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复习地理部分第六讲-大气...doc_第1页
初中科学复习地理部分第六讲-大气...doc_第2页
初中科学复习地理部分第六讲-大气...doc_第3页
初中科学复习地理部分第六讲-大气...doc_第4页
初中科学复习地理部分第六讲-大气...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总复习地理部分大气第1节大气层知识要点一.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在842500之间。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二.大气层是指从地面到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1.对流层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 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2. 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温度基本不变,在30千米至50千米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微升高。3. 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4. 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暖层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5.臭氧层,臭氧层距地面20至30千米,实际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这一层主要是由于氧分子受太阳光的紫外线的光化作用造成的,使氧分子变成了臭氧。6.电离层,电离层很厚,大约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电离层是高空中的气体,被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电离层带电荷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及部分自由电子形成的。电离层对电磁波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利用电磁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特点,来实现电磁波的远距离通讯7.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将变得和月球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侵袭,温度较差增大等。 例1.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大气中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的是_层和_层。 例2.大自然中风、雨、雪、雷电等自然景观基本都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暖层 D.外层随堂练习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_左右的高度内。2.大气温度在_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_的大气质量和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_运动。 4.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_层,在_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大气对地球的作用很大,它好像地球的_,它可以保护地球的“体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B.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成5层 C.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大气主要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所以也最厚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利6.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仍然存在的是( )。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火山喷发 D.碧海蓝天7.大气的作用是( )。 A.是地球的外衣,保护地球 B.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C.吸收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D.以上各项都是8.飞机在大气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 )。 A.平流层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B.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C.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会影响飞机的飞行9.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大气层。对流是怎样形成的呢?第2节 天气和气温知识要点1.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天气和气候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例如:“晴空万里”指的就是天气,“冬雨夏旱”指的是气候。2. 气温。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它告诉我们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我国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在气象观测中,除了使用普通温度计定时测量气温外,还使用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的行为和气温变化有关。例如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会明显加快。气温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也很大。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22,而各种农作物则都有自己不同的最适宜生长温度。 例.下列不是描述天气特征的词语是 ( )。 A.阳光灿烂 B.晴空万里 C.阴雨绵绵 D.终年炎热随堂练习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 _、_、_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2.测量气温的工具是_,我国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是_。3.气温与_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的动物行为和气温的变化有关。气温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影响也很大,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_。4.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它告诉我们当地空气的_。 5.在气象观测中,除了使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气温外,还要使用_和_,分别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_里。6.下列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长夏无冬 B.秋高气爽 C.雷电交加 D.冬雨夏干7.对于天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B.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 C.动物的许多行为都与天气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D.蜻蜓飞得很低、蚂蚁搬家往往预示着好天气将要来临8.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的行为和气温有关,下列描述动物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 B.冬天到来的时候,蛇要进行冬眠,一直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才出来活动 C.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 D.海参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也会选择夏眠9.气温可以告诉我们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它通常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为什么在气象测量中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第3节 大气的压强知识要点 1.大气压的存在。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之中,但大气压强的存在却难以感受到。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最著名的实验,它不仅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还向人们生动说明了大气压的数值是很大的。2.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的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经过测量,可知道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标准大气压为1.01325105Pa,一般计算时,可取1.01105Pa。虽然我们周围的大气压不一定恰好等于标准大气压,但跟标准大气压很接近。3.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例1 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里的水吸到嘴里,这是为什么?如果把塑料管插入盛满水的有橡皮塞的瓶子里,如图所示,用嘴吸塑料管,还能把水吸上来吗? 例2 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瓶口朝下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如果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瓶子,瓶底提到水面以上,在瓶口没有离开水面之前,关于瓶中水的情况,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水全部从瓶中流出 B.水不流出,瓶中充满水 C.瓶子露出水面的部分没有水,留在水下部分有水 D.无法判断随堂练习1.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_。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_有关。大气的高度越高,密度就越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2.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_;流速越小,压强越_。跟气体一样,液体的压强也会随流速的变化而变化。3.大气压是由于大气层受到_作用,且能_,因而空气内部_都有压强。4.著名的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5.从山脚到山顶,大气压将_,从地面到矿井下,大气压将_。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做_,常用的有_和_。7.如图所示,将两个橡皮碗正对,用力挤压后排出其中空气,然后两端用力拉,结果很难拉开。此实验证明了_ 第7题 第8题 第9题8.如图所示,是李明同学自制的水气压计,把它从一楼拿到八楼会发现玻璃管中的水柱会_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李明同学自制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水气压计,甲放在操场有阳光的地方,乙放在操场的树荫下,过一段时间比较两只气压计玻璃管中水柱高度,则有h甲 _h乙(填“”、“”或“:”),其中的原因是_9.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流速小的地方压强_。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AB管中通过的水量是稳定的,那么在a、b两管中,液面上升较高的是_管。10.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11.用纸片把盛满水的杯子的杯口盖上,再使杯口向下,纸片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主要是( )。 A.水和纸片分别受到了平衡力 B.大气压对纸片的压力大于水和纸片共同对大气的作用力 C.杯子对水和纸片有吸引力 D.杯子和水及水和纸片之间有粘合力或吸引力 12.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进入瓶内,这是因为( )。 A.瓶口由于热胀,使鸡蛋掉入瓶中 B.瓶内气体把鸡蛋吸入瓶中 C.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 D.鸡蛋受到重力的作用1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 )。 A.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 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杯水而不洒C.用吸管吸起敞口瓶中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14.一个成年人全身表面积大约有2米2,那么这个人全身所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2105牛,这么大的压力人却感觉不到,原因是( )。A.人身体结实不在乎,不怕压B.计算错了。,若是有这么大的力,人早就压扁了 C.因为上下、左右、前后压力是对称的,所以人受的合力为零,人感觉不到D.因为人体内部也有压强,人体内外压强可以相互抵消15.中国的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拔火罐”是医方之一,可治跌打损伤淤血之痛,试从压强的知识解释这种医方治病痛的道理。第5节 风知识要点1.风是一个重要的天气要素。 近地面风向和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自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有密切关系。风也可以反映出天气形势的分布与变化。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8种风向是天气观测中的基本风向。实际气象观测中使用16个方位的风向,即还有北西北风、北东北风、东东北风、东东南风、南东南风、南西南风、西西南风、西西北风。 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是米秒,千米时.风速常用风级来表示 2.风也是一种资源。利用风能可以进行发电、行船、运动等活动。而大风亦会对人类和动物产生危害,如刮倒建筑物、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潮倾覆船只等。随堂练习1.风是空气的_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_(填“相同”或“不同”),就会形成风。2. _和 _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3.风对人类的生活影响_(填:很大”或“很小”),有些动物的行为也和风有关。4.高压移过来,往往预示着_天气的到来。低压控制下往往是_天气。5.风向是指_,风向的天气符号用_表示;风速是指_,风速常用_表示。度量单位有_等。6.下列对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风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区 B.风向和风速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C.风对人类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动物的行为也和风有关 D.风常常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所以风没有利用价值7.在气象观测中是用风向标来观测风向的,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 A.拿着一段绸布在风中,根据风的来向来判断 B.在行驶的船上,水流的方向就是风的方向 C.根据烟囱排出的烟的方向可判断风的方向 D.看地面上的灰尘被风吹起的方向,可判断风的风向8.大树枝摇动,电线鸣响,举伞困难。描述的风级是( )。 A.4级 B.5级 C.6级 D.7级9.大风暴来临前,沙漠中的骆驼会表现出惊恐,不肯行走;刮大风时,一些会飞的动物、昆虫不轻易起飞。这些都是风对动物的行为影响所致。风会给我们造成哪些危害?我们可以利用风做些什么有益的事?第6节 降水知识要点1.湿度和降水是天气的两个重要因素。湿度又和降水有密切的联系。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空气的湿度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温度越高,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就越多。2.湿度的观测常用干湿球温度计。它由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组成。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得越快,带走的热量就越多,湿球温度计读数就越小。干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差值,能反映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3.湿度与人类的生活和许多自然现象有关。相对湿度过小,会使人感到干燥、皮肤发生干裂等;相对湿度过大,在冬季会感到特别寒冷,夏季则会感到闷热。“燕子低飞要下雨”是因为大雨前昆虫大多飞得很低,燕子也就低飞觅食。4.成云并不意味着降水,降水是一个云滴不断增大,最终变成雨滴、雪花或冰雹的过程。雨滴形成过程有关的诸多外力因素,如大气浮力、大气上升顶托力、摩擦力等,这些不作要求。降水的基本机理,即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水滴增大、降水形成。5.降水是人类用水的主要来源。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但降水的不稳定又对人类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人工降雨的方法也可用于消雨,即在降雨云团移来前,对云团先期实施人工降雨,把雨下到其他地方。例1.“燕子低飞要下雨”的科学道理是 ( )。 A.雨前空气湿度大,燕子翅膀变软,飞不高 B.气压低,飞不高 C.燕子捕食的昆虫受湿度影响飞不高 D.气压大,飞不高例2.下列不属于降水的是( )。 A.雪 B.雾 C.雨 D.冰雹随堂练习 1.不论是阴雨天还是晴天,冬天还是夏天,室内还是室外,湿润的海洋还是干燥的沙漠,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_。2.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的升高而_。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_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此时如果空气的温度下降,就可能产生_。3,降雨量用_来度量。它表示_。4.大气降水的必要条件是( )。 A.空气达到饱和 B.有足够的凝结核 C.云层厚度足够大 .D.有促使空气上升的动力5.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这可能是由于 ( )。 A.空气中的水汽不足 B.气温不够高 C.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 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 B.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往往是相对的,气温的高低不同,所含有的水汽数量也不同 C.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与温度无关 D.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观测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7.判断题。 (1)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 ) (2)空气中的水汽凝出水珠或冰晶就会降水; ( ) (3)蜻蜒低飞,不雨也阴,就是由于大雨前空气中的湿度较大,蜻蜓的翅膀变软不能高飞。 ( ) (4)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就会形成降水。 ( ) (5)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 ) 8.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演示降雨的形成过程。第7节 天气预报知识要点1. 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很多。天气图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图上汇集了各地的某一时刻的气象信息。2. 晴:指天空总云量在310以下 少云:指天空总云量在310到510之间 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