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田坎系数测算方案 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 耕地田坎系数测算方案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2008年10月8日目 录1 田坎系数测算概述11.1 耕地与田土坎11.2 田坎系数的基本概念21.3四川省田坎系数测算及应用工作内容21.4四川省田坎系数测算范围32 田坎系数测算的影响因素42.1 地貌类型42.2 地面坡度42.3 耕地利用方式53 田坎系数样方取样综合区划53.1四川省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点53.2 样方区划的原则73.3 综合区划的分区方法83.4 四川省综合区划取样分区84 田坎系数样方布设方案124.1总体原则134.2样方数量的确定134.2.1川西平原区样方数量的确定144.2.2盆地丘陵、低山区样方数量的确定154.2.3盆周山地区样方数量的确定174.2.4川西南山地区样方数量的确定184.2.5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样方数量的确定194.3样方的空间分布204.4 样方面积的确定275 样方测量方法与数据处理275.1样方测量方法选择275.2样方施测的基本要求28(1)样方施测的精度要求28(2)坐标系28(3)施测样方的选择28(4)样方施测的主要内容29(5)样方编号305.3 样方数据处理、统计与提交30(1)样方数据处理30(2)田坎系数统计315.4 成果整理316田坎系数测算的检查验收326.1成果资料检查326.2田坎系数样方检查327田土坎系数测算的主要成果337.1市(州)级样方施测的主要成果337.2省级田土坎系数测算的主要成果348样方选点的调整349工作安排359.1职责分工359.2 时间安排36附表1 四川省田坎系数样方布设检索表37附表2 样方田坎系数测算表41附表3 县耕地田坎系数样方汇总表43附表4 田坎系数表44附表5 县(市、区)样方布设检索表45附表6 县(市、区)田坎系数样方选布点意见书46附表7 四川省市(州)及县(市、区)样方分布汇总表47 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田坎系数测算方案1 田坎系数测算概述耕地田坎系数测算是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尤其是农村土地调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是测算出耕地调查图斑中田坎面积占耕地图斑面积(扣除其他线状地物面积后)的比例,保证耕地面积调查的准确性。四川省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地块分布破碎,田坎多而曲折,采用中小比例尺(1:10000)调查难以直接调查出田坎数量和面积,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土地利用综合区划的基础上,确定耕地田坎系数测算的样方布设方法、样方测量方法和样方数据统计方法等,对于提高四川省耕地调查的精度,确保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面积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 耕地与田土坎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田坎是指耕地中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的地坎。耕地中宽度1.0 m(南方,四川省适用)固定的沟渠、道路分别按沟渠、道路调查统计。耕地和田土坎是不可分割的,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耕地和田土坎是两个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1.2 田坎系数的基本概念四川省耕地中宽度1.0 m的田土坎数量多,密度大,在1:10000比例尺图上很难表示出来。因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地面 2以上的坡耕地,田土坎不调查,耕地和田土坎在调查图上用耕地图斑表示。在土地调查统计中,田土坎系数是指耕地图斑中田土坎面积所占耕地图斑面积的比例。耕地图斑的田土坎系数大小,由所处在的地貌类型、坡度级、耕地类型决定。耕地田坎系数测算方法:首先划分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区,然后在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区内按照坡耕地类型选取耕地样方,最后实地测量样方内的耕地和田土坎及其他非耕地面积,即得到样方田坎系数:田坎系数=田坎面积合计/(样方面积其他线状地物面积合计)100%同一个坡耕地类型组内的若干个样方田土坎系数加权平均,即得到某个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区内的某个坡耕地类型组的田土坎系数。1.3四川省田坎系数测算及应用工作内容(1)制定田坎系数测算及应用工作计划;(2)分析研究四川省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特征,确定田坎系数样方布设分区;(3)在样方布设分区的基础上,划分样方的坡耕地类型组;(4)根据四川省坡耕地的分布的现状,确定每个坡耕地类型组样方数量、大小及位置分布;(5)田坎系数样方实地测量;(6)田坎系数样方实地测量的监督检查;(7)田坎系数样方数据处理;(8)田坎系数分组、分区汇总;(9)编制全省田坎系数应用方案;(10)成果整理:编制样方分区图、样点分布图,编制田坎系数分区图表,编写总结报告、分析报告;(11)检查验收。1.4四川省田坎系数测算范围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耕地分5个坡度级(上含下不含,表1),坡度2的视为平地,不测算耕地田坎系数;坡度2的,分为梯田和坡地两类,按不同坡度级分别测算田坎系数。表1 耕地坡度分级及代码坡度分级226615152525坡度级代码根据四川省实际情况,由于高山高原区地二次土地调查比例尺为1:50000,坡度2耕地的田坎无法上图,因此针对该区域的特殊情况,增加测算坡度2耕地的田坎系数。不同比例尺调查区的基本要求如下:1:2000及更大比例尺调查区:所有坡度级的耕地不测田坎系数,田坎全部实地调查(测绘);1:5000调查区:2以上的坡耕地田坎系数由省统一测算;小于或等于2的耕地不测田坎系数;1:10000调查区:2以上的坡耕地田坎系数由省统一测算;小于或等于2的耕地不测田坎系数;1:50000调查区:0以上的坡耕地田坎系数由省统一测算(因为小于或等于2的耕地田坎无法上图)2 田坎系数测算的影响因素影响耕地田坎系数的因素很多,包括调查区耕地分布区域的地形地貌类型(特征)、地面坡度状况、耕地利用方式(梯田或坡地)、母质与土壤类型、田块规模(面积大小)和种植方式、耕地垦殖水平和开发利用程度等,主要影响因素有:2.1 地貌类型 不同地貌类型其地势、坡形、海拔高度不同,是影响耕地田坎系数的自然因素之一。按照四川农业地貌区划可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平坝)等类型。山地、丘陵区的耕地田坎数量多,分布密集,田坎系数相对较大;平原区耕地分布集中连片,田块面积大,田坎系数相对较小。在考虑地貌类型对耕地田坎系数的影响时,主要体现在样方取样综合区划的分区上,一级分区主要考虑大的地貌组合的影响,二级分区主要考虑一级区内具体地貌类型和行政区划的影响。2.2 地面坡度耕地中田块面积大小及田坎的高度、宽度,与所处在的地面坡度直接相关,地面坡度对田坎系数影响最大。坡度对田坎系数的影响,基本上呈正相关,即坡度越大,田坎系数越大,坡度越小,田坎系数越小。2.3 耕地利用方式同一区域耕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对田坎系数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同一坡度级的梯田和坡地田坎系数具有明显差异。按本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要求,耕地利用方式按梯田、坡地两类划分。根据四川梯地面积少分布零星实际情况,把2以上水浇地和旱地中的梯地统一归入坡地处理。综上所述,根据已有的对典型地区样方实测的研究结果,按照对耕地田坎系数的影响程度、相关性大小、实施的难易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结合本次土地调查耕地田坎系数测算的要求,确定对田坎系数有重大影响、相关性显著并且容易实施的“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分区)”、“耕地坡度级”和“耕地利用方式”等三类因素作为田坎系数测算样方选取的必选因素。首先按地形地貌类型相似性、耕地分布特征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地面坡度等级和耕地利用方式(梯田、坡地类型)进行分组,然后均匀布设样方,实测样方田坎及其他非耕地面积,计算、统计系数。3 田坎系数样方取样综合区划3.1四川省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点由于土地资源的形成及利用特性是由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土地资源的形成及利用特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土地资源的利用,尤其是农业利用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四川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全省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总格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平原(河谷平原、扇形平原)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具有地势平坦,水、热条件充沛,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垦殖率高等特点。丘陵(低丘、中丘、深丘)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和东部,海拔小于800米,高差在20200米之间。丘陵区地势起伏多变,微地貌类型复杂,水、热条件充沛、土地垦殖系数较高,是四川省的传统农业区,主要的粮油生产基地。但耕地后备资源少,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土地质量等级较低,土层浅簿,旱坡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较大。山地(低山、中山、高山)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川西和川南一带,由于分布范围广,气候的地域分异十分显著,土地质量等级低,地面坡度大,地块破碎,土地生产力较低,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四川农、林、牧综合发展区。高原主要分布于西部。海拔高,自然条件最差,由于气温较低,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发展相对落后,是四川省最主要的牧业发展区。根据四川省2004年坡耕地调查统计,全省耕地面积9019.7万亩,的耕地1469.4万亩,占总耕地比重16.29%,其中,川西北高山高原区的耕地20.7万亩,占总耕地比重2.29%; 2-6的耕地1558.0万亩,占总耕地比重17.27%;6-15的耕地3155.2万亩,占总耕地比重34.98%;1525的耕地2161.4万亩,占总耕地比重23.96%;25的耕地655.7万亩,占总耕地比重7.49%(见表2、表3)。全省的坡耕地7550.3万亩,其中,2-6的坡耕地占全省坡耕地的18.44%;6-15的坡耕地占全省坡耕地的40.13%;1525的坡耕地占全省坡耕地的29.58%;25的坡耕地占全省坡耕地的11.86%(见表4)。表2 四川省坡耕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万亩政区年代耕地 合计坡地及梯田2-66-15152525面积面积坡地梯田坡 地梯 田坡 地梯田坡地梯田四川省2004 9019.7 1469.4 7550.3505.2 1052.8 1905.9 1249.3 1731.3 430.1 578.1 97.6 表3 四川省坡度耕地比重表(占总耕地比例) 单位:行政区年代全省耕地坡地及梯田2-66-15152525比例比例坡地梯 田坡 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四川省200410016.2983.715.6011.6721.1313.8519.194.776.411.08表4 四川省坡度耕地比重表 (占耕地比例) 单位:行政区年代全省耕地坡地及梯田2-66-15152525坡地梯 田坡 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四川省20041006.36 12.76 25.43 14.83 22.47 6.55 9.45 2.15 3.2 样方区划的原则田坎系数测算样方取样综合区划应按耕地分布、地形地貌相似性等特征,遵循地貌组合相似性原则和土地利用类型相似性原则进行分区。(1)地貌组合相似性原则:地貌类型的差异是产生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地资源特性分异的主导因素。同一分区内,自然环境基本相似,其主导因素是地貌组合。在同一区内,由地貌类型的差异引起的气候、植被、土壤和土地利用等条件的变异最小,而不同分区之间的变异则较大。(2)土地利用相似性原则:同一分区内,土地利用结构相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土地资源的优势与问题、改良利用方向相似,而不同分区之间则呈现明显差异。(3)在进行取样综合区划时,为便于具体实施,可考虑大区(一级区)和亚区(二级区)划分尽可能保持县级行政单位的完整性。3.3 综合区划的分区方法依据上述综合区划的原则,以耕地分布的主要地貌类型作为分区的主导因素,对四川省辖区进行分区,首先划分出综合区划取样大区(一级区)。由于大区(一级区)划分综合考虑的是大的地貌组合,在同一大区内仍分布有不同的地貌类型(二级区),而在不同的地貌类型(二级区)内其耕地分布和利用方式上仍然存在差异,其耕地田坎系数差异也比较明显。如在川西平原水田农业区内的平坝与台地两种地貌类型区内的耕地田坎系数就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在大区划分的基础上,还应根据一级区内具体情况,结合县级行政区划和主要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特点划分不同的取样亚区(二级区)。分区命名采用综合连续命名法。大区(一级区)名为“地理方位+地貌组合类型+土地利用”,以罗马数字表示区号(如I、II.等);亚级(二级区) 以“行政区划范围”命名,以罗马字配合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I-A、II-B等)。3.4 四川省综合区划取样分区按照综合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方法,结合四川省地形地貌、耕地分布特征,全省共分为5个大区(一级区),各大区内再根据具体的特点续分为14个取样亚区(二级区)。各大区、取样亚区的名称、地貌类型、坡耕地面积比重及所包括的主要行政区划见表5、表6。表5 四川省坡耕地结构统计表单位:地貌分区(一级区)全省耕地比例全省坡耕地比例坡地及梯田(2坡耕地比例)2-66-15152525 川西平原区17.289.523.12 3.89 1.75 0.75 盆地丘陵低山区56.4260.6413.14 27.08 15.94 4.74 盆周山地区14.9217.470.99 5.12 6.86 4.50 川西南山地区8.148.751.05 3.15 3.26 1.29 川西北高山、高原区3.233.630.81 1.02 1.22 0.58 全省合计10010019.12 40.26 29.03 11.59 (1)川西平原区()川西平原水田农业区位于四川东部盆地的西部,介于龙泉山脉以西,龙门山系以东,江油市区以南,乐山市五通桥以北。该地貌以平坝为主,占该区面积的47%;次为山地,占31.2%;丘陵(含台地)最少,只占21.3%。按地貌类型,该区续分为3个亚区(二级区):成都亚区(-A)、绵阳-德阳亚区(-B)、乐山-名山亚区(-C),见表6。(2)盆地丘陵低山区()盆地丘陵区位于四川盆地底部,介于龙泉山以东,方斗山以西,峨眉山和大娄山以北,剑门山、观面山一线以南。行政区划上, 包括内江、遂宁、自贡、南充、广安等5个市的全部县(市、区),乐山、眉山、宜宾、泸州、绵阳、广元等6市的部分县(市、 区)和德阳的中江县及成都市的金堂县。这一区域是全省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区。根据区内地貌条件差异,在该区续分为4个亚区。分为广安-达川亚区(II-A)、内江-南充亚区(II-B)、自贡-泸州亚区(II-C)、巴中-剑阁亚区(II-D),见表6。(3)盆周山地区()盆周山地农林交错区位于四川盆地周边山地,包括北部及南部两部分山地。北部山地介于岷山山系以东,剑阁、旺苍、巴中、通江一线以北;南部山地介于高县、屏山一线以南,二郎山以东,泥巴山以北,四姑娘山以南。该区地貌以山地为主,有小部分平坝及丘陵。按地貌类型,该区续分为3个亚区(二级区),即广元-万源亚区(-A)、屏山-叙永亚区(-B)、雅安-沐川亚区(-C),见表6。(4)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位于省境的西南部,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山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介于泥巴山以南,大凉山以西,锦屏山以东。该区地貌以山地为主。本区位于行政区划上,包括攀枝花市全部5个县(区);凉山州除干洛县以外的所有县(市);该区共划分为2个亚区。即:攀枝花-西昌亚区(-A)、会理-昭觉亚区(-B),见表6。(5)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本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川西北高山高原地区。该区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分别占86.2%和13.8%。行政区划上包括阿坝州、甘孜州全境,幅员面积23880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0.97%,是全省幅员面积最大,但人口和耕地最少的土地利用区。根据区内各区域在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土地利用方向上的差异,划分为2个亚区。即:马尔康-康定亚区(-A)、若尔盖-甘孜亚区(-B),见表6。表6 四川耕地田坎系数测算综合区划取样分区检索表一级区名二级区名所包含的市州及县(市、区)I、川西平原区I-A成都亚区成都市除金堂县以外的1个县、市、区全部范围I-B绵阳-德阳亚区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安县、江油市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罗江县、什邡县、绵竹县共9个县(市、区)I-C乐山-名山亚区乐山市: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夹江县、峨眉山市眉山市:青神县、彭山县、东坡区、丹陵县、洪雅县雅安市:名山县 共11个县(市、区)I区合计39个县(市、区)II、盆地丘陵低山区II-A广安、达川亚区广安市:邻水县、华蓥市达州市:通川区、达县、大竹县、开江县、宣汉县 共7县(市、区)II-B内江-南充亚区内江市:全市5县(市、区)资阳市:简阳县、乐至县、安岳县、雁江区遂宁市:全市5县(市、区)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西充县、蓬安县、营山县、南部县广安市:广安县、岳池县、武胜县绵阳市:三台县、盐亭县德阳市:中江县成都市:金堂县眉山市:仁寿县乐山市:井研县达川市:渠县 共31县(市、区)II-C自贡-泸州亚区自贡市:全市6县(区)泸州市:江阳区、龙马滩区、泸县、合江县、纳溪县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县、长宁县、江安县、南溪县乐山县:犍为县 共17县(市、区)II-D巴中-剑阁亚区巴中市:巴州区、平昌县南充市:阆中市、仪陇县广元市:剑阁县、苍溪县绵阳市:梓潼县 共7个县(市)II区合计62县(市、区)续表6 四川耕地田坎系数测算综合区划取样分区检索表III盆周山地区III-A广元-万源亚区绵阳市:北川县、平武县广元市:市中区、元坝区、朝天区、青川县、旺苍县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达州市:万源市 共10县(市、区)III-B屏山-叙永亚区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宜宾市:兴文县、珙县、筠连县、高县、屏山县 共7县III-C雅安-沐川亚区雅安市:雨城区、荥经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汉源县、石棉县乐山县:沐川县、马边县、金口河区、峨边县凉山州:甘洛县 共12县(市、区)III区合计29县(市、区)IV川西南山地区IV-A攀枝花-西昌亚区攀枝花市:所属全部5县(区)凉山州:西昌市、德昌市、盐源县、冕宁县、木里县 共10县(市、区)IV-B会理-昭觉亚区凉山州:越西县、喜德县、美姑县、昭觉县、金阳县、布拖县、普格县、宁南县、会理县、会东县、雷波县 共11县IV区合计20县(市、区)V川西北高山、高原区V-A马尔康-康定亚区阿坝州:南坪县、松潘县、黑水县、茂县、汶川县、理县、马尔康县、小金县、金川县甘孜州:丹巴县、道孚县、康定县、泸定县、雅江县、九龙县、稻城县、乡城县、得荣县、巴塘县、白玉县 共20县V-B若尔盖-甘孜亚区阿坝州: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壤塘县甘孜州:色达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理塘县、德格县、石渠县 共11县V区合计31县总计5区14亚区181县(区、市)4 田坎系数样方布设方案根据四川省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特点和耕地分布状况,在综合区划进行分区(一级区、二级区)的基础上,再在区内按不同坡度级(26、615、1525、25)和耕地类型(梯田、坡地)进行分组(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增加2坡度级),确定基本取样单元,完成样方布设。4.1总体原则(1)样方布设数量:按国家规程规定,要求保证每个坡耕地类型组的有效样方数量不少于30个,考虑到田坎系数统计的需要和样方选择可能出现的代表性不够的问题,实际选取和施测的样方数量应大于35个,以保证有效样方数量满足要求(由于部分亚区内个别耕地类型组样方数量实际无法满足要求,可考虑以大区为单元尽量满足最小有效样方数量要求);坡耕地类型组所处在的二级区域耕地面积越大,布设的样方数量越多。在具体布设样方时,还应考虑行政区划的因素,使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内同坡度级、同耕地类型组样方数量相对均衡,所以在实际布设样方时作了适当调整。(2)样方布设位置:样方布设和选择时,坚持样方的代表性、典型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确定样方空间位置时,需考虑样方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和代表性。尤其是在同一县级行政单位内,各坡度级的样方数量应考虑在不同地貌类型区(平坝、丘陵、山区)内空间分布相对均衡。(3)样方面积大小:6(含川西北高山高原区2)、615、1525、25四个坡度级分别不小于20、15、12、6亩。4.2样方数量的确定根据国家规程结合四川省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全省拟布设样方共6000个,其中川西平原区866个,盆地丘陵、低山区3014个,盆周山地区1293个,川西南山地区530个,川西北高山、高区297个(其中含2坡度级样方39个)。全省耕地面积9019.7万亩(2004年坡耕地调查统计),其中以上的坡耕地7550.3万亩,全省平均每万亩坡耕地布设样方0.8个。各级地貌类型区、坡耕地类型区占全省耕地面积的比例见表7,各级地貌类型区、坡耕地类型区的样方分布情况见表8。表7 四川省坡耕地类型结构统计表单位:地貌分区(一级区)全省坡耕地-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川西平原区9.52 0.91 2.21 2.07 1.82 1.39 0.36 0.66 0.10 盆地丘陵低山区60.64 3.68 9.46 17.19 9.90 12.45 3.49 3.57 0.90 盆周山地区17.47 0.45 0.54 2.67 2.46 4.41 2.45 3.38 1.12 川西南山地区8.75 0.51 0.54 2.48 0.67 3.00 0.26 1.25 0.04 川西北高山高区3.63 0.81 0.00 1.02 0.00 1.22 0.00 0.58 0.00 全省合计100.00 6.36 12.76 25.43 14.83 22.47 6.55 9.45 2.15 表8 四川省田坎系数样方布设统计表单位:个地貌分区(一级区)样方数-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 地梯田川西平原区866 1391761731521304749盆地丘陵低山区3014 25145475553655422218458盆周山地区1293 1239719519225519519442川西南山地区530 737091721323557川西北高山高原区297 363712750750350全省合计6000 36365779912899521146499519100注:川西北高山高原区为1:50000比例尺调查区4.2.1川西平原区样方数量的确定川西平原区(一级区)耕地面积1555.9万亩(2004年坡耕地调查统计),其中的耕地841.5万亩;以上的坡耕地714.4万亩,占全省坡耕地面积的9.52%,共设定样方866个。成都亚区、绵阳-德阳亚区、乐山-名山亚区坡耕地(以上)占全省坡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44%、3.61%、3.46%,设定样方分别为234个、319个、313个。亚区内坡耕地类型组样方数最多80个样方,最小5个样方;一级区内坡耕地类型组样方数最多176个样方,最小47个样方。部分取样组所处在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小,无法满足最小有效样方数,用相邻区域同坡度级、同耕地类型田坎系数代替。坡耕地类型组所处在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及样方分配数量见表9、表10。表9 川西平原区坡耕地类型结构统计表单位:地貌分区(二级区)合计-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A 成都亚区2.44 0.31 0.56 0.54 0.37 0.49 0.07 0.08 0.02 -B绵阳-德阳亚区3.61 0.32 0.79 0.95 0.85 0.46 0.12 0.12 0.01 -C乐山-名山亚区3.46 0.28 0.87 0.57 0.59 0.45 0.17 0.46 0.06 一级区合计9.52 0.91 2.21 2.07 1.82 1.39 0.36 0.66 0.10 表10 川西平原区田坎系数样方布设统计表单位:个地貌分区(二级区)合计2-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 田-A 成都亚区234445147414056-B绵阳-德阳亚区31947638064451010-D乐山-名山亚区31348624647453233一级区合计866139176173152130474904.2.2盆地丘陵、低山区样方数量的确定地丘陵、低山区耕地面积5088.9万亩(2004年坡耕地调查统计),其中的耕地523.1万亩;以上的坡耕地4565.8万亩,占全省坡耕地面积的60.64%,共设定样方3014个。广安-达川亚区、内江-南充亚区、自贡-泸州亚区、巴中-剑阁亚区坡耕地(以上)占全省坡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73%、32.68%、13.29%、7.94%,设定样方分别为401个、1518个、657个、438个。亚区内坡耕地类型组样方数最多448个样方,最小9个样方;一级区内坡耕地类型组样方数最多755个样方,最小58个样方。部分取样组所处在区域坡耕地面积比例小,无法满足最小有效样方数,用相邻区域同坡度级、同耕地类型组样方田坎系数代替。坡耕地类型组所处在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及样方分配数量见表11、表12。表11 盆地丘陵低山区坡耕地类型结构统计表单位:地貌分区(二级区)合计-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 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II-A广安-达川亚区6.73 0.21 0.94 1.03 1.76 1.36 0.66 0.66 0.10 II-B内江-南充亚区32.68 2.06 5.27 11.08 2.76 8.57 0.67 2.17 0.09 II-C自贡-泸州亚区13.29 1.11 2.59 3.20 2.60 1.61 1.22 0.46 0.50 II-D巴中-剑阁亚区7.94 0.30 0.66 1.88 2.77 0.91 0.94 0.28 0.21 一级区合计60.64 3.68 9.46 17.19 9.90 12.45 3.49 3.57 0.90 表12 盆地丘陵低山区田坎系数样方布设统计表单位:个地貌分区(二级区)合计2-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 田坡地梯田坡 地梯 田II-A广安-达川亚区401 355750957540409II-B内江-南充亚区1518 12724844818334769879II-C自贡-泸州亚区657 6011115213482642727II-D巴中-剑阁亚区438 293810512450493013一级区合计3014251454755536554222184584.2.3盆周山地区样方数量的确定盆周山地区耕地面积1345.7万亩(2004年坡耕地调查统计),其中的耕地28.9万亩;以上的坡耕地1316.8万亩,占全省坡耕地面积的17.47%,共设定样方1293个。广元-万源亚区、屏山-叙永亚区、雅安-沐川亚区坡耕地(以上)占全省坡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7.18%、6.86%、3.43%,设定样方分别为510个、465个、318个。亚区内坡耕地类型组样方数最多122个样方,最小17个样方;一级区内坡耕地类型组样方数最多255个样方,最小42个样方。部分取样组所处在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小,无法满足最小有效样方数,用相邻区域同坡度级、同耕地类型组样方田坎系数代替。坡耕地类型组所处在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及样方分配数量见表13、表14。表13 盆周山地区坡耕地类型结构统计表单位:地貌分区(二级区)合计-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 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A广元-万源亚区7.18 0.12 0.21 1.19 1.14 2.12 0.73 1.56 0.11 -B屏山-叙永亚区6.86 0.21 0.13 0.86 0.97 1.27 1.54 0.94 0.95 -C雅安-沐川亚区3.43 0.12 0.21 0.62 0.35 1.02 0.18 0.88 0.06 一级区合计17.47 0.45 0.54 2.67 2.46 4.41 2.45 3.38 1.12 表14 盆周山地区田坎系数样方布设统计表单位:个地貌分区(二级区)合计2-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 田坡地梯田坡 地梯 田-A广元-万源亚区510 4544787912252900-B屏山-叙永亚区465 42176775671045142-C雅安-沐川亚区318 363650386639530一级区合计129312397195192255195194424.2.4川西南山地区样方数量的确定川西南山地区耕地面积734.2万亩(2004年坡耕地调查统计),其中的耕地75.8万亩;以上的坡耕地658.4万亩,占全省坡耕地面积的8.75%,共设定样方530个。攀枝花-西昌亚区、会理-昭角亚区坡耕地(以上)占全省坡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27%、5.48%,设定样方分别为236个、294个。亚区内坡耕地类型组样方数最多90个样方,最小14个样方;一级区内坡耕地类型组样方数最多132个样方,最小35个样方。部分取样组所处在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小,无法满足最小有效样方数,用相邻区域同坡度级、同耕地类型组样方田坎系数代替。坡耕地类型组所在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及样方分配数量见表15、表16。表15 川西南山地区坡耕地类型结构统计表单位:地貌分区(二级区)合计-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 田坡地梯田坡地梯 田-A攀枝花-西昌亚区3.27 0.27 0.34 0.74 0.38 0.91 0.15 0.46 0.03 -B会理-昭觉亚区5.48 0.24 0.19 1.75 0.29 2.09 0.11 0.80 0.01 一级区合计8.75 0.51 0.54 2.48 0.67 3.00 0.26 1.25 0.04 表16 川西南山地区田坎系数样方布设统计表单位:个地貌分区(二级区)合计2-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 田坡地梯田坡 地梯 田-A攀枝花-西昌亚区23638353535422130-B会理-昭觉亚区29435355637901427一级区合计530 7370917213235574.2.5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样方数量的确定川西北高山、高原区调查主比例尺为1:50000,因调查比例尺太小,耕地分布破碎,耕地中的地坎不能调查上图,5个坡度级均要测算田坎系数。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极少梯田耕地类型,只测算坡地田坎系数。川西北高山、高原区耕地面积291.3万亩(2004年坡耕地调查统计),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63%,共设定样方297个。马尔康-康定亚区、若尔盖-甘孜亚区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52%、1.11%,设定样方分别为177个、120个。亚区内坡耕地类型组样方数最多40个样方,最小2个样方;一级区内坡耕地类型组样方数最多75个样方,最小3个样方。部分取样组所在区域的耕地面积比例小,无法满足最小有效样方数,用相邻区域同坡度级、同耕地类型组样方田坎系数代替。坡耕地类型组所在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及样方分配数量见表17、表18。表17 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坡耕地类型结构统计表单位:地貌分区(二级区)合计-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A马尔康-康定亚区2.52 0.00 0.40 0.00 0.73 0.00 0.89 0.00 0.50 0.00 -B若尔盖-甘孜亚区1.11 0.00 0.41 0.00 0.29 0.00 0.33 0.00 0.08 0.00 一级区合计3.63 2.290.81 0.00 1.02 0.00 1.22 0.00 0.58 0.00 表18 川西北高山、高原区田坎系数样方布设统计表单位:个地貌分区(二级区)合计-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 田-A马尔康-康定亚区17721336240040035-B若尔盖-甘孜亚区12015035035035000一级区合计297 3637127507503504.3样方的空间分布(1)田坎系数样方按单位耕地面积的分布比例四川省以上的坡耕地7550.3万亩(2004年坡耕地调查统计),平均每万亩坡耕地布设样方0.80个/万亩,其中川西平原区布设样方1.20个/万亩,盆地丘陵低山区布设样方0.66个/万亩,盆周山地区布设样方0.98个/万亩,川西南山地区布设样方0.80个/万亩,川西北高山高区布设样方1.08个/万亩,见表19。表19 四川省田坎系数样方单位坡耕地面积分布比例单位:个/万亩地貌分区(一级区)全省-66-1515-2525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坡地梯田川西平原区1.20 01.93 1.08 1.08 1.11 1.24 1.64 1.13 0.00 盆地丘陵低山区0.66 00.87 0.63 0.59 0.72 0.60 0.82 0.64 0.81 盆周山地区0.98 03.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远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信息技术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三沙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信息技术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广元木纹铝扣板施工方案
- 招标文件施工方案评分
- 白皮书:2025年中国托育服务行业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
- 办公楼板施工缝施工方案
- 湖州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合规管理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邮政2025安徽省秋招供应链解决方案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烟厂考试题及答案
- 电网稳定性提升:2025年储能技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报告
- 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简介范文
- 静电复印纸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 高一 人教版 英语 必修一第四单元《Lesson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课件
- 中建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指南
-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分享
- 2024年新人教版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 足球比赛-开幕式组织方案
- 电梯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安全围栏检修方案
- 我的家乡课件中班
- 2024永磁外转子 EC 风机系统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