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应用_第1页
网织红细胞应用_第2页
网织红细胞应用_第3页
网织红细胞应用_第4页
网织红细胞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织红细胞在血液病诊疗中的应用,一、红系统各阶段基本形态,流式细胞原理双重核酸染色技术,网织红细胞散点示意图,体 积,荧光强度,荧光 (RNA),二、临床应用,WBC 6.9 RBC 4.64HGB 154 HCT 44MCV 94.8MCH 33.1 MCHC 350PLT 353RDW-SD 40.6RDW-CV 13.4PDW 11.6MPV 10.6,P-LCR 30.0 PCT 0.37NEUT 4.19LYMPH 1.54MONO 0.51EO 0.60BASO 0.06RET 1.70IRF 7.0LFR 93.0MFR 6.1HFR 0.9,%10 /L 60.7 %10 /L 22.3 %10 /L 7.4 %10 /L 8.7 %10 /L 0.9 % 78.9 10 /L%,9,9,9,9,9,9,正 常 标 本 测 定 例,9,网织红细胞正常参考值范围,RET %: 男:0.67 1.92 女:0.59 2.07 RET# / L: 男:30.4 93.5 女: 22.4 82.9 IRF %: 男: 2.1 13.8 女: 2.4 17.5 LFR %: 男:87.8 98.6 女:89.4 99.5 MFR %:男:2.4 12.5 女:1.8 14.4 HFR %: 男: 0.0 2.0 女: 0.0 2.4,新生儿在生后第1天的变化,RET % : 4.86 RET#/L: 222.6 LFR % : 62.0 MFR %: 27.0 HFR % : 11.0,新生儿在生后第2天的变化,RET %: 4.27 RET# / L: 203.3 LFR %: 58.10 MFR %: 28.60 HFR %: 13.30,新生儿在生后第3天的变化,RET %: 4.12 RET# / L: 198.7 LFR %: 63.60 MFR %: 25.80 HFR %: 10.90,新生儿在生后第4天的变化,RET%: 2.37 RET# / L: 97.2 LFR%: 76.60 MFR% 8.50 HFR%: 4.90,新生儿在生后第5天的变化,RET %: 1.50 RET# / L: 60.0 LFR %: 84.00 MFR %: 13.70 HFR %: 2.30,网织红细胞临床应用进展,自动化流式技术网织红分析仪的问世,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CV值一般都小于5% 仪器通过对细胞膜上存在的RNA的数量检测,不仅能能确定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将网织红细胞分出HFR、MFR、LFR三个幼稚程度和测定出一个未成熟指数。这些新参数的出现开创了医学领域参考分析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与抑制的新信息。 近些年来医学界专家认为,测定网织红细胞参数在临床血液学和内科领域用途愈来愈广。例如,出血后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加;慢性炎症患者网织红细胞数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较贫血低,其结果大致正常;溶性贫血患者其网织红细胞数明显至显著增加。,过去一直将白细胞数、粒细胞绝对值和血小板计数作为骨髓移植、放疗、化疗恢复期的观察指标,而这些指标易受移植后感染、排异及长时间输入血小板等影响,所测结果有时不能准确反应造血系统实际情况。现在发现HFR和HFRMFR出现不仅能反映骨髓造血活性,而且其出现或增高均早于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等常规指标,且不受感染、排异和输入血小板的影响。,早在90年代,卫生部检验中心副主任彭明婷应用流式网织红细胞分析仪对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类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化疗后骨髓明显受抑;造血功能开始恢复时MFR网织红细胞的出现或升高较白细胞达到2.0109/L早6.5天,较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达到正常范围早14天;评价MFR可作为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骨髓造血功能开始恢复的敏感指标。,一、新生儿相关疾病的网织红水平,网织红细胞的增加被视为EPO功能活跃的反应。因此,新生儿网织红细胞增多被作为 溶血性疾病、出血和缺氧的指针;网织红细胞计数对早产儿贫血恢复进程的预测和输血血型不合的评估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指标。HFR对EPO功能而言比网织红细胞计数更实用,二、再障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再障贫血是一组因化学、物理、生物因数及不明原因所致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征。通常所说的再障是指获得性再障。再障又分急性再障、慢性再障,其特征是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微环境功能障碍,造血红骨髓被脂肪替代,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而肝、脾、淋巴结不肿大。急性再障:Hb下降较快,RET 1%,RET # 15x109 /L,WBCN# 0.5 x109 /L ,PLT常 10 x109 /L。慢性再障:如骨穿遇增生灶,骨髓可增生活跃,红系有代偿增生,以高度固缩的“炭核”样晚幼红细胞多见,表现红系成熟停滞,晚幼红细胞脱核障碍所致, Hb下降较缓慢,RET、WBC与WBCN#和PLT较急性为高。,再生障碍危象时的网织红细胞,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急性停滞,本病亦可称为急性造血功能停滞(AAH).血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此病可在短期内恢复。血象:Hb、RBC、HCT明显减少, Hb常低至20-30g/L,网织红细胞急剧下降或为“0”。病毒感染可能是本病的主要原因,如微小病毒B19感染。有些药物也可引起再障危象,如氯霉素、苯妥英钠、磺胺类药物、秋水仙碱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是以骨髓单纯红细胞系统造血障碍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综合症。骨髓中幼稚红细胞显著减少,而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正常。血象:贫血呈正细胞性,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0.1)或缺如。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三、缺铁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储存铁耗尽而缺乏,又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充,致使用于合成Hb的铁不足所引起的贫血。早期轻度贫血:RBC正常范围, Hb下降,此时RBC形态已有变化,RDW已有增高。中度贫血: Hb下降比RBC更明显,MCV、MCH、MCHC均明显低于参考值下限,RDW增高更加明显。RET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服用铁剂后一周左右RET可迅速增高(2-8)。,WBC 5.55 *RBC 4.61HGB 96 HCT 33.0MCV 71.6 -MCH 20.8 - MCHC 291 -PLT 254 *RDW-SD 54.8 +RDW-CV 22.1 +PDW -MPV -,白细胞报警信息,红细胞/网织红报警信息,血小板报警信息,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簇?,P-LCR - PCT -NEUT 3.62 *LYMPH 1.01 *MONO 0.78 *EO 0.12 *BASO 0.02 *RET 0.68IRF 5.4LFR 94.6MFR 4.7HFR 0.7,检测结果,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均 贫血红细胞碎片? 缺铁?,缺铁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的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或需要增加所致),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铁剂治疗后直方图位置的变化可显示疗效观察,铁剂治疗2周后,铁剂治疗4周后,四、铁粒幼贫血时网织红细胞,铁粒幼细胞贫血(SA)是由各种原因所致血红素合成障碍,铁利用不良而引起Hb合成不足和无效造血的一组贫血综合征。分遗传性和获得两大类,后者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多见,引起继发SA的原因的有:药物和毒物:如异烟肼、环丝氨酸、硫唑嘌呤、氯霉素、氮芥、铅中毒和慢性酒精中毒等;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癌症、骨髓纤维化、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慢性感染和尿毒症等,铁粒幼贫血时网织红细胞,特征:高铁血症,幼红细胞内、外铁明显增多,呈低Hb性贫血。铁过多导致幼红细胞的损伤,造成原位溶血,致无效红细胞生成。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或减低。,WBC 5.36 *RBC 2.80 *HGB 60 - HCT 19.9 *MCV 71.1 *MCH 21.4 * MCHC 302 *PLT 331 *RDW-SD 69.7 *RDW-CV 28.4 *PDW -MPV -,白细胞报警信息,红细胞/网织红报警信息,血小板报警信息,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簇?,P-LCR - PCT -NEUT 3.34 *LYMPH 1.34 *MONO 0.53 *EO 0.14 *BASO 0.01 *RET 4.63IRF 7.3LFR 92.7MFR 6.5HFR 0.8,检测结果,红细胞散点图异常 缺铁? 红细胞大小不均 红细胞碎片? 贫血 网织红细胞增多,幼稚粒细胞?有核红细胞?,维生素B6缺乏性铁粒幼细胞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所致),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标本(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所致),五、巨幼细胞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或其他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使细胞核发育障碍所致的一类贫血。本病特征:粒系、红系和巨核系三系细胞出现巨幼变,外型周血表现大细胞贫并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粒、红、巨核系三系细胞减少。RET#减少,相对值正常或轻度增高,服用维生素B12、叶酸后可明显增高。,巨幼细胞性贫血末梢血涂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标本(叶酸或B12缺乏而引起DNA合成障碍所致),六、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某种原因使RBC存活缩短,破坏增加,超过了骨髓代偿能力(6-8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溶贫包括:R膜缺陷(球形、椭圆形、口形RBC)、R酶缺陷(G-6-PD、PK)、血红蛋白病(HbS、HbE、HbM、地中海贫血)、PNH、DIC等。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显著增多溶贫出现溶血危相时RET#和IFR都高溶血性贫血治疗后网织红细胞恢复正常,WBC 30.22 *RBC 2.71HGB 85 HCT 25.4 -MCV 93.7MCH 31.4 MCHC 335PLT 19 *RDW-SD 58.4 +RDW-CV 23.1 +PDW -MPV -,白细胞报警信息,红细胞/网织红报警信息,血小板报警信息,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簇?,P-LCR - PCT -NEUT -LYMPH 27.6 *MONO -EO 0.2 *BASO 1.0 *RET 5.48IRF 25.2LFR 74.8MFR 21.4HFR 3.8,检测结果,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大小不均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白细胞散点图异常 幼稚粒细胞?白细胞升高 核左移? 有核红细胞?,WBC 8.89RBC 3.04HGB 85 * HCT 23.0 -MCV 75.7 -MCH 28.0 * MCHC 370 *PLT & 31 -RDW-SD 42.6RDW-CV 17.5 +PDW -MPV -,P-LCR - PCT -NEUT 5.11 *LYMPH 2.24 *MONO 1.44 *EO 0.07 *BASO 0.03 *RET 5.69IRF 26.6LFR 73.4MFR 22.3HFR 4.3,检测结果,溶血性尿毒症(HUS),白细胞报警信息,红细胞/网织红报警信息,网织红细胞增多贫血乳糜颗粒/ HGB干扰?,血小板报警信息,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减少,单核细胞增多 幼稚粒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杂合体; RET%和RET#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杂合体女性RET%明显高于男性,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珠蛋白肽链合成量异常所致),WBC 5.04 *RBC 3.82HGB 85 HCT 29.2MCV 76.4 -MCH 22.3 - MCHC 291 -PLT 313 *RDW-SD 53.8RDW-CV 21.8 +PDW -MPV -,白细胞报警信息,红细胞/网织红报警信息,红细胞大小不均 贫血红细胞碎片?网织红细胞 增多,血小板报警信息,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簇?,P-LCR - PCT -NEUT 2.62 *LYMPH 2.14 *MONO 0.46 *EO 0.13 *BASO 0.05 *RET 4.04IRF 34.2LFR 65.8MFR 28.8HFR 5.4,检测结果, 地中海贫血,WBC 6.76 *RBC 4.66HGB 93 HCT 28.9MCV 62.0 -MCH 20.0 - MCHC 322PLT 241 *RDW-SD 39.5RDW-CV 19.9 +PDW -MPV -,白细胞报警信息,单核细胞增多 幼稚粒细胞?,红细胞/网织红报警信息,小红细胞 贫血红细胞碎片?网织红细胞增多,血小板报警信息,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簇?,P-LCR - PCT -NEUT 4.21 *LYMPH 1.46 *MONO 1.04 *EO 0.03 *BASO 0.02 *RET 2.28IRF 20.3LFR 79.7MFR 18.7HFR 1.6,检测结果, 地中海贫血,镰状红细胞贫血(血红蛋白分子异常所致),镰状细胞贫血,镰状细胞贫血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见于黑人。病变为HbA链上第6位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形成HbS。HbS在脱氧状态下,红细胞即由双面凹盘状变成镰刀形,此过程称“镰变”。镰变后的红细胞僵硬、变形行性差,在微循环中易破坏发生溶血。镰变的红细胞也可使血液粘滞性增加,血流缓慢,引起微血管堵塞,加重组织缺氧、酸中毒,从而进一步诱发更多的红细胞发生镰变。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不仅加重溶血,还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坏死。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红细胞膜先天性缺陷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种红细胞膜蛋白基因异常所导致的遗传性溶血病;其特点是外周血中可见较多小球形红细胞,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部分病人有阳性家族史。少数呈染色体隐性遗传的HS常合并新的基因突变而发病;HS的临床特点:慢性溶血过程,伴有急性发作的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加(5-20%),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HE)是一组异质性家族遗传性溶血病;特点是外周血中含有大量的椭圆形红细胞。HE大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极少数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HE的红细胞只有在骨髓释放入血液循环后才能形成椭圆形,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形态均正常。大多数椭圆形红细胞在脾被破坏,少部分在肝、骨髓中被破坏。网织红细胞增多,多少不一。,口 形 红 细 胞 增 多(常见小儿消化疾患引起的贫血和某些溶贫及肝病患者),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HST)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溶血病,有家族史。血片中口形红细胞特点:红细胞中心苍白区呈狭窄的裂缝,类似微张的鱼口,正常人外周血中可见小于3%5%。口形红细胞增多分为原发性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如急性酒精中毒、肿瘤、心血管疾病、肝胆疾病和某些药物治疗后。网织红细胞中度增高(10-20),七、继发性贫血的基本概念,继发性贫血也称症状性贫血,是造血系统以外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导致的贫血。常见的病因有慢性感染、慢性肝疾病、慢性肾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发病机制:除了原发病所致的营养摄入不足、储存铁少、失血、溶血以外,与多种造血负调节因子异常,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有关。,慢性感染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慢性感染多见于结核、肺脓疡、骨髓炎、肾盂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盆腔炎、败血症。也可见于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红斑狼疮;主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和组织破坏释放的毒素,造成红细胞生成素(EPO)释放减少和骨髓对红细胞生成素(EPO)反应迟钝、铁代谢障碍;临床主要以原发感染症状为主。轻度感染一般不引起贫血,重度感染可引起轻至中度贫血,甚至引起直接溶血;贫血早期呈正细胞正色素性,后呈小细胞低色素性,网织红细胞大致正常。,慢性肝疾病所致贫血时的网织红细胞,慢性肝炎、营养不良和酒精中毒引起的肝硬变均可发生贫血;主要由于代谢障碍(如蛋白质合成、叶酸和维生素B12 缺乏)所致的造血物质缺乏引起的贫血;其他因数的门静脉高压、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引起出血;睥亢引起RBC破坏增多所致贫血;临床除肝病的表现外,贫血多为轻至中度的大细胞贫血;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加,伴有感染、出血者白细胞可增加,血小板计数偏低。,慢性肾疾病所致贫血时的网织红细胞,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所致尿毒症,都可以发生贫血。主要原因是肾小管旁器EPO分泌减少,抑制EPO的物质增多,导致骨髓红系祖细胞的分化增殖障碍而引起的贫血。其他因素如RBC破坏增多、营养不良、出血等也可加重贫血。临床表现主要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尿素氮、肌酐增加)。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减低,HFR与EPO均降低。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时的网织红细胞,主要是调节造血活动的内分泌素不足,使骨髓增生不良,甚至低下,见于甲状腺、肾上腺、垂体和性腺功能减低的疾病。甲状先腺功能减退激素分泌少,不能强化EPO,使RBC生成减弱所致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而致EPO减少后的贫血;垂体功能减退(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促皮质激素和促性腺素不足,使红细胞生成减退),贫血轻中度;性腺功能减退:雄性激素分泌不足而不能刺激肾产生EPO,促进RBC生成。当发生性功能障碍,易发生贫血。,八、骨髓病性贫血时的网织红细胞,骨髓病性贫血是指骨髓被异常组织浸润后所致的贫血,如骨髓转移瘤和骨髓纤维化等。发病机制1:当骨髓被异常组织浸润后,使造血组织被破坏或排挤,异常组织在骨髓恶性增生,释放毒素、争夺或干扰造血物质的利用;发病机制2:异常细胞所分泌的某些物质还有抑制正常造血细胞的功能,产生贫血(临床约有20%的恶性肿瘤可发生骨髓转移)。网织红细胞增高,可出现中晚幼红细胞和中晚幼粒细胞。酸、碱粒细胞也可增高。,九、MDS时的网织红细胞,MFR在HFR之前进入循环池,暗示红细胞生成规律性恢复的开始。MFR的少量出现可以作为MDS化疗后粒系恢复的早期指标,且比RET绝对值更敏感。细胞抑制剂治疗后一定时期内RET(LFR)降至最低点(15109/L,常与移植并发症无关,而感染和输血都不会影响网织红细胞计数的趋势。但若15109/L并伴随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部分上升,可能提示骨髓移植失败。丛玉隆观察了5例自体移植网织红细胞数与白细胞数动态变化,结果表明5例移植后网织红细胞均较白细胞提前34天恢复。,RET#和RET%产生的波动,并不能完全说明骨髓功能的恢复,如要考虑到RBC 输入干扰,RBC正常生成的情况下,外周血HFR变化不大。研究发现,造血受到刺激时,较多的不成熟RBC就从骨髓释入外周血,因此HFR的增长暗示着RBC生成的开始。,十二、网织红细胞应用放疗与化疗,网织红细胞分析可获得骨髓增生特别是红系统及放、化疗的细胞毒副作用的信息。在造血反应中(如叶酸和VB12)治疗后或化疗后造血恢复中可见网织红细胞短暂迅速的增高。当HGB下降,组织氧化受阻时,EPO生成增多,EPO促使干细胞向原始红细胞分化,也加速网织红细胞释放,因此,EPO增加,HFR也增多,并伴有网织红细胞增多。化疗后骨髓EPO功能恢复早期,HFR增多比网织红细胞总数恢复早,这种反应时间的不同体现了EPO与HFR之间的密切关系。长期接受化疗的卵巢癌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往往在HGB减少之前上升。,早在90年代,卫生部检验中心副主任彭明婷应用流式网织红细胞分析仪对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类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化疗后骨髓明显受抑;造血功能开始恢复时MFR网织红细胞的出现或升高较白细胞达到2.0109/L早6.5天,较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达到正常范围早14天;评价网织红细胞MFR可作为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骨髓造血功能开始恢复的敏感指标。,急性白血病化疗前,RET绝对值正常而IRF较高,化疗中则RET绝对值和IRF都低,抗白血病药物对红细胞生成的抑制使RET#降至几乎为零;在化疗后, HFR显著上升提示着患者进入恢复期。骨髓抑制的恢复早期末稍血HFR升高出现较早。且幼稚网织红细胞的变化是造血系统肿瘤化疗时,骨髓受抑和恢复较敏感指标。,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该病人因持续的头昏和连续发热,体温高达38C而前往当地诊所就诊,自述有牙痛史一月,伴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两天后因白细胞增高,外周血象出现原始细胞而被送至我院。经DCMP治疗缓解后再给予巩固治疗。,临床资料,WBC 37.68 *RBC 2.69HGB 93 HCT 26.9MCV 100.0MCH 34.6 MCHC 346PLT 85RDW-SD 51.4RDW-CV 14.9PDW 10.8MPV 9.6,白细胞报警信息,白细胞散点图异常 原始细胞? 有核红细胞? 白细胞增多 核左移?,红细胞/网织红报警信息,贫血,血小板减少,P-LCR 22.9 PCT 0.08 -NEUT -LYMPH -MONO -EO 0.01 *BASO 0.09 *RET 0.83IRF 33.3LFR 66.7MFR 21.3HFR 12.0,%10 /L - %10 /L - %10 /L - %10 /L 0.0 * %10 /L 0.2 * % 22.3 10 /L%,9,9,9,9,9,9,检测结果,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治疗过程中检测结果的变化-1,WBC 37.68 *RBC 2.69HGB 93 HCT 26.9MCV 100.0MCH 34.6 MCHC 346PLT 85RDW-SD 51.4RDW-CV 14.9PDW 10.8MPV 9.6,P-LCR 22.9 PCT 0.08 -NEUT -LYMPH -MONO -EO 0.01 *BASO 0.09 *RET 0.83IRF 33.3LFR 66.7MFR 21.3HFR 12.0,9,9,9,9,9,9,%10 /L - %10 /L - %10 /L - %10 /L 0.0 * %10 /L 0.2 * % 22.3 10 /L%,2002年10月3日,治疗过程中检测结果的变化-2,WBC 0.57 *RBC 1.89 -HGB 66 - HCT 19.3 -MCV 102.1MCH 34.9 MCHC 342PLT & 25 *RDW-SD 50.3RDW-CV 14.1PDW 11.1 *MPV 9.6 *,P-LCR 20.9 * PCT 0.02 * NEUT 0.05 *LYMPH 0.34 *MONO 0.17 *EO 0.00 *BASO 0.01 *RET 0.17IRF 11.1LFR 88.9MFR 7.4HFR 3.7,9,9,9,9,9,9,%10 /L 8.8 * %10 /L 59.6 * %10 /L 29.8 * %10 /L 0.0 * %10 /L 1.8 * % 3.2 10 /L%,9,2002年10月7日,用药后白细胞急剧下降至0.57x109/L,治疗过程中检测结果的变化-3,WBC 0.27 *RBC 1.95 -HGB 67 - HCT 19.3 -MCV 99.0MCH 34.4 MCHC 347PLT & 9 *RDW-SD 45.9RDW-CV 13.2PDW 14.9 *MPV 9.8 *,P-LCR 25.7 * PCT 0.01 * NEUT 0.01 *LYMPH 0.23 *MONO 0.03 *EO 0.00 *BASO 0.00 *RET 0.07IRF 9.1LFR 90.9MFR 9.1HFR 0.0,9,9,9,9,9,9,%10 /L 3.7 * %10 /L 85.2 * %10 /L 11.1 * %10 /L 0.0 * %10 /L 0.0 * % 1.4 10 /L%,9,2002年10月17日,白细胞数继续下降,达到最低点至0.27x109/L,治疗过程中检测结果的变化-4,WBC 1.54 -RBC 2.08 -HGB 69 - HCT 20.8 -MCV 100MCH 33.2 MCHC 332PLT 255RDW-SD 53.4RDW-CV 15.5PDW 12.0MP 10.2,P-LCR 27.1 PCT 0.26 NEUT 0.26 *LYMPH 0.65 -MONO 0.63 EO 0.00 *BASO 0.00 *RET 0.51IRF 36.4LFR 63.6MFR 28.4HFR 8.0,9,9,9,9,9,9,%10 /L 16.9 * %10 /L 42.2 %10 /L 40.9 + %10 /L 0.0 * %10 /L 0.0 * % 10.6 10 /L%,9,2002年11月12日,白细胞数轻度上升至1.54x109/L ,同时提示存在幼稚粒细胞,并于显微镜血片所见相符,治疗过程中检测结果的变化-5,WBC 4.76RBC 2.21 -HGB 75 - HCT 22.7 -MCV 102.7MCH 33.9 MCHC 330PLT 554 +RDW-SD 55.0 +RDW-CV 16.9 +PDW 10.6MP 9.8,P-LCR 23.5 PCT 0.54 + NEUT 1.86 *LYMPH 1.03MONO 1.86 + EO 0.00 *BASO 0.01 *RET 5.73IRF 39.4LFR 60.6MFR 30.9HFR 8.5,9,9,9,9,9,9,%10 /L 39.1 * %10 /L 21.6 %10 /L 39.1 * %10 /L 0.0 * %10 /L 0.2 % 126.6 10 /L%,9,2002年11月25日,白细胞数继续上升至4.76x109/L,网织红细胞数升高,血小板不但恢复且值高于正常,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病人因持续的全身乏力和食欲下降到当地诊所就诊。后因白细胞显著增高及单核样异常细胞的出现而转入我院,病人同时伴有肺炎。病人同时接受D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