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张尚娥2011).doc_第1页
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张尚娥2011).doc_第2页
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张尚娥2011).doc_第3页
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张尚娥2011).doc_第4页
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张尚娥20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心理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张家界市慈利县东岳观镇中学 张尚娥我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屈指数来已有18个年头了。农村的田园风光,村民的淳朴善良,都深深印入脑海。近几年,农村人又有了新的变化,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农村人也热爱上了麻将,早上匆匆来茶馆,傍晚匆匆地回去。或高兴,或忧愁,全看那天的手气,如果兴致好,或许可以鏖战到半夜甚至通宵。渐渐地我发现很多东西都变了,变得有点陌生,变得让我有些不知所措。特别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更是让我坐立不安。农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了! 学生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很多学生脾气暴躁,一句不如意就大吼大叫,甚至摔东西;动不动就发脾气,与父母关系差;与同学相处也经常闹矛盾,芝麻蒜皮的事也会赌气,几天不和别人讲话;与老师,可能心底有点畏惧,不是那么大张旗鼓,但也有嘟着嘴,满脸不高兴的时候,有时甚至会小声嘀咕,发泄他们的不满,当给他们机会,要他们说的时候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学生出现厌学问题,不仅仅是学习差的学生不愿意学,就是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愿意学习,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科目增多了,一下子无法适应,每天除了作业还是作业,趴在位子上,做着仿佛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所以无论成绩好坏,都有厌学心理。另外还有学习焦虑现象,有些学生知道自己努力学习,可怎么努力学就是学不好,不知道学习不好的原因所在,因此产生很大的困扰。许多学生学习时从不讲究学习策略,也没有学习计划,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这往往是导致学习焦虑、考试焦虑最直接的原因。如今,学校追求升学率,社会竞争激烈,学生的压力更大,特别是家长对考试看得重,平时可以不闻不问,但考试分数是一定要细加追问的,从而导致个别学生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担心自己考不好,总想利用延长时间来消化所学的知识,在考试中拿高分,越是期望大,就失望大,循环往复,一听到考试就紧张。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花季,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对异性充满好奇和向往,也就会伴随出现情感的困惑,与同龄人会出现情感的纠葛,和异性走得近,容易招致同学的非议,不交往内心孤独,交往又“人言可畏”,因此出现心理问题。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自我意识有了较快发展,评价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但自我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得到一丁点儿表扬便沾沾自喜,过高的评价自己;如果受到一点儿挫折或批评,便悲观失望,过分的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样的评价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要么对困难无所适从,要么听之任之,消极怠慢,或为了避免遭受挫折,做事小心翼翼,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巨大压力,倘若压力无法得到缓解,就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 以上是我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农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太多的原因。学生厌学有社会的原因。整个社会大环境是“玩成风”,许多同学的父母整天忙于打牌赌博,对孩子很少过问。看到孩子,首先问的是“要多少钱”,出手大方,三、五、十元不等,让孩子拿着钱去玩,免得打扰自己打牌。孩子拿到钱,买好吃的,买好玩的,玩得不亦乐乎。可孩子的心理需求凭钱就能满足吗?他们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啊。孩子的心理需求,父母没能满足。还有些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仅仅寄钱回家,父母没有尽到责任,他们认为让孩子吃好穿暖就行了。其实吃好穿暖还只是物质需求,人除了物质需求,还有更重要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会有烦恼,向谁诉说?他们会有困难,向谁寻求帮助?他们会有欢乐,与谁分享?他们会有痛苦,与谁分担?本来该向父母诉说的,父母不得空;本来该与父母分享的,父母忙于打牌;本来该和父母一起走走的,父母远在外地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事越来越多,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老师,推给学校,家庭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孩子对温暖的家的需求更甚于其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尽到责任,或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只想投机取巧生财,试想在这样的父母家中长大的孩子,会刻苦读书吗?父母没有做好榜样,孩子也会只知道好玩而已。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存在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从教人员绝大多数都由非专业人员兼任,而且很不稳定,这些人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以这样的师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会很好。 “解铃还须系铃人”,各位家长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生活中要给孩子做出正确的表率,做一个和孩子交心的朋友,踏踏实实地干活,老老实实地做人,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好玩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要知道孩子也会长大,也会成为家长,如果这代人对他们给与了不好的影响,当他们成为父母后,如果重蹈覆辙就会影响到下一代人,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贻害无穷啊。 社会问题需要大家都来重视,整个社会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人人都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诚实劳动,用勤劳的双手来致富。鼓励人们多参加有益的活动,而不要沉迷于打牌赌博。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唯分是论”的观点,树立以提高心理素质为基础的素质教育观,在人的种种素质中,心理素质是最基础的,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其它素质的发展必将受到影响。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有自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确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在每一堂课中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很多时侯,教育工作者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成绩好的同学违纪了,轻描淡写;成绩差的同学违纪了,暴跳如雷,厉声谩骂,恨不得将他一口吃了。这样的次数多了,学生知道是老师偏心,从此与老师对立,或者与老师冷战,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用出自内心的爱去关心学生,用同理心理解学生,用尊重人的语言去劝导学生。另外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把充裕的精力投入到有益的活动中去;开放图书室,推荐有益的书籍,让学生受到精神的洗涤,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最后,开展师资培训工作也是不可少的,教师问题是制约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的瓶颈问题,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和认识上的误区,有的教师把学生心理问题和个人品德混为一谈,对学生无形中造成伤害。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要动辄上升为道德品质的高度去理解。混淆了这两个概念,不但无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可能导致学生越陷越深,甘于堕落、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对社会及他人的极端仇恨以至于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寄希望于专职教师,总停留在课堂教学、开辟心理咨询热线等技术层面上,无疑是舍本逐末,不会取得多大成效。必须把它看成一个系统工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调动校园内方方面面的力量,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这个工程中来,给学生创造真正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学生高雅文明的生活情趣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成长为乐观进取的阳光少年。议诚信考试东岳观镇中学 张尚娥说到诚信考试,我认为应该先得讲讲“诚信”这两字。所谓诚信,即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所渴求、社会所呼唤的道德规范,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写下“诚信”二字,不由思索这个词的结构特点:“诚”字为“讠”旁,“信”字右半部为“言”字。那么“诚信”这个词留下了什么“言”?我们只取“诚”的扁旁“成”,撇开“信”的右半部分留下“人”,加在一起便是“成人”!是的,诚信乃立身之本,诚实守信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诚信”,方可“立身”;做到“诚信”,才能“成人”。今天我要说的主要是在为人方面要做到诚信,结合我们学生的身份和特点,我们提倡要诚信考试。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就崇尚诚信,晁说之说过:“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一幢没有基础的高楼。即使枝叶再繁茂,建筑再宏伟,因为他没有立足的根基,他最终也无法立足于世上。而一个诚信的人,他必定是一个有品德的人,是一个心胸坦荡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这种人在考试中能做到心无旁鹜,不会分开心神来想如何在考试中如何作弊。一个学生在考试中作弊,那么他就再不能用真实的自己来面对别人,面对社会。诚信是千百年来不变的话题。古人说“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今人仍然注重诚信。国家树诚信,社会讲诚信,校园理应提倡诚信。对于学生而言,是否重视诚信考试,是责任感的表现;能否诚信应考,则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考试以检验所学内容为目的,也是一种择优的方式。诚信是公平考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如果失去诚信,考试将成为不公平竞争。当有人采取作弊的方式,那么意味着考生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个别“另辟蹊径”的同学希望凭借作弊拿到高分,然而赢了一次又如何?失去诚信意味着失去做人的根本,结果是得不偿失的你将因此而一文不值!诚信是一种自尊、自重、自爱,真实的自我、坦荡的自我、诚信的自我是一种光荣。“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吾心。”我们应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去应考。愿每个人在每一次人生的考试中,都交出一份诚信的答卷!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考试?”我们现在正积极实施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为的是改变应试教育产生的弊端,促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更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更具竞争力。但是素质教育并没有取消考试,为什么呢?因为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方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考试为各种评价和选拔提供了基本的量化标准。可见某些现象的产生不是考试惹的祸,关键在于如何看待考试,如何利用考试这种基本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各项考试。考试仅仅是人生道路上一个个小关卡。考得好,固然可喜,说明最近学习的效果还可以,知识掌握得还可以;考砸了,别着急,胜败乃兵家常事,好好分析一下原因,关键要记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注重日常积累,扎扎实实地开展学习,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磨练自己的品质。成功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其次,考试并不是学校对学生的刁难,而是学校提供了一个让学生检验自己在这段时间收获多少的机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用自己真正的能力去考试,就算不及格,也不应觉得怨恨;通过各种手段在考试中作弊,就算成绩喜人也不应感到坦然。这样的话,又何苦用作弊去追逐那虚假的高分呢?成语“一诺千金”大家都知道。古人有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汉朝的季布,以真诚守信为世人所景仰。后来季布跟随项羽,项羽败于刘邦,株连到他,为刘邦所通缉。许多人都知道季布的为人,因此都愿意出来帮他避难,使他安全避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为人诚信,还受到了汉朝的重用。古人有例为鉴,我们更应该将这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并将它发扬光大,将中国人的诚信展现给外国人,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这个文明之都。谈到这里,我想起孟德斯鸠的一句话:“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现的时候做些什么。”因此,考试,并不仅仅在考验我们的知识水平,更是在考验我们的道德水平,北京、上海等地就曾有几十名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被学校开除。这并不是小题大做,作弊关乎到一个人的诚信问题。作弊不单是失信于老师,更重要的是失信于自己。周总理曾经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作弊是对自己无能的一种掩饰,是对自己懒惰的一种伪装,更是对尊严的一种抹杀。这样的人是在欺骗自己,在自己面前将无法抬起头。曾任美国总统的杰邦逊说:“诚信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在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前,应该先学会诚信这一章书。作为学生,要对老师有诚信,做到诚信考试;对自己也要有诚信,要做到心口如一。不屈从自己内心的欲望,不屈从自己内心的恐惧,不掩饰自己的错误。所以说诚信也是一种才能,而且是一种不容易得到的才能。我希望大家都要拥有它,无比珍视它,更要去努力维护它。诚信是一个人最有说服力的“名片”,它会为你带来信任、友谊、地位和荣誉。有诚信的人为人处世都给人一种淡淡的,犹如初秋的水,暮春的风的感觉,平和,淡雅,给人一种安全感,使人信服。而失去诚信的人即使拥在美貌、才学、金钱、机敏,但他都是孤独的。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以诚为本”、“莫失信于人”的古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