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一论道家“无为”.docx_第1页
再论一论道家“无为”.docx_第2页
再论一论道家“无为”.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杯清茶品老子,论一论道家“无为”“无为”思想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有人说“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就是“消极避世”,这些都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误解。其实,历代道家各派在坚持“无为”本质的前提中,通常给予了“无为”更丰富的内涵。这篇小短文,是为了总结历代大家对于“无为”的解读。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大家喜欢哪种解释就随自己喜好了。“无为”到底指什么呢?对于前人文献的总结,“无为”的内涵大体分为四种:一说顺应“道”的行为;一说无目的行为;一说不妄为;一说人类自然本性的行为。一、无为 解读为 【顺应道的行为 (唯物者常说遵守自然规律的行为)】弄懂什么是“无为”,首先要弄懂“无”“有”在老子一书中到底指什么。根据陈鼓应和冯友兰的观点,“无”是道的本体,“有”是道的作用。“无”“有”,在老子一书,和甲乙丙丁一样,是个哲学代名词,他们是万物的起源,如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据李中华的观点,“无”的发展产生了“有”,万物最初是由“无”到“有”的运动,如第四十章提到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为即顺应道的行为,同时发挥个体的共识主动性,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不人为做作,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道家中的“无为”崇尚天道(自然法则),提出“道法自然”、“天地生万物,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河上真人注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自然,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道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无持无待,不存在强加的任何因素,从而保证了自然界的和谐。正因为道法自然,而自然无为,故道家的“无为”,也有清静自守之意,是道家以“道”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二、无为 解读为 【无目的的行为】道家认识到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可能使行为本身产生偏差。因此,道家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无目的的行为,如尧舜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舜帝不是无为而治的吗?他做了什么?只是端正己身而无为地治理天下而已。另外,道家否定了儒家有目的的伦理道德体系,“六亲不和有孝慈。”当我们提倡孝顺、和睦的时候,家庭中的成员本身已经不坦诚、不和睦了,不然是不需要这些的。表述类似观点的语句在道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如“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故“无为”思想提倡人治社会应该顺应自然,减少制度规范的建立从而保持民风纯朴。三、无为 解读为 【不妄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的意思。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这和他的“为不为,则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它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顺应时代促其前进,不违背客观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也即乱为和妄为。这和第一种解法相似。四、无为 解读为 人类自然本性的行为这点在庄子得到了极好的发挥。庄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羁无绊的,但由于太多的物质利益使我们迷失了人的本性,才会被功名利禄所累,丧失了人的本性。在庄子的心中,“无为”更像是顺应自我本性的行为,从而升华自己,达到大逍遥的境界。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天道自然无为思想,他认为,“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在庄子那里,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回归真人的本性,按照自然本性的行为,大概就是庄子的“无为”。那么,无为有哪些意义呢?(一)无为可以是人类的行为准则道家认为人类活动应与天道般自然无为。提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在自然方面,道家提倡人应顺应自然界,用“无为”思想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道家提倡应统治者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精神,尽量简化社会的各种制度与规范以保持民间民风纯朴。(二)无为可以是政治手段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逐渐大乱,诸侯开始混战。统治者横征暴敛,胡作非为,致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有为”而提出了“无为”的主张。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苛政提出的。“无欲”是针对贪欲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从治国来讲,先要了解社会、人民需要什么?盼望什么?根据这些来制定国策。总之,要“以道为本,以百姓心为心,以德为辅,以法为器。”这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思想不谋而合。(三)无为可以是修身养性的方法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也可以指导人生。老子的“无为”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做到了“无为”,也就达到了“道”的崇高境界。怎样达到“无为”?从个人来讲,就是修身养性,自我约束。最根本的是要无私心、无贪欲。人修道,就当效法道的自然之本性,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尊重自然界生命的特性,致力于维护自然界的和谐。老子的“无为”思想,教人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的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