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其应对策略大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吴旭辉隔代教育一般在三代家庭和隔代家庭中进行,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将越来越普遍。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有社会学家认为,中国未来20年内的小康建设,必须抓好两项工作,那就是:第一,要解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第二,要帮助老年人搞好推卸不掉的教育隔代子女的艰巨工作。正视隔代教育引发的社会问题,使隔代教育发挥其优势,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一、隔代教育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如果你稍加留意,你会发现,每天上学和放学的时间,幼儿园的大门口人最多、最热闹,人群中大多数是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们。上学时间,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孩子拎着书包等上学用品,或牵着,或干脆背着孩子,准时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放学时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又会匆匆地提前来到校园门口等着接孩子回家。这些老人们身上背着孩子们的书包,手里拿着孩子们的衣物、零食、玩具,无论刮风下雨、烈日当空,还是三伏、三九,毫无怨言地、乐滋滋地履行着他们的“职责”。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年轻父母们为了事业或生存而打拼职场,缺少时间和精力进行亲子教育,孩子多半由祖辈养育。据千龙网去年“六一”期间,在全国范围作的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中城市中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接近6成。也就是说,每10个孩子中就有56个孩子由隔代老人负责教育。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在上海有5060的孩子由祖辈教育,在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则占总数的一半。就连广大农村,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年轻农民(父辈)纷纷外出打工,50%以上的留守儿童只能由留守祖辈照顾,隔代教育现象也同样普遍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隔代教育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式之一,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隔代教育的客观存在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隔代教育作为一个令人无奈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其教育利弊已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关于祖辈教育的议论,往往是谈隔代教育的弊病,我认为这有失偏颇。应该说军功章里有父辈家长的一半,也有祖辈家长的一半。二、隔代教育的优势(一)隔代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国人受宗族制发展的传统影响,以几代同堂为荣。在几代同堂的家庭中,提倡尊老爱幼,长者为尊,长辈对晚辈的教育成为天经地义的事。而祖辈对孙辈教育成功的例子在中外也是数不胜数的,如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是由伯祖父抚养长大的,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曾接受过奶奶严格而良好的教育,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是由奶奶带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是外祖母对他实施的早期启蒙教育,等等。由此可见,祖辈的隔代教育,不仅能把孙辈培养成一般的人才,甚至能培养成栋梁之材。(二)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1北京大学儿童心理学研究所的教授黄海波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分析了祖辈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特有的优势,他认为:祖辈家长有爱心,对孙辈十分喜欢,愿意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老人自身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与孩子玩,加之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容易与孩子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为教育孩子创造良好的感情基础。2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孩子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等?他们知道得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祖辈们在心态上比工作紧张、压力繁重的年轻父母要平静得多,他们有充裕的时间、精力和足够的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孙辈。丰富的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可以弥补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不足。3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他们普遍认为孩子应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不必强求一定要这样做或那样做,因此,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孩子自由成长。4孩子由祖辈教养,年轻父母得以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力于事业和工作。孩子由祖辈带大,饮食起居得到细心照料,身体素质和安全保障方面也要强于其他孩子。5隔代教育对祖父母们自身也有利,隔代教育不仅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孤寂,使其从孙辈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而且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也大有裨益,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当然,由于祖辈在生理和心理上必然带有老年人的特点,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法等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是有差别的,所以,隔代教育对孩子个性的发展也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三、隔代教育的不足及其引发的问题据大家谈专题组与成长网对隔代教育家庭进行的调查看,人们普遍认为隔代教育有以下不足:1孩子长期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慈爱有加,即使教育也不象父辈那样严厉,加上孩子同谁接触多就亲谁的心理特点,对爷爷奶奶等长期带他的祖辈依赖性越强,对“冷淡”他们的父母就越发冷淡,不利于亲子教育,亲情“缩水”,有碍孩子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2人到老年格外疼爱孩子,而且多数老人常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内疚,因此有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加上面对的是第三代独生子女,老人心理上会有一些顾忌,怕出差错,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们总让孩子处于一种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常会因以上心理因素得到无原则地满足。如:餐桌上的“专利菜”,孩子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我”的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会大哭大闹、不依不饶。当非分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通过撒泼、发脾气等要挟祖辈,老人怕孩子哭坏,就百般哄劝,妥协投降,孩子发现这样可以得到满足,久而久之便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养成了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3过分保护遏制了孩子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容易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祖辈习惯于包揽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事情。当孩子乱扔玩具时,他们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整理;当孩子蹒跚着上下楼梯时,他们担心孩子摔倒,会抱着孩子上下楼梯;当孩子自己吃饭时,他们又担心孩子弄得一塌糊涂、饭菜凉了、吃不饱等,就一口一口地喂。以上种种做法,使得孩子的手脚得不到充分的运动,大脑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增强了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孩子一旦遇到困难和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往往没有信心去解决问题,反而产生愤怒、不满的不良情绪。4与父辈相比,祖辈的思想相对保守,观念相对滞后,加之交往范围有限,信息的来源受到一定的限制,接受新生事物较慢,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创新个性的形成。如对孩子的拆卸行为、尝试行为等一切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因为在他们看来,一辆完好的玩具车是不可以被拆卸的,并且把孩子的这种拆卸行为当作一种破坏的不良行为,这恰恰扼杀了孩子探究事物特点和规律的好奇心,阻止了孩子创新思维的发展。5父母在教孩子知识、满足孩子要求时,往往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是否有益,能否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虽然祖辈当然也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他们更多的是注重教孩子书本知识,如认字、数数等,不太注意在活动中随机地培养孩子爱劳动、谦让照顾别人、坚持性等优良个性品质。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还小不用做成人做的活儿,不用受不该受的累,当孩子有了最初的劳动欲望(如扫地、剥豆、抹桌子等)时,他们怕累着孩子而加以阻止。无意之中打击了孩子的劳动热情,扼杀了孩子的劳动意识,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劳动兴趣就不愿意动手了。另外,我们经常看见,当自己孩子与同伴交往出现纠纷时,多数祖辈总是从自己孩子的“利益”出发,怕自己孩子吃亏,便想方设法为自己孩子讨回“公道”,这种“不吃亏”的教育,潜移默化地促使孩子滋长骄横霸道的不良习性。四、应对策略家庭教育本来就是一门学问,面对隔代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味采取指责或回避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面对隔代教育现状我们应与时俱进,弥补其不足的一面,发挥其有利的一面,让隔代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一)加强亲情教育1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缺少亲子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隔代教育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而不是替代。人们常说缺少父亲的照料会使子女产生自卑和不安全感;没有母亲的关心会使孩子缺乏幸福感和亲切感,缺少父母中的任何一方都会使孩子在前途的选择、人际关系的沟通上产生障碍。所以抚养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义务与责任,年轻父母不管多么忙,都应该抽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别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老人。2祖辈的隔代教育不能取代父母的亲子教育,颠倒了主次关系,变成“先儿孙之忧而忧,后儿孙之乐而乐。”甚至形成 “祖父是佣人,父亲是主人,母亲是客人,孙儿是先人。”的老少错位,这样的家庭教育肯定要出纰漏。父母要主动加强亲情教育,经常带孩子出外远足、野餐、游泳、滑冰等,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加深与孩子的感情交流,使孩子自觉地听从父母的意见。家长每天需要尽可能保证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如一天至少保证1个小时亲子交流沟通时间;经常关心孩子的身体、学习;经常和孩子亲昵、拥抱、爱抚等等。(二)相互协作定好位1几乎所有年轻父母与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矛盾。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跟家庭教育环境密切相关。在讨论教育孩子对策时,要统一口径,而不能互相拆台。祖辈和父辈是两代人,除了在年龄上有较大的差异外,在思维方法、生活经历、个人爱好、社会条件以及所受到的教育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在教育孩子方面持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因此,父母要正视老人溺爱孩子的“必然性”,要肯定老人的慈爱之心,尊重老人的劳动成果,对老人哺育之情心存感激,在向老人陈述正确教育孩子的观点和溺爱孩子的危害性时要有耐心,要在不伤老人感情的基础上说服老人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2父母是孩子法定的监护人,负有直接的抚养与教育责任。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要坚持下去,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要坚决纠正,不能妥协。但切忌打骂孩子,缺乏耐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和劳动习惯。3老人也要给自己定好位,既不越位,也不做摆设,应做好亲子之爱的润滑剂。要做到既喜欢孩子,又不溺爱孩子,注意用知识和经验教育孩子时,不把旧习惯、坏德行传给孩子。(三)提高祖辈的素质1祖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对孩子的教育质量,要想让祖辈们更好地教育好下一代,使孩子们健康地成长,就必须提高祖辈们的教养素质,尤其是要提高农村城市普通市民等文化层次较低的祖辈们的教养素质。作为学校(幼儿园)、妇联、共青团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任务,举办各种形式的祖辈家长学校、老年大学等,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请到学校或送教上门,向他们宣传先进的家教理念,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指导他们搞好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老年大学等的学习,转变祖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水保温工程建设方案(3篇)
- 九夹板供需合同书
- 防腐工程专项方案(3篇)
- 2025年度水利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四套)
- 农业无人机智能化水平提升对2025年农业生产模式变革的影响报告
- 电厂爆破拆除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手册培训课件
- 中考专练:短文选词填空-(含答案)
- 立讯精密ai面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老年教师面试题库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2590.1-2022 《毛茛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第1部分:金莲花》
- 依法服兵役课件
- 电商客服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低压电工国家全套题库完整版和答案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学校数学七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
- 儿童跑步教学课件
- 生鲜乳运输管理制度
- 测绘保密自查管理制度
- 2026高考作文备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素材:觉醒是一种持续的心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