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1页
美学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2页
美学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3页
美学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4页
美学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审美活动论一、选择题1审美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D )A审美需要B审美关系C审美情趣D审美活动 2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 B )A审美经验B审美需要C审美理想D审美情趣 3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之一,应是( C ) A自律性B他律性C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D功利性 4费尔巴哈十分精辟的指出:“只有人,对星星的无目的的仰望能够给他以上天的喜悦”,这句话表明( A ) A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B审美活动具有自律性C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D审美活动是最具有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5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可能并具有现实性的根本条件是( B )A审美形态B审美活动C审美经验D审美教育 6审美惊异的发生,属于( A )A精神的生成与发展B一般生活中的好奇的发生C理性思考的生发D意欲实现占有的强烈兴奋的形成 7在澄明之境中,人与人、人与对象、人与自然之间的状态是( A )A生动和谐B优美娴静C激烈竞争D互不影响 8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转化为审美条件构成因素的重要基础的原因是( D )A它们本身具有美的属性B事物的客观属性C变现事物存在的形式D人们对它们具有感性经验 9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上就在于它的特征具有( B )A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B非实体性与开放性C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D能生动逼真地展现出对象的气韵和神貌 10符合审美活动开放性的是( ABCD ) A言有尽而意无穷B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C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E胸中勃勃,碎有画意 11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包括( ABCDE )A色彩B线条C形状D音响E被人的耳目所直接把我的感性属性 12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有( ABC ) A惊异B体验C澄明D理解E感知 13在审美体验的瞬间,主体的哪些心理因素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ABCDE ) A感知与理解B欲望C兴趣D想象E意志 14比较系统提出游戏理论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美学家是( C )A柏拉图B康德C席勒D弗雷泽 15对于审美活动的发生,18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的概念是( A )A自由游戏说B生物本能说C巫术说D劳动说 16提出“劳动先于艺术”的是( C ) A毕谢尔B马克思C普列汉诺夫D格罗塞 17人类意识最早的发端为( A )A原始意识B宗教意识C科学意识D道德意识 18在陶器的生产和制作中,审美特征尤为明显的是( A )A装饰化的器物造型B器物装饰C固定装饰D非固定装饰 19 审美趣味的表现是( AC ) A能力或鉴赏力B体力和脑力C创造力和生产力D兴趣和品位E知识和意志二、名词解释1、美学 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2、集体无意识说 答:(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这是一种从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3、人生境界 答:人生境界不是自然界进化而成的物质实体,也不是主体心灵自身的幻影,而是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一体圆融。它不是认识论层面上的主客观统一,而是存在论层面上的统一,即在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的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统一。它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它是人们通过自身锻炼修养、提高觉解水平而不断生成的。4、意象的物态化答: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来,赋矛一定的形式符号,使之以具有感性物质外观的形态呈现出来,这是从意象走向艺术的实存的第一步,使意象具有物象的形态,但还非物质实存。5、意境答: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6、艺术的审美功能答、是指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和震撼力来使接受主体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7、无我之境答、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8、审美距离答、审美距离是由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的一个审美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9、娱乐说答:娱乐说可分为“自娱”和“娱人”两个方面。艺术家借助于创作中的想象,在幻想世界中实现自己虽向往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实现的愿望、追求、希冀和理想,从而达到自娱;同时,一切艺术都能使人产生快乐,都有娱人的特性和功能。10、意象世界层答:意象世界层是指建立在物质实在层和形式符号层基础之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属于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11、审美意识答: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它往往通过具体感性的审美活动体现出来,缺乏明确而系统的理论表述,故而不成熟,不自觉。审美意识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两个层次,初级审美意识最典型地体现在原始初民的生存活动中,高级审美意识与初级审美意识相比,更为贴近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理解,更具普遍性和更广泛的涵盖面。12、审美教育答、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13、审美形态答、审美形态作为对人类审美实践活动中的审美经验的逻辑总结,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积淀和形成的。14、悲剧性答、(1)指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冲突;(2)在冲突中主人公在感性生命遇到摧残和毁灭的同时,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3)从而激起悲壮之情,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15、喜剧性答:以笑为标志的喜剧性是人类生活和艺术中的重要美学范畴,它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和历史事件。它的效果是引起带有社会性内容的笑。16、审美形态答:审美形态是指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17、审美形态的生成性答:首先是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其次是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就历时态而言,人类许多审美形态就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后才出现的。如丑和荒诞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才成为审美形态的。就共时态而言,在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要成为其他文化背景下特定民族的审美形态,就必须有个历史的顺应和同化过程。18、艺术敏感答: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19、艺术鉴赏中的“品”答:“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20、经验答:经验一词是欧洲近代经验主义哲学的常用术语,它与纯粹思想的东西或根据权威或传统被接受的东西相对,指的是我们通过感官所知觉到的东西,包括从外部源泉或内部反省而来的东西。21、感性直观性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而不是通过抽象思维,直接而非间接地与对象打交道,而对象也是以感性外观呈现给主体,从而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一种感性直观的联系。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形成和获得的审美经验因而也具有感性直观性。三、简答1、简述审美经验与美感之间的差异。答:首先,美感仅仅是指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而审美经验则指人在审美活动中与对象所形成的审美关系,若把二者等同,就是对审美经验作了片面化处理。其次,美感指主体在瞬间的感受和体验,审美经验则是指审美对象被构成并得到感受和评价的动态过程,它不同于没干的静态化理解。第三,美感指主体对某种现成对象作出的反应,因而美感理论实际上假定美或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开始之前已经存在了,这把审美对象与实在对象混为一谈,而审美对象是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2、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审美经验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直观性。审美活动不同于科学、道德等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它是一种感性直观活动。审美经验的感性直观性是包含着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感性特征的。面对艺术对象时,我们主要用感官与具有感性直接性的艺术意象打交道,离开了感性直观性,就没有审美经验。二是非功利性。这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先从审美对象的角度看,审美经验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其次,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美的愉悦,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三是超越性。主要体现在审美经验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3、 简述审美形态的基本特征。 答: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 1、生成性一是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二是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生成。审美形态并非生而有之、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人生样态的丰富、艺术种类的增多和审美经验的改善、人生境界的提高而不断生成发展的。就历时态而言,人类的许多审美形态就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后才出现的。就共时态而言,在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要成为其他文化背景下特定民族的审美形态,就必然有个历史的顺应和同化过程。就个体审美经验的生成来说,审美形态往往以主观相对性形式表征着美在审美中生成的规则。 2、贯通性是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从表面上看,往往只是特定的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但在这种体裁和风格的背后,实际上潜藏着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种在制约性导致了审美形态的贯通性。 3、兼容性是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是以一定的存在形式和审美风格为特征,以人生样态和人生境界为底蕴,以审美情趣贯彻其中的有机整体。 4、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4、 简述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的特征。 答:首先,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其次,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最后,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首先,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凡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毫无关系,自然也就不会与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其次,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种功力因素的干扰,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或者减弱人们的审美愉悦5、简述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的原因。 答:首先,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实际事物的存在毫无关系,是直接将事物的形式与自身的感受相联系;其次,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要排除功利因素的干扰。 6、简述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答:一、物质实在层(存在层次) 1、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是就艺术品作为物质实体,由各种物质材料构成的存在而言的,是间接性物质存在 2、不同的艺术门类所赖以存在的物质材料,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和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实在本身亦有助于审美意象的创造二、形式符号层(过渡层次) 1、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是艺术品直接性物质存在 2、形式符号层有时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 三、意象世界层(核心层次) 1、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 2、意象世界指潜在地存在于形式符号层中,而现实地生成于接受者鉴赏时的心理活动中,艺术品的审美特质和价值集中体现于此四、意境超验层(终极和归宿) 1、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本身的内涵而言 2、意境的超验层是以意象世界层为中介的,没有意象的导引,意境无从谈起。 从物质实在层到形式符号层,到意象世界层,再到意境超验层,艺术品一层层走向了纵深。可见,艺术品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