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生理基础知识_第1页
皮肤生理基础知识_第2页
皮肤生理基础知识_第3页
皮肤生理基础知识_第4页
皮肤生理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生理学,樊布仁,皮肤生理学,皮肤的结构及生理功能 常规皮肤的分类及特征问题性皮肤的分类及成因,皮肤的结构及生理功能,皮肤的概念,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表面的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一种组织。覆盖于人体最外层,对人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保护作用。,皮肤的表面积: 成人的皮肤面积为52平方米皮肤的总重量: 总重量约占人体体重的16%皮肤的厚度: 皮肤厚度约为0.54mm,表皮的厚度全身各部位的皮肤厚度不尽相同,眼脸处皮肤最薄,比较娇嫩,足底处皮肤最厚。 皮肤的含水量: 皮肤的含水量占身体含水量的18%20%,在显微镜下皮肤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皮肤的表面有点象连绵起伏的山丘,所以凸起的部位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皮丘,凹进的部位称之为皮沟。,皮肤的表面,皮肤的第一道保护屏障,皮脂膜 呈弱酸性;PH值4.56.5正常的肌肤还原过程 2030分钟 (中和作用),皮脂膜的作用,1、控制水分流失,柔软肌肤和毛发。2、缓冲,保护人体不受化学物质侵害 。3、杀菌、抑菌菌,防止细菌繁殖。,皮肤的结构,皮肤由内至外分三层 1、表皮2、真皮 3、皮下组织4、皮肤的附属器官,表 皮,1、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覆盖全身有保护作 用,表皮由外向内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 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2、表皮层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 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痛、压力、冷、热 等感觉3、表皮从基底细胞繁殖不断向表面推移,形成 各层细胞,以皮屑方式脱落,大概需要28 天,即皮肤的新陈代谢,表皮层的结构,1 角质层 2 透明层 3 颗粒层4 有棘层5 基底层,角 质 层,位于皮肤最外层,由14-18层完全角化、扁平无核的死细胞构成的半层状结构,其形成和脱落有一定的时间性,平均约为14-18天。1、角质层细胞含有角蛋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角质层的含水量在20%-25%之间)使皮肤柔软,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2、吸收部份紫外线。也可防止外界的灰尘、 杂质、微生物侵入。3、化学因素的防护:酸、碱、有机溶酶有 一定的抵抗力,透 明 层,由23层扁平无核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和化学物质的透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只存在于掌、跖部位。,颗 粒 层,位于透明层下,由24层菱形细胞组成。1、颗粒层细胞内含有晶样角素,有折射光的作用,可减少紫外线射入体内;它是表皮的防水屏障,既可以减少表皮挥发,也可是水分及有害物质不易有体表渗入。2、易受酸、碱及阳光暴晒损害而失去功能。3、常温下呈封闭状态,防止水分流失及细菌感染。遇热会产生裂隙而吸收营养。,朗格汉斯细胞:吞噬、加工、传递过敏性抗原的作用,与免疫功能有关,棘 层,由48层带棘突的多角形细胞组成,是表皮层最厚的一层。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1、细胞间隙内有淋巴液流动,为细胞提供营养,具有较强的生命活力,下层 的棘细胞有分裂能力。2、参与外伤的愈合。,基 底 层,位于表皮最下层,是由一层排列整齐的圆柱状细胞构成。1、具有分裂繁殖能力。是表皮层细胞的生命之源。2、决定肤色的深浅,平均每10个基底母细胞中含有1个黑色素细胞。3、抵御紫外线伤害的重要防线,(吸收、折射紫外线),基底膜带,真皮与表皮交界处0.51微米呈波浪型交接,细胞间有间隙主要含有中性粘多糖 基底膜带使表真皮紧密联系起来,是真皮与表皮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能够交换原料和氧气的半渗透膜和屏障作用 一旦受损或结构异常可出现表真皮分离,形成表皮下水疱。,皮肤新陈代谢过程,基底细胞直接从真皮吸收营养,最后形成角化死细胞自行脱落,向表层推移形成表皮各层细胞,不断地分裂繁殖产生新细胞,正常皮肤新陈代谢周期为28天,真 皮 层,乳头层 结缔组织 胶原纤维 网状层 弹性纤维真皮层 网状纤维 基质 此层含水量占皮肤的60%,促进皮肤的湿润和弹性。皮肤的坚实和弹性主要由真皮决定的。储存水分和血液,对皮肤营养起主要作用。,结缔组织乳 头 层,位于真皮最上面、最薄的的一层由胶原纤维组成;形成许多乳头状隆起,给皮肤较大的弹性空间;内含丰富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及毛细淋巴管,将养份送至表皮;乳头下层含有较多的水份,此处缺水,表皮形成细小皱纹。,结缔组织网 状 层,与表皮平行延伸并且相互交织成网,给皮肤以抗压性和坚实性,以保护内在的组织器官,主要由粗大的胶原纤维、较多的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组成,若此层的胶原纤维断裂或者变硬造成皮肤老化而产生皱纹。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为皮肤提供营养,也具有杀菌防御能力。,胶原纤维真皮的主要成分,由胶原蛋白构成,其胶原均结合成束,故有一定伸缩性,使皮肤具柔韧性,抵抗界牵拉,防止皮肤松弛。但缺乏弹性。弹性纤维较好的弹性,使牵拉后的胶原纤维复原,在真皮的网状层较粗大,是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网状纤维较幼稚的胶原纤维,仅见于表皮下及汗腺,皮脂腺,毛囊和毛细血管周围。创伤时大量产生,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纤维母细胞厚度可防疤增生。,基 质,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的胶状物质。主要成分为粘多糖、蛋白质、电解质、和水。保持组织水份,为细胞代谢提供营养,自然屏障,防止病原菌大量侵入;对纤维束起到粘合润滑作用。(故老年人的皮肤多皱,多干燥、多松弛),皮下组织,主要是由脂肪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其厚度约为真皮层的5倍,主要作用是保温防寒、储存能量,缓冲外力,保护内部组织;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和深部毛囊等。,皮肤附属器官,皮肤附属器有 皮脂腺、汗腺、毛发、指甲,毛 发,毛发数约140万根,为角质蛋白构成,吸水性强,其中头发约为10万根,有三个周期,生长期26年,衰退期12周,休止期26个月,毛发可使皮肤避免摩擦,有保湿和装饰作用。,在真皮网状层内,均匀分布于皮肤表面,可滋润皮肤和毛发,防止水分蒸发。皮脂腺以短的排泄关在毛囊腔开口,又称毛囊腺,除了脚掌和手掌外,全身都有皮脂腺,尤其在脸部最多,皮脂腺的分泌在内主要受雄性激素和肾上腺激素控制,青春期分泌最为旺盛,中年后逐渐减少,在外皮脂腺可随温度的升高分泌增多,皮脂的熔点为30左右,皮肤温度若上升1 ,皮脂分泌上升10%,皮脂是一种半流体物质,经由皮脂管到达毛囊口,如果皮脂变硬,毛囊口被堵住,就会形成粉刺,所以保持皮肤的干净,深入清洁毛囊是十分重要的。,皮 脂 腺,汗 腺,a. 小汗腺:分布于除唇部及指甲等处外,小汗腺广泛分布于全身数量远比大汗腺来得多,尤其以手掌、脚底、前额、腋下等处多。b.大汗腺:分布在腋窝、乳晕、肛门及外阴、外耳道等处,细胞间脂质,在医学上叫做组织液。它是细胞生存的大环境。是基底母细胞分裂子细胞的一瞬间产生的透明的粘粘的物质。它也是一个“搬 运工”。 一个完整的细胞 半分裂状态的细胞 已经分裂的细胞,细胞间脂质,皮肤微小循环,营养和氧气从真皮层的动脉毛细血管中渗透出来,是通过一个“搬运工”搬运至基底母细胞,基底母细胞在吸收了营养和氧气后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废弃物,又是通过“搬运工”搬运到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排出。这个过程在皮肤学中叫做微小循环,三角关系,新陈代谢 (不畅通) (慢)微小循环 (少) 细胞间脂质,新陈代谢 (畅通) (快)微小循环 (多) 细胞间脂质,皮肤的七大生理功能,1、保护功能2、调节体温功能3、感觉功能4、吸收功能5、呼吸功能6、分泌与排泄功能7、新陈代谢功能,保护功能,皮肤位于人体的最外层,就像量身订做的一件皮衣,包裹着全身上下,对人体具有保护功能,保护身体受伤与细菌侵入,还可以保护较深与更柔软的器官。,感觉功能,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可感觉外界的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如对: 冷.热.痛.压等外界刺激具有一定感知感觉的功能。,调节体温,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需要比较恒定的体温做保障,正常体温有3637左右。皮肤在体温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皮肤调节体温有两种方式:(1)通过血管调节体温 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体表血流量增多,皮肤散发热增加,使体温不致过高。当气温较低时,皮肤毛细血管网部分关闭,使体表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保持体温。(2)通过汗腺蒸发调节体温 当气温高时,人体大量出汗,汗液蒸发过程中可带走身体的部分热量,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分泌与排泄功能,分泌功能:汗腺可分泌汗液,皮脂腺可分泌皮脂。皮脂在皮肤表面与汗液混合,形成乳化皮脂膜,滋润保护皮肤、毛发。排泄功能:皮肤通过出汗排泄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尿酸、尿素等。,呼吸功能,可通过汗孔,毛孔进行呼吸,直接从空气中呼吸收氧气,同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它的呼吸量大约为肺的1%,应选通透性较好的产品,不可用含脂腊影响皮肤正常呼吸。,吸收功能,皮肤并不是绝对严密无通透性的,它能够有选择地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皮肤直接从外界吸收营养的途径有三种:A、小分子营养物渗透直接进入细胞膜,进入角质细胞内。B、大分子可通过毛孔、汗孔而被吸收。 C、中分子通过细胞与细胞的间隙角质及角质的间隙渗透吸收。,新陈代谢功能,皮肤细胞有分裂繁殖,更新代谢的能力,皮肤的新陈代谢必须在吸收与支出之间得到平衡,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之间最为活跃,在此期间保证良好的睡眠对养颜大有好处。,一天中美容护肤的时间表,对应生理变化,1、23-5:生长修复最旺盛时期8倍,吸收力最强 应使用营养滋润品:晚霜。3、6-7: 水合能力增强,循环下降,易眼肿应使用 保护性日霜与眼霜。5、8-12:皮脂腺分泌增加,抵抗力最强可做刺激性 护理。7、13-15:荷尔蒙下降,吸收力下降,易生细小的皱纹 应使用精华素或紧肤膜保持肌肤生气。9、16-20:循环能力增强,含氧量增加,吸收力增强 最宜美容院护理。10、20-23:微血管抵抗力下降,易过敏,血压下降,易 水肿不宜护理,尤其是敏感性肌肤。,常规皮肤的分类及特征,常规皮肤的分类及特征,分类标准:皮脂腺分泌的皮脂量及角质层的水分。 干性皮肤 中性皮肤 油性皮肤 混合性皮肤,常规皮肤类型,皮脂分泌少水分缺乏,皮沟皮丘不能形成规则的网格状纹理目测时皮肤呈现亚光状态,皮肤易出现干纹甚至脱皮现象,皮肤屏障功能不佳容易受刺激后出现敏感现象。,目测时难以观测到毛孔,干性皮肤的表现特征,干性皮肤的纹理细腻、皮肤没有光泽、没有弹性、皮脂膜较薄,呈酸性,ph值在4.55之间,皮肤干燥缺水。,干性皮肤表面特征 (目测) 放大后皮肤的纹理,皮脂分泌适中水分充足,皮沟皮丘形成规则的网格状纹理,目测时皮肤呈现良好光泽,皮肤屏障功能完好 对刺激因素耐受度好,毛孔细腻,中性皮肤的表现特征,中性皮肤是最好的皮肤,皮肤的纹理细腻,有光泽、有弹性、皮脂膜适中呈弱酸性,ph值在55.6之间,皮肤不油不干水油平衡。,中性皮肤表面特征 (目测) 放大后皮肤的纹理,油性皮肤的分类分类标准:角质层的水分是否缺乏 典型油性皮肤 缺水性油皮肤 油性皮肤是不易衰老的肌肤,毛孔粗大、皮肤油亮有光泽、有弹性、皮脂膜较厚,呈弱碱性ph值在5.66.6之间,油脂分泌旺盛,油性皮肤,皮脂分泌旺盛水分充足,皮沟皮丘形成规则的网格状纹理,皮肤屏障功能完好对刺激因素耐受度好,目测时皮肤呈现反光状态,毛孔粗大常出现粉刺、暗疮,典型油性皮肤的表现特征,典型油性:皮肤表面特征 (目测) 放大后皮肤的纹理,皮脂分泌旺盛水分充足,皮沟皮丘不能形成规则的网格状纹理,有细纹甚至脱皮现象,皮肤屏障功能不佳受刺激后出易现敏感现象,目测时皮肤呈现反光状态,毛孔粗大常出现粉刺、暗疮,缺水性油性皮肤的表现特征,缺水性油性皮肤:皮肤表面特征 (目测) 放大后皮肤的纹理,面部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皮类型,“T”区为中性皮肤表现特征“U”区为干性皮肤表现特征,大多数人属于混合型皮肤,“T”区为油性皮肤表现特征 “U”区为干性皮肤表现特征,“T”区为油性皮肤表现特征“U”区为中性皮肤表现特征,混合性皮肤的表现特征,混合性皮肤:皮肤表面特征 (目测) “T”区为油性皮肤表现特征 “U”区为中性皮肤表现特征,问题性皮肤的分类及成因,色斑皮肤 衰老性皮肤 痤疮性皮肤 敏感性皮肤,问题性皮肤的分类及成因,问题性皮肤类型,色斑皮肤,雀斑 黄褐斑 老年斑,色斑的分类,雀 斑,针尖至米粒大的褐色小斑点,因其形状、颜色如雀卵,故名雀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常幼时出现,多见于青少年面、颈、手背等暴露部位。为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多散在对称分布,具有遗传倾向。春夏加重、秋冬变浅。雀斑的成因1 遗传因素2 曝晒于阳光下,黄 褐 斑,皮损为淡褐色或黄褐色斑,边界较清,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于眼眶附近、额部、眉弓、鼻部、两颊、唇及口周等处,无自觉症状及全身不适。又称蝴蝶斑、妊娠斑、肝斑等,这几种是同一种病,根据形态、年龄段特征等不同而命名。 黄褐斑的成因1、压力2、荷尔蒙失调、妇科疾病3、阴阳失衡、脏腑机能下降(肝肾功能)4、药物因素5、错误使用化妆品,老 年 斑,老年性雀斑发病与皮肤老化、日晒等有关,常发于中老年人的手背、前臂等暴露部位,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呈绿豆至杏仁大小的褐色或黑色斑。略高皮面,表面光滑,不痛不痒,无碍健康,但应避免日晒。,衰老性皮肤,皮肤衰老的特征1、皮肤光泽、光滑度降低2、皮肤松弛,弹性降低3、深浅不同的皱纹增多4、皮肤粗糙、干燥、脱屑5、色素沉着增多 。6、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7、表皮变薄,敏感性和脆弱性增加,衰老性皮肤的成因,外因:1、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疲劳、烟酒过量2、过度曝晒3、缺乏保养、化妆品使用不当4、恶劣的气候影响,空气过于干燥,过冷或过热的5、体重变化或面部表情过于丰富内因:1、激素关系。2、身体机能衰退3、情绪、压力4、营养失调,痤疮性皮肤,痤疮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又叫青春痘、面疱或粉刺、毛囊炎,,痤疮的形成过程,1、白头粉刺:2、黑头粉刺:3、丘疹: 4、脓疱:5、结节:6、囊肿:7、粉瘤:8、疤痕:,痤疮的成因,西医痤疮病理病因外因1、饮食因素 2、油性皮肤 3、药物因素 a、长期口服避孕药。 b、药物性雄激素或 类激素。 4、环境因素 5、化妆品使用不当6、 精神因素 7、不良生活习惯 内因 1、内分泌功能失调,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