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失常药选择题.doc_第1页
抗精神失常药选择题.doc_第2页
抗精神失常药选择题.doc_第3页
抗精神失常药选择题.doc_第4页
抗精神失常药选择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抗精神失常药选择题一 选择题A型题(最佳选择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1.吩噻嗪类药的抗精神分裂症作用机制是:A A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B阻断中枢受体 C阻断中枢M受体 D激动中枢多巴胺受体 E激动中枢受体2氯丙嗪不用于:B A躁狂抑郁症的躁狂症状 B晕车呕吐 C低温麻醉 D人工冬眠 E顽固性呢逆3下列不属于吩噻嗪类药的是:C A奋乃静 B三氟拉嗪 C氯普噻吨 D硫利达嗪 E氯丙嗪4氯丙嗪不具有的不良反应是:AA血压升高 B口干、便秘、视力模糊C肝损害 D锥体外系反应E皮疹、粒细胞减少5小剂量氯丙嗪镇吐作用的主要作用部位是:DA人胃粘膜感受器 B大脑皮质C延脑呕吐中枢 D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E中枢受体6对伴有抑郁或焦虑的精神分裂症应选用:E A氯丙嗪 B氟哌啶酵 C五氟利多 D丙米嗪 E氯普噻吨7碳酸锂主要用于治疗:AA躁狂症B抑郁症C焦虑症D精神分裂症E神经官能症8纠正氯丙嗪引起肋血压下降禁用:B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去氧肾上腺索 D间羟胺 E甲氧明9下列锥体外系反应最轻的抗拮神病药是:CA氯丙嗪 B奋乃静C氯氮平 D氟哌啶醇 E氯普噻吨10氯丙嗪常引起内分泌紊乱的原因是阻断:DA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受体B中脑皮质通路多巴胺受体C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多巴胺受体D结节漏斗通路多巴胺受体E中枢5HT受体11下列丙米嗪的错误叙述是:BA屈三环类抗抑郁药 B对正常人无影响C可使抑郁症患者情绪提高 D可用于小儿遗尿E起效较慢B型题(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A锥体外系症状较重,镇静作用弱B镇静作用强,锥体外系症状较轻C无明显镇静作用,锥体外系症状较轻D属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E属硫杂蒽类抗精神病药12奋乃静:A13硫利达嗪:B14舒必利:C15氯普噻吨:EC型题(比较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四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正确答案。) A阻断外周受体 B阻断外周M受体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16氟奋乃静:C17舒必利:DX型题(多选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18碳酸锂抗躁狂症的机制是:ABC A干扰脑内磷酯酰肌醇代谢 B促进NA再摄取 C抑制脑内NA释放 D阻断多巴胺受体 E阻断5HT受体17.碳酸锂的不良反应包括:BCD A低血压 B共济失调 C甲状腺肿 D恶心、呕吐、腹泻 E粗细胞减少20氯丙嗪能阻断:ACE A受体 B受体 C M受体 DN受体 E多巴胺受体二、填空题1三环类抗抑郁药包括 丙米嗪 、地昔帕明 、 阿密替林 和 多塞平 等。2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阻断丘脑下部结节漏斗通路的多巴胺受体,使 催乳素 分泌增加, 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 和糖皮质激紊 分泌咸少,抑制垂体 生长激素 的分泌。3氯丙嗪可用于 精神分裂症 、 止吐 、 低温麻醉 和人工冬眠 等。三、简述题1、简述碳酸锂的药理作用。答:碳酸锂对正常人的精神活动几乎无影响,但对躁狂症的患者有显著抗躁狂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脑内NA释放,促进NA再摄取及干扰脑内PI代谢。2、筒述长期应用氯丙嗪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类型及其机制。答:表现类型包括: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前三种类型的机制是因黑质纹故状体系统多巴胺能功能减弱,胆碱能功能相对增强。后一种委型的机制是因多巴胺受体长期被阻断,使受体敏感化或反馈性多巴胺释放增加。四、论述题1试述氯丙嗪的中枢作用及其机制。抗始神病作用;机制为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镇静作用:机制为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侧支上的受体,镇吐作用:小剂量阻断CTZ的D2受体,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对体温调节的影响: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干扰其恒温调控功能;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2试述氯丙嗪的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2主要用于治疗躁狂型精神分裂症;用于治疗冬种疾病及某些药物所致的呕吐;与物理降温配合用于低温床醉;用于“人工冬眠疗法”。不良反应有M受体阻断症状山受体阻断症状、内分泌紊乱、锥体外系反应,心血管反应、眼部并发症、过敏反应等。第十八章 镇痛药二 选择题A型题(最佳选择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1对受体有弱拮抗作用的镇痛药是:A吗啡 B。哌替啶C芬太尼 D。喷他佐辛E美沙酮2下列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A吗啡 B哌替啶C芬太尼 D美沙酮E喷他佐辛3与吗啡成瘾性密切相关的阿片受体亚型是: AM亚型 Cc亚型 E,亚型4吗啡的中枢作用不包括: A抑制呼吸 B镇咳 C缩瞳 D恶心、呕吐 E体位性低血压5吗啡可用于: A支气管哮喘 B心源性哮喘 C阿司匹林哮喘 D过敏性哮喘 E喘息性支气管炎6与吗啡成瘾性最密切的作用部位是: A蓝斑核 B孤束核 C导水管周围灰质 D中脑盖前核 E脊髓罗氏胶质区7下列屑于阿片受体拮抗药的是: A喷他佐辛 B美沙酮 C纳洛酮 D芬太尼 E哌替啶8下列成隐性极小的镇痛药是: A哌替啶 B可待因C美沙酮 D喷他佐辛 E芬太尼B型题(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 A可待因 B吗啡 C喷他佐辛 D哌替啶E芬太尼9在肝内部分转化成吗啡的药物是:10用于组成冬眠合剂的镇痛药物是:C型题(比较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四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正确答案。) A促进组胺释放 B呼吸抑制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1吗啡可引起:12喷他佐辛可引起:X型题(多选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13喷他佐辛主要激动: AP受体B受体 c8受体D受体 E。受体14哌替啶可用于: A镇痛 B镇咳 C人工冬眠 D。心源性哮喘 E止泻15哌替啶的不良反应包括: A惊厥 B。抑制呼吸 C便秘 D。心动过速 E血压升高二、填空题1吗啡的中枢作用包括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缩瞳等。2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支气管哮喘,颅脑损伤,肺心病。三、简述题1简述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制。 答:吗啡的镇静作用可消除忠者紧张不安情绪,减少耗氧量;吗啡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吗啡降低呼吸中相对CO2的敏感性,使急促浅表的呼吸得以缓解。2简述喷他佐辛的药理作用。 答:喷他性辛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主要激动 受体,对 受体有场的拮抗作用。其中枢作用如镇痛、镇静、呼吸抑制等与吗啡相似,对胃肠道的影响也与吗啡相似,但对胆道括约肌作用弱,对心血管系统与吗啡不同,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因有弱的拮抗 受体作用,故成瘾性极小。3简述吗啡成痛性的主要机制 答:在生理情况下,吗啡受体承受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以维持和调节痛阀。当连续应用吗啡后,与内源性阿片肽同时激动吗啡受体,通过负反馈机制,使内源性阿片肽释放减少或停止释放,形成了依赖性,一旦停用吗啡,吗啡受体既得不到外源性吗啡,又得不到内源性阿片肽的激动,结果出现戒断症状。4简述纳洛酮的作用及应用。答: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杭药,可翻转阿片类药物的作用,解除呼吸抑制并使血压上升。主要用于阿片类及其他镇痛药的急性中毒,以解救呼吸抑制及其他中枢抑制症状。近年认为内啡肽是一种体克因子,纳洛酮对抗内啡肽的作用,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但主要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四、论述题1试述吗啡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答:吗啡能激动各型阿片受体,呈现多种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兴奋延脑CTZ及促进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等。心血管系统作用:扩张外周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对胆道平滑肌输尿管也有收缩作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诱发哮喘发作。吗啡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及心源性哮喘。止泻常选用阿片酊等制剂。2试述对癌症疼痛的“三级止痛阶梯疗法”。答:三级止痛阶梯疗法是“按时”、“按阶梯”使用止痛药。具体如下:轻度疼痛的病人,应主要选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中度疼病的病人。应使用可待因、强痛定等,或可待因与解热镇痛药合用;剧烈疼痛的病人,应首选吗啡,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等。 第十七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三 选择题A型题(最佳选择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1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E A抑制白三烯的生成 B. 抑制PGE2的生成 C抑制PGF2a的生成 D. 抑制PGI2的生成 E抑制TXA2的生成2阿司匹林可用于:A A月经痛 B。胃肠痉挛绞痛C胆绞痛 D。心绞痛 E术后剧痛3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治疗:B A急性风湿热 B感冒发热C预防血栓形成 D类风湿性关节炎E急性痛风4阿司匹林不具有的不良反应是:CA诱发胃溃疡和胃出血 B听力减退、耳鸣C水钠潴留 D瑞氏综合征E荨麻疹等过敏反应5对环氧酶抑制作用最强的药物是:D A阿司匹林 B保泰松C布洛芬 D。吲哚美辛E吡罗昔康6下列不良反应最大的解热镇痛药是:EA阿司匹林 B。对乙酰氨基酚C吡罗昔康 D布洛芬E吲哚美辛7阿司匹林抑制PG合成主要是通过抑制:A A环氧酶 B脂氧酶 C醋脂酶A2 D过氧化物酶 E腺苷酸环化酶8伴消化性溃疡的发热病人宜选用:B A阿司匹林 B。对乙酰氨基酚C保泰松 D。非那西丁 E吲哚美辛9下列t1/2最长的药物是 D A阿司匹林 B。对乙酰氨基酚 C吲哚美辛 D。保泰松 E吡罗昔康10与华法林合用竞争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是:A A保泰松 B对乙酰氨基酚 C吲哚美辛 D。非那西丁 E以上都不是11大剂量阿司匹林引起胃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 A抑制PG合成 B。抑制凝血过程 C直接刺激胃粘膜 D。抑制血小扳聚集 E以上均不是12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特点是:B A解热镇痛作用较强,抗炎抗风湿作用弱,不良反应大 B解热镇痛作用较强,抗炎抗风湿作用弱,不良反应较轻 C解热镇痛作用较弱,抗炎抗风湿作用强,不良反应较轻 D解热镇痛作用较弱,抗炎抗风湿作用强,不良反应大 E以上均不是13具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的解热镇痛药是:B A阿司匹林 B保泰松 C非那西丁 D对乙酰氨基酚 E吲哚美辛B型题(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A瑞氏综合征 B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B水钠潴留 D抑制造血系统E低血压14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A15吲哚美辛的不良反应:D16保泰松的不良反应:CC型题(比较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四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正确答案。)A主要用于解热镇痛 B主要用于抗炎抗风湿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17阿司匹林:C18保泰松:B19对乙酰氨基酚:A20丙磺舒:DX型题(多选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21可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是:ABCD A别嘌醇 B。丙磺舒 C保泰松 D。吲哚美辛 E布洛芬22下列阿司匹杯叙述的正确项是:BCE A属有机酸类,在肠道解离多,主要在胃吸收 B大剂量时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C主要以原形经尿排出 D能缓解风湿病的症状 E用于头痛、牙痛等23与保泰松合用可引起游离血浓度增高的药物是:ACDE A苯妥英钠 B强心苷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甲苯磺丁脲 E华法林二、填空题1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 , 凝血障碍 , 水杨酸反应 , 过敏反应 和瑞氏综合征等。2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是解热 ,镇痛 , 抗炎抗风温 和 抑制血小板聚集。3阿司匹林属于非 甾体 类抗炎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酶,使前列腺素生成减少。4大剂量非那西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长期应用还可造成肾损害。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引起肝损害,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5大剂量保泰松可促进尿酸排泄,用于治疗痛风。三简述题1简述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常用解热镇痛药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四类: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和其他有机酸类。各类的代表药分别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和吲哚美辛等。2简述保泰松的作用和体内过程特点及临床应用。保泰松的作用特点是抗炎抗风湿作用强,解热镇痛作用弱。体内过程特点是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主要在肝代谢,代谢产物羟基保泰松仍有活性,另一代谢产物Y羟基保泰松无抗炎活性,但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血浆t1/2较长。可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较大剂量可用于治疗急性痛风。3简述吲哚美辛的作用及应用。 吲哚美辛是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剂,具有显著的抗炎抗风温和解热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风湿病及类风湿关节炎,对强直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也有效。此外,还可用于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及其他难以控制的发热。不良反应大。四论述题1试述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的机制。 血小板产生的TXA2是强大的血小板释放及聚集的诱导物,它可直接诱发血小板释放ADP,进一步加速血小板的聚集过程,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TXA2合成,影响血小板聚集,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延长出血时间,可用于防止血栓形成。但何司匹林在大剂量时也能抑制血管壁内PGI2的合成。PGI2是TXA2的生理对抗物,其合成减少可能促进凝血及血栓形成。2试述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特点是解热镇痛作用强,而抗炎抗风湿作用很弱,对凝血几乎无影响。不良反应较少,对胃无刺激性,偶见过敏反应,大剂量可致肝损害,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抗心律失常药一、选择题1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是:C A奎尼丁 B普萘洛尔 C利多卡因 D胺碘酮 E维拉帕米2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是:E A奎尼丁 B普荼洛尔 C维拉帕米 D。胺碘酮 E苯妥英钠3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是:E A奎尼丁 B利多卡固 C普鲁卡因胺 D。苯妥英钠 E维拉帕米4可引起金鸡纳反应的药物是:A A,奎尼丁 B普鲁卡因胺 C胺碘酮 D普萘洛尔 E普罗帕酮5对维拉帕米的错误叙述是:E A,窄谱的抗心律失常药 B阻断心肌侵钙通道 C抑制钙内流 D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好 E对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6长期应用能引起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是:D A奎尼丁 B利多卡因 C普萘洛尔 D普鲁卡因胺 E苯妥英钠7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是:D A奎尼丁 B维拉帕米 C普萘洛尔 D。利多卡因 E胺碘酮8伴育光眼或前列腺肥大的心律失常患者禁用的药物是:C A利多卡因 B。普萘洛尔 C丙吡胺 D。普罗帕酮 E维拉帕米9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是:A A。奎尼丁 B维拉帕米 C普萘洛尔 D苯妥英钠 E普罗帕酮10首过效应显著,不宜口服给药的药物是:D A奎尼丁 B普鲁卡因胺 C苯妥英钠 D利多卡因 E胺碘酮 B型题A抑制4相Na+内流B抑制4相Na+内流c抑制4相ca2+内流D抑制4相K+外流E促进4相Na+内流11奎尼丁降低心肌自律性:B12利多卡因降低心肌自律性: A.普鲁卡因胺 B.维拉帕米 C.利多卡因 D奎丁尼 E胺碘因13可引起栓塞危险的药物是:D14能引起肺纤维化的药物:E A奎尼丁 B利多卡因 C普荣洛尔 D维拉帕米 E阿托品15窦性心动过缓宜选用;E16房颤的转复可选用:AC型题A奎尼丁 B胺碘因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17使QT间期延长的药物是:C18对预激综合征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可选:C A普台卡因胺 B奎尼丁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19广谱抗心律失常药普:C20静脉注射抢救多种心律失常的药物:BX型题21具有抗胆减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是:ABCA奎尼丁 B普鲁卡因胺C丙吡胺 D苯妥英钠E利多卡因22利多卡因主要用于治疗:ABC A室性早搏 B室性心动过速 C心室纤颤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心房纤颤23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包括:ABCE A甲状腺功能异常 B角膜褐色微粒沉着 C间质性肺炎 D狼疮样综合征 E可致各种心律失常24不用于广普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是:CDE A奎尼丁 B普鲁卡因胺 C维拉帕米 D利多卡因 E普荼洛尔25对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的药是;ABEA奎尼丁 B利多卡因C普鲁卡因胺 D苯妥英钠E胺碘因26可引起红斑狠疮样综合症的药物是;ABC A普鲁卡因胺 B普罗帕酮 C肼屈嗪 D苯妥英钠 E胺碘酮27口服奎尼丁对心脏的作用是:ABCDE A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B阻断钠通道 C延长有效不应期 D降低自律性 E减慢传导速度二、填空题1奎尼丁具有 抗胆碱 作用,故其抗心房纤颤常先用 强心苷 ,以防止 心室率 过快。2急性心肌梗死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选 利多卡因 、 普鲁卡因胺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优选 维拉帕米 和普萘洛尔 。三、名词解释1、折返激动 答:折返激动:指冲动经环行传导通路折回原处而反复运行的现象,单个折返引起早搏,连续折返则引起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2、膜反应性答:膜反应栓:是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的去极化反应。即0相上升最大速度(Vmax)与膜电位水平之间的关系。膜电位负值越小、0相上升速率越慢,心肌传令速度越慢,即膜反应性越低。3、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答:广谱抗心律失常药:是指对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均有疗效的药物。四、论述题 1试述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机制及临床应用。 答:利多卡因抗心率失常机制主要为直接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降低自律性,缩短不应期,改善传导,消除单向阻滞。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首选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捷死性宣性心律失常,亦用于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及心室纤颤。2试述第1类抗心律失常药对离子转运的影响及相应的电生理效应。 2第I类抗心律失常药都阻断Na+通道,但程度不同,对K+的转运也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心肌电生理效应。 I A类:中度押制Na+内流,抑制K+外流,因而降低心肌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I B类:轻度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降低自律性,改善传导,缩短动作电位时程但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 I C娄:重度抑制Na+内流,对K+转运影响小,降低血律性,减慢传导对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无明显影响。 注意:此类药物对不同部位心肌有不同的选择性,如IA娄主要作用于心房肌、心室肌、浦氏纤维、房室结、房室旁路,是广普抗心律失常药,也可用于预激综合征等。抗高血压药一、选择题 A型题1下列利血平错误的叙述项是:C A作用缓慢、持久 B有中枢抑制作用 C 能反射性加快心率 D降压作用较弱 E心输出量减少2伴有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宣选用:E A氢氯噻嗪 B利血平 C瓜乙暖 D肼屈曝 E硝苯地平3 伴消化性溃疡的高血压患者宜选用:B A甲基多巴 B可乐定 C腆屈咳 D利血平 E 胍乙啶4关于米诺地尔错误的叙述是;B A开放钾通道 B增加细胞内游离Ca2+水平 C反射性心率加快 D引起水钠潴留 E主要用于严重的原发性高血压5可乐定的降压机制:A A激动中枢的I1-咪唑啉受体 B激动中枢的1受体 C阻断中枢的2受体 D阻断中枢的1受体 E激动中枢M受体6哌唑嗪降低血压不引起心率加快的原因;A A阻断1受体而不阻断2受体B阻断l受体与2受体C阻1物受体与受体D阻断2受体E阻断M受体7下列关于卡托普利,错误的叙述项是:DA降低外周血管阻力B可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C与利尿药合用可增强其降压作用D可增加体内醛固酮水平E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忌用8长期使用利尿药的降压机制主要是:DA排Na+利尿,降低血容量B降低血浆肾素活性C增加血浆肾素活性D减少小动脉壁细胞内Na+E抑制醛固酮分泌 B型题 A维拉帕米 B硝苯地平 C尼莫地乎 D 吗啡 E普萘洛尔9 伴支气管哮喘的高血压患者不宜选用:E10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宜选用:B11伴脑血管痉挛的高血压患者宜选用:C A低血钾 B“首剂现象”(首剂综合征) C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症状 D血管、支气管收缩,痉挛 E刺激性干咳12利血平的主要不良反应是;C13哌唑嗪可出现:B14卡托普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E C型题 A普萘洛尔 B硝苯地平 C两者都可 D两者都不可15伴甲亢的高血压患者宜选用:A16伴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宜选用:B A硝苯地平 B硝普钠 C两者都可 D两者都不可17静脉给药用于治疗高血压危象的药物是:B18应舌下含服的药物是:D A充血性心力衰竭 B高血压危象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19硝普钠的适应证是:C20卡托普利的适应证是:AX型题21普萘洛尔的降压机制是:ABCD A阻断心脏的1受体 B阻断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1受体 C组断肾的1受体 D组断中枢的受体 E阻断Ca2+内流22可导致心率加快的抗高血压药是:CD A利血平 B氢氯噻嗪 C硝苯地平 D肼屈嗪 E普萘洛尔23中枢性降压药是:CD A普荼洛尔 A肼屈嗪 C可乐定 D-甲基多巴 E利血平24可乐定的不良反应有:CD A引起咳嗽 B低血钾 C镇静 D水钠潴留 E高脂血症25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的降压机制是:AC 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使ATII和醛固酮生成减少 B激活激肽酶II,促进缓激肽的合成 C抑制激肽酶II,殴止缓激肽的失活 D直接抑制肾素的释放 E作用于ATl受体,使ATII生成减少26肼屈嗪的不良反应有:ABCE A水钠潴留 B诱发心绞痛 C全身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 D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 E加快收率二、填空题 1伴有脑血管痉挛的高血压病人可选用 尼莫地平 ;伴消化性溃疡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 利血平 ;伴有心动过速的高血压病人宜选用 普萘洛尔 或 维拉帕米 。2伴精神抑郁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 利血平 ,伴支气管哮喘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 普萘洛尔 ;伴糖尿病或高血脂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 氢氯噻嗪 ;伴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 维拉帕米或普萘洛尔 。3主要松弛小动脉平滑肌的降压药是 肼屈嗪 ,对小动脉和静脉都松弛的降压药是 硝普钠 ,钾通道开放药有二氮嗪 和 米诺地尔 。 4硝普钠可通过释放 一氧化氮 扩张血管,用于治疗 高血压危象 和 心功能不全 。 5拉贝洛尔可阻断 1 受体、 2 受体和 1 受体。三、论述题 1试述可乐定的抗高血压作用机制。 答可乐定作用机制:兴奋中枢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突触后膜及外周突触前膜的2受体;井激动廷脑的I1咪唑啉受体,使外周交感活性降低,血压下降。2试述抗高血压药按其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几类?举一例代表药。 答分类 (1)影响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改变中枢交感活性:可乐定、甲基多巴、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阻断药,普萘洛尔;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降压灵和胍乙啶。 (2)松弛血管平滑肌药:主要松弛小动脉:肼屈嗪,松弛小动脉和静脉:硝普钠。 (3)钙拮抗药: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4)钾通道开放药:二氮嗪、米诺地尔。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卡托普利。 (6)利尿药:氢氯噻嗪。 3试述普萘洛尔降血压的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答普萘洛尔降压机制:分别阻断心脏、肾小球旁器、中枢兴奋性神经元和外周突触前膜四个部位的受体而产生降压作用。临床用于轻、中度高血压。主要不良反应为支气管收缩、心脏过度抑制和反跳现象,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第三十三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一、 选择题 A型题1下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抗炎作用最强的是: A地塞米松 B泼尼松 C泼尼松龙 D可的松 E氢化可的松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慢性炎症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抑制花生四烯酸释放,使G合成减少 抑制肉芽组织生长,防止粘连和瘢痕形成 D促进炎症消散 E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防御功能 B激素用量不足,无法控制症状 C病人对激素不敏感 D激素与抗菌药物合用药效减弱 E激素能促使病原微生物繁殖 4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休克作用无关的是; A解除血管痉挛 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 C稳定溶酶体膜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扩充血容量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是; A减少血中中性白细胞数 B减少血中淋巴细胞数 C减少血中血小板数 减少血中红细胞数 E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6治疗剂量几无留钠排钾作用的糖皮质激素是: 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 C地塞米松 D泼尼松龙 E泼尼松 7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合用治疗严重感染的目的是: A消除抗生素的副作用 B增强抗生意的抗菌活性 C增强机体应激性 D增强机体防御功能 E抗毒、抗休克、缓解毒血症状 8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引起反跳现象的原因是: ATH突然分泌增多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C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E以上都不是9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中毒性感染及各种休克,可采用: A小剂量快速静脉给药 B大剂量突击静脉给药 C小剂量口服替代疗法 一般剂量长期口服 E大剂量长期静脉给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是; A精神失常 B向心性肥胖 高血压 D痤疮 E伤口愈合迟缓型题A严重中毒性感染及休克 B接触性皮炎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D重症心功能不全 E肾病综合征11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用于:12一般剂量糖皮质激素长期疗法用于; A泼尼松龙 促皮质激素 两者皆是 两者皆不是13局部外用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药物是:14口服无效,必须注射给药的药物是:15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选用:16可用于诊断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水平的药物是:型题17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 A抑制各种炎症反应 B中和毒素作用 抗免疫作用 D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E抗休克作用18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包括: 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B对人体淋巴细胞无溶解作用 小剂量主要抑制体液免疫,大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 促进淋巴细胞移行到人体组织内 E不影响血淋巴细胞数目19糖皮质激素可用于: A原因不明的高热风湿性关节炎 过敏性休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病毒性水痘20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 A诱发或加重感染 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骨质疏松 D血压下降 E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病21糖皮质激素可引起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是: A高血压 B骨质疏松、伤口愈合迟缓 C肌肉萎缩 D向心性肥胖 E精神失常2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可引起:A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应激状态下易发生肾上腺危象 原病情恶化 原病情复发 E反跳现象23糖皮质激素禁用于: A严重高血压B糖尿病 严重精神病 D孕妇E角膜溃疡二、填空题 1糖皮质激素的短效制剂有氢化可的松或可的松,中效制剂有泼尼松龙或泼尼松,长效制剂有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2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在于糖皮质激素与靶细胞细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后影响了参与炎症的一些基因转录,从而抑制炎症过程的某些环节。3可的松和泼尼松在肝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而生效,故严重肝功能不全病人应该选用后两者。4糖皮质激素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原因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力。 5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果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由于皮质激素的反馈性抑制脑垂体对的反应,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因此不可骤然停药。6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这是由的节律性所引起。临床用药可随这种节律采用隔日疗法。三、简述题1简述糖皮质激素的抗休克机制。答:糖皮质激素抗体克的机制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加强心脏收缩;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状态;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2简述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答: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各噬和处理;干扰淋巴细胞的识别及阻断淋母细胞的增殖;加速敏感动物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使企中淋巴细胞迅速成少,使人体淋巴细胞移行星血涣以外的组织,也使血中淋巴细胞减少; 小剂量干扰细胞免疫,大剂量干扰体液免疫,使抗体生成减少;消除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3简述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答: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曾患或现患严重精神病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新近胃肠吻合术,骨折,创伤修复期角膜溃疡,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孕妇,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等。四、论述题1试述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答:抗炎作用:能对抗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期渗出性炎症,抑制炎症后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和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免疫抑制作用;对免疫的许多环节均有抑制作用;抗休克作用;抗毒作用:能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迅速退热并缓解毒血症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中性白细胞数目增多,血中淋巴细胞数目减少;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量偶致精神失常或惊厥;消化系统: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大剂量易诱发或加剧溃疡病。2试述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答:临床用于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证、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作替代治疗。严重惑染或炎症:原则上应限于严重感染伴有明显毒血症者,并与足量有效抗生素合用。对于某些炎症如结核性脑膜炎、心包炎等,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防止后遗症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皮炎等。休克:适用于各种休克,有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血液病: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局部应用:治疗接触性皮炎、湿疹等。第三十三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二、 选择题 A型题1下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抗炎作用最强的是: A地塞米松 B泼尼松 C泼尼松龙 D可的松 E氢化可的松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慢性炎症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抑制花生四烯酸释放,使G合成减少 抑制肉芽组织生长,防止粘连和瘢痕形成 D促进炎症消散 E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防御功能 B激素用量不足,无法控制症状 C病人对激素不敏感 D激素与抗菌药物合用药效减弱 E激素能促使病原微生物繁殖 4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休克作用无关的是; A解除血管痉挛 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 C稳定溶酶体膜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扩充血容量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是; A减少血中中性白细胞数 B减少血中淋巴细胞数 C减少血中血小板数 减少血中红细胞数 E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6治疗剂量几无留钠排钾作用的糖皮质激素是: 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 C地塞米松 D泼尼松龙 E泼尼松 7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合用治疗严重感染的目的是: A消除抗生素的副作用 B增强抗生意的抗菌活性 C增强机体应激性 D增强机体防御功能 E抗毒、抗休克、缓解毒血症状 8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引起反跳现象的原因是: ATH突然分泌增多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C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E以上都不是9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中毒性感染及各种休克,可采用: A小剂量快速静脉给药 B大剂量突击静脉给药 C小剂量口服替代疗法 一般剂量长期口服 E大剂量长期静脉给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是; A精神失常 B向心性肥胖 高血压 D痤疮 E伤口愈合迟缓型题A严重中毒性感染及休克 B接触性皮炎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D重症心功能不全 E肾病综合征11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用于:12一般剂量糖皮质激素长期疗法用于; A泼尼松龙 促皮质激素 两者皆是 两者皆不是13局部外用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药物是:14口服无效,必须注射给药的药物是:15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选用:16可用于诊断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水平的药物是:型题17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 A抑制各种炎症反应 B中和毒素作用 抗免疫作用 D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E抗休克作用18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包括: 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B对人体淋巴细胞无溶解作用 小剂量主要抑制体液免疫,大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 促进淋巴细胞移行到人体组织内 E不影响血淋巴细胞数目19糖皮质激素可用于: A原因不明的高热风湿性关节炎 过敏性休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病毒性水痘20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 A诱发或加重感染 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骨质疏松 D血压下降 E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病21糖皮质激素可引起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是: A高血压 B骨质疏松、伤口愈合迟缓 C肌肉萎缩 D向心性肥胖 E精神失常2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可引起:A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应激状态下易发生肾上腺危象 原病情恶化 原病情复发 E反跳现象23糖皮质激素禁用于: A严重高血压B糖尿病 严重精神病 D孕妇E角膜溃疡二、填空题 1糖皮质激素的短效制剂有氢化可的松或可的松,中效制剂有泼尼松龙或泼尼松,长效制剂有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2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在于糖皮质激素与靶细胞细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后影响了参与炎症的一些基因转录,从而抑制炎症过程的某些环节。3可的松和泼尼松在肝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而生效,故严重肝功能不全病人应该选用后两者。4糖皮质激素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原因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力。 5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果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由于皮质激素的反馈性抑制脑垂体对的反应,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因此不可骤然停药。6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这是由的节律性所引起。临床用药可随这种节律采用隔日疗法。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