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让“教育”破坏了孩子“安静”的能力科学家认为,儿童天生有安静的能力。可惜的是,常常因为家长喋喋不休,见缝插针的“教育”,儿童的身心丧失了连接,影响他们健康成长。作为父母,看看自己有没有成为一名“破坏者”吧。每天早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要在各个区域做游戏。有些小朋友东逛西看,这个材料摆弄几下,那个材料看一会儿,短短十分钟可以换五六个操作材料,即使提醒他对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仔细看看也没用;有的小朋友随便走进哪个区域就一屁股坐下来,一直在同一个位置,有时明显发现他对手中的操作材料没兴趣了,提醒他可以看看、试试别的,但也没什么效果;也有的小朋友则有序地一样一样操作,充分玩过以后还跟老师或者同伴交流几句。很显然,这是三种类型的孩子。第一种往往是家长常说的“我的孩子真是一刻也不停”不会安静的孩子。在家里表现为玩具摊了一地,好像很热闹,但其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想玩什么;第二种是大人口中的“乖小囡”过于安静的孩子。表现为不太活跃,能长时间保持同一活动,甚至没事情做的时候只是发呆,也不对大人提出需求,是“乖”过头的宝宝;第三种则是动静相宜的孩子,玩的时候放得开,静的时候收得住。不管是东走西逛的孩子,还是一屁股坐在那里没兴趣也不换地方的孩子,其实都属于安静能力缺失。1.无休止的“教育”让孩子失去安静能力曾看过一位大学老师写的关于孩子安静能力的文章。文章讲到,她在听一场童声合唱演出时,座位旁边两个5、6岁的小朋友在快乐地嚷嚷,直到独唱部分清澈的高音在剧场上空回旋,小朋友突然安静下来,进入了音乐。不少大人“抓住时机”鼓励孩子好好学钢琴,一下子把孩子从音乐中拽了出来。结果,孩子恢复打闹。当台上表演一首印第安童谣时,孩子听得聚精会神,家长又“抓住时机”用很学术的语言,给孩子介绍民族知识。孩子又失去了欣赏音乐的兴趣。每当孩子沉浸在音乐中,家长就见缝插针地讲道理同样的情况,家长中并不少见。常常见到有孩子拿着自己画的画,兴冲冲地给家长看,家长大赞一番后,就摆出很专业的架势说:“宝宝,这说明你画画的时候一定心情很愉悦。美术史上,画画还有很多个派别”或者是给孩子讲故事,故事讲完了,孩子意犹未尽地沉浸在故事中,家长则意犹未尽地抓紧时间给孩子开讲人生大道理:“这个故事说明了”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很费解,为什么家长就这么急着要把他眼中的世界刻印到孩子的脑中。遗憾的是,大多数家长总把他们所认同的语言和道理灌输给孩子。尤其是孩子在和音乐、绘画等艺术打交道的时候,孩子有天生的与自然、与艺术对话的能力,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有他们自己的感受,有时候,敏感程度是成年人无法企及的。不需要用专业的术语和明确的概念,甚至不需要用语言,尤其是孩子的语言还没有发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对世界有着他们自己的认知。2.对爸爸妈妈来说电脑的吸引力超过了宝宝无休止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安静能力,但对孩子需求的忽视,也一样会使孩子失去安静能力。不久前,我对小班孩子进行了“我的爸爸、妈妈”的调查,请每个孩子回家观察爸爸妈妈在家做什么。结果发现妈妈基本上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但关于爸爸,30个小朋友,27个的回答都是“爸爸在家有空就玩电脑/玩手机/看报纸”,只有3个小朋友回答“爸爸做菜很好吃”、“爸爸和我拍照片”、“爸爸洗衣服不干净”。这个结果令人深思。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但是在孩子眼中似乎有些缺位,尤其是父亲,几乎没有一位父亲能够保证每天在家对孩子的陪伴。当电脑、手机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可想而知,孩子会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吸引父母的注意,比如玩具摊一地;上蹿下跳发出声响;动动那些大人不让碰的东西,于是出现了第一种类型的孩子。而这样的家长往往会在物质上给孩子过高的满足,看到孩子什么玩具都无法长时间操作,以为不喜欢、不感兴趣,于是买了更多的新玩具,造成环境中给孩子的刺激太多,导致孩子的不安静和混乱。另一些孩子,则受到家长的过度保护,比如怕孩子受伤、弄脏、搞乱地方,就时刻“哎呀,别碰,小心!”;“这个不可以,会弄脏衣服的”;“不要搞乱掉!”把他们跟孩子说的话录下来,会发现一系列否定的句子,束缚、限制得过多,时间长了,孩子的主动性慢慢消失了。3.有安静的能力才有成长的能力爸爸妈妈不难发现,当孩子处在平和、安静的状态下,不仅能主动完成很多活动,而且非常专注,反而会让我们觉得“他是不是玩了太长时间的积木?”;“她给娃娃做饭是不是太久了?”其实这正是安静的价值孩子在建构自己的认识体系,控制自己的动作、语言,充分思考,所以当孩子很安静、很专注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让他尽情探索吧。智慧的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安静学习的机会,秘诀在于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作用。观察正在建构身心协调能力的儿童,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大多是自主、自动完成的,他就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而让心智逐渐控制自己的身体。这样的孩子显现的行为,是动作的协调与精确。例如:我想把椅子端起来拿到水槽前面,我就能控制自己的手脚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我想用剪刀剪直线,我就能控制自己的肢体达成目标。相反,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总是被控制,就会逐渐丧失主动的能力。一旦这个控制消失或薄弱时,身体就会失去指挥,这样的孩子所显现的行为就是脱序、不协调的动作。当大部分活动都是孩子主动完成,而使得动作逐渐协调时,会让孩子的内在感到满足(我想做什么,我做得到,而且逐渐可以做得和成人一样好)。这时候孩子才会将肢体探索的兴趣转向超越平常的状态安静。安静是必须透过个人意志力才能达到的肢体控制。动静相宜的孩子,在生活中难免有小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大师课件
- 电子商务员培训
- 孤独症家长培训
- 二零二五年生物科技股权三方转让及产品研发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设施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设施拆迁补偿合同模板
- 2025版遗产继承遗产评估协议-确保价值公平评估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施工土地征用与拆迁补偿合同范本
- 2025版房地产投资居间服务纠纷解决合同范本
- 2025版商业综合体餐饮窗口特许经营合同范本
- 2017-2022年高考英语浙江卷七选五试题真题及答案汇编
- GB/T 2794-2022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 YB/T 117-1997高炉用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方法
- GB/T 4744-2013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
- GB/T 41365-2022中药材种子(种苗)白术
- GB/T 31717-2015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环境治理蚊虫
- 展台搭建施工及展会服务方案
-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表格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罗兰贝格斯伦贝谢组织及管控标杆研究
- 收益还原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