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设计仪陇县南图实验学校 执教人:唐毅 电话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2.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学会预习实验,了解实验室规则。(3)能主动与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用品:蜡烛、火柴、烧杯(或玻璃杯)、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玻璃片、水槽。一、导入新课视频播放有关炸药的发明。总结引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炸药的发明只是化学诸多的研究成果之一,但它却告诉我们: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因此必须重视化学实验,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过渡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并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首先,让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二、推进新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思考 蜡烛燃烧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对于该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过呢?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什么?除了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讲解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并在观察中思考,然后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还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往往能导致伟大的发现。如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参考资料:介绍弗莱明与青霉素)实验探究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1)点燃蜡烛“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开放性的探究。学生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各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现象 点燃前: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可用小刀切割、浮在水面上。分析可用小刀切割说明蜡烛的硬度较小,浮在水面上说明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结论硬度较小,不溶于水而且密度比水小。(2)点燃蜡烛“中”。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观察燃烧过程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学生猜测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现象 燃着时:石蜡熔化并发光放热,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火柴梗两端逐渐变黑。烧杯壁上出现水珠,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石蜡熔化说明熔点较低。发出明亮火焰有烛泪,火柴两端变黑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火柴中间未变黑,说明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烧杯壁上出现水珠,说明燃烧生成了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3)熄灭蜡烛“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合作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分析得出的结论: 现象 熄灭后冒白烟,用火柴点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分析 烟是固体小颗粒,并且可以燃烧,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交流汇报探究过程及结果教师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与同学交流进行观察和描述的体验。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及体验【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猜想、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3)实施方案(4)评价结果,得出结论三、典例剖析例 观察蜡烛燃烧时,小明描述下列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 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将烧杯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析】实验现象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观察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沉淀、气泡等都可以通过观察获得结论,故A、B、C是正确的。而生成物是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故D错。【答案】D四、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五、课堂小结【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结】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入手,通过实验等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内容。六、布置作业1参考课本“探究(或实验)报告”的格式,写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报告(注:也可以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请将本节课你感受最深的情节或体验,记入你的成长记录中。2.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本节课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思考和探究,教师重点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活垃圾堆肥操作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车路协同通信网络在城市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报告
- 船舶理货员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双酚A装置操作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古建琉璃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咨询工程师通关题库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水电工程施工影响分析报告
- 读书交流活动策划
- 2024年粮油食品检验人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玻璃制造行业2025年技术创新及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 食管恶性肿瘤护理查房
- 发热病人的护理课件
- 2025年江苏高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听说 章节测试答案
- 智能装备产业行动计划
- 新生儿湿疹护理与防治要点
- 先心病常见病介入封堵治疗讲课件
- 高效农贸市场管理与运营合作协议
- 诸暨市家政服务员(母婴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文件
- CJ/T 81-2015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机
- T/SHPTA 082-2024光伏组件封装用共挤EPE胶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