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2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二、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三、教学难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四、教学方法复习提问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五、教具准备(1)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大试管、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火柴。六,课时安排 1课时七、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答:实验室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2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答: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瓶气体中,若木条能够复燃,证明此瓶气体是氧气。提问实验室采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气呢?学生思考挂图展示P45图217学生看图并进行如下讨论1在图217,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教师知道了氧气的制取以及它的性质,接下来我们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并验证它的性质。注意事项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固体受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思考:为什么?),等有大量、均匀、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进行收集。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7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应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思考:为什么?)8、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教师下面大家开始动手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到我刚才强调的几个事项,同时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注意观察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活动)(实验完毕,选择学生代表陈述实验的现象)陈述氧气的化学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铁(Fe) + 氧气(O2)四氧化三铁(Fe3O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3)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文字表达式:镁(Mg) + 氧气(O2) 氧化镁(MgO)(4)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5、氧气不纯的原因,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集气瓶装水时有气泡,药品的原因教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大家现在就来总结,看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有哪些?学生总结总结结果如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把药品加入试管中并固定好试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准备好,再进行加热;然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实验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槽,最后再熄灭酒精灯。教师这样的操作顺序很难掌握,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操作顺序编成顺口溜或者歌谣,帮助我们记忆?学生讨论+板书查、装、定、点、收、离、熄讲解实验室装配仪器的原则一般是:先下后上,先左后右。所以先固定酒精灯和试管,然后放置水槽。物质加热一般是先均匀,后集中。“均匀”指先预热,“集中”指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气体收集有两种方法,不易溶于水的采用排水法,易溶于水的采用排气法。采用排气法应根据密度来决定瓶口向上或向下。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氧气还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板书仪器装配原则: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物质加热原则:先均匀,后集中。气体收集方法:易溶于水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八、本课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个实验的具体操作,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为我们以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奠定了基础。作业布置: 写实验报告册 课后反思:本课题的重点是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难点是催化剂的概念,本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种新物质,所以对于制取的基本步骤非常陌生,因此老师如何引导是这堂课的关键。 这堂课我通过“反应原理-药品-仪器-实验步骤”的基本设计思路进行教学,首先提出问题“实验室中如何获取氧气”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探究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和药品,并通过一些列问题的提出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实验中获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从而上升到获取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再根据反应原理及仪器药品,归纳得出实验方法、步骤。课上学生能够主动的思考问题参与到学习中,小组合作充分,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对于教学目标和重点的把握需要进一步提升。本节的重点氧气的制法,也就是物质获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催化剂”是一个基本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但教学中未能很好的突破难点。 二、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效率包括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多少。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就要求学生获得获取物质的一般思路的方法,而不是过多的纠结于小问题和细枝末节。在这一方面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从制取氧气中提取获取物质的思路,则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获取物质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6月浙江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门店效率提升咨询方案
- 公园人工湖管理应急预案
- 网络时代情景营销方案
- 教育培训咨询方案模板
- SET安全协议在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中的应用合同
- 离婚协议书范本及财产分配协议两份
- 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解决合同
-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延期及追加服务补充协议模板
- 高端医疗设备销售代表聘用及业绩提成合同
- 面部桃花灸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应急预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山西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院员工激励问题研究11000字(论文)》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
- 医疗美容项目备案申请doc
-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 项目团队实施及人员配置
- 课题申报讲座课件
- 纸张消耗统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