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液晶显示器基础 LCD项目部 2001年7月16日 2 基本名词 LCD 液晶显示器STN 超扭曲向列相TN 扭曲向列相PDA 个人数字助理 3 显示分类 ELECTONICINFORMATIONDISPLAYS PROJECTION DIRECT VIEW OFF SCREEN CRT LIGHT VALVE LCD CRT FLAT PANEL SHADOWMASK BEAMINDEX MONO CHROME EMITTER NONEMITTER LUMINESCENCE INCANDESCENCE LIQUID CRYSTAL ELECTO CHROMIC ELECTO PHORETIC ELECTO ELECTORIC ACTIVE MATRIX PASSIVE MATRIX PLASMAADDRESSED TFT MIM MOS DIODE OTHERS TN STN CSTN OTHERS FLC 4 注 优 良 差 各种显示技术的特点 5 什么是液晶 液晶就是液态晶体液态和固态之间的中间态液晶具有流动性和各向异性 液晶分子结构 施主基团 共轭电子体系 受主基团 液晶基本知识 6 液晶分类 形成方式 热致液晶 溶致液晶 相结构 向列相 近晶相 胆甾相 向列相 近晶相 胆甾相 近晶相液晶 SmA SmB SmL SmE SmC SmI SmF SmJ SmK SmG SmH SmC SmI SmF SmG SmH 7 液晶发展简史 1 发现和萌芽阶段 1854 1889 1854年Virchow发现溶致液晶 神经稍磷脂类物质溶解在水中观察到光学各向异性现象 1888年Reinitger发现热致液晶 把胆甾苯炭酸酯加热到145 5 C呈乳白状液体 再加热到178 5 C呈透明液体 1889年Lehmann确认液晶 2 液晶合成和分类 1920年代 20年代开始合成液晶材料 并掌握液晶分子结构特点 很快合成300多种 现在液晶品种有1万多种 Friedel把液晶分类 向列相 近晶相 胆甾相 3 液晶物理鼎盛时期 1930 1960 Frank等人建立液晶连续体理论 Maier Saupe平均场理论的建立 液晶光电磁性研究等 液晶应用基础 8 4 应用研究阶段 1960 1968 Williams研究向列相液晶动态散射 Fergason研究胆甾相液晶温度色变 Fergason等人发现TN LCD 1968年RCA公布LCD 5 液晶显示产业 1973 Gray5CB液晶材料的合成TN LCD工业生产 1973 STN LCD工业生产 1985 TFT LCD工业生产 1991 9 液晶的物性 光学各向异性 n n n ne no 介电各向异性 弹性常数 K11 K22 K33 相变温度 Tm Tc 液晶电阻率 粘度 等 STN双折射 0分子沿电场方向排列 0分子垂直电场方向排列 10 液晶应用领域 1 生物膜 2 液晶高分子 3 光逻辑 光双稳 传感器 可变电位器 直流变压器 光逻辑应用 11 液晶显示优缺点 低电压 微功耗 易彩色化 被动显示 平板化 小型便携 易于集成电路集成 视角狭窄 速度慢 使用温度范围有限 液晶显示器 12 TN LCD 低信息容量 码段式显示应用范围 电子钟表 测量仪器 电话机 游戏机 13 STN LCD 图文信息显示应用范围 便携通讯终端 PDA 仪器器表 掌上电脑 PDA 移动通讯终端 14 TFT LCD 大信息容量视频显示显像应用范围 笔记本电脑 PC监视器 液晶电视 GPS 液晶投影 15 液晶显示器的结构 16 液晶显示器的结构 17 导电玻璃 ITO玻璃 In2O3中掺杂少量Sn Tin ITO层是透明的 导电的并且可以用酸腐蚀掉物理特性 方块电阻 透过率 可靠性等机械特性 外型尺寸 平整度 波纹度 翘曲度等 ITO SiO2 玻璃衬底 偏振片 PVA 聚乙烯醇 膜片沾碘拉伸对自然光线选择性透过物理特性 偏光度 透过率和色相 可靠性等机械特性 外型尺寸 缺陷等 保护膜 保护层 保护层 偏振片 粘接剂 削离层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材料 18 取向剂材料 PI聚酰亚胺 二酐和二胺低温聚合生成聚酰胺酸 PA 经高温聚合成聚酰亚胺 PI 印刷PA固化成PI膜 膜厚 均匀性用绒布摩擦PI膜 产生沟槽液晶分子会按照沟槽方向排列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材料 19 TN LCD工作原理 亮态 暗态 摩根条件 n P 2 n 2d 20 TN LCD工作原理 21 TN LCD工作时分子运动情况 22 TN LCD电光特性曲线 23 TN LCD电光特性曲线中间层分子与玻璃基板的夹角随电场变化曲线 24 STN LCD工作原理 扭曲角与电光特性的关系 25 STN LCD工作原理 26 STN LCD电光特性曲线 27 液晶弹性常数对器件电光特性的影响 28 TN LCD和STN LCD电光特性曲线比较 29 TN LCD和STN LCD视角特性曲线比较 3 0002 9002 7002 5002 3202 0991 8801 6601 4501 2201 000 30 液晶显示器 按显示内容分类 段码式字符点阵图形点阵 按显示方式分类 正性显示 白底黑字 负性显示 黑底白字 按后偏振片类型分类 透射式反射式半反半透式 31 液晶显示器 按STN背景模式分类 32 液晶显示模块 驱动方式 静态驱动动态驱动双线或多线驱动 驱动电路原理 接口部 控制部 驱动部 液晶屏 分压电路 温度补偿电路 33 IronlawofMultiplexing NmaxVon Voff161 2911 199641 1341 0931601 0821 0731 0671 0663001 059 液晶显示模块 多路扫描 34 交叉效应 液晶显示模块 矩阵显示 35 液晶显示模块 驱动波形方式 MLA 多线驱动法 0V 28V 28V 28V 0V 2V 26V 20V 20V 0V 28V 0V 2V 2V 2V 2V 28V 24V 2 8V 2 8V 2V 2V 56V 30V 40V 28V 4V 30V 5 6V 4V 36 液晶显示模块 液晶屏与电路连接方式 金属插脚连接斑马条连接 导电橡胶条 组装型模块 斑马纸连接 热压胶片 热连接或组装 热压带载封装片 TCP COF TAB 热压集成电路芯片 COG 直接集成连接 CIG 37 液晶显示模块 典型驱动电路板方式 表面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