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教学实录.doc_第1页
荔枝图序教学实录.doc_第2页
荔枝图序教学实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荔枝图序教学实录 双城堡中心校 刘会娜一、 导入同学们喜欢吃荔枝吗? ( )由于荔枝的色、香、味俱美,历来被公认为果中的珍品, 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美,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荔枝的诗句?(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里的妃子是指谁?( ) 对,历史上,杨贵妃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竟然不远千里从广东快马加鞭运送荔枝。 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也和荔枝有关,叫荔枝图序,(板书:荔枝图序)齐读课题,二、新授1) 指生介绍白居易荔枝图序是一首咏物小品,作者是白居易,(板书:白居易)谁来谈谈你对他的理解?(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我们学过他的很多诗。)老师来补充一下,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极为有名,课后同学们可以找来读一读。2) 介绍序:出示图片:本文的题目是(荔枝图序)同学看,这就是荔枝图,那什么是序呢?我不知道同学留意过没有,我们看书的时候,前面都有个序来说明书籍的出版意图,或作者的情况及主要内容等。这篇序是为荔枝图配的,目的是让我们更了解荔枝。这篇序究竟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呢?下面请同学们轻轻把书打到84页,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3)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4) 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来扫除字、词障碍。(生合作完成认字和词语解释,要做好,要真实,课前就会都弄会。)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字词的掌握情况:(小黑板出示)帷盖 枇杷 醴酪 矣 工吏 红缯 紫绡 瓜瓤(指生读并解释意思)帷盖:这个词读(帷盖,)谈谈你的理解?(圆圆的像伞盖)。枇杷:这个词读(枇杷)它是一种常绿乔木,枇杷果可以吃,也可以入药。醴酪;看下一下?(醴酪,意思是甜酒和酸醋。)师:同时吃什么感觉?(酸酸甜甜的。)矣:这个字念yi,语气词,同了。此生足矣意思就是此生我就满足了。工吏:这个读工吏,怎么理解?(画工、画师。)红缯:下一个?(红缯,缯是丝织品,红缯就是红色的丝织品。)紫绡:这个读(紫绡)意思是:紫色的薄纱。最后一个读瓜rang.看来同学们真长大了,可以自学了,看到你们的进步老师真替你们高兴。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些词:( )我们再看这些句子的意思,你们理解吗?(小黑板出示:)1.叶如桂,冬青;华如菊,春荣;实如丹,夏熟。谁来读一下第一句:( )这里的华是个通假字,通花。春荣的荣是繁荣吗?(不是,是开化的意思。)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荔枝的叶子就像桂树的叶子,冬天是青色;花像橘了,春天开放;果实像丹砂一样地红,夏天成熟。)理解了意思,我们再想办法记住这句话?我们看,前半句都是三个字,后面加两个字解释,特别容易记,我们再品读一下:(叶,、花、实)能背下来吗? 2.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 谁来读第2句?( )朵如葡萄,什么是朵,怎么理解?(朵就是多个荔枝凝聚在一起)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朵如葡萄,像不像?( )这里有个多音字,是什么?(壳)它还念什么?(qiao)(师板书壳多音字)现在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众多的荔枝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织品,膜如紫色的薄丝。)谁再来说说?( )多么神奇的荔枝啊,我们再来品读一下?( ) 3.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我们再看这一句,谁来读读?( )这句话什么意思?(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像甜酒和醋一样。)荔枝不但看起来美,吃起来味道更加鲜美?谁能读出它的美?( )5) 解决了字词障碍,下面同学们再读课文,看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为什么作的荔枝图序?( )这句比较难读,要注意断句,听老师来读一遍,动笔画出节奏。( )这里读四声为。同学齐读一遍这句。( )乐天是谁?(白居易)白居易命工吏图,工吏是官吏吗?(不是,是画工)也就是现在的什么(画师、画家)书之的之指什么?(指这首序)作者命画工画了荔枝图,并亲自为这幅画题写了序,作者做序的目的是什么?( 原句回答。 )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为不了解荔枝的人和了解荔枝却不知道它摘下后不易保鲜的人看的。)理解得非常到位,作者做序的缘由就是让人更了解荔枝,真是用心良苦啊,我们再读读这句话。(生边读边板书:作序缘由。)这篇序究竟向我们介绍了荔枝的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出答案。(介绍了荔枝的特点)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产地、树形、叶、花、果)板书:特点:产地、树形、叶、花、实6)我们先看荔枝的产地是在哪?(巴峡间)巴峡是指哪?(巴郡、三峡,)据老师所知,荔枝的产地是在两广和福建一带,巴峡间现在根本不产荔枝,是不是作者弄错了呢?( )那是什么原因呢?谁知道?( )这个问题,老师也查阅了很多资料,其实作者没弄错,是因为气候的变化,荔枝是热带亚热带植物,唐朝的时候巴峡间气温高,适合荔枝的生长,可是现在那里气温低,不适合荔枝生长了,所以就不产荔枝了。如果生活中有人问你荔枝产地在哪,你还会告诉他在巴峡吗?(不会。)再看荔枝树的形状什么样?(树形团团如帷盖)什么意思?树的形状圆圆的像伞盖。我们再看:叶,花,实(引读,)能背下来吗?()齐( )我们再看果实:谁来读读写果实的部分( )都写了果实的哪几个部分?(朵、核、壳、膜、瓤肉、浆液)板书。我们根据这些,来合作读:朵如,核如、)根据提示,这部分能背下来吗?放下书,我们一起来试试:( )荔枝色香味皆美,素有果王之称,作者写了这些还觉得不够 ,所以又加了句:小黑板出示: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大致是那样,实际情况超过它。)彼什么意思?(那样。)荔枝真不愧为果王,但它不易保鲜,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板书:变化。)是哪句话告诉我们的()?同学们一齐告诉老师:( )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它的变化?一日、两日、三日这是什么顺序?(板书:时间顺序)元和十五年夏,白居易在四川任刺史,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荔枝,所以作者才命画工画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到这里,课文我们就学完了,同学看黑板:作者介绍荔枝的特点是按什么顺序完成的?(由整体到局部,)(生说师板书)。对,先介绍树形是整体,然后分别写叶花果)写果实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由外到内)本文的重点是写什么?(果实)作者重点描写果实有什么好处?(这样写做到了层次清楚)(这样写详略分明,突出重点。)本文仅129个字,就把荔枝鲜活、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作者有什么好的方法吗?(作者能按一定顺序写,做到了重点突出。还用了比喻。)告诉老师,哪里用了比喻?(叶如、夏熟。还有朵如、如醴酪。)老师告诉你们,像这种说明性的文章里把什么比作什么就不叫比喻了,叫打比方,是一种说明方法。同学跟我读,打比方。这种方法可以让文章更生动、形象,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用,而且这句话作者用打比方的同时还用了排比,让文章更有气势。 荔枝如此鲜美、可人,能把课文背下来吗?坐好,我们一起试一试。(生齐背。) 这节课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