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题和主观专项.doc_第1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题和主观专项.doc_第2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题和主观专项.doc_第3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题和主观专项.doc_第4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题和主观专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题1著名的文化遗产一川剧,因剧目繁多,遗产丰富,艺术特色显著而家喻户晓。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川剧变脸更是独特新颖,叹为观止。这说明A.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是一种社会力量B.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C.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22013年除夕,全国达7.5亿观众收看央视蛇年春晚,总收视率达31.17%,比去年提升1.01个百分点。席琳.迪翁与宋祖英,中西合璧共同演绎重新改编的茉莉花惊艳全场,让人耳目一新;从群众所喜爱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的草根明星们纷纷亮相春晚,拉近了春晚与观众的距离,接了地气;“房姐”、“浪费”等社会热点问题频繁出现,直击社会现实,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尽管对春晚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本届春晚确有其成功之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认为此次春晚的成功在于:丰富内容、改变形式,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赋予了春晚以创造力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全盘传承中华文化,赋予了春晚以生命力 立足生活实践,迎合大众流行口味,赋予了春晚以感染力 满足群众需求,反映社会现实问题,赋予了春晚以亲和力A B C D3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被称为“客家人的奥运会”,是目前世界上联系广泛、影响巨大的华人盛会之一。福建三明是世界客家人的祖域,作为客属后裔,全市人民热切期盼三明能够为世界客属乡亲的聚会和交流作出贡献。世界第25届恳亲大会的吉祥物“葛藤娃阿明”表达了三明客家人喜迎世界客属乡贤回家的欢快心情,又寓意了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可见 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吉祥物是文化整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各国文 化的趋同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世客会有利于让世界客家人认识三明、了解三明、让三明走向世界 AB C D4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5. 清代诗人赵翼写的题遗山诗“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 A.每次社会变革,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工作者 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 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D. 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6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C. 书本和实践都是文化创新的来源 D. 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7“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从上述观点中可见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决定因素 A B C D8福建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据悉,2013年厦门要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60亿元以上,增长速度超过20%,占厦门GDP比重达8%,真正确立文化产业在厦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这表明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A B C D9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于今年3月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土耳其的戏剧、电影、芭蕾、民间舞蹈、手工艺、美术、传统及古典音乐等多个领域的艺术家们将为中国多个城市的观众展现土耳其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优秀的现代艺术作品。中土互办文化年是一次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共同进步的好机会,必将进一步深化两国文化关系。这说明加强中土文化交流是促进两国文化趋同,消除误解的举措 是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增进理解的体现 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将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是文化与政治交融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发展两国政治关系 A B C D10.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C文化素养是在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培养起来的 D. 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112013年11月12日,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在台中市佛光缘美术馆开幕,通过创办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搭建一个新的交流平台,让海峡两岸同胞共享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交流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为两岸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力量。这表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 B. C. D.12闲时争名人,忙毁故里。从江苏省镇江市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被毁,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被拆,近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拆毁的事件。毁坏文物的现象令人痛心,因为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外文化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会失去根基现阶段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 B C D13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党上下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蔚然新风。这表明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 传统习俗在社会变革中发展 D.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14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的态度,也是一种学术浅薄。这启示我们: 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必须承认各国文化存在优劣之分 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时要将其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 A. B. C. D.15、2013年世界杂技节上,中国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 精心编排使“空竹”这项古典杂技焕发新意:婉转动人 的江南评弹,以“空竹”对话“琵琶”,淸新脱俗浪漫情 愫震撼了西方评委。这说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啊文化具有-致性D、传统文化是文创新的源泉16、“福建土楼”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大型山区夯土建筑文化遗产”,正发挥着独有的魅力,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助推力。为此,2013年1月29日,福建省公布了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保护规划。保护文化遗产( )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其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根本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应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A.B. C. D.17、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不仅选料广博,而且能根据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与爱好,不断吸收内地烹饪技艺和西餐烹饪技艺,如泡、扒、浸等法就是从北方爆、扒、氽制法移植过来的,而红烧乳鸽、松子鱼、柠檬鸭则是西餐风格。粤菜的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 )A摒弃了传统文化,大胆进行文化创新 B文化创作者的灵感提供了创新源泉C吸收和移植各地精华进行文化创新 D遵循各国在文化上一律平等的原则18、由女建筑师珍妮甘领导的建筑事务所为芝加哥设计的82层“水楼”(Aqua)建成,这是迄今为止由女性建筑师领导的事务所设计的最高建筑物。这幢外表呈现波浪形的建筑物,带来了摩天楼设计的新方式,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发展。摩天楼的设计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19、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 )以孝为先的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文化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就在于自身的包容性 A B C D20、一位中国知名作家曾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体现的道理是( )A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 B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C植根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继承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主要任务21、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 B C D22、“石头、剪子、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剪刀”胜“布”、“石头”胜“剪刀”、“布”胜“石 头”,若两人所出手势相同,则为平局。“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森后传到日本,韩 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传统文化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A. B. C、 D、23、美国电影功夫熊猫2洋溢着中国风,很多漂亮的场景都是以青城山为蓝本,画面有剪纸画、宽窄巷、担担面、麻婆豆腐、黄包车大战等,音乐则有二胡、唢呐、民乐步步高等,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热评和不错的票房,有人认为这部电影“足以秒杀所有抄袭中国元素的不敬业创作者。”这部美国电影的创作思路给我们的启示是(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C.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文化创新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4、近年来,各地刮起了一股哄抢文化名人之风:全国呈现出“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 家,诸葛到处都有,炎舜遍地开花,赵云两个户口,李白回不了家”的混乱局面。 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 A坚持各民族文化津平等的原则 B坚持古为今用,大力开发利用文化遗产 C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封闭主义 D吸纳传统文化精髓,警惕迷失文化发展方向25、色彩绚丽的舞蹈中国瓷,叹为观止的空心连笔书法,奇巧柔美的杂技软功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在中国农历新年之际,为生活在比利时的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带来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表演。比利时著名音乐家、钢琴演奏并用中文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引来台下观众的一片和声。这是一次中比文化交融的盛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缩小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A B C D26、“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入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国项目,申遗成功。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 )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ABCD27、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节日”。马年春节,在众多中国人坚守“吃团圆饭”、“贴春联”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在路上过年”(旅游)、“微信拜年”。这表明春节在变动中走出传统 春节承载着传统与现实的对接 春节文化在扬弃中发展 春节文化之魂发生着深刻改变 A B C. D28、“微电影”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这意味着( ) 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网络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 B C. D.29、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方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红高粱不同于以往抗战题材的革命历史小说,“作家的主要精力是描绘高密乡充满生命活力的地域文化和民情风俗,张扬我爷爷和我奶奶间那种充满狂放气息和乡野精神的爱情故事和生存态度”,上述材料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一定文化决定一定政治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可转化为精神力量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A B C D30、2012年为双闰年,长达384天的农历龙年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正月十三立春(2012年2月4日)和腊月二十四立春(2013年2月4日),民间素有“两头春,宜嫁娶”的习俗,所以选择在2012年结婚的新人特别多,间接地带旺了各地的婚庆市场。由此可见( )A.传统习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B.对待传统习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传统习俗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D.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31、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32、 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料轻松地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成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作者观点不相符的是( )A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 B反对我们把传统文化固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C启示人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重新打造和丰富传统文化D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33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 “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34郑和首次下西洋距今已有600多年,600多年前郑和七次率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先河。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从古至今,每一次文化之旅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A B C D35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进行文化的传播,其他贸易形式不具有 D我们必须拒绝美国电影36依据近几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会徽,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吸收外来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文化繁荣 举办大运会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A B C D37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说明()A知识的力量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 B知识的力量取决于其是否被传播C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 D文化传播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38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下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错误的是()A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B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C传统思想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9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40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A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B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C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D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41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ABCD42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赋、散文、楹联、书法以至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传统,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 B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43“实践是知识的母校,知识是生活的灯塔。”这一谚语体现了()实践与知识不可分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作指导一切优秀文化都来自于社会实践,引导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对社会实践有反作用A B C D44“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A B C DD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45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不少方面不能说只是封建主义的产物,它们是人们从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几千年来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且在今天又能重新复兴的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A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主义的东西也有积极成分B不能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成果说成是封建主义的东西C传统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分开的D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封建主义和传统文化46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文化的融合和交流越来越频繁,通过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使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永葆青春。对“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理解不正确的是()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对传统文化批评性继承,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成为文化创新的主体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47下列关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只有抛弃传统的东西,才能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要实现文化创新关键是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 B C D48国家主席胡锦涛说:“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充分说明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创新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文化创新最终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 B C D49明末清初著名的国画大师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的这段话认为()A创新就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修补 B创新就是要彻底抛弃传统C创新就要张扬个性,彻底否决传统D在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形成自己的风格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都与过去发生很大变化,对于中医药来说,照搬古代典籍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现代的很多问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此来促进祖国中医的大力发展。据此回答3536题。50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的变化推动中医药不断地与时俱进。这告诉我们()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51上述材料说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中医应该()大力保护、全面复兴中医大胆突破传统中医的束缚,逐步用西医代替中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继承,同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A B C D52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53、 王安石曾看到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心想:“明月”怎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于是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儿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经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专项1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挂牌。目前,我国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海外学汉语人数已超过一亿。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为世界认识当代中国提供了重要途径。运用“文化的作用”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的重要意义。2、材料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瑞典的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社区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在不失自我风格的前提下走上现代化之路,那些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备受当地人的珍视。历史遗留下来的砖质建筑和木质建筑都要重新利用,在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 运用传统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社区城镇化建设的经验。(10分)3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 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6)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分)4、材料一: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评价莫言是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他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材料二:中国作协的贺辞指出:“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