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学习_第1页
淹溺学习_第2页
淹溺学习_第3页
淹溺学习_第4页
淹溺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淹 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杨慎启,概 述,淹溺,又称溺水,是指人体淹没于水中,由于水吸入肺内(湿淹溺)或喉头、气管反射性痉挛(干淹溺)所致窒息与缺氧,甚至由此造成呼吸心搏停止而死亡的过程在意外伤害死亡中,淹溺居第3位,其中男性溺死者是女性的5倍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淹溺在意外伤害死亡构成比中占40%左右 呼吸、心搏骤停是导致淹溺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干性淹溺 淡水淹溺 湿性淹溺 海水淹溺,发病机制干性淹溺,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图l)所有溺死者中约10%40%可能为干性淹溺(尸检发现溺死者中仅约10%吸入相当量的水),发病机制干性淹溺,发病机制湿性淹溺,淡水淹溺 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属于低渗,统称淡水。水进人呼吸道后影响通气和气体交换;水损伤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壁的上皮细胞,并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泡塌陷,进一步阻滞气体交换,造成全身严重缺氧;淡水进人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引起低钠、低氯和低蛋白血症;血中的红细胞在低渗血浆中破碎,引起血管内溶血,导致高钾血症,导致心室颤动而致心脏停搏;溶血后过量的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图2)。,发病机制湿性淹溺,发病机制湿性淹溺,海水淹溺 海水含3.5%氯化钠及大量钙盐和镁盐。海水对呼吸道和肺泡有化学性刺激作用;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海水损伤后,大量蛋白质及水分向肺间质和肺泡腔内渗出,引起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高钙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高镁血症可抑制中枢和周围神经,导致横纹肌无力、血管扩张和血压降低(图3 ),发病机制湿性淹溺,图3 海水淹溺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面部肿胀、结膜充血、口鼻腔充满血性泡沫、皮肤粘膜青紫、肢体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呼吸不规则、肺部罗音、心音弱而不整、上腹胀满 重者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从淹溺至临床死亡一般为5-6分钟左右淡水淹溺者有血液稀释和溶血的表现海水淹溺者有血液浓缩和高钾血症的表现,诊断依据,有淹溺史可有面部青紫、肿胀、肢体湿冷、腹胀、意识障碍甚至心跳呼吸骤停,救治原则,清除口腔、呼吸道异物,通畅气道,维持有效通气。必要时采用鼻面罩或气管插管,使用呼吸复苏气囊或便携式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迅速倒出呼吸道、胃内积水有缺氧指征者给予吸氧心跳、呼吸骤停者即刻予以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淡水淹溺者选用0.93%氯化钠液静滴,海水淹溺者选用5%葡萄糖液静滴其他对症处理,倒出积水的方法,急救者采取半跪位,将淹溺者腹部放在膝部,使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便于水流出将淹溺者放在足高头低的位置利于水的流出抱住淹溺者的两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快速奔跑以利于水流出抱住淹溺者的腰腹部,使其背部向上,头部下垂,摇晃患者,以利积水排出 注意:切忌因倒水过久,而影响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ARDS的防治,激素类药物的应用:首选地塞米松,初次为0.5-1mg/kg,静注,此后10-20mg,4-8小时1次静注解痉剂:首次山莨菪碱20mg静注,此后10mg,4-6小时1次静注维持有效氧合,原则上以最小的Fio2维持Pao2在安全水平( Pao2 8kPa),ARDS的防治,必要时使用机械通气以纠正呼碱或呼酸以及低氧血症注意纠正抢救过程中的医源性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在使用激素的基础上,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