文。2. 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教学准备生字卡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复习旧知: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语。二、谜语引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教师说谜面,学生猜,回答)(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云)(2)线儿又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雨)(3)白色花无人栽,无根无枝又无叶。一夜北风遍地开,此花源自天上来。(雪花)(4)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雳啪啦从天降。小孩捡起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冰雹)2、同学们猜谜语的本领可真高,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些谜底,你发现了什么?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它们有关的课文,我们亲切的跟它打声招呼吧!(板书:我是什么)指名读、齐读课题。三、品读课文:学习课文的1、2、3自然段。、同学们的生字掌握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也一定读得好,请小朋友边读边想:我是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回答。)、出示水珠图片: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呀!它还会变魔术呢?看看它能变成什么?谁来读?(板书:汽 云 雨 雹子 雪)、水魔术师能有这么多变化,真是太神奇了!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它是怎样变成汽的?、水珠哪去了,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句子)范读,指名读,自由练读。、课件出示描写云的句子和句子对照的图,细细地品读,让学生感受云就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美读。、自由读指名读。(一般评价):谁能读出这种喜欢?(好的评价):从你的朗读中我想你一定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很得意。谁愿意挑战他?特别好的评价:瞧,你读得乐滋滋的样子让人一看就知道你一定很喜欢。、学着他们的样子,自由读男女赛读大家齐读。、飘浮在空中的云还会变呢?请小朋友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练习说话:我是云,我会变成( )( )和( )。10、同学们,他们从天而降的样子一样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重点理解“落、打、飘”)指导读雨落得温柔,冰雹打得野蛮。雪花飘得轻逸。(出示课件用这几个词填空)11、练习读这几句话,喜欢哪句就读哪句。12、表演读挑战读齐读1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出示音乐课件)师范读第三段,问:同学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同学们,你们想读吗?能带上动作读吗?14、课堂小结:(结合板书)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看,原来雨、雪、雹子的母亲是水!水就这样不断的循环变化着。四、自读第四段:小朋友们,水在自然界的变化我们弄明白了,不过,要真正认识水魔术师,了解魔术师,咱们还要到它的家里去看看,还得去熟悉它的脾气。自读课文第四段。1、思考:你知道了什么?2、同桌交流 。3、指名说。4、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不同性格”。5、拓展交流1)交流课前搜集的水对人类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2)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五、课堂检测:1.按课文原文填空:有时候我穿着( ),有时候我穿着( ),早晨和傍晚我又把( )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 )。平常我在池子里( ),在小溪里( ),在江河里( ),在海洋里( ),( ),( )。2.用“有时候有时候”来说一句话。六、作业设计:自选:、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说说,再写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板书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水的不同形态。课后反思:3、植物妈妈有办法学习内容3、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时第1节课型课文教学学习目标1、会认读12个生词,借助拼音读准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利用自制乖乖猫卡片奖励学生。4、利用课件片段与插图学文明理。5、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与讨论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6、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重点、难点1: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2、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 谈话揭题,质疑问难。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2、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带着刚才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2、出示词语:旅行 降落伞 娃娃 纷纷 山洼 观察 知识 啪 炸开 蹦着跳着3、交流反馈, 读准字音。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 读完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2、 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学习蒲、苍。指导书写“豆”。3、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板书: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一)引读第一节。是啊,孩子如果已经长大,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二)自由读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把她们的办法划出来。(三)这些办法好在哪儿呢?把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什么喜欢?(四)学习第二节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欢?2、出示课件演示: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理解降落伞。3、理解“轻轻”、“纷纷”。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在风婆婆的帮助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这就是纷纷出发。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4朗读体会。现在我就是蒲公英妈妈,你们是我的孩子。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么你想飞到哪儿生根发芽?(自由回答)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敢。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高兴呀。现在让我们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五)学习第三节1、指名读。课件演示,认识苍耳。2、你有什么不懂吗?理解“铠甲”: 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3、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六)学习第四小节1、 指名读。2、 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么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课件演示。)3、 比较:(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4小结: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5齐读这节诗歌,也可自由读练习背诵。四、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们回去后请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去网络、书籍上查找,下节课我们再交流。五、指导写字。1、出示:纷、经、好、如。你有什么发现?2、指导书写。重点理解课文、感受自然的力量。课后反思:学习内容3、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时第2节课型阅读教学学习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重点、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复习。1、出示词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读。2、引读第一节。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她们有什么办法?二、学习第五节1、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自由朗读第五小节。1、 指导朗读。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四、课后延伸,激发兴趣。1、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的方法?(学生交流)2、出示 资料库: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3、我是小作家。(模仿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 范文: 椰子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让孩子落在海水里面。 漂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五、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许许多多 高高兴兴 进进出出 花花绿绿 快快乐乐 说说笑笑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六、指导书写。“已、甲、识、娃、洼”。板书: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 降落伞 苍 耳 穿铠甲 豌 豆 晒太阳学会朗读方法。甘坪小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余荣琪 执教人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说话教学学习目标1、能学会表达的方法,正确流利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信大方。2、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重难点打开思路,激发兴趣。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表达。引导学生做到互相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大胆交流。教学准备1、课前指导学生以询问、阅读、收看影视或网上查询等方式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2、请学生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动物做头饰。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放映动物图片,揭示课题:有趣的动物。说说喜欢它们吗?为什么?(二)、介绍有趣的动物。1、小狮子自我介绍(课件出示:录音介绍)小狮子:大家好!我是小狮子,号称“万兽之王”。我的头大大的,长着锋利无比的牙齿。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脚,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我整天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森林里没有我的对手!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是我的职责!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哦!思考:小狮子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生点评、师板书:名字、样子、特点、习性。2、练习说话(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2)出示图2,引导学生说鸭子的本领和习性(3)结合两幅图,学生试着连成一段话3、狮子带来了参加森林动物派对的邀请函,你们想参加吗?生戴上动物头饰,互相打招呼问好。指名一位学生做自我介绍,生评价。师板书:说话声音响亮,态度热情有礼貌,动作。4、齐读口语交际要求,做到(1)交谈有礼貌(2)表达有条理 (3) 倾听有耐心5、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自我介绍6、指名自我介绍7、参加森林派对,自由向同学或听课老师进行自我介绍。四、小结回顾介绍动物的方法,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了解动物特性、要保护动物甘坪小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余荣琪 执教人 学习内容语文园地一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快乐。2、在认、读、说中学会识字、交际、体现才艺。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快乐。教学准备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识字加油站。1、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2、根据老师的提示认读生字、学习生字。3、抄写生字。二、字词句运用。1、体会每组词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小组合作,汇报交流)2、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三、写一写1、教师指导书写甘坪小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余荣琪 执教人 学习内容语文园地一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完成;日积月累重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日积月累1.学习古诗梅花(1)领读古诗。(2)学习古诗的意思。(3)背诵古诗。2.我爱阅读(1)自己读诗歌,画出不会读的字。(2)同桌读给对方听。(3)说说这首诗歌主要写了那两件事物。(4)快乐读书吧二、板书设计:三、课后反思:备注甘坪小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余荣琪 执教人 学习内容第二单元 识字1.场景歌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识字课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2 示范朗读带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海鸥、海边、船、牧场、稻田、小溪的照片。师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认读。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学生识知字形。三、书写生字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书写生字。通过查工具书。找生字解释,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用词语说话或词语搭配引导学生运用新词。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五、板书设计认识形声字的特征。甘坪小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余荣琪 执教人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指名朗读课文二、学习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学生自己质疑,先小嘴间讨论,解决,不懂的再全班交流。(2)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3)你以前学过那些量词?2、师生共议小结。3、出示课件中量词“只、片、艘、条、座、缕、顶、块、方、道、孔、丛、所、面、把、群、阵”三、课堂小结学完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快总结一下。四、作业布置五、板书设计六、课后反思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余荣琪 执教人 学习内容 识字2树之歌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识字课学习目标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重难点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识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朗读带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2.板书课题。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5读一读,记一记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6.指导书写。(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三、板书设计甘坪小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余荣琪 执教人 学习内容课时第二课时课型识字课学习目标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重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复习引入指名读树之歌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1.全班齐读儿歌。2.你读懂了什么呢?3.结合课件,边读句子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树木。4.指导背诵。四、课后理解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句意: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意思是:就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五、课后作业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儿歌讲了几种树木,用“”画出。“梧桐树叶像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的( )?“松柏四季披绿装” ,用“绿装”来比喻松柏的( )?六、板书设计七、课后反思了解各种树木特征。课后反思甘坪小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余荣琪 执教人 学习内容识字3 拍手歌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识字课学习目标1. 正确认读“牢、记”等 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 8个字。2. 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4. 了解“隹zhu、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重难点1、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2、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教学准备识字卡片,字典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2. 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3. 认识“拍手歌”。回忆二年级学过的拍手歌。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2.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1. 画一画,找一找。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鸟”或“隹”的字。2. 读一读,选一选。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第二组词语:“牢记、保护、伙伴”。教师可以出示如下练习:牢记 保护 伙伴我们要( )大自然中的动物。动物是我们的好( )。学过的生字大家一定要( )。练习之后再出示“记、己”进行对比,出示“保、伙、伴”三个字,练习组词和用词语说句子,看谁用得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