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2)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3)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2、认识对比、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3、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对获取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重点】1. 认识燃烧的条件2、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 1、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策略】(处理重难点的手段与途经)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手实验,获取第一手材料,再对其进行分析,突出课题重点;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师生共同讨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使难点得以突破。学具教具准备1、仪器:蒸发皿、酒精灯、火柴、镊子、导管、烧杯(500 mL1只、1 000 mL3只)、铜板螺帽、 灭火器简易装置2、用品:棉花、酒精、开水、蜡烛、小纸条、小煤块、小石块、白磷、红磷、碳酸钠(固体、浓溶液)、盐酸(1:4、浓)多媒体等三、课时安排 : 1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及预测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通过PPT课件展示几幅与火有关的图片。【分析】火能造福人类,火也能给人类带来给人类带来灾难。【设问】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呢?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针对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提出对学生有意义的问题,引入新课活动与探究一燃烧条件的探究燃烧所需要的条件的探究。分组实验:1-4组做第一个实验,5-8组做第二个实验,9-12组做第三个实验(1)在蒸发皿内分别放入少量水和酒精,用火柴点燃观察谁能被点燃。实验结束后用湿抹布盖灭(2)将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3)将一张小纸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比较点燃的难易1、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2、交流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3、师生共同小结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此实验对空气的污染较严重,所以是老师演示给学生观察,还是学生分组实验,应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此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活动与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并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由不同的实验事实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活动与探究二燃烧条件的探究1探究实验步骤一:如下图步骤二:将薄铜片上的红磷与小石头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三者必须同时满足。3设问:如何设计实验使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呢?生 1全班分10个小组,按照学案的步骤完成“燃烧的条件”实验。2根据实验现象一起讨论燃烧的条件。师 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指导同学们安全、正确的完成实验。生完成学案,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起评出最佳的结果。师 鼓励同学们的积极的动手和思考问题。提出探究时出现的小问题。避免再犯。可能出现异常现象:1、铜片上的红磷也燃烧起来2、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均不能燃烧探究内容在教材的演示实验中略有改进。增加了对非可燃物的探究。更加有利于同学们得出燃烧的条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活动与探究三 燃烧的条件的应用1通过学生回答,师生共同确立方案,教师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中燃烧”。装置如下图:2讨论为什么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能燃烧?3、讨论改进装置,以利环保改进实验33、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水火能容”的实例吗?(倾倒蜡烛油的实验) (简单常用改进实验) (改进实验2)生认真观察,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师 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师生共同小结改进实验生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内容1改进演示实验优点:向水中通入氧气,硬纸片不能很好的固定白磷,白磷四处游动,不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可以用一个螺帽代替硬纸片,白磷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并且能清楚的观察到燃烧的现象。也可将热水中的白磷用小漏斗罩住,通入氧气,白磷也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并且也能清楚的观察到燃烧的现象。2从化学走向生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探究1设问: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能给人类带来益处呢?多媒体:火灾的视频火灾失控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2、实验探究现有一支燃着的置于烧杯中的蜡烛,请利用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设计实验使其熄灭。实验截取烛芯扣上烧杯加碳酸钠和稀盐酸用嘴吹灭现象原因3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利用一个原理可灭火。师 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控制不当将演变成无情的火灾。同学们例举生活中的燃烧时,有人就提到了火灾。多媒体展示 火灾的视频。师 我们应掌握有效的灭火方式,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灭火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生1分为10个探究小组进行实验探究灭火的原理 如: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2完成教师所给的表格师 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发现他们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提示,让整个探究过程顺利进行。生 讨论交流后各组派一个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完善。师 鼓励各组的实验方法。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灭火原理。使学生既能看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又能看到处理、使用不当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的灾难,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科学,应用科学,为人类社会驱害谋利的意识。给定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分组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大家的默契,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活动与探究四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1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应该怎样灭火,其原理是什么?(1)炒菜的锅起火了;(2)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起火;(5)森林起火。2油田起火,采用降低其着火点的方法将其熄灭是否可行。为什么?(本课疑点)3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见教材127页)。分四组做“人人都当消防员”的实验。生 根据灭火的原理完成第一题、第二题。 师 “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是本节课的疑点。可将着火点比喻成铁、铜等物质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固有的物理性质,不能随便降低。生1自学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2分四组做简易灭火器灭火的实验,人人都当消防员。1将理论用于实际,巩固灭火的原理。情感上认识火灾是可以控制的,掌握有效的灭火方法能防止发生火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2以提问的形式提出本节课的疑点。形象的比喻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着火点不能降低。3根据教材步骤,自主完成灭火实验。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的喜悦。火灾自救常识看视频学习“遇到火灾如何自救”回答:1、自救时用湿毛巾捂住嘴,是利用了 原理2、匍匐前进利用了 原理3、火警电话是 生 认真看影片。遇到火灾,学会自救。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增强防范火灾意识,掌握一旦出现火灾紧急情况的急救措施。总结教师小结需注意的是:(1)物质的燃烧需要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只需破坏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动画展示火三角的形成:三条边逐渐拼成三角形,火焰燃烧起来动画展示火三角三条边逐渐拆掉,火就熄灭了教师(2)人们在生活中所采用的防火、灭火方法有时不只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而有可能同时破坏几个条件。生 一起回顾两个重点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总结本课的重点。同学对本课的重点由短时记忆过渡到有效的长时记忆。作业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惨重,请任选一地,调查火灾情况,根据其特点和你所学的知识,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万一发生火灾时需要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写一份调查报告可参考的网站:/ / 学生可分组合作调查,也可独立完成,写一篇调查报告。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将课堂延伸到同学们的生活中,进一步拓展所学的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题1燃烧和灭火活动探究 (学案) 学习目标: 班级: 姓名: 1、 燃烧条件的探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填写实验报告【活动与探究一 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实验1:在蒸发皿内分别放入少量水和酒精,用火柴点燃实验2:将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实验3:将一张小纸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比较点燃的难易【活动与探究二 燃烧条件的探究】1、 观察实验现象(实物投影)2、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1) 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 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活动与探究三 燃烧的条件的应用】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活动与探究四】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探究实验内容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蜡烛点燃后截去烛芯点燃的蜡烛后扣上一只烧杯蜡烛点燃后往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蜡烛点燃后用嘴吹灭蜡烛点燃后保留不变总结灭火的方法: 十、偶发事件的预测及处理方法活动与探究一是据课本新增的实验探究内容,教师先让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实验内容,此实验对空气的污染较严重,所以是老师演示给学生观察还是让学生分组实验,确实是老师事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我设计的是学生46人一组分组实验,。本实验目的在于进一步根据实验现象并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由不同的实验事实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活动与探究二探究内容据教材内容实验,学生缺乏比较而得不出结论,在教材的实验中略有改进。增加了对不可燃物的探究。更加有利于同学们通过比较得出燃烧的条件。此实验可能出现异常现象:1、铜片上的红磷也燃烧起来,当红磷和白磷放得太靠近时,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温度升高,达到红磷燃烧的着火点。2、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俊不能燃烧,当烧杯中的水太少,传递的热量不足,温度低于白磷的着火点。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三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由于实验中产生的五氧化二磷白烟有毒,对环境有污染,要求在通风橱中进行。事实上该实验通常都在普通教室里做实验,金属片上即使放很少量的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也会迅速弥漫教室,造成严重污染。 图2装置用导气管向水中的白磷吹氧气,实验不易控制,有时部分白磷会浮于水面而发生燃烧甚至飞溅,白磷易燃且有剧毒,存在安全隐患。 实验完毕后,热水中没有燃烧的白磷呈液态,不便回收,造成原料浪费;而且有的教师把实验后烧杯中的热水和没有燃烧的白磷随意倒掉,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该实验操作不方便,不利于学生分组进行探究,不能体现绿色化学实验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活动与探究三探究内容据课本进行探究,向水中通入氧气,硬纸片不能很好的固定白磷,白磷四处游动,不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需改进实验,改进实验优点:可以用一个螺帽代替硬纸片,白磷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并且能清楚的观察到燃烧的现象。也可将热水中的白磷用小漏斗罩住,通入氧气,白磷也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并且也能清楚的观察到燃烧的现象。还可事先收集好一集气瓶氧气,实验时将集气瓶倒扣在热水中的白磷上,可看到白磷在水中剧烈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且有水柱上升,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并且环保。改进实验既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探究,给定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可能得不出几个答案,也可能有很多方法,教师此时应适时引导,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分析最佳最可行的方法,师生共同小结,对成功组别给以肯定和表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使同学们初尝掌握新享受探究和成功的喜悦。分组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大家的默契,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是本节课的疑点。开始学生可能会产生误解,教师可将着火点比喻成铁、铜等物质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固有的物理性质,不能随便降低。以提问的形式提出本节课的疑点。形象的比喻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着火点不能降低。十一、教学反思本节课所选的材料,基本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棉花、酒精、开水、蜡烛、小纸条、小煤块、小石块、湿抹布等,都取自于我们身边看不起眼、不经意的东西,通过这节课的演绎、变化,实现了由现实生活向科学世界回归,让学生感到化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化学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我们每一个学生都会是小小科学家。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了引导作用,大部分活动都是由学生完成,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于相关的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通过实验的方式突破重点与难点。我设置了两组学生探究实验燃烧的条件,一个演示实验磷的燃烧,一个开放式的探究怎样使蜡烛熄灭,一组实践性实验人人都当消防员。让学生在实验中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能通过身边常见的物质,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较轻松的得出燃烧的条件,并分析出灭火的方法。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有更准确、深刻的认识。灭火的实战演习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情景。图片的引入,直观、形象、生动,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多媒体:火灾的视频火灾失控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使学生既能看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又能看到处理、使用不当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的灾难,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科学,应用科学,为人类社会驱害谋利的意识。看视频学习“遇到火灾如何自救”, 增强防范火灾意识,掌握一旦出现火灾紧急情况的急救措施。动画展示火三角的形成:三条边逐渐拼成三角形,火焰燃烧起来,动画展示火三角三条边逐渐拆掉,火就熄灭了,使同学对本课的重点由短时记忆过渡到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影视导演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医美护士考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付款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人道主义工作者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配方工程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书法教师招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供应链策略经理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春招银行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会议组织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全渠道零售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 2025贵州茅台和义兴酒业分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油菜飞播作业合同2025年合同履行进度跟踪
- 宁夏煤业面试题及答案
-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配套、工程问题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扬州市数据局:2025可信数据空间基础知识
- 新课标2025版物理培训
- 溃疡性角膜炎症状解读及护理指导培训
- 2025年北京市高职单独招生文化课统一考试(英语)
- 2025首都航空招飞面试题及答案
- 企业导师聘用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