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大古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作业1一、 名词解释1、 许慎:东汉文字学家,汝南召陵人,字叔重。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2、 六书:是正式讨论汉字形体构造的学说,其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到了西汉末年,六书理论臻于成熟。东汉许慎继承发展了前代六书理论,自著作说文解字将六书概括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3、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全书十五卷,其中正文十四卷,叙一卷,正文收9353字,重文收1163字。4、 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5、 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事物或者抽象概念的造字法。6、 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7、 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8、 假借: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用的同音字来寄托所写词的意义。9、 因形示义:汉字具有表意性,字形与意义有这密切的联系,因形示义、义寓形中,字形结构不同程度地表现所写词的意义。10、随体诘诎:许慎用以表达对象形字的解释。即字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诘诎:屈曲,曲折。11、独体:指事字一种,用纯粹的抽象符号构成,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而表示抽象概念。12、合体:指事字一种,以象形字为基础,于其上附加指示符号。13、变体:指事字一种,是用改造某字的方向来表现词义的。14、四体二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可以转注字的形体范围而称为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不能转变其形体范围,只是用字法,故称“四体二用”二、简答1、简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汉字时记录传递汉语的社会性书写符号体系,是人们为克服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把语言信息传向远方和传给后世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汉字是记录汉语、表达汉语词义的。2六书中,哪些属于造字法?哪些属于用字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3、象形造字法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在六书中所处的地位怎样? 象形造字法主要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以生动的图像表达词义。在六书中,象形字历史悠久,是汉字构形的基础。4、指事造字法与象形法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象形字所表达的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的客观实体,而指事字一般所表达的多是抽象概念;象形字采用的是描画物象的写实法,指事字则是运用抽象符号的象征法。5、说明异体字与古今自得主要区别 异体字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古今字只是把所兼的某个意义交给了今字,今字意义与古字意义不完全相符。6、什么是六书假借 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前四书是造字法,后两书是用字法。假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来的同音字寄托所要表达的词。7、什么是用字假借用字通假是已有本字,临时借用一个音同音近字来代替,是“本有其字”。8、假借与通假有什么区别用字通假和六书假借不同:用字通假是已有本字,临时借用一个音同音近字来代替,是“ 本有其字”;六书假借是为了全面记录汉语,对没有造字的词借用音同字来书写,是“本无 其字”。用字通假是偶尔的、暂时的借用,很快恢复使用本字;六书假借是长期的永久的 借用,所谓“久假不归”。9、秦汉时期用字通假现象为什么较为普遍?因为那个时期,字词关系尚不稳定。魏晋以后,逐步形成了词有定字的局面,用字通假现象日益减少。10、汉字通假必备的条件是什么?一是 必须是音同或音近。 二是音同或音近是以上古音为标准的。三、 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字并说明意义1、 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 责,今作债,债务。2、 从台上弹起,而观其辟丸也。 辟,今作避,躲避。3、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今作影,像影子。4、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益,今作溢,溢出。5、 是亡荆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 亡,今作忘,忘记。6、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内,今作纳,接纳。7、 初,宣子田于首山。 田,今作畋,耕种。8、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 共,今作供,上供。9、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见,今作现,出现。10、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坐,今作座,座位。1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今作悌,敬爱兄长。12、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今作捧,捧起。13、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奉,今作俸,俸禄。14、吴起取齐女为妻。 取,今作娶,迎娶。1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今作授,传授。16、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采,今作彩,彩色。17、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采,今作彩,彩饰。18、失其所与,不知。 知,今作智,智慧。19、公赐之食,食舍肉。 舍,今作舍,放置。20一胫之大几如要。 要,今作腰,腰部。21其剑自舟中队于水,遽契其舟。 队,今作坠,坠入。22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今作暮,迟暮。四、 指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并说明意义。1、 邹忌脩八尺有余。 邹通修,修长2、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倍通背,违背。3、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距通拒,抗拒。4、 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 错通措,废弃。5、 我之怀亦,自诒伊嘁。 诒同贻,给。 6、 善!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辨通变,变化。7、 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已。 燕通宴,宴会8、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惠,智慧。9、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壶通瓠,瓠瓜。10、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 臧通藏,收藏。五、 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1、 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一例,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 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依声而托以事焉。视之不必是其字,而言之则其声也;闻之足以相喻,用之可以不尽;是假借可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 人们的认识和宇宙间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而汉字的字数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出现一个新事物或者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就又造一个新字,那样的话,势必导致汉字膨胀到不可估量的地步,成为难于作为交际工具、难于为人们掌握的文字。要使有限的汉字能应付无穷的事物,就只好利用已有的音同音近字,而不另造新字。2、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古代汉语(1)第二次在线作业1.下面句子中 , 名词用如动词的是A. 吾道一以贯之。B.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C. 孟尝君客我。D.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正确答案:C 满分:3分得分:32.“子路问: 闻斯行诸 ? ”中的“诸”字是兼词 ,相当于A. 之于B. 于之C. 于是D. 之乎正确答案:D 满分:3分得分:33.“或相倍蓰 ,或相什百 。”中“或”的词性是A. 连词,或者B. 代词,有人C. 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人D.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正确答案:B 满分:3分得分:34.“俯噣白粒 ,仰棲茂树 ,鼓翅奋翼 。”中“噣”的文中义是A. 啄B. 啃噬C. 拾取D. 鸟嘴正确答案:A 满分:3分得分:35.“先生所为文市义者 ,乃今日见之 ”中“乃”的词性和意义是A. 连词,就B. 语气词,表停顿C. 介词,在D. 副词,才正确答案:D 满分:3分得分:36.“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中的“ 凶 ”字的文中义是A. 不幸B. 凶险C. 荒年D. 厉害正确答案:C 满分:3分得分:37.下面的句子中 ,属兼语句的是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C. 人十能之,己千之。D.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正确答案:D 满分:3分得分:38.“千金 ,重币也”是什么句式A. 叙述句B. 判断句C. 被动句D. 省略句正确答案:B 满分:3分得分:39.“异乎三子者之撰。”中的“ 撰 ”的文中义是A. 才干B. 观点C. 撰写D. 著作正确答案:A 满分:3分得分:310.在“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里,“乃 ”的词性和意义是A. 连词,就B. 语气词,表停顿C. 介词,在D. 副词,才正确答案:D 满分:3分得分:311.“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中“高”的特殊用法 是A. 使动用法B. 意动用法C. 对动用法D. 为动用法正确答案:A 满分:3分得分:312.“今夫弈之为数 ,小数也 。”中“数”的意义是A. 数目B. 才华C. 伎俩D. 技艺正确答案:D 满分:3分得分:313.“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中“逮”的文中义是A. 逮捕B. 赶上C. 补救D. 追悔正确答案:B 满分:3分得分:314.“君子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中“ 以 ”的词性和意义是A. 连词,为了B. 连词,因为C. 介词,因为D. 介词, 为了正确答案:C 满分:3分得分:315.“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中的“彫”与“凋 ”的关系是A. 古今字B. 异体字C. 通假字D. 繁简字正确答案:C 满分:3分得分:316.“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中的“凶”的文中义是A. 不幸B. 凶险C. 荒年D. 厉害正确答案:C 满分:3分得分:317.“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中“ 兹”的词性和意思是A. 代词,这里B. 名词,年C. 介词,在D. 连词,却正确答案:B 满分:3分得分:318.“先生所为文市义者 ,乃今日见之 ”里“ 乃 ”的词性是A. 连词B. 语气词C. 介词D. 副词正确答案:D 满分:3分得分:319.“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中“ 许 ” 的文中义是.A. 许诺B. 应允C. 称许D. 兴起正确答案:D 满分:3分得分:320.“子路问 :闻斯行诸 ?”中“诸”字的词性为A. 语气词B. 代词C. 兼词D. 词尾正确答案:C 满分:3分得分:32010春学期古代汉语(1)第二次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得分:201.下列句子中 ,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有A.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B.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D. 武丁朝诸侯。正确答案:ABCD 满分:2分得分:22.下面各句 ,“ 是 ”词性为指示代词的是A.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B.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C.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D. 是非君子之道也。正确答案:ABCD 满分:2分得分:23.关于“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中的“ 过 ”,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个“过”是动词,第二个“过”是名词。B. 第一个“过”是名词,第二个“过”是动词。C. 第一个“过”是犯错误,第二个“过”是错误D. 第一个“过”是错误,第二个“过”是犯错误。正确答案:AC 满分:2分得分:24.对“ 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 ”这个句子 ,理解正确的是A. “爱”是吝啬的意思。B. “为”是动词。C. “爱”是喜爱的意思。D. “于”是介词。正确答案:ABD 满分:2分得分:25.下列各句中,“ 为 ”字是介词的是 :A.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B.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C.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D.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正确答案:BC 满分:2分得分:26.下列各句中“ 与 ”字不是语气词的有A.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B. 求,无乃而是过与?C.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于何诛!”D.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正确答案:AD 满分:2分得分:27.下面句子中的“者”词性是助词的为A.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B.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C.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D.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正确答案:ABC 满分:2分得分:28.下列句子中,“ 者 ”字用在时间词后面,是助词的是A.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B.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C.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是代词D.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正确答案:AD 满分:2分得分:29.下列句子中,“ 者 ”字是助词的是A.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B.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C.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是代词D.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正确答案:ABC 满分:2分得分:210.下列句子中 ,有名词用作动词现象的是A.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B.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C.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D.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正确答案:AC 满分:2分得分:2电大古代汉语1第三次作业答案 作业3一、 简答1、 什么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主要有几种情况?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子中充当其他类词,词的这种灵活运用,便是此类或用。主要可以分为名词、形容词、名词性词组等活用动词,名次或泳状语等情况。2、 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现象有什么不同?词类活用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一旦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原来属于什么词类,仍属于原有词类;词的兼类则不同,他的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各种用法是其自身所固有的。3、 先秦汉语的词分为哪十类?同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有何不同?先秦汉语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十种,都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功能划分的,但是不同的是前秦汉语中的词存在或用的现象。4、 名词活用为动词,主要分为集中情况?举例说明。(1)普通名词用作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2)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如“日渐暮,遂前其足。”(3)名词性词组用作动词,如“欲其子之齐语也。”5、 古代汉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基本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1)名词前面有副词,如“皆共目之。”(2)名词与能源动词结合,如“左右欲兵之。”(3)名词后有“我”、“之”等代词,如“履我”(4)名词前后有介宾词组作状语或补语,如“师还,馆于虞。”(5)名词用“而”连接,组成并列结构,如“外户而不闭”(6)两个名词连用,既非并列关系也非偏正关系,如“衣褐,至良所”二、填空题1、名词作状语,是指(普通)名词、(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并不是包括名词同介词组成(节宾词组)作状语的情况。2、古代汉语普通名词可以直接用作状语,从其作用看,可以分为四个类型:表示(行为的状态)、表示(行为的处所)、表示(行为的依凭)、表示(行为的身份)或态度。3、表示行为的状态:用作状语的名词,所称谓的事物常有某种(行为)特征,以这种特征来(比喻描写)被修饰的动词的(行为状态)。4、方位名词作状语,有的表示行为的(处所),有的表示行为的(趋向)。5、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日、月、岁单用于动词前,表示行为的(经常性),含有(每日)、(每月)、(每年)的意思。6、使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者音译,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原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的。7、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或者(把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8、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一动作。9、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10、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使并与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多代表的(人或物)。11、形容词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12、名词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用作(易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13、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14、所谓对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对宾语而动),可以用“对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三、说明下列句中的名词状语1、贼作状语2、夜作状语3、人作状语4、狼作状语5、丹作状语6、蚕作状语7、客作状语8、景作状语9、山和谷作状语10、剑作状语11、夜作状语12、兄作状语13、父作状语14、箕畚作状语15、船作状语16、身作状语四、说明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衣冠,名词或用动词2、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囊,名词活动动词3、从左右,皆肘之。肘,名词或用动词4、今京不度,非制也。制,名词或用动词5、所友者以百数。百,数量词活用动词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难,形容词活用动词7、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名词活动动词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仁,形容词活用动词9、晋灵公不君。君,名词活用动词10、逐之,三周华不注。三周,数量词活涌动词11、孟尝君客我。客,名词活用动词1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贾,名词活用动词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老、幼,名词活用动词1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活用动词15、孟子曰:“许子冠乎”?陈相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冠,名词活用动词16、父曰:“履我!”良也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履,名词活用动词五、说明下列各句词属于何种此类活用现象1、甘,形容词易动用法,认为甘美。2、衣,名词活用动词,衣裹。3、生,名词活用动词,生出。4、饮,动词使动用法,让饮酒。5、免,动词使动用法,使免。6、难,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难;免,使动用法,使免7、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8、客,名词作动词。9、高,形容词作动词10、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怪。11、虚,使动用法,使虚。12、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13、合,离,然、可,使动用法,使合,离,然,可。14、贫,形容词作动词。15、病,名词作动词16、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侣,友。作业4一、填空题1、 词序又称(语序),是指由(词)或(词组)所充当的(句子成分)在句中组合的(先后次序)。2、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可以分为分为三个类型: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二是(否定句代词作宾语的);三是(宾语用代词“是”、“之”复指的)。3、 在上古汉语中,有疑问代词(何)、(谁)、(安)、(奚)等充当宾语,或者附有疑问代词作(定语)的,宾语一般要置于(动词)之前。4、 在(否定句)中,由(代词)充当宾语的,宾语常常置于(动词)之前。5、 为了(突出)而把宾语提前,然后再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代词(是)或(之)复指。6、 古代汉语除宾语前置外,兼语也常常前置。兼语提到(主语前)或提到兼语前的(谓语动词前),有(突出兼语)的效果。二、说明下列宾语前置属于何种类型1、 姜氏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作宾语2、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宾语用代词“是”复指。3、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宾语用代词“是”复指,唯是结构。4、 弃人用犬,虽猛何为?疑问代词作宾语5、 楚国方城以为城,汗水以为池。代词“之”复指6、 君何患焉?疑问代词作宾语7、 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8、 “我之怀亦,自贻伊戚!”其我之谓矣!代词“之”复指9、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疑问代词作宾语10、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疑问代词作宾语11、求!无乃尔是过与?代词“是”复指12、夫晋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作宾语13、之二虫又何如?疑问代词作宾语三、说明词的本义是什么?在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暴,本义是日晒,句中用本义。2、集,本义是鸟栖息,句中用本义;木,本义是树,句中用本义。3、集,本义是鸟栖息,句中用今义;从,本义跟从,句中用本义。4、构,本义是架木造屋,句中用本义。5、牢,本义是养牛马的地方,句中用本义。6、节,本义是竹节,用引申义。四、说明下列形容词此类活用现象,属何种用法,表示什么意义1、广:使动用法,使扩大;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2、昂:使动用法,使高。3、硕茂,使动用法,使硕茂。4、美,使动用法,使美5、老,幼,形容词作动词。6、远,使动用法,使远。7、广,尊,使动用法,使广,使尊。五、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1、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商平台内容营销与种草经济互动营销策略报告
- 2025年智慧校园安全管理创新策略报告
- 采购面包产品合同范本
- 湖州塔吊租赁合同范本
- 淘宝开店授权合同范本
- 服装样板打板协议合同
- 酒店普通劳动合同范本
- 软件项目变更合同范本
- 正规物业收费合同范本
- 矿山矿石运输合同范本
- 《无机化学》第六版 课件 0绪论
-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上册)2025版
- 煤矿冲击地压培训课件
- 安徽省2021-2023年中考满分作文45篇
- 2025年打字员中级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餐厅主管考试题及答案
- 注塑车间废料管理办法
- 郑州市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计划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四川卷)解析课件
- 中医情志护理课件
- 国开学习网电大《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形考任务123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