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中学历史插图教学.doc_第1页
别小看中学历史插图教学.doc_第2页
别小看中学历史插图教学.doc_第3页
别小看中学历史插图教学.doc_第4页
别小看中学历史插图教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届教育学会论文评奖 别小看中学历史插图教学作者:翟 笃 成类别:中学历史字数:3276字学校:芜湖县红杨中学电话间:2009年5月别小看中学历史插图教学翻开每册初中人教课标版历史教材,都有不少历史插图。历史插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功能在于辅助文字叙述的不足,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形象、生动、具体、逼真地表现知识,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并能促使学生再造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它能培养学生使用历史插图学习的习惯,教会学生应用历史插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下面我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历史插图教学的认识。一、图示法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活动的规律。图示法是运用图画、图片、照片和图表、图解等直观教具,对学生进行展示以印证或阐明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据国外一些实验证明:用语言介绍一种物品,识别它的时间为2、8秒;用线条图介绍,识别时间为1、5秒;用黑白照片介绍,识别时间为1、2秒;用彩色照片介绍,识别时间为0、9秒;如果让学生看实物,识别时间只有0、4秒。由此可见,图示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何等的重要。教育心理学还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思维开始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逻辑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必须掌握新的智力活动,即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但是,青少年正处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时期,独立性和自觉性不足,直观形象思维仍是主要优势,抽象逻辑思维不够发达。初中历史配以典型的插图,把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的“两岸”通过图示法的“引渡”有机地溶为一体。二、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是很有益处的。1、便于学生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每幅插图都是紧扣课文中心设计的,都在教材内容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使教材中抽象难懂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通过插图的直观性弄懂教材阐述的观念、原理。如人教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得出这样结论:北洋军阀迫于人民爱国压力,释放被捕的学生;同时间接说明北洋军阀镇压学生爱国行动的反动行为;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反映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在场学生均为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感到自豪和骄傲。一幅插图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深深印入学生的大脑,使他们更好的领会课文的主题思想,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内容。插图是一种特殊的信号,对人的感知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通过对插图的说明,能增加新鲜感,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感情,从而加深理解并迅速掌握教材内容。如人教课标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的一幅插图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该插图说明了新中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和富强的历史真正揭开了新的篇章。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新中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绩就有了更深的认识。3、可作为讲解课文的形象化注脚。鲁迅先生说过“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南腔北调集)如教师讲授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时,因为学生对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从未听说过其名称或接触过,这样单凭教师一味的讲解只能使学生糊涂一片,得到一个抽象的概念。若教师在讲解时利用人教课标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插图东汉牛耕图和人教课标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插图曲辕犁对比讲解,再配以清晰准确的语言,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我国古代农具的改进,同时使学生获得具体、形象的概念。4、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初中历史作为知识课,要求晓之有理;作为思想课,要求动之以情;作为行为课,要求学之以行。初中历史教育的基本途径“理情行”,它反映着形成历史概念、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客观规律。教学实践证明,例如人教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配置插图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复原图和渔光曲剧照等等,就是把“理”寓于插图之中,通过这种典型的图片意境,以激发学生之“情”,并在榜样的力量感染教育下化为“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历史插图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象,表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课文配合,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反映为直观的复杂的形象,因此,叙述得再清楚明白也不能形成为表现地域空间的图像,所以必须把叙述得史实落实到图面上来,转化成一幅历史地图,才能使人清楚明白。例如,人教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叙述沙皇俄国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及其以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霸占了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说得已经很具体很确凿了,但是进一步问一下,这40多万平方公里究竟西起何处,东到哪里,界线在什么地方,仍然是模糊不清的。于是根据这些条约、勘界议定书和有关文献的具体叙述和考订,把它落实到地图上来,描绘成一幅沙俄侵占中国北方示意图,这样就清清楚楚,十分明确了。把它跟课文配合使用,就显示出了地图的优越性,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历史插图中的历史地图可以收到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表达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概念。地图和课文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成为历史教材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历史插图所提供的条件,把课讲透、讲活、讲扎实,若忽视历史插图,未予充分利用,就会削弱课堂教学所能达到的最好效果。四、课本历史插图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形势,能给予学生以客观的、整体的认识,为今后学习有关知识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课本叙述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古代史,往往文字简炼,重点突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描绘的历史插图却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整个面貌。例如人教课标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讲授唐朝的对外交通,课文只讲了可以到达哪些地方,而地图却根据新唐书、地理志所载贾耽叙述的唐朝七条主要对外交通要道和元和郡县志等文献记录的境内通道,绘制了具体的路线,标注了所经过的重要城市和名称。这些内容都超越了教材的叙述,补充了课文的不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但是并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教材中描绘的历史插图,不但直观地反映了教材叙述的历史事实发生、发展的形象,还比较全面地反映客观的总体形势。所以,教师如能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就能对所讲的历史知识,给予学生以整体上的认识,使他们能比较深入地理解课文,掌握形势,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有关的历史知识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五、运用插图教学,要从学生主体出发,注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教学认识的主体。教学过程实质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于教学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在进行图示法教学时,要以初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和知识基础为重要依据,帮助学生自觉地接受图示法,明确插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培养细腻分析图解的良好习惯。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查阅与插图有关资料,为讲课作铺垫;讲课时要指导学生看插图,对一些较难看懂的插图的指导要细心细致,必要时要交代插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使学生进行有目的地感知;还要注意运用语言的指引作用,使学生把图片中观察到的事物同自己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系统地掌握知识,巩固所学的原理。图示法是直观性教学的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