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docx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docx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docx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单元课题2 水的净化教 案 高新一中 李艳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也是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新课标基本理念中提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也是本节课设计的基本理念。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题从身边的物质水出发,探讨一直被关注的水的净化问题。这部分内容以自来水厂水净化过程为例将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起来。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重点学习的内容。本课题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生活用水的简单处理过程,判断健康水质的简单方法,掌握过滤操作,为后面粗盐的提纯打下扎实的基础。2、学生情况分析 已有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于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2、对于水质和水污染是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生活中净化水的方法。3、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但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还处于启蒙阶段。4、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过滤,但不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在本课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过滤操作中,学生容易违规操作,导致实验失败。解决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启发引导。三、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纯净水和自然水的区别。 (2)知道沉淀、吸附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3)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2)通过对净化水的过程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净化水过程的参与,对学生进行关心水,爱护水,珍惜水的教育。 (2)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天然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操作 教学难点:过滤操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用品:天然水、纯净水、明矾、滤纸、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 学生准备:上网查找有关水净化的资料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分钟)1、【实物展示】三瓶不同的水陈述:我这儿有三瓶水,这瓶是盘龙江的水,这是滇池的水,还有一瓶是纯净水。生:观察、倾听 2、【提问】你会喝哪一瓶呢? 生:纯净水。师:(1)为什么不选择前面两瓶? 生:因为水中有泥沙、细菌等杂质,饮用后会生病。注:让学生身边最熟悉的水入手,让他们觉得今天的内容是自己熟悉的,引起学生兴趣 (2)如果我们在野外,自带的饮用水喝完了,怎么做才能把含有不溶性杂质的天然水转化为澄清透明的水呢? 生:倾听、思考注:通过实物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PPT展示】一杯浑浊的水 (3)下面,我们就以一杯污水为例, 进行净化,一边分析一边实验。这杯来自盘龙江的水,我们看到里面都有那些杂质?生:思考回答:树枝、杂草、泥沙、还有一些看不见的杂质师:我们把这些杂质归纳为: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有害物质和有害的细菌。净化水也就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除去杂质。生:倾听、记录、记忆注:虽然同学们都知道这些杂质,但不知道杂质的大体分类。以此把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完善,同时也为后面净水方法除去的哪类杂质奠下基础。让他们知道自然水与纯水的区别。 (4)【引导观察】:同学们,请注意观察,这杯污浊的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生:观察回答:烧杯底有些固体颗粒。上层水比较清澈,下层水较污浊。 注:增加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 【陈述】:静置这杯水的这个过程,在化学上叫“沉淀”,也就是自来水厂处理水的第一步。是净化程度最低的。生:倾听(5)经过静置沉淀后,大颗粒杂质沉降下来,水中还悬浮有许多小颗粒杂质,如何让它们沉降呢?在偏远的农村没有自来水,当地的人们就在水缸中加入一些白色的固体明矾,过一段时间后,水就变得澄清了,明矾起什么作用呢?生:思考,观察注:增加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实验探究】吸附(3分钟)请2名同学们上台操作净水实验。 3、【PPT展示】把适量明矾加入到污水中,并搅拌,静置观察现象 生:观察演示实验:(1)向浑浊的河水中加入适量明矾,观察(2)准备好过滤器(3)按老师要求和提示实验、观察现象 【PPT展示】明矾净水注:从实验入手,可以帮助学生对明矾净水的认识,了解第二种净水方法吸附沉淀。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掌握实验技能,并能体会实验乐趣。 (4)【自主学习】:由于明矾净水效果需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效果。我们先自主学习75页实验42,做好准备工作。生: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4、【提问引发讨论】:(1)明矾的作用是什么呢?生:小组讨论后回答:促进沉降陈述: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吸附沉淀法。其中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 板书:絮凝剂明矾 讨论:(2)沉淀的是哪一类杂质?生:思考后回答:不溶性杂质板书:不溶性杂质注:虽然学生对静止沉淀都能有很好的理解,但对明矾吸附杂质,加快沉淀却很陌生。师:(3)这样得到的水可以喝吗?生:不可以师:(4)那我们怎样才能让这样的不溶性杂质和液体分离开,得到一杯看起来澄清透明的水呢?生:过滤活动探究过滤(5分钟)5、【实验探究】:在同学们想出的这些办法中,大家一致认为过滤的方法更好些,它能将不溶物和液体彻底分开。请上台演示实验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进行过滤实验。自主学习75页实验42 思考:(1)不按照课本的滤纸折叠方法可以吗?(2)不用水润湿滤纸,且滤纸与漏斗内壁有气泡可以吗?(3)漏斗下端管口不紧靠烧杯内壁,放在中间可不可以?(4)不用玻璃棒,直接向漏斗中倾倒液体可不可以?(5)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可不可以?(6)玻璃棒放在一层滤纸处可不可以?6、【实验分析】:(1)请比较这两杯过滤后的液体,看起来有什么不同?生:一杯澄清,另一杯滤液是浑浊的,(2)请大家帮我分析一下原因。如何解决?学生思考。回答。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也可能是滤纸破损了注:让学生观察,掌握过滤操作。并从中发现问题。7、【交流心得】请做演示实验的同学总结经验生:过滤实验要注意的地方有8、【总结归纳】:过滤操作注意事项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请大家看投影。生:认真听教师讲解、记录。注:辅导学习方法,理清思路,掌握好过滤的操作技能。9、【提问归纳】请同学们取出滤纸,看看上面都有些什么?所以过滤是使固体和液体分离,除去是哪一类杂质?生:泥沙、小固体,不溶性杂质板书:除不溶性杂质原理:使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注:观看滤纸,让学生很容易得出过滤的原理及除去的是哪一类杂质。10、【拓展延伸】:(1)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代替滤纸?漏斗?有哪些过滤的例子?(可引导学生固体间的缝隙小于不溶性杂质即可)生:棉花、纱布、过滤网、渔网、大米、豌豆、玻璃弹珠、篓塞、等等。洗菜、淘米、网鱼、捞饺子、熬中药等。注:发散学生思维,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处处有化学,同时激发学生兴趣,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2)参照课本77页,进行课外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11、思考:经过这样过滤后,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是纯净物吗?可以直接饮用吗?生:不是纯净物,还有一些可溶性杂质,不能直接饮用。12、过渡引入:由于种种原因,天然的水里混有泥沙、细菌和病毒等多种杂质通常不适合直接饮用。我们家庭的自来水,就是自来水厂取用天然水后,经过净化后送到了千家万户。请阅读课本74页和75页最后一段,思考回答: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主要经过哪些步骤出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