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doc_第1页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doc_第2页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古诗词三首儿童诗两首【教学目标】1.背诵古诗词三首,默写牧童。2.借助注释,学会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整体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词的意思。3.通过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4.理解儿童诗的内容,将融情于景、充满童趣、叙事性特点读出来,试着改写成小故事。【教学重难点】感悟诗词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入自己的理解,改写小故事。【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效果1.诵读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2.预习回顾:我发现这三首诗词都是描写了 ,我最喜欢的 一诗中的儿童,因为 。二、合作探究学法提示: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画面,入诗境(一)牧童1.出示古诗牧童2.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吕洞宾所。关于吕洞宾,谁来说说你有哪些了解?出示资料袋。3.再读古诗,借助注释,说说每句诗的意思。4.小组汇报补充。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释义: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吹来。第二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释义:牧童放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的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有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5.想象诗境,悟其感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闭目想象。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6. 练写背诵牧童。 (二)舟过安仁1.自读古诗,了解诗人。2.借助注释,试着弄清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合点拨。4.再读感悟,体会诗境。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班交流。5.品评诗句,悟其感情。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的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喜爱)6.感情朗读,熟读成诵(三)清平乐村居1.板书题目,读题,强调“乐”的读法。2.介绍辛弃疾生平。3.自由读词,理解词语意思,不懂的问题提出。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画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5.边看图,边读诗,边悟情。小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是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令人向往。这是三首诗词的相同之处。这三首诗词还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内容上,情感上)6.比赛朗读、背诵三首诗词。三、走进儿童诗两首(一)我想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首小诗,用笔标画出小作者都想做什么?你最喜欢小作者的哪个愿望,就读好哪个小节,并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2.同桌交流,班内交流。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二)童年水墨画1.提出自学要求:诗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说说理由。2.集体交流,分享感悟。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喜欢的部分。4、 总结提升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们感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