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总体设计理念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同学们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2、教学目标分析A知识与技能:(1)能概述出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能说出常见的易燃物、易爆物(3)知道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B过程与方法:形成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升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养成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三、学情分析同学们以前对燃烧有一定的熟悉,为本堂课打下了一些基础。但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未曾深入的探索燃烧的条件,对于灭火的原理也不了解。初三学生讨论的思维活跃,对新鲜的事物有浓厚兴趣,我将教材的内容略为拓展,增加了魔术表演和制作简单灭火器,使教学内容和实验相互渗透。而且这堂课设计理念就是要做到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五、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中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应当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引导探究法能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中心思想,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还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其模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联系生活。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将探究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准备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创设情景】【魔术1】演示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用酒精浸湿纸手帕,搭在玻璃棒上点燃,燃烧结束后纸手帕完好无损。【引导】今我们一起来解密这个魔术【板书】燃烧的概念导入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从生活中发现化学,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从小魔术引入课题,体会到化学的神奇。很好的激活了课堂,引出了同学们的求知欲。燃烧条件的探究【探究实验】1. 参与小组活动并指导学生实验,宏观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展。分组实验(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片刻。(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教师活动:鼓励同学们的积极的动手和思考问题。提出探究时出现的小问题。避免再犯。2、与同学一起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3、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总结】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三者必须同时满足。【提问】根据燃烧的条件,思考小魔术中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4引导得出着火点的定义1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按照投影的步骤完成“燃烧的条件”实验。2根据实验现象一起讨论燃烧的条件。 两者相结合得出正确的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起评出最佳的结果。学生记录小魔术大解密火焰温度没有达到手帕着火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从而引出了同学们对探究的热情。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探究内容在教材的演示实验中略有改进。增加了对不可燃物的探究。更加有利于同学们说出燃烧的条件。根据所学的内容,解释魔术的奥秘,同学们初尝了解新知识的喜悦。燃烧的条件的应用【演示实验】 “白磷在水中燃烧”。装置如下图: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实验条件1. 热水中通入氧气(无可燃物)2. 烧杯中放入冷水白磷,通入氧气(改变温度)3. 不通氧气,放入白磷加热水(不与空气接触)4. 白磷放入热水中通入氧气举例说明使燃烧更好展示“蜂窝煤”与煤炭图片【提问】为什么蜂窝煤更容易燃烧? 了解控制变量法,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论证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回答问题,回归生活,利用燃烧改善生活1改进演示实验优点:向水中通入氧气,硬纸片不能很好的固定白磷,白磷四处游动,不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可以用一个螺帽代替硬纸片,白磷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并且能清楚的观察到燃烧的现象。2从化学走向生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解释。3在新知识的运用中形成发展的知识结构。养成了同学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让同学们知道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探究【教师引导】我们知道,自从有了火以后,人类就开始吃熟食.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火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虽然火灾事件频频发生但只要我们掌握有效的灭火方式,就可以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提出问题】灭火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实验探究】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并思考为什么该方法有效。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任满足其一。“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是本节课的疑点。教师讲解: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物理属性,不能降低,每种物质都有自己固有的着火点同学们,为什么我们可以吹熄蜡烛,然而用扇子扇火炉会使火燃烧得更旺呢?同学们认真听完讲1分为六个探究小组进行实验探究。2完成教师所给的表格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发现他们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提示,让整个探究过程顺利进行。8分钟后,派一个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完善。鼓励各组的实验方法。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灭火原理。同学们理解分析着火点定义,明确灭火第三种方法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本身没有变化分析原因,得出答案以火灾过渡到燃烧有利还有弊。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知道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给定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分组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增加了大家的默契,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将燃烧和灭火联立,加深印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问题】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应该怎样灭火,其原理是什么?(1)炒菜的锅起火了;(2)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3)森林着火怎么办?(隔绝可燃物)引出几种常见灭火器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问题自主学习提取有用信息,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将理论用于实际,巩固灭火的原理。情感上认识火灾是可以控制的,说出有效的灭火方法能防止发生火灾。形成关注社会的责任【魔术2】:吹熄灭的蜡烛蜡烛,让蜡烛燃烧,让同学们尽可能参与教师解密:烛芯中滴进盛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白磷着火点低,极易燃烧。生活中也有许多易燃易爆的物品同学们感到非常疑惑,明明可以吹熄蜡烛,怎么它反而燃了猜想可能的原因:可能蜡烛上涂了什么东西用小实验再次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了解易燃易爆安全知识1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2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同学们阅读材料,作好记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关心生活,关注消防安全。总结总结本课的重点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一起回顾两个重点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总结本课的重点。同学对本课的重点由短时记忆过渡到有效的长时记忆。作业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和方案,制作简易的灭火装置材料:墨水瓶、玻璃导管、大塑料瓶药品:小苏打、明矾、肥皂、洗衣粉学生可分组合作制作,也可独立完成,加深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理解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将课堂延伸到同学们的生活中,进一步拓展所学的内容,养成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七、板书设计燃烧与灭火一、 燃烧的概念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化学反应。二、着火点定义: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物质固有属性)三、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三者同时满足四、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任满足其一八、 创新与特色本节课的亮点是根据学情灵活的处理教材中的实验和知识衔接到位。在实验方面:1.引课设计小魔术“烧不坏的纸手帕”很好的引出学生兴趣。2.“燃烧的条件”探究中,加入了对不可燃物的探究,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说出结论。3.改进了“水中白磷燃烧”的实验,用螺丝帽控制白磷使实验更容易完成。4.对“灭火原理”探究实验,则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极大的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形成了同学们对化学的热爱之情。5.在了解易燃易爆物以及几种常见灭火器环节,增加小实验“蜡烛被吹燃”,可以高度引起同学们对消防安全的关注。6.作业布置:设计简单灭火器。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将课堂延伸到同学们的生活中,进一步拓展所学的内容,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知识衔接方面:在本堂课中通过一些对比,同学们会很好的理解新知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比如:“蜂窝煤”与煤炭对比,不仅让同学们了解燃烧的条件而且与生活联系。又如:吹熄蜡烛和扇子扇火炉带来的不同效果让燃烧同灭火相联系,而且吹熄蜡烛为下面教学过程“蜡烛被吹燃”做好铺垫。在教学过程中一环扣一环,不唐突不矫揉造作,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九、教学反思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的引导情境,学生灵活的实验探究。在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了解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分析推论的体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对知识理解和认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了提高。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人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与平台运营中的在线教育平台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绿色金融服务模式与案例报告
- 光优组件安装合同模板(3篇)
- 羽毛球教练毕业试题及答案
- 化妆师证考试监考试题
- 2025年食品安全与质量考试试卷及答案
- 小区协防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混凝土工试题及答案
- 四川语文老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尔夫球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高中学习主题班会
- 《机器人驱动与运动控制》全套教学课件
- 带电作业施工方案
- 超市员工岗位职责(33篇)
- VDA6.3 2023 过程审核检查表-参考表单
- 《稻草人》课件-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DL∕T 1084-2021 风力发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 DL-T+1920-2018电网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
- JT-T-1218.3-2018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第3部分第3部分:信号
- 道路维修施工方案
- 出院病人随访分析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