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探究二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docx_第1页
学习与探究二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docx_第2页
学习与探究二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docx_第3页
学习与探究二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docx_第4页
学习与探究二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十四中“走进昙华林”社历史资料探究(二)昙华林历史文化特征探究武汉14中“走进昙华林”社指导老师 何衍应 武汉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位于湖北武昌古城东北部,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北靠螃蟹岬,南依花园山,是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逐渐形成的一条古老街道。近代以来,在这条约1200米长,方圆1.02平方公里区域内曾经上演的一幕幕历史活剧,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有人说:“一个武昌昙华林,半部中国近代史”,此话一点不假。从某种意义上讲,武昌昙华林老街,是历史赐予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现在让我们沿着时光隧道走进历史,探究并感受它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特征。其特征如下: 一:兼收并蓄中西合璧的开放包容性; 表现在:1、 从建筑风格来看:如:1921年建造的翟雅阁健身所其外形是中式的,庑殿顶五脊四坡水,重檐望柱、勾阑雀替、长方格子门、抹角窗,而高高的壁炉烟囱又是西方建筑元素的典型特征,故有人称该健身所像一位戴瓜皮帽穿西服的绅士,不无道理;图片1:瑞雪覆盖下的昙华林翟雅阁健身所2、 从建筑材料来看:中国传统的砖木建材与西方引进的先进建材水泥、钢筋以及预制件融为一体;3、 从西方教会创办的医院名称来看:仁济医院;用中国古代史上儒学核心思想“仁”来济世救民,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与西方先进的医学技术完美结合。4、 从国人创办的学校开设的课程来看:当时的学校开设了格致、化学、外语、天文、地理等西方学科外,还开设了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如经学;5、 、6、 、 二: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开创性;表现在:1、 反清革命思想的摇篮:1903年花园山聚会,科学补习所成立,蓝天蔚、吴禄贞、孔庚、熊十力等人形成的“抬营主义”、“运动军队”的思想与策略,有力的指导了武昌起义;2、 湖北地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诞生于此:1905年日知会;3、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旗帜铁血十八星旗诞生于此:1911年共进会会长刘公领导会员湖北工业学堂学生赵师梅、赵学诗、陈磊在今天的昙华林32号制作革命的旗帜;4、 马克思主义在华中地区最早的的传入地:1920年4月陈独秀应邀访问昙华林中的华中大学,作了社会改造的方法与信仰等报告;图片2:1920年2月4日陈独秀先生下榻的华中大学文学院5、 华中地区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诞生于此:1920年董必武创办私立武汉中学,培养革命骨干,研究马克思主义,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6、 南昌起义的策源地:1927年7月周恩来与贺龙在高家巷会晤,贺龙军长同意接受共产党主张,率军赶赴南昌,准备南昌起义;7、 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诞生于此,1912年陈氏兄弟创办的中华大学;8、 华中地区第一批公立学校创办于此: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武昌高等小学堂(1903年)、湖北工业学堂(1897年);9、 、10、 、 三:新旧交替承古萌新的社会转型性;1、 政治方面:推动着中国社会由封建专制向民主体制的转型;(1)、花园山聚会、日知会、十八星旗制作、“运动军队”、“抬营主义”的战略、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推翻封建皇权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强烈愿望和现实探索;(2)、陈独秀花园山文华大学演讲、董必武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建立、贺龙与周恩来高家巷会晤组建人民军队的酝酿,深刻说明了先进的中国人强烈要求推翻封建军阀专制,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愿望和探索。(3)、位于武汉市十四中校园东侧的“三厅”是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共赴国难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见证,它真正唤醒了民众的觉醒,是中华民族由一盘散沙走向团结一心赶走侵略者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转折。2、思想文化方面:推动着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等级特权走向平等民主的转型;(1):教育转型:从私塾、贡院、太平试馆、秀才巷、候补巷到外国教会学校文华书院、文华大学、华中大学、私立武汉中学、湖北工业学堂、东路高等小学堂、湖北省立第一中学、私立中华大学,从文华公书林到文华图书专科学校,真切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代私塾教育向工业文明时代到来的近代民主科学教育的转型;图片3:晚清时期在文华公书林阅读书籍的中国学子 (2):宗教、科学转型:从昙华林寺、灵端道院、三义殿等传统宗教到西方天主教、新教占主导地位,形成美国、英国、意大利、瑞典四大教区; 从中国传统中医阴阳辨证施治到西医传入,以及西方近代天文学传入;3、4、 四:华洋杂陈人文荟萃的多元性;1、 中国古代、近代教育文化;2、 中国古代、近代宗教文化;3、 中国近代革命文化:民主革命反清专制、反军阀专制民主思想的摇篮;民族革命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抗战宣传文化;4、 中国古代、近代建筑文化;江夏名居、西式教堂(天主堂、圣诞堂、修女堂、崇真堂)、中西合璧的民居、教士用房、领事馆用房;图片4:上世纪20至30年代文华大学学生在翟雅阁健身所前的操场上上体育课。5、 中国古城、官衙文化;“西城壕”、“东城壕”、“武胜门”、“武昌卫所”、“粮道衙门”;6、 中国近代名人故居文化;“徐源泉故居”、“夏斗寅故居”、“石英故居”、“汪泽故居”、“刘公馆”、“瓮守谦旧居”、“伍修权旧居”等;7、 中国古代和谐的生态文化:“三山一湖”:螃蟹甲、花园山、凤凰山、沙湖;“三桥”:云架桥、得胜桥、积玉桥(鲫鱼桥);双柏街;8、 国际使馆文化;位于昙华林的瑞典驻华使馆(瑞典是二战时的中立国)是抗战时期英美等国与日本、德国等国外事交往的重要通道。日本法西斯轰炸武汉时,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