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教学中难点突破的策略和技巧杭州市萧山区党山初中 吕韶武教学难点是指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不易接受的知识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的“拦路虎”,如不及时解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能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技巧来有效地突破难点,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基本功,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为了讲清楚某一个难点,会采用大量的语言、一遍又一遍的解释给学生听,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还是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突破难点时缺少有效的策略、方法,导致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活,因而才出现了低效率、低质量的教学现状。其实,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很多,或化复杂为简单,或化抽象为形象,或化生疏为熟悉,以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本文立足于科学课堂教学实际,着重从以下8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科学教学过程中难点突破的策略和技巧。一、加强演示实验,丰富感性认识演示实验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防止抽象产生,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有力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课堂演示实验,必要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实验,通过学生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达到对概念、规律或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新知识的掌握。比如,对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这一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直观生活经验而认识不足,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可进行如下实验:先用弹簧秤称出一石块(系有细线)在空气中的重力,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秤的示数,通过比较两种情况下弹簧秤示数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明白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而且浮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秤两次读数的差值。又如,为了突破“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除了做好课本上的相关实验外,可以再补充一个“滑块在气垫导轨上的运动”的实验,将滑块推一下,它就在气垫导轨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滑块在水平方向上并没有受力的作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从而帮助学生纠正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认识。再如,在学习“短路”知识时,很多学生对图1中当S闭合后L1不再发光这一现象难以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演示时可以在两条支路上各增加一个电流表,如图2所示,当S断开时,A1表中有电流、L1亮,当S闭合后,A1表中无电流、A2表中有电流、L1不亮。通过实验,学生从感性上获得认识,加深了对短路现象的理解。L1L2S图1A2A1L1L2S图2二、通过对比的方法,澄清是非、突破难点有些知识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近、相似或相对时,学生容易混淆,容易按自己的主观想象来理解,结果造成差错。这类知识可采用列表对比等方法,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一节中涉及到“氧气的收集”,可以先对3种不同收集方法的装置、使用条件进行如下的对比,让学生理解相关的原理后,再来提问氧气的收集方法是什么、收集好的氧气应如何放置,就不会让学生感到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难题。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使用条件水平面上又如在进行压力、压强的计算时,学生往往对应该先算哪一个量混淆不清,可以进行如下的对比:固体水平面上 压力:F=Gmg压强:pF/s=G/smg/s液体 压力:FpSghS 压强:pgh必要时要强调以下两种特殊情况:当“直柱体形状的固体竖放在水平桌面”时:pF/sG/smg/sVg/sshg/sgh,即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分析、比较固体压强时,才可以使用液体压强公式pgh;液体对器底的压力FpSghSgV直柱体m直柱体gG直柱体,即液体压力以器底为底面的直柱体形液柱的重力,一般情况下液体压力不等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只有当“容器为直柱体形状”时,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另外如“日食和月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原子、分子与元素”、“CO2和O2的制取、检验、性质、用途”、“不同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长势”、“六种物态变化”、“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这些知识的教学也可采用上述的方法。三、恰当地运用比喻或类比,帮助学生理解难点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初中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中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一些概念抽象、难以直接用实验来加强感性认识的知识点,可以采用比喻或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电流”概念的教学时,可先用水流类比电流,再用水流强弱类比电流强度;在“电压”概念的教学时,可用水压类比电压,水压是形成水流的条件,而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又如,在“原子结构”教学时,讲授的内容看不见摸不着,空洞抽象,学生更难理解,教学时可借助宏观世界来比喻微观世界,用太阳系比喻原子结构,原子核就像太阳、电子就象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一样绕核运转,太阳对行星有引力,原子核对电子也有引力。通过这样的比喻,帮助学生建立了一个粗略的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原子结构。四、通过设置情境,突破难点有些教学难点,产生原因是学生在这一方面没有生活体会,所以较难理解,这时可通过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大气压强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信服大气压强的存在,我首先用玻璃杯做一个“覆杯实验”,在这一情景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既然水和纸片不掉下来,说明纸片肯定受到了空气对它向上的一个托力,即存在大气压强。又如在教学“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这一知识时,可以先设置环割小树侧枝使茎节瘤和环割小树主干使小树死亡的情景,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学习“弹力的概念、产生原因”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撑杆跳高和拉弓射箭的情形,或者先让学生感受拉橡皮筋的感觉,然后再展开讨论;在学习“力的相互性”时,可以先设置向后划船时船前进、穿着溜冰鞋推别人时自己也会后退的情景,再展开讨论。地球公转产生的效应、月相的形成、时区的划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知识,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难点的突破。五、通过学生的互助讨论,解决难点在有些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在讲台上十分卖力地讲解,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点学生当时还能听懂,但课后很快就会遗忘或者模糊不清,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并未真正领会和掌握。如果将该知识点交给学生自己探究、讨论,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来消化和领悟知识,效果将会完全不同。比如在“食用部分是植物的哪个器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讨论竹鞭、藕为何是茎,萝卜、蕃薯为何是根,芹菜的食用部分为何是复叶而不是茎;在“压力是不是等于重力”这一问题的教学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从力的三要素上进行分析讨论;在“土壤的组成和分类”的教学上,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讨论,这一点上农村学生占有很大优势。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突破难点人的认知过程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对于有些理论性的知识,学生由于缺乏有关的感性知识基础,会很难理解。对于这类难点,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采用比喻、类比等方法来讲解外,更要善于运用板画、挂图、模型、标本、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进行讲解,为学生理解知识创造条件,而目前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来突破难点,显得更加轻松自如。如“月相的形成”是一个公认的教学难点,在引入月相的概念后,就可以通过Flash课件在多媒体上进行月相形成的动态演示,按照新月娥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的顺序,不仅能够动态的体现出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动,而且旁边还有对应的月相的变化,非常直观、形象。演示完成后,再结合刚才的Flash课件进行月相产生原因和月相变化规律的归纳,学生就不会觉得很困难了。另外,“星空的变化”、“地球公转与四季的更替”、“花的结构及双受精”、“电动机的原理”、“发电机的原理”、“热机的原理”、“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等内容,也都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和进行难点的突破,都将体现出极大的优势。七、把难点化解成问题形式,逐层剖析解决有的问题较复杂,如果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抛向学生,学生就不知道该从哪里讲起,这样的问题就应该通过逐层剖析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如在教学“人的吸气和呼气的过程”时,若直接问学生“人的吸气和呼气的过程分别是怎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这就明显太难了,可以分解成以下5个问题,先以吸气为例进行师生的共同讨论:1.膈肌、肋间外肌收缩还是舒张?2.肋骨向哪里移动?3.胸腔容积如何变化?4.肺内气压如何变化?5.气体进入还是排出?当吸气的过程通过讨论突破后,再来提问学生回答呼气的过程,此时学生已经知道了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了,回答起来就不会象“无头苍蝇”到处乱碰了。这样的做法不仅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节省了课堂上学生因漫无目而浪费的时间,同时还让学生学会了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又如在教学“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时,当学生看完实验过程的多媒体资料后,可以分解成以下6个问题,通过讨论,达到问题的解决: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2.为什么要进行遮光处理?3.叶片为什么要用酒精脱色?4.为什么要用水浴加热?5.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6.这个实验的现象是什么?实验说明了什么?其他还有如“托里折利实验”、“五带的形成”等知识,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突破难点的教学。八、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讲物理概念和公式时,应着重讲清它的物理意义。学生受数学知识的影响,对公式m/v往往理解为密度与质量、体积有关;对公式CQ/mt往往理解为比热与物体吸收的热量、质量以及升高的温度都有关;对于公式RU/I,也会认为导体的电阻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其实,在进行密度、比热、电阻等概念、公式的教学时,除了做好演示实验,还应着重强调其物理意义:它们反映的是物质的某种特性,在物质的种类确定后,密度、比热就确定了,与物质的体积、质量等因素无关;当某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旧船舶拆解作业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方案
- 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方案
-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 牛群健康管理与监控方案
- 中药煎服中药煎服煎药工作制度及操作常规52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广告创意策划与执行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自动化项目承建劳务承包合同
- 2025版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与协同发展框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承包标准
- 二零二五年度代购服务安全协议
- 安全顾问聘请协议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课件
- 设备材料进场报验单
- 班组长计划管理能力考试题库-上(选择题)
-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题(每页60道直接打印).文档
- 诱思探究理论
- 铣床日常点检保养记录表
-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教案
- 04某污水处理厂630kW柔性支架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
- 202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限公司招聘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