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谱分析基本原理》PPT课件.ppt_第1页
《极谱分析基本原理》PPT课件.ppt_第2页
《极谱分析基本原理》PPT课件.ppt_第3页
《极谱分析基本原理》PPT课件.ppt_第4页
《极谱分析基本原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0 22 12 第五章伏安分析法 第一节极谱分析原理与过程 一 极谱分析原理与过程principleandprocesspolarography二 扩散电流理论theoryofdiffusioncurrent三 干扰电流与抑制interferencecurrentandelimination Voltammetry principleandprocesspolarography 00 22 12 一 极谱分析的原理与过程principleandprocesspolarography 伏安分析法 以测定电解过程中的电流 电压曲线为基础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极谱分析法 polarography 采用滴汞电极的伏安分析法 1 极谱分析过程极谱分析 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电解分析 特殊性 使用了一支极化电极和另一支去极化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在溶液静止的情况下进行的非完全的电解过程 00 22 12 极化电极与去极化电极 如果一支电极通过无限小的电流 便引起电极电位发生很大变化 这样的电极称之为极化电极 如滴汞电极 反之电极电位不随电流变化的电极叫做理想的去极化电极 如甘汞电极或大面积汞层 00 22 12 极谱分析过程和极谱波 Pb2 10 3mol L 电压由0 2V逐渐增加到0 7V左右 绘制电流 电压曲线 图中 段 仅有微小的电流流过 这时的电流称为 残余电流 或背景电流 当外加电压到达Pb2 的析出电位时 Pb2 开始在滴汞电极上迅速反应 由于溶液静止 电极附近的铅离子在电极表面迅速反应 此时 产生浓度梯度 厚度约0 05mm的扩散层 电极反应受浓度扩散控制 在 处 达到扩散平衡 00 22 12 2 极限扩散电流id 平衡时 电解电流仅受扩散运动控制 形成 极限扩散电流id 极谱定量分析的基础 图中 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比值最大 此点对应的电位称为半波电位 极谱定性的依据 00 22 12 3 极谱曲线形成条件 1 待测物质的浓度要小 快速形成浓度梯度 2 溶液保持静止 使扩散层厚度稳定 待测物质仅依靠扩散到达电极表面 3 电解液中含有较大量的惰性电解质 使待测离子在电场作用力下的迁移运动降至最小 4 使用两支不同性能的电极 极化电极的电位随外加电压变化而变 保证在电极表面形成浓差极化 为什么使用两支性能不同的电极 为什么要采用滴汞电极 00 22 12 4 滴汞电极的特点 a 电极毛细管口处的汞滴很小 易形成浓差极化 b 汞滴不断滴落 使电极表面不断更新 重复性好 受汞滴周期性滴落的影响 汞滴面积的变化使电流呈快速锯齿性变化 c 氢在汞上的超电位较大 d 金属与汞生成汞齐 降低其析出电位 使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也可分析 00 22 12 e 汞容易提纯扩散电流产生过程中 电位变化很小 电解电流变化较大 此时电极呈现去极化现象 这是由于被测物质的电极反应所致 被测物质具有去极化性质 去极剂 Hg有毒 汞滴面积的变化导致不断产生充电电流 电容电流 00 22 12 二 扩散电流理论theoryofdiffusioncurrent 1 扩散电流方程设 平面的扩散过程费克扩散定律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平面的扩散物质的量与浓差梯度成正比 A 电极面积 D扩散系数 id t时电解开始后t时 扩散电流的大小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 00 22 12 在扩散场中 浓度的分布是时间t和距电极表面距离X的函数c t X 3 代入 2 得 00 22 12 将 6 代入 5 得 id t 708nD1 2m2 3t1 6c 7 由于汞滴呈周期性增长 使其有效扩散层厚度减小 线性扩散层厚度的 扩散电流的平均值 考虑滴汞电极的汞滴面积是时间的函数 t时汞滴面积 At 8 49 10 3m2 3t2 3 cm2 6 00 22 12 id 平均 607nD1 2m2 3t1 6c 讨论 1 n D取决于被测物质的特性将607nD1 2定义为扩散电流常数 用I表示 越大 测定越灵敏 2 m t取决于毛细管特性 m2 3t1 6定义为毛细管特性常数 用K表示 则 id 平均每滴汞上的平均电流 微安 n电极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D扩散系数 cm2 s t滴汞周期 s c待测物原始浓度 mmol L m汞流速度 mg s 扩散电流方程 id 平均 I K c 00 22 12 2 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 1 溶液搅动的影响扩散电流常数I 607nD1 2 id K c n和D取决于待测物质的性质 应与滴汞周期无关 但与实际情况不符 原因 汞滴滴落使溶液产生搅动 加入动物胶 0 005 可以使滴汞周期降低至1 5秒 00 22 12 2 被测物浓度影响 被测物浓度较大时 汞滴上析出的金属多 改变汞滴表面性质 对扩散电流产生影响 故极谱法适用于测量低浓度试样 3 温度影响温度系数 0 013 C 温度控制在0 5 C范围内 温度引起的误差小于1 4 汞柱的高度id kh1 2 00 22 12 3 极谱波方程式 极谱波方程式 描述极谱波上电流与电位之间关系 简单金属离子的极谱波方程式 可逆 受扩散控制 生成汞齐 Mn ne Hg M Hg 汞齐 c a滴汞电极表面上形成的汞齐浓度 c M可还原离子在滴汞电极表面的浓度 a M活度系数 00 22 12 由于汞齐浓度很稀 aHg不变 则 由扩散电流公式 id KMcM 3 在未达到完全浓差极化前 c M不等于零 则 4 3 得 00 22 12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 还原产物的浓度 汞齐 与通过电解池的电流成正比 析出的金属从表面向汞滴中心扩散 则 将 6 和 5 代入 2 得 00 22 12 在极谱波的中点 即 i id 2时 代入上式 得 即极谱波方程式 由该式可以计算极谱曲线上每一点的电流与电位值 i id 2时 E E1 2称之为半波电位 极谱定性的依据 00 22 12 三 干扰电流与抑制interferencecurrentandelimination 1 残余电流 a 微量杂质等所产生的微弱电流产生的原因 溶剂及试剂中的微量杂质及微量氧等 消除方法 可通过试剂提纯 预电解 除氧等 b 充电电流 也称电容电流 影响极谱分析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产生的原因 分析过程中由于汞滴不停滴下 汞滴表面积在不断变化 因此充电电流总是存在 较难消除 充电电流约为10 7A的数量级 相当于10 5 10 6mol L的被测物质产生的扩散电流 00 22 12 2 迁移电流 产生的原因 由于带电荷的被测离子 或带极性的分子 在静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到电极表面所形成的电流 消除方法 加强电解质 加强电解质后 被测离子所受到的电场力减小 00 22 12 3 极谱极大 在极谱分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 即在极谱波刚出现时 扩散电流随着滴汞电极电位的降低而迅速增大到一极大值 然后下降稳定在正常的极限扩散电流值上 这种突出的电流峰之为 极谱极大 产生的原因 溪流运动消除方法 加骨胶 4 氧波 氢波 前波氧波 氢波 前波等产生干扰 00 22 12 选择内容 第一节极谱分析原理与过程principleandprocessofpolarography第二节极谱定性定量方法与应用qual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