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地质学.pdf_第1页
闽江学院地质学.pdf_第2页
闽江学院地质学.pdf_第3页
闽江学院地质学.pdf_第4页
闽江学院地质学.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1 1 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学科 地质学主要研究固 体地球的最外层 即岩石圈 地质学研究的特点 实践性 复杂性 时间悠久性 地质学的研究目的 正确的认识地球和地球的发展史 一方面满足 人类认识自然 欣赏自然的精神需求 另一方面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前 提与基础 1 2 维尔纳 水成论 赫顿 火成论 第二章 2 1地热增温级是指在年常温层以下 温度每升高1度时增加的深度 地热增温级的倒数叫地热梯度 2 2地球的圈层分为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和内部圈层 地壳 莫霍面 地幔 古登堡面 地核 2 3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 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 生变化的作用 总称为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又分为内 外地质作用 引 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称为地质营力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1 地内热能 2 重力能 3 地球旋转 能 4 太阳辐射能 5 潮汐能 6 生物能 地质作用的分类 内地质营力分为构造运动 岩浆运动 变质运动和 地震运动 按照其发生的序列和作用性质分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用作用 沉积或堆积作用 成岩作用 第三章 3 1矿物 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 是组成岩石的基 本单位 含义 1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或各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自 然产物 2 矿物由地壳的各种化学元素组成 具有固定和均一的化学成 分及物理性质 3 矿物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在一 起形成各种岩石 岩石 在各种地质作用下 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 体 他是构成地壳和地幔的主要物质 3 2晶质体 化学元素的离子 离子团或原子按照一定的规则重复排 列而成的固体 矿物的物理性质1 颜色 2 条纹 3 光泽4 透明度 5 硬 度 6 解理7 断口 解理 在力的作用下 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 性质 断口 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的不规则断开面 3 3火成岩 酸性岩浆 中性岩浆 基性岩浆 超基性岩浆 酸性大的岩浆 粘性大 温度低 不易流动 基性岩浆 粘性小 温度高 容易流动 岩浆 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 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 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岩浆活动包 括喷出活动与侵入活动 岩浆作用 把岩浆的发生 运移 聚集 变化和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叫做岩浆作用 岩浆的活动 喷出活动和侵入活动 火山构造 火山通道 火山 锥 火山口 固体碎屑物按大小和形态分 1 火山灰 2 火山砾 3 火山渣 4 火山弹 火山喷出类型 1 裂痕式喷发 2 中心式喷发 火山带的分布 1 环太平洋火山带 2 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火山 带 3 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侵入作用 地下岩浆上升侵入并占据一定空间的作用 深成侵入作用及其岩石产状 岩基 岩株 浅成侵入作用及其岩石产状 岩盘 岩床 岩墙和岩脉 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本身的特点 结晶程度 晶粒大小 晶粒 形态等 级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的特征 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状 大小 排列和空间分布等 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的特征 分为 1 块状 2 流纹 3 流动 流线 流面 4 气孔构造 5 杏仁构造 3 4风化作用 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 在温度变化 水 及水溶液的作用 大气及生物作用下载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分为物 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 球状风化 在棱角的地方 岩石的自由表面积最大 首先遭到风 化 棱角逐渐消失变成球状 3 5变质作用类型 1 动力变质作用 2 接触变质作用 热接触变质作 用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3 区域变质作用 4 区域混合岩化作用 第四章 4 1构造运动 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 变位的作用 构造变动 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变形 包括 褶皱变动和断 裂变动 4 2岩相是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 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空间的条 件的改变而改变的 海侵层位 从垂直刨面上看 自上而下沉积物的颗粒由粗到细 海退 层位与此相反 岩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岩石变形的3个阶段 1 弹性变形 当外力消失的时候变形也立即 消失 2 塑性变形 超出弹性极限 当外力消失的时候变形不会恢复原来 的形状 永久变形 3 断裂变形 岩石内部的结合力遭到破坏 产生破裂面 失去了他 的连续完整性 4 3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 包括背斜和向斜 褶皱要素 核 翼 轴面 枢纽 轴 转折端 根据轴面产状并结合两翼特点分类 1 直立褶曲 2 倾斜褶曲 3 倒转褶曲 4 平卧褶曲 5 翻卷褶曲 根据轴面产状和枢纽产状综合分类 1 直立水平褶曲 2 直立倾 伏褶曲 3 倾竖褶曲 4 倾斜水平褶曲5 平卧褶曲 6 倾斜倾伏褶 曲 7 倾斜褶曲 研究褶皱构造的意义 1 褶皱与矿产 1 有的矿产是存在于褶皱的沉积岩中 必须搞清楚 构造形态 分布和规模 才能探明矿床的分布与大小和产状 2 背斜易形成脉状矿体 3 在上下转折端部位易形成空隙常为矿质 填充提供了条件 4 具有封闭条件的短背斜是主要的储油 储 气构造 5 构造盆地常形成良好的储水构造 2 褶皱与地貌 褶皱地貌与地貌的关系至为密切 几乎控制了大 中型地貌的基本形态 3 褶皱构造与地球发展历史 4 4节理 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 的断裂构造 节理与褶皱构造的关系 1岩层褶皱前的早期节理 共轭节理 追踪 张节理 2 岩层褶皱后的晚期节理 研究节理的意义 1 有助于推断区域性应力场的特点和各种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与各 种构造的相互关系 2 张节理常提供岩浆活动侵入的通道并控制矿体的形成于分布 富 含张节理的岩石对于地下水的运动和富集有密切的关系 有的构 成了地下水的含水层 3 在进行隧道 水土建设 矿井矿道 桥梁等设计和施工时都必须 对岩石的节理进行详细的调查 4 节理对地貌的发育 形态等有着深刻的影响 断层的分类 根据断层走向与两盘岩层产状关系分类 走向断层 倾向断层 斜 交断层 顺层断层 根据断层走向与褶曲轴或区域构造线的关系分类 1 纵断层 2 横断 层 3 斜断层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分类 1 正断层 2 逆断层 3 平推断 层 4 枢纽断层 根据断层的力学性质分 张性断层 压性断层 扭性断层 张扭性断 层 压扭性断层 如何确定断层的性质 1 根据断层面的擦痕 阶步和断层两侧 的拖拉褶皱判断 2 根据断层两盘岩层的新老对比判断 3 根 据褶曲核部或两翼的宽窄变化判断 4 5地震的成因分为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和冲击地震 诱发地震 震级 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划分 它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 相关 地震烈度 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 世界地震带的分布 1 环太平洋地震带 2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 带 3 大洋中脊地震带 4 大陆裂谷地震带 地槽区的发展过称 第一阶段以下降为主 但伴随着次一级的上升运 动 第二阶段以以上升运动为主 但伴随次一级的下降运动 地洼说认为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于上地慢物质因热力和重力作用产 生的离心扩散和向心凝聚 地洼说认为 地洼区不仅在中国最典型 而 且遍及世界各洲 具有全球的普遍意义 地洼说阐明了一种新的成矿作 用 从新的角度探索成矿规律 扩大了找矿的领域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 1 地表的硬壳 岩石圈 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 其下面是 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 2 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 围绕着一个旋转扩张轴活动 并且以水 平运动占主导地位 3 板块构造说是海底扩张说的发展和延伸 而从海底扩张到板块 构造 又是促进了大陆漂移的复活 第五章 5 2沉积相的分类 1 海想相沉积 2 过渡相沉积 3 陆相沉积 地质时代单位是从年代地层单位概念抽象出来的时间概念 所以年代 地层单位都有一个层型 作为比较研究的根据 组成地壳的全部地层所 代表的时代称为地质时代 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