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二次学情测试.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第二次学情测试.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第二次学情测试.doc_第3页
七年级历史第二次学情测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第二次学情测试(2013、12)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第二页框内)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少数民族是( ) A 、蒙古族 B、匈奴族 C、突厥族 D、 东夷人 2、由汉初的和亲到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政策的转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为了民族友好 B、为了从根本上接触威胁 C、国力减弱 D、国力强盛 3、下列几位历史人物,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 B张骞 C蔡伦 D祖冲之4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颂扬的是谁的功绩( ) A、刘备 B关羽 C张飞 D诸葛亮 5、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6、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B、官渡之战结束 C、赤壁之战结束 D、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7、“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昕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 )A迁都洛阳 B实行官吏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讲汉语8、历史上文景之治的局面出现在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秦朝时期 D东晋时期9、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 A“画圣” B“书圣” C“诗圣” D“医圣”10、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孙权 B.孔子 C.屈原 D.汉武帝11、下列关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原因的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 B.得到诸葛亮等的辅佐C.招贤纳士,实行屯田 D.取得一系列战争的胜利12、许多成语源自于历史事件,请你为下列成语按时间先后排列次序风声鹤唳 三顾茅庐 约法三章 纸上谈兵A. B. C. D.13张骞第一次赴西域的目的是A开辟汉与西域之间的陆路交通 B代表中央政府总管西域事务C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 D为汉武帝寻找汗血宝马14、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春秋时期 B西汉初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初年15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16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A北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17下列战役中,不是以少胜多的是( )A巨鹿之战B城濮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魏魏魏蜀蜀蜀蜀蜀蜀吴蜀蜀蜀蜀蜀蜀魏蜀蜀吴吴吴魏魏魏A B C D18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19参考右图: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 )A.长城 B.都江堰 C.秦始皇兵马俑 D.北京人遗址20.汉武帝为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是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 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下令治理黄河水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A. B. C. D.21. 我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最早出现于A西汉早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22、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2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24、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25、2007年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王立群读史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这部史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A 纪传体断代史 B 纪传体通史 C 编年体通史 D 编年体断代史 选择题答案:15 6101115 16202125二、材料解析:(50分) 26. 请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请回答:(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昭君出塞的作用的?(2分)(2)材料二的前两句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事情?(4分)(3)从材料二来看,翦伯赞对昭君出塞持什么态度?为什么?(3分)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稀),饭稻羹(gng,用蒸、煮等方式做成的糊状食物)鱼,或火耕而水耒辱,不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 本业,一岁或禾念(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宋书卷五十四请回答:(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分)(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28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1)图(2)请回答:(14分)(1)图(1)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3分) 图(2)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指?(2分)并指出其路线。(2分)(2)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指出上述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3分)(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它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2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公元前202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回答:(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4分)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1分)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社会现象?(3分)(2)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分)他的抱负实现了吗?(1分)(3)为什么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会有不同的结局?(4分)(4)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2分)26、(1)材料一认为昭君出塞使北方边镇安定,社会生产发展,匈奴与汉朝友好相处。(2分) (2)前两句反映的是西汉武帝时与匈奴的战争,后两句指的是昭君出塞。(2分)(3)持赞同态度。(1分)因为昭君出塞平息了汉匈之间的战争,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2分)27、(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反映的是东汉末年军阀为争夺地盘而混战不休的现象。(6分)(2)统一南北;没有。(3分)(3)官渡之战中战术得当。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轻敌,孙吴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6分)(4)三国鼎立的局面(2分)28、(1)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2)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3)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