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09年1月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犹2.之言、之为言3.读如4.互文见义5.推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古书异例中的倒文,包括_、_、_、_等四种情况。2.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训诂学家_的代表作。3.读破又称_或_。4.大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尔雅今存十九篇,这十九篇的目次是:_、_、_、_、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5.朱熹著述宏富,重要的有_、_、_等。6.颜之推的后人唐初的_,除注汉书外,还撰有_一书,在训诂上亦有所发明。7.隋唐时期汇集佛经音义的专书,以_和_编纂的两种一切经音义为代表。8.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_。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柱:断,折断。2.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哀思:哀念。3.解为人静悍。( )静悍:沉静而勇悍。4.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倦极:疲劳极了。5.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 )无虑:大概,大略。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酒用林花酿,茶将野水煎。2.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3.公市不豫,宫室不饰。4.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5.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6.常有物与我子停,今何容偏?7.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8.万民尽看,言道好希差。9.广张福罪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10.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洪兴祖2.王筠3.郑玄4.陆德明5.胡三省6.方以智7.张揖8.顾炎武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五经正义2.经义述闻3.方言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本大题共15分)孟子梁惠王下:“外无旷夫,内无怨女。”怨与旷形成对文,旷有幽独义,则怨字也应该是幽独义。又考刘向新序云:“后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旷。”以与孟子相较,证明怨女就是幽女,怨字确有幽独义。又考楚辞九叹愍命:“丛林之下无怨女兮,江湖之畔无隐夫。”怨与隐形成对文,则怨字当有隐义,而隐义与幽独义是相通的。又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杨倞注云:“怨,蕴也。”蕴乃蕴闭之义,蕴闭与幽隐也是相通的。浙江省2008年10月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义界2.形训3.谓4.析言、浑言5.递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二、_,三、_。2.改字的术语_、_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又称做“破读”。3.学习研究训诂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4.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训诂方式叫做_,亦称_。5.隋唐时期汇集佛经音义的专书,以_和_编纂的两种一切经音义为代表。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_、_、_、_。7.对释名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毕沅的_,王先谦的_。8.继张相_之后,对俗语词研究作出较大贡献的,应首推蒋礼鸿的_。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 )吟:呻吟。2.富有天下而无怨财。( )怨财:滞财。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作息:偏义复词,单指作。4.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 )请:请您允许我。5.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柳:瘤。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枳句来巢,空穴来风。空穴:2.青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思:3.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党见:4.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俭:5.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言问:6.沛令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高祖。保:7.虽云梦不足怪,此何太适适。适适:8.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柱:9.红烛短时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处:10.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极: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朱熹2.张守节3.戴侗4.邵晋涵5.颜师古6.桂馥7.方以智8.孙诒让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说文解字注2.方言3.经典释文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本大题15分)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依依,说者谓“指柳条迎风披拂的样子”(高亨诗经今注230页)。其实“依依”与“霏霏”相对,“霏霏”指雨雪之密,“依依”亦当指柳条之茂密也。“依”是影母字,凡属影母之字,多有隐蔽模糊或茂盛之义(茂盛义与隐蔽义是相同的)。高亨诗经今注引一说“依借为殷,殷殷,茂盛貌。”其实因声求义,“依”字自有茂盛义,不必谓为“殷”字之借。诗经小雅采薇“依彼平林”,毛传:“依,盛貌。”是其证矣。陶诗归田园居五首之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依依”与“暧暧”对文,则即“暧暧”也,状渺远模糊貌。逯钦立陶渊明集释为“偎依留恋貌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义训2.貌3.读如4.反训5.对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二、_,三、_。2.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除了作毛诗笺外,还撰写了_、_、_三部著作,合称三礼注。3.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训诂方式叫做_,亦称_。4.改字的术语_、_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又称做“破读”。5.训诂的起源,应该上溯到_,这一点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6. 清代汇释虚词的工具书,有刘淇的_和王引之的_。7.几个字展转相训,意义相同,谓之_。8.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训诂学家_的代表作。9. 学习和研究训诂应掌握_、_、_等基本观点。10.对广雅的研究,主要著作有_的广雅疏证、又补正,_的广雅义疏。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空穴:孔穴。2.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得失:得与失,犹成败。3.偶以形佳骨娴,皮媚色称。( )称:匀称。4.臣愿披心腹,堕肝胆。( )堕:毁。5.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觉:觉察,觉悟。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无虑: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流:3.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不如也。”贺:4.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徉。隐悯:5.情既思而能反,心虽哀而不伤。思:6.举手长劳劳,二情长依依。劳劳:7.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隈:8.于是乃以执珪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与:9.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突梯:10.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愧: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朱骏声2.司马贞3.张相4.张揖5.裴松之6.陆德明7.俞樾8.孙诒让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方言2.释名3.经义述闻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本大题15分)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毛传:“言志往而行正。”郑笺:“志往谓踟蹰,行正谓爱之而不往见。”孔颖达正义曰:“有德如是,故我爱之欲为人君之配。心既爱之而不得见,故搔其首而踟蹰然。”又云:“女德如是,乃可悦爱,故下文云爱而不见是也。”(十三经注疏上册页310,中华书局版)按:孔氏正义以“爱”字为“悦爱”之“爱”,其实不对。段玉裁谓“郭注方言作薆而,薆而犹薆然也。”胡承珙毛诗后笺、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亦主是说,且所举证据甚坚确,可成定论。“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是说静女躲藏了起来,害得对方搔首踟蹰。从声音线索来看,爱是影母字,凡属影母之字,多有隐蔽模糊或茂盛之义(茂盛义与隐蔽义是相同的),陶诗归田园居五首之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依依”与“暧暧”对文,则即“暧暧”也,状渺远模糊貌。逯钦立陶渊明集释为“偎依留恋貌”,不确。我们可以发现,爱、薆、暧、衣、依、庡、这些影母字均有隐蔽或茂盛之义。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互训2.之为言3.读若4.当作5.因声求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说文解字是汉代文字学家_的代表作。2.训诂学的主要内容包括_、_。3.古籍整理,一般不外乎对古籍进行_、_、注释和翻译。4训诂的条例有三:一曰_,二曰_,三曰_。5.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训诂方式叫做_,亦称_。6.改字的术语_、_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又称做“破读”。7.清代研究尔雅的主要著作有邵晋涵的_和郝懿行的_。8.清代的说文四大家包括_、_、_、_,四家中,_的成就又首屈一指。9.近人张相的_一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唐宋元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研究。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姜氏何厌之有?( )厌:满足。2.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哀思:哀念。3.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存:存在,这里指生活。4.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赊:语助,即“唦”。5.不肤挠,不目逃。( )肤:肌肤。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的的:2.枳句来巢,空穴来风。空穴:3.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无虑:4.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唧唧:5.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不如也。”贺:6.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徉。隐悯:7.解为人静悍。静悍:8.罔流涕以聊虑兮。聊虑:9.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益:10.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挥: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王念孙2.刘熙3.方以智4.裴骃5.刘淇6.张揖7.杨雄8.俞樾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敦煌变文字义通释2.一切经音义3.经典释文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本大题15分)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唐杨倞注云:“党见,频见也,言如朋党之多。”王念孙曰:“杨说甚迂,且训党为频,于古无据。惠氏定宇九经古义曰:党见,犹所见也。训党为所,虽据公羊注,然怪星之所见,殊为不词。余谓党古傥字,傥者,或然之词。怪星之党见,与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对文,谓怪星之或见也。庄子缮性篇:物之傥来,寄也。释文:傥,崔本作党。史记淮阴侯传:恐其党不就,汉书伍被传:党可以侥幸,并与傥同。”浙江省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递训2读如3谓之4推原5形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关于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二、_、三、_。2校勘是校正古书中的_、_、_、_等错误的一种学问,它与训诂学的关系至为密切。3宋代学者朱熹著述宏富,重要的古书注解著作有_、_、_等。4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训诂学。5清代研究尔雅的主要著作有_的尔雅正义和_的尔雅义疏。6所谓联绵词,是指_。7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_,凡_卷;另一种的编者是_,凡_卷。8元代卢以纬_一书专门研究虚词的用法,是我国第一部虚词词典。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 )怨:怨恨2无德薄才,以色称媚。( )称媚:称赞美丽3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爱:隐藏4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挥:发挥(能力机会)5僧即处分步者先排比,行十余里,不至。( )排比:安排,准备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多人,不能无生得失。2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3未知即是通俗文,为当有异?4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5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6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7然其痛心疾首,恳恳必以逐满为职志者,虑不数人。8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9昔非姻好,不醒拜侍。10杏花两株能白红。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刘熙2张相3王筠4徐铉5刘淇6孔颖达7张揖8陆德明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方言2广雅疏证3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按:劳苦、倦极、疾痛、惨怛,均属同义连文之例,倦极的极也应是疲倦之义。广雅释诂:“疲、惫,极也。”是极有疲惫的意思。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胸喘肤汗,人极马倦。”极、倦对文,是极亦倦也。殷芸小说:“晋明帝为太子,闻元帝沐,上启云:伏闻沐久劳极,不审尊体如何?答云:去垢甚佳,身不极也。”“不极”的极,一本作“劳”,明极有劳义,而劳、倦义相通。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义训2.读如 3.对言 4.破字 5.琏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6.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二、_,三、_。7.凡以一句释一字之义者,即谓之_。8.释名:“沦,伦也,水之相次,有伦理也。”此为_的训诂方式。9.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此为_的训诂方式。10.杜牧闻雁:“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賖。”句中远、賖_,賖犹远也。11.“留落”是一个_,又写作“牢落”,乃落魄不耦之义。12.继张相_之后,对俗语词研究作出较大贡献的,应首推蒋礼鸿的_。1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一个字的解释,大体包括_、_和_三项。14.隋唐时期汇集群书音义的专书,最著者为唐初_的经典释文。15.清代说文注家中当推_、_、_、_四家为最卓著,通常称他们为说文四大家。16.清代汇释虚词的工具书,有_的助字辨略和_的经传释词。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辨识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7.宋玉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枳句:言枳树多句(曲)。18.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存:养。19.杜甫秋雨叹:“秋来未省见白日。”()省:见。20.史记刺客列传:“因自皮面决眼。”()皮:剥,离。21.晏子春秋问篇:“公市不豫,宫室不饰。”()豫:诳。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2.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匮乏于下;宫中有怨女,则有老而无妻者。(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怨:23.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韩非子五蠹)利:24.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史记项羽本纪)微闻:25.盈盈公子步,冉冉府中趋。(陌上桑)冉冉:26.终风解而雾散兮,陵迟而堵溃。(贾谊旱云赋)终:27.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史记日者列传)夸严:28.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柱:29.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诗)唧唧:30.于是乃以执珪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战国策楚策四)与:31.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白居易伤友)苦: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32.刘熙33.王逸34.皇侃35.张守节36.郭象37.徐锴38.周伯琦39.郝懿行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40.玉篇41.广雅疏证42.一切经音义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5分)43.根据以下给定的材料,分析注释的正误。原文:窦娥冤:念窦娥葫蘆提當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问题:“念”字该作何解?请根据以下材料进行分析。材料:(1)高中语文第四册:“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想想我窦娥糊里糊涂地承担罪名。”(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2)上海教育学院编的中国古代文学读本把“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意译为:“(希望你)怜念我窦娥糊里糊涂地承当了这个罪名。”(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3)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姆边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4)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哭殷遥:“生理无不尽,念君在中年。”(5)陆游致仕后即事:“一饱坐兼南北美,始知造物念衰翁。”(6)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7)关汉卿裴度还带:“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8)杨梓霍光鬼谏:“感陛下特怜念旧公侯,亲自来问候。”(9)琵琶记:“梦里分明有鬼神,想是天怜念。”(巾箱本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1.之言2.互训3.为4.读破5.联绵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析言又称_、_,浑言又称_、_、_、_。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2.尔雅的前三篇分别是_、_、_。3.训诂的条例有三:一曰_,二曰_,三曰_。4.清代训诂大师孙诒让的代表作是_。5.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不少辞书类的训诂专书,主要有_、_、_。6.近人_的_一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唐宋元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研究。7.复文是一种古书异例,其中同义字复用,有_复用者,亦有_复用者。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屈心而抑志兮,神高驰之邈邈。( )志:帜字之借,旗帜。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爱:隐藏。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落英:坠落的(桃)花。4.还似墙西紫荆树,残花摘索映高塘。( )摘索:索取。5.沛令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高祖。( )保:保障。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小题2分,共20分)1.何当倚虚幌,双照泪痕干。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3.国大乱,百姓恫恐。4.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5.终风解而雾散兮,陵迟而堵溃。6.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8.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9.未知即是通俗文,为当有异?10.然其痛心疾首,恳恳必以逐满为职志者,虑不数人。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1.方以智2.桂馥3.刘熙4.五臣5.戴侗6.郝懿行7.蒋礼鸿8.高诱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小题4分,共12分)1.方言2.经典释文3.说文解字注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楚辞离骚:“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案:户服犹被服,二字同义连文。篇首“扈江蓠与辟芷兮”王逸注云:“扈,被也。楚人名被为扈。”户即扈字,艺文类聚卷三十八,事类赋引即为扈服,从知户服即扈服,第传本之异耳。户字不当如家喻户晓解也。下文云:“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户服同义连文,犹览察以同义连文矣。且上云党人,户服即承党人而言,不当复以户为起词也浙江省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1.谓2.之言3.读如4.当作5.递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训诂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曰_,二曰_,三曰_。2.隋唐时期汇集_的专书,最著者为唐初_的经典释文。3.训诂的起源,应该上溯到_,这一点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4.古书异例中的倒文,包括_、_、_、_等四种情况。5.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训诂学家_的代表作。6.读破又称_或_。7.大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尔雅今存十九篇,这十九篇的目次是:_、_、_、_、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8.朱熹著述宏富,重要的有_、_、_等。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少益嗜食,和于身。( )少益:稍稍更加。2.解为人静悍。( )静悍:沉静而勇悍。3.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倦极:疲劳极了。4.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 )无虑:大概,大略。5.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疆理:经界,界划。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小题2分,共20分)1.虽云梦不足怪,此何太适适。2.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3.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亡。4.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意点染,即成数人。5.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6.酒用林花酿,茶将野水煎。7.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8.公市不豫,宫室不饰。9.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10.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1.邵晋涵2.杨雄3.杜预4.方以智5.张揖6.顾炎武7.释慧琳8.王念孙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小题4分,共12分)1.经义述闻2.释名3.楚辞补注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 孟子梁惠王下:“外无旷夫,内无怨女。”怨与旷形成对文,旷有幽独义,则怨字也应该是幽独义。又考刘向新序云:“后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旷。”以与孟子相较,证明怨女就是幽女,怨字确有幽独义。又考楚辞九叹愍命:“丛林之下无怨女兮,江湖之畔无隐夫。”怨与隐形成对文,则怨字当有隐义,而隐义与幽独义是相通的。又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杨倞注云:“怨,蕴也。”蕴乃蕴闭之义,蕴闭与幽隐也是相通的。浙江省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1.读若2.义界3.声训4.通言5.连绵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汉代文字学家许慎的代表作是_。2.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不少辞书类的训诂专书,主要有 _ 、_、_。3.说文句读是清代训诂学家_的代表作。4.复文是一种古书异例,其中同义字复用,有_ 复用者,亦有_复用者。5.关于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二、_,三、_。6.杨雄所撰法言、太玄,为哲学著作,其语言学著作有_、_。7.校勘是校正古书中_、_、_、_等错误的一种学问。8.析言又称对文 、 对言,浑言又称_、 _、_、_。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利:养。2.丛林之下无怨女兮,江湖之畔无隐夫。( )怨:蕴积。3.无德薄才,以色称媚。( )称媚:称赞美丽。4.还似墙西紫荆树,残花摘索映高塘。( )摘索:索取。5.沛令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高祖。( )保:保障。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小题2分,共20分)1.何当倚虚幌,双照泪痕干。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3.国大乱,百姓恫恐。4.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5.终风解而雾散兮,陵迟而堵溃。6.壹心而不豫兮。7.选贤与能。8.宫树蝉声多却乐,侯门月色少于灯。9.万民尽看,言道好希差。10.从此后阿爷两目不见,母即玩遇,负薪诣市。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1.方以智2.桂馥3.陆佃4.五臣5.戴侗6.郝懿行7.蒋礼鸿8.高诱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小题4分,共12分)1.释名2.经典释文3.说文解字注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共15分)楚辞离骚:“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案:户服犹被服,二字同义连文。篇首“扈江蓠与辟芷兮”王逸注云:“扈,被也。楚人名被为扈。”户即扈字,艺文类聚卷三十八,事类赋引即为扈服,从知户服即扈服,第传本之异耳。户字不当如家喻户晓解也。下文云:“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户服同义连文,犹览察以同义连文矣。且上云党人,户服即承党人而言,不当复以户为起词也。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1.形训2.互训3.犹4.读曰5.当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_;二曰_;三曰_。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_。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_,凡_卷;另一种的编者是_,凡_卷。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_、_、_、_。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_来改读古书中的_。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_,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微闻:略略听到。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保:依恃,凭仗。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笃:察。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从:随着。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隈:躲在。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1.青云满眼应骄傲,白发浑头少恨渠。2.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直者为纲,术者为纪。3.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4.自莽为不顺时令,百姓怨恨,莽犹安之。5.犹将销铄而挺解也。6.遂令大奴字天育,别养骥子怜神骏。7.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8.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9.平明跨驴出,未委适谁门。10.杏花两株能白红。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1.郝懿行2.刘熙3.张揖4.颜师古5.郭璞6.服虔7.邢昺8.桂馥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1.周礼正义2.方言3.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说文人部:“僵,偾也。”足部:“踣,僵也。”都是倒义。搜神记卷六“僵树自立”条:“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树僵地,围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民断其本,长九尺余,皆枯。三月,树卒自立故处。”前云僵,后云立,显证僵即倒仆之义也。文选卷52曹 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之者众也。”方言:“跌,蹶也。”是蹶亦有倒义。浙江省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1.读若2.义界3.声训4.通言5.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关于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 ,二、_ ,三、_。2.杨雄所撰法言、太玄,为哲学著作,其语言学著作有_和_。3.校勘是校正古书中_、_、_、_等错误的一种学问。4.清代研究尔雅的主要著作有_的尔雅正义和_尔雅义疏。5.元卢以纬的_一书则专门研究_的用法。6._、_、_这几个词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7.宋人_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_。8.所谓_(或称_),就是汇集各家对于某部书的注解而成一书,这类著作博采众说,有存古之功。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利:养。2.丛林之下无怨女兮,江湖之畔无隐夫。( )怨:怨恨。3.无德薄才,以色称媚。( )称媚:称赞美丽。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流:择取。5.罔流涕以聊虑兮。( )聊虑:聊舒所虑。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1.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不如也。”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3.不肤挠,不目逃。4.航愧荷珍重。5.交关多使七成钱,籴粜无非两般斗。6.终风解而雾散兮,陵迟而堵溃。7.壹心而不豫兮。8.选贤与能。9.宫树蝉声多却乐,侯门月色少于灯。10.从此后阿爷两目不见,母即玩遇,负薪诣市。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1.段玉裁2.高诱3.何晏4.陆佃5.王引之6.钱大昕7.释玄应8.洪兴祖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1.读书杂志2.诗词曲语辞汇释3.世说新语注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唐杨亻京注云:“党见,频见也,言如朋党之多。”王念孙曰:“杨说甚迂,且训党为频,于古无据。惠氏定宇九经古义曰:党见,犹所见也。训党为所,虽据公羊注,然怪星之所见,殊为不词。余谓党古傥字,傥者,或然之词。怪星之党见,与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对文,谓怪星之或见也。庄子缮性篇:物之傥来,寄也。释文:傥,崔本作党。史记淮阴侯传:恐其党不就,汉书伍被传:党可以侥幸,并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1.读曰2.谓之3.犹4.当为5.互文见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在清代达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清代说文注家中以 _、 _、_、_四人成就最卓著,通常称他们为说文四大家;四家中,_的成就又首屈一指。2.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除了作毛诗笺外,还撰写了_、_、_三部著作,合称三礼注。3.训诂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它跟_、_、_、_都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是这许多学问的综合运用。4.“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这句话是训诂学家_说的。5.读书杂志是清代训诂学家_的代表作。6.宋人_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_。7.明_著骈雅七卷,所收词头都是_的,其中有一些是冷僻词,有一些是不见于高文大典的俗语词。8.按照这样的解释,我们对训诂这一术语便能得到如下的印象:训就是_,诂(故)就是_。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的的:明确,分明。2.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党见:频见也。3.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俭:俭朴。4.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挥:挥酒。5.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申请参加航模社团申请书
- 救济粮申请书
- 2025常用汽车抵押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市区两层楼房出售合同
- 住宿舍申请书
- 房产抵押登记申请书
- 天然气开户申请书
- 2025年危化品试题库(附答案)
- 创业者协会申请书
- 2025年GCP考试题库带答案(a卷)
- 静配中心医用耗材管理制度
-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独招生考试职业技能测试D组考试大纲(应届普通高中毕业考生、退役军人)
- 2025年时政真题面试题及答案
- AI基础知识培训
- 2024年秋季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GB/T 18936-2025禽流感诊断技术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能力练习习题大全附答案
- 《危化品储罐设计与制备技术规范》
- 现代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分析
- 2025年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便计算68道题(含详细规范标准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