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和引流护理_第1页
导管和引流护理_第2页
导管和引流护理_第3页
导管和引流护理_第4页
导管和引流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济医院 朱 丽,QQ:846923882,外科常见各种导管和引流的护理,Why?,安全护理,教学目的:交流探讨常见各种导管和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各类引流管,如何提升导管护理,安全性?,导管标识,确保管道护理安全、快速识别各种管道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措施为治疗和观察病情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高危导管,T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心包引流管动脉置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脑室外引流管胰腺引流管前列腺、尿道术后导管透析管鼻肠管漂浮导管,中危导管,腹腔引流管各类造瘘管普通切口引流管镇痛泵管三腔二囊管,低危导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导尿管,管道的评估时间,高危(至少每班评估一次)中危、低危(至少每天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每天评估一次。,评估的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宣教,护理措施,局部情况,通畅,临床常见的引流管,胃 肠 减 压腹腔引流管导尿管T字管肠排列管营养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等,引流的定义,引流:是将伤口内或腔隙中的分泌物、血液、脓液、渗出物、消化液等,通过引流管引流出体外。,引流的目的,排除脓肿或其他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预防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内蓄积;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引流的作用原理,吸附作用;导流作用;虹吸作用;消化道的蠕动作用,普外科常见的各种管道护理,一、胃 肠 减 压,目 的,利用负压吸引作用,从胃管抽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内容物,减轻胃肠道张力,协助诊断,利于伤口愈合。,适应症,幽门梗阻、肠梗阻、肠麻痹、腹胀; 外科急腹症术前、术后及保守治疗,较大腹部手术及严重的腹部外伤;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采集标本;灌注药物;上消化道出血,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2.保持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3.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量、性质、颜色、24小时总结一次,并填写在病历上。3.灌注药物,应夹管2小时后,再接负压吸引。4.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操作。 5.停止胃肠减压时,先使胃管末端与引流装置分离行夹管、令病人屏息,迅速将管拔出,置于弯盘中,擦拭鼻腔及胶布痕迹。,护理常规,1.选择胃管应光滑、通畅、无破损,减压装置应完好,无漏气,各部分连接紧密。2.胃管插入4045cm表示已达贲门,5060cm已达胃内(相当于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长度),6065cm已达幽门。 3.插管时如误入气管引起呛咳,紫绀或胃管盘结于咽喉部及口腔时,应即拨出,重新插人。4.冲洗胃管或注入药物后,应打入10ml气体,以便将胃管内的药物全部注入胃内。5.负压吸引力的大小要适中,过小起不到减压目的,过大则易引起胃粘膜的充血、水肿甚至出血,负压一般不超过6.7kpa(50mmhg)。,注意事项,6.急性胃出血及食道静脉曲张者,谨慎插管,若必须插管时,应请医师在旁,并做好抢救准备,置管前嘱病人口服10ml石腊油,多涂油于胃管,插管时动作要特别轻柔。7.如能听到肠鸣音或病人已排气、排便,说明肠蠕动已恢复,报告医师,可考虑拔管。8.减压期间,加强口腔护理,协助病人刷牙、漱口,每日2次,不能自理的病人给予特殊口腔护理,每日2-4次,口干者可勤用嗽口水嗽口,以保持口唇湿润,嘱病人不能将水咽下。9.协助病人咳嗽、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预防肺部并发症。,注意事项,如何根据病情分析胃管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胃十二指肠疾病术后留置胃管,在手术当天出现出血,有鲜红血液自胃管流出,伴有脉速、血压下降、冷汗等休克症状,应及时处理;如胃管内流出淡咖啡色液且量少,是原先陈旧血液,一般不用处理。全胃切除的病人术后第一天开始可吸出胆液和肠液,约200-300ml ,术后第二天即可见金黄色的胆肠液。,问题分析,如何根据病情分析胃管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肠梗阻病人留置胃管,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及量,如发现血性液体,应考虑肠绞窄可能,做好急诊手术。,问题分析,胃管滑出如何理?胃大部手术:暂不予插回,应通知医生,倾听医生的建议,并继续观察腹部体征。胃手术合并十二指肠手术:通知医生,并请医生在场下再次插回胃管。十二指肠手术:须再插回胃管。因十二直肠切口的愈合能力较胃切口的愈合能力弱。,问题分析,如何证明胃管在胃内?,问题分析,?,二、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置一引流物(引流管或引流条)将液体等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目 的,适应症,1.腹部手术部位渗血未能彻底制止,有继续渗血、渗液可能者。2.腹腔或腹腔内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置引流物,不断排出继续形成的脓液和分泌物,使脓腔或积脓逐渐缩小而愈合。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不能控制感染或有坏死组织未能彻底清除者。4.肝、胆和腹的手术后,可能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外渗和积聚时。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可能有消化液渗漏者。,护 理,护 理,护 理,腹腔引流管滑出的处理,由于腹引管的放置时的途径较弯曲,故术后早期的滑脱不能再插回;术后2周以上的引流管滑出,若已形成瘘道,再回插的可能性较大,但由于插的位置有所变动,其引流的效果不确定;发现脱管应及时通知医生,持续观察腹部的体征:如腹痛,腹胀,高热等情况。,三、导尿管,适应症,(1)急性尿潴留;(2)危重病人观察尿量变化情况;(3)大型手术中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利于观察尿量;(4)盆腔或会阴部手术;(5)尿道或膀胱损伤;(6)测量残余尿量,无菌法取尿标本。,护 理,1. 男病人,每日应用0、2%的碘伏溶液擦洗尿道口。女病人进行会阴冲洗。每日二次。2.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因翻身等活动造成引流管的脱出。3.02年护理中心的规定:留置导尿者更换导管根据尿液PH,大于6.8每二周更换一次,小于6.8四周更换一次.更换尿袋每周二次(若有尿液性状、颜色改变,需每天更换)。4.移动病人时应注意引流管、引流袋的位置(引流袋应低于插引流管的位置),防止尿液或引流液的反流,引起逆行感染。,护理,5 .长期留置导尿时,需定期冲洗膀胱,每次250ml,滴速4060滴/分;6.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留置的导尿管一般予以夹闭,每34h开放一次,训练膀胱功能。,四、 T 管,T 管,T管是一根呈“T”型的橡皮管,放置于胆总管中,用于胆管术后。 T型上端水平线,一端通肝管,一端通十二指肠,下面垂直部分经腹壁戳口引出。,目 的,1.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 2.支撑胆道,防止胆管狭窄; 3.减压,防胆汁外漏;4.排石;5.胆道造影和冲洗。,护理要点,妥善固定有效引流评估记录预防感染拔管护理,妥善固定,将T管用缝线固定于腹部皮肤躁动病人应专人看护,加以适当约束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引流袋放置的高度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活动时不能高于腹部切口,有效引流,观察记录胆汁引流的量 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ml;术后24h分泌300500ml;恢复进食后600700ml;以后每日减少至200ml观察胆汁的颜色和性状 正常胆汁黄绿色、清亮、沉渣有一定粘性、术后12日颜色可呈淡黄色浑浊状 、以后逐渐加深、清亮,若突然减少甚至无流出:提示管道阻塞、扭曲、折叠或脱出,对症处理;引流过多:提示胆道下梗阻,评估记录,每日更换引流袋(瓶),注意无菌操作,观察引流管口有无胆汁渗出,若有大量渗出,应立即更换敷料,必要时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拔管指征,术后2周,试行夹管12日,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色清亮;胆管造影或胆道镜检查无狭窄、结石,胆道通畅,夹管试验无不适;拔管后,伤口以凡士林纱布填塞,观察渗出情况,渗液多时,及时更换敷料。,带T管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活动;衣服应宽松柔软,勿使引流管受压;用防水贴膜覆盖置管处后可淋浴;指导病人自己换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指导患者如何记录引流量,以及如何观察引流量、色、性状;注意饮食调节,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发症的处理,胆道出血:可局部经T管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溶液(盐水100ml内加去甲肾上腺素8mg),注入后夹管半小时或注入其它止血药物如凝血酶、1%双氧水等。T管阻塞:常见原因为结石、蛔虫、血块及坏死组织等,可用抗菌素生理盐水冲洗,但压力不宜过在大。T管滑脱:术后12天滑脱需再次手术重新置管;术后34天滑脱,试行插入导尿管,若不成功需再次手术置管;术后56天以后滑脱者可插入导尿管,一般都能顺利插入。所有插入导尿管者都需密切观察腹部有无腹膜炎。,问题分析,胆汁的量太多或太少,多:肝细胞功能差;炎症感染后有炎性渗出液者;胆肠吻合术后十二指肠液倒流;胆总管下端梗阻;少:肝细胞坏死,没有制造胆汁功能;中毒性休克全身血容量低,导致肝血流量减少,胆汁分泌相对减少。,问题分析,胆汁颜色异常,草绿色:胆红素受到细菌作用或受到胃酸氧化;白色:由于长期梗阻,胆色素和胆盐被吸收,由胆囊黏膜、胆管黏膜所分泌的黏性物质所代替;红色:胆道内有出血;脓性及泥沙样混浊:胆道内感染严重及泥沙样残余结石。,五、 肠排列管,目的:治疗复杂性肠梗阻。置管:整个胶管长34m,分两段,前段长约2m,放置于空肠段;后段长约1.52m,放置于回肠段。作用:促进手术后胃肠功能、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恢复;促进肠壁炎症水肿的消退和血液循环的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行肠内营养:从空肠上段造瘘管滴入。护理:做好引流管的标识,正确识别;其他护理同腹腔引流管;行肠内营养时护理见肠内营养。,引流管护理秘籍,安全妥善固定有效的引流观察记录无菌操作并发症拔管,六、 各种营养管,无创置管技术(鼻胃/肠管) 鼻胃管:单腔、多腔 鼻十二指肠管:螺旋管,重力管 鼻空肠管:单腔、多腔,六、 各种营养管,微创(内镜下)消化道造口技术 胃造口(含经胃造口空肠置管) 十二指肠造口 空肠造口,六、 各种营养管,手术造口技术 胃造口 空肠造口 腹腔镜下空肠造口,评 估,营养管的名称标记和位置是否正确;营养管固定方法是否妥当;每班是否冲管保持清洁、通畅;记录是否齐全、准确:如营养液的名称、计量、方法、速度,出入量计算等;有无不良反应和记录和处理。,护 理,心理护理:术前向病人宣传留置营养管带给患者的好处并告知患者营养管很细,会有轻微的不适但可以耐受;可以介绍成功的病例;由于胃管时间为持续进行且时间长,病人可能出现厌烦的心理,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解释肠内营养管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告之患者配合要点;鼓励其表达感受和想法,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配合,保证管饲的顺利进行。,护 理,营养管营养液护理:妥善固定营养管防止滑脱;保持营养管通畅,避免喂养管扭曲、折叠、受压;定时冲洗喂养管,输注营养液前后及特殊用药前后,用20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连续管饲时应每间隔4h冲洗一次,同时营养液要配置均匀以防堵塞营养管;恒速滴入营养液温度3740。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预防营养液污染;保持营养管清洁,每天更换;配置容器每天清洗,每天消毒,。每日更换固定于鼻部的胶布,清洁鼻部皮肤;胃造口及空肠造口处的敷料应每隔2-3日更换1次;喂养管的更换:聚氯乙烯管7-10d更换;聚氨酯管6-8w更换;在另一侧鼻腔放置新的管道。,护 理,体位:床头抬高3040或半卧位,以免呛咳、呕吐,注完后嘱患者维持30min或1h,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逆流发生误吸。口腔护理:留置鼻胃管和鼻肠营养管的病人每日口腔护理2次,以保持口腔清洁,定时刷牙,以防止嘴唇干裂日用润唇膏,咳嗽、咳痰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生命体征的监测:记录24h出入量,严密观察腹部症状及病人的耐受性,如有腹痛、腹泻、腹胀应准确记录程度及持续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排便情况。指导并鼓励病人早期床上或下床活动,预防或减轻腹胀,保持肠内营养液的顺利输注,必要时适当加用肠动力药物如吗丁啉。,并发症及护理,脱管:原因:病人咳嗽后管端脱到胃腔盘曲在口中;夜间患者无意识自行拔出;放置刻度不够。处理:妥善固定;向病人及陪护讲明营养管的重要性,不得自行拔管或处置营养管;对烦躁不安病人应适当约束;在翻身活动时用手轻扶营养管防脱落;一旦脱落,不可再次插入,以免戳伤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并发症及护理,腹胀: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