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灌溉用水 主要内容 一 灌溉对农业增产的作用二 灌溉制度三 用水计划的编制四 用水计划的执行五 灌水技术六 测水量水七 节水灌溉名词解释八 习题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 对灌溉用水 节水灌溉的概念有初步全面了解 可指导用水管理工作 第一章灌溉对农业增产的作用 第一节水对农作物的作用1 水是作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 水有调节作物体温的作用4 水是调节作物生育环境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 就是灌水既要适时又要适量 还要和农业措施紧密结合 合理灌溉的主要作用是 1 调节土壤水分2 调节土壤温度与小气候3 调节土壤的肥效4 改良盐碱土壤 第二章灌溉制度 灌溉制度 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气候和农业栽培技术条件下 使农作物获得高额而稳定的产量所需要的灌水时间 次数和水量 灌溉制度具体内容包括 1 灌水定额 农作物某一次需要灌溉的水量 以立方米 亩表示 2 灌水时间 农作物各次灌水比较适宜的时间 以生育期日 月表示 3 灌水次数 农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灌水的次数 4灌溉定额 农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灌溉的水量 即各次灌水定额的总和 也叫总灌水量 以立方米 亩表示 第一节灌溉制度的拟定 影响灌溉制度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 在目前人们尚未完全掌握自然气候变化规律的情况下 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来确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是比较困难的 目前 许多灌区采用以总结群众省水高产的用水经验为主 结合灌溉试验 综合分析制定本灌区的灌溉制度 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在制定灌溉制度时要因地制宜 必 须考虑到各地区的具体条件 如气候 水源 土壤 水文地质 工程设施和农业技术水平等 应使所制定的灌溉制度 在这些自然条件下 充分发挥水源和工程设施效益 达到全面高产 在一个较大的灌区 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可能有差异 灌溉制度也就不一样 应根据不同条件分别制定 但也不要分的过细 以免使用水管理工作过于复杂化 合理的灌溉制度应符合下列四条要求 1 尽可能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 以合理调节土壤中的水分 养分和热状况 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2 在已经或有可能出现沼泽化或盐碱化的灌区 灌溉制度必须有利于防止土壤沼泽化和盐碱化 3 充分发挥灌溉水和工程设施的有效利用率 扩大经济效益 4 提高灌水劳动效率 降低灌溉成本 第二节小麦 水稻灌溉制度 1 小麦 小麦全生育期约为220 240天 总耗水量每亩约为260 400立方米 由于受气候 土壤 栽培条件的影响 各地小麦耗水量有显著差别 陕南每亩为270 290立方米 受气候的影响 陕南的小麦一般分为 冬灌和春灌 越冬分孽期冬灌一次 50 60立方米 亩 干旱年拔节期春灌一次 40 50立方米 亩 总灌水量 中等年及湿润年灌1次水50 60立方米 亩 干旱年灌2次水90 110立方米 亩 南郑近年是冬灌了的田块不春灌 没有冬灌的田块才春灌 2 水稻 水稻需水规律水稻一般从5月中 下旬开始泡田插秧 到9月中下旬开始收割 全生长期约100 120天 田间耗水量 包抱叶面蒸腾 棵间蒸发和田间渗漏 多在400 800立方米之间 随气候 土壤 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差异而变化 泡田灌水 泡田灌水也叫泡田插秧 在水稻插秧前 使土壤达到饱和并建立插秧所需要的明水层 此次灌水量称为泡田定额 每亩灌水量在100立方米左右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也有一些差别 影响泡田定额的主要因素 除土壤质地以外 泡田前整田方法不同 泡定额也不一样 各灌区泡田定参考值 水稻的灌溉制度 返青及分蘖期为促进秧苗早生快发 宜浅灌3 5厘米 灌水定额20 30立方米 分蘖末拔节初落干晒田 孕穗至抽穗开花期是水稻的需水高峰 耗水量大 水层加深到5 7厘米灌水定额30 40立方米 乳熟期耗水量下降 再行浅灌2 4厘米 灌水定额20 30立方米 晒田后由于田面干裂 渗漏量大 复水定额要比一般大一倍 灌水定额60立方米 亩左右 随着土质 晒田程度和水层深浅而有差异 重壤土湿润年水稻灌溉制度 重壤土中等年水稻灌溉制度 重壤土干旱年水稻灌溉制度 轻壤土湿润年水稻灌溉制度 轻壤土中等年水稻灌溉制度 轻壤土干旱年水稻灌溉制度 沙壤土湿润年水稻灌溉制度 沙壤土中等年水稻灌溉制度 沙壤土干旱年水稻灌溉制度 灌区水文年的确定 根据当地气象部门长期天气预报中的降水量 参与灌区中心实测长系列降水量进行排频分析 确定当年灌区保证率 没有实测长系列降水量的 可用当地气象部门实测长系列降水量 根据灌区保证率确定水文年 湿润年 中等年或是干旱年 保证率25 为湿润年 50 为中等年 75 为干旱年 95 为特旱年 水文年的确定后 可直接套用给出的灌溉定额 第三节执行灌溉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一 结合降水和土壤墒情 及时调整灌溉制度汉中各地降水 冬春一般较稳定 夏秋多变 旱涝无常 因此 灌溉制度执行中 必须根据群众 看天 看地 看庄稼 的经验 在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观测点 观测降水量 定期和雨后测定土壤水分 观察作物生长情况等 作为调整灌溉制度的依据 二 结合水源 调整灌溉制度 1 抓关键水 供水不能满足作物全部需要时 一般采用抓关键水的办法 2 适当延长灌水时间 自流引水灌区 为了充分利用水源 适当提早或延长灌水时间 使得有限水量浇灌更多的面积 3 减少灌水定额及分成浇灌 在特别干旱季节水源大减的情况下 除采取抗旱保墒措施外 可减少灌水定额或分成浇灌 以解决短期的水荒问题 三 结合作物需水缓急 调整灌溉制度 汉中一般分为冬 春 夏秋三个灌溉季度 在每一个灌溉季度内都有数种作物需要灌水 为了使作物灌溉制度与轮灌用水计划相协调 错开集中用水期 必须将灌溉制度作必要的调整 一般采用办法是 综合各种情况 以全面高产为前提 不同时期 确定必须优先灌水的主要作物 其他作物结合灌溉 第三章用水计划的编制 第一节概述计划用水就是有计划地进行蓄水 引 提 水 配水和灌水 计划用水工作包括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两个方面 一 实行计划用水的四大好处 1 通过算水账做到心中有数 可预先采取措施 统筹兼顾 协调供需矛盾 使水利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既防止了水量浪费 又杜绝了水利纠分 促进团结互助 2 合理调配水量 使灌区均衡用水 全面受益 不断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3 和农业生产有计划紧密配合 有计划 用秩序 有组织的用水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灌溉成本 4 适时适量供给农作物必需的水分 配合其他农业措施 使灌区土壤不断改良 促进高产稳产 二 做好计划用水工作的标准和原则 1 水路正确 2 组织健全 制度健全 3 水权集中 分级管理 合理调配 4 用水前有计划 用水中有记载 用水后有总结 5 搞好测水 量水工作 算清水账 6 充分发挥水 土资源潜力 三 编制用水计划的一般方法 1 分级编制 2 按季编制 3 上下结合 编审结合 4 制定应变措施 5 内容筒明 切合实际 6 民主讨论 第二节渠系轮廓用水计划的编制 渠系轮廓用水计划一般按季 或两季 编制 一 主要内容包括 1 各项任务指标 灌溉任务 水的利用系数 灌溉效率 2 渠首引水计划 3 主要作物灌溉制度 4 渠系轮廓用水计划表等 渠系轮廓用水计划应经过渠系灌委会讨论通过后 由渠系管理机构逐级下达 作为编制用水单位和渠段用水计划的依据 二 编制用水计划需要的资料 1 灌溉前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 小麦 油菜 茄子 空田 秧母田 2 灌区各种土壤分布比例 重壤土 轻壤土 沙壤土 3 各级渠道基本情况 长度 输水能力 利用系数 灌溉面积等 4 灌区塘库水量情况 应蓄 实蓄水量和保灌面积 5 灌区井 站基本情况以及保灌面积 6 灌区地下水和泉水情况等 三 灌区水量计算 1 灌区加权平均灌水定额的计算m加权 重 m重 轻 m轻 沙 m沙式中 m加权 加权平均灌水定额 立方米 亩 重 轻 沙 分别为重壤土 轻壤土 沙壤土比例 m重 m轻 m沙 分别为重壤土 轻壤土 沙壤土阶段灌水定额 立方米 亩 例题 某水库灌区本期泡田2500亩 灌区土壤比例重壤土为20 轻壤土为50 沙壤土为30 泡田定额重壤土为90m3 亩 轻壤土为110m3 亩 沙壤土为140m3 亩 灌溉水系数为0 65 要求5天插完秧 计算水库应配水流量 m加权 0 2 90 0 5 110 0 3 140 115 m3 W毛 2500 115 0 65 44 23 万m3 q首 44 23 5 8 64 1 02 m3 s 水库应配水流量为1 02 m3 s 2 灌区净需水量的计算 w净 A m加权式中w净 灌区净需水量 立方米 A 灌区总面积 亩 m加权 加权平均灌水定额 立方米 亩 3 灌溉水系数的计算 水 干 支 斗 田式中 水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干 支 斗 田分别为干 支 斗渠 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 其中 干 支 斗为渠水有效利用系数 系 4 灌区毛水量的计算 W毛 w净 水式中 W毛 灌区毛水量 立方米 W净 灌区净水量 立方米 水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5 渠首引水流量的计算 q w毛 s式中 q 渠首引水流量 立方米 秒 w毛 灌区毛水量 立方米 s 渠首引水时间 总秒数 第三节灌溉水源的分析 在无坝引水和抽水灌区 要分析河源水位 流量 在低坝引水灌区 一般只分析河源流量 在河川水库灌区 除分析河源经流外 还要分水库调节能力及复蓄利用状况 在水井灌区 要分析地下水源 对含沙量较大 含盐量较高的水源 还应进行含沙量及水质分析 一 河源供水流量分析的几种方法 1 成因分析法 利用实测资料 从成因上分析水文 气象等因素与河源经流的关系 建立相关图 确定河源供水流量 2 平均流量分析法 根据多年实测资料 按日平均流量 将大于渠首引水能力的部分削去 再按旬或五日求其平均值 作为设计的河源供水流量 3经验频率分析法 根据机率理论 分别有假设年法 真实年法 分阶段假设年法和分阶段真实年法 后面两种应用较多 河源供水流量分析在关书中介绍很多 在这里不多讲 二 水库 水塘供水量的分析 1 在分析入库经流量 损失水量及用水量的基础上 进行调节演算 求出兴利供水量 有资料的大中型水库 可按历年月入库经流量排频分析 采用真实年法计算水库供水量 真实年法定水文年 采用公式P 100 就是将历年各阶段的月入库经流量依递减次排列 由上述经验公式求得设计保证率的项次 该月的入库经流量 即为设计月的入库经流量 无资料地区的小型水库 可采取水库复用系数法计算水库兴利供水量 兴利供水量 兴利库容 水库复用系数水库复用系数 降水量多的地方1 5 2 0 降水量中等的地方1 0 1 5 干旱地方0 7 1 0 丰水年大 枯水年小 根据长期预报降水量排频分析确 2 水塘供水量的分析 有水塘的灌区 应首先调查统计灌区内水塘数量 分布情况 蓄水容积和其可能提供的水量 可采用经流系数法计算入塘库水量 w入 0 1 F 万m3 式中 经流系数 降水量 mm F 流域面积 km2 在 长藤结瓜 式灌溉系统中 还要分析其在非灌溉时间可能引入的河道经流量及其可能的复蓄次数 也有采取塘坝包灌面积的办法 按塘坝实际蓄水容积 每若干立方米 我们采用300立方米 包灌一亩田 确定塘坝包灌面积 第四节供需水量的平衡计算 供需水量平衡计算先按渠 站进行平衡计算 再汇总到全灌区或库 或是以轮期为单位进行平衡计算 在此基础上 达到灌溉季度的供需平衡 分析水量余缺地方 余缺时间 及早调整水源和挖潜水源 一 渠首可能引 抽 入水量的计算 低坝引水灌区当河源供水流量大于渠首引水能力时 即以渠首引水能力为可能引入流量 当河源供水流量小于渠首引水能力时 即河源供水流量为渠首可引入流量 无坝引水和抽水灌区 还要考虑河源水位与引 抽 水能力的关系 塘库灌区 一般只考虑各阶段及全季的可能供水量 必要时 可根据各阶段的蓄水高程与闸涵放水流量的关系 渠道输水能力 来确定各阶段可供水量 在多种水源灌区 应将各种水源可能利用的水量综合进行计算 考虑各种水源 不同情况 分别使用 在同一河流引水的相邻灌区 应根据河系分水比例 确定各灌区的引水流量 二 灌溉需要水量的计算 根据灌区作物种植面积 初步采用的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溉水系数等资料 按下式计算渠需供水量 并合计全季的渠首需供水量 W W田 W田 mAN式中W 渠首各轮期需供水量 万立方米 W田 各轮期的田间灌水量 万立方米 灌溉水利用系数 A 各轮期灌溉各种作物面积 万亩 m 灌水定额 立方米 N 作物灌溉成数 三 供需水量平衡计算 在一般情况下 上述计算所得的供 需水量往往是不平衡的 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措施 使之平衡 1 调整轮期时间 当供水不足时 在作物灌溉制度允许的条件下 可适当延长轮期天数 当供水有余时 可适当缩短轮期天数 腾出时间解决相邻轮期供水不足问题 2 调整作物灌溉成数 灌水定额或灌水时间 在供水不足时 可将某种作物的部分面积提前或挪后到相邻的且供水有余的轮期内用水 当相邻轮期无余水时 可以减少某种作物的灌溉成数或灌水定额 挖掘潜力 充分发挥其它水源的作用 除了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水的利用系数外 应充分利用灌区蓄水 地下水 回归水等一切水源 补渠水之不足 适应作物需要 4 配合农业措施 合理布局作物 推广省水 高产优良品种 实行玉米排种 错开需水高峰 第四章用水计划的执行 贯彻执行用水计划 是计划用工作的中心任务 必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合理调配水量 提高灌水技术 开展各项测报工作 系统积累资料 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改进提高 第一节准备工作 一 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用水是一项群众性的技术工作和组织工作 只有广大群众认识到计划用水在农业增产中的用 并撑握有关业务技术 才能使计划用水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建立建全灌区各级管理组织 要贯彻执行好用水计划 不仅要有专业管理机构或专管人员 而且要依靠广大群众共同努力 1 各级民主管理组织 2 水量调配组织 3 行水人员 4 巡渠护水队 三个组 用水组 配水组 巡护组 三建立建全项用水制度 有关计划用水方面的规章制度 主要有以下几项 1 灌溉用水制度 具体内容一般包括 水权集中 统一调配 分组管理 条块结合 管好水 用好水 合理分水 节约用水 安全行水 鼓励蓄水 提倡科学用水 用水发通知 专人守斗量水等 2 水量调配制度 水量调配制度一般包括 统一调配 定时量水 定时联系 定时算清水账 接送水制度 配水业务工作制度 3 群众用水方面的制度 以斗或村为单位 订立 用水公约 贯彻用水制 斗渠巡渠队要制定学习制度 工作制度 评比制度 定水量 定任务 制度等 4 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管理机构在各季用水前 采取各种形式 层层举办培训班 培训管理干部 行水人员 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结合当地情况 学习有关工程管理 灌水技术等 5 检查灌溉设施 在各季放水前 必须对所有灌溉设施进行全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确保安全行水 一般由各级专管机构和有关县 乡 镇 村 组组成检查组 对有关排灌系统 机电设备 输电线路 通讯线路 塘库 涵闸 泄洪设施等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修 限期完成 保证按时放水 6 修好田间工程 田间工程在应在用水前整修完善 斗委会 村 组应在各季用水前和每次用水后进行检查 凡不合规格或经过用水被破坏的田间沟渠 埂畦 顺腰渠 都要在用水前修补好 在灌水前 还应准备小型量水堰 挡水板和照明设备等工具 第二节水量调配工作 水量调配是执行用水计划的中心内容 在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的半干旱地区 更做好水量调配工作 因时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用水计划 一 水量调配工作的要求 水量调配工作既有严格的系统性 又有强烈的时间性 因此 必须在 高度集中统一 均衡受益 的原则下 做到及时 准确 灵活地调配水量 又要保证安全输水和提高水的利用率 一般要求是 1 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水权集中 专职调配 2 按照用水计划和预定的应变措施调配水量 3 实行岗位责制 二 渠系水量调配方法 1 正常情况下的渠系水量调配一般应按计划比例进行水量调配 在具体工作中 为了达到调配准确 及时均衡受水 可采取下列措施 预分流量 逐日配水 按计划比例普遍调整与使用配合渠相结合 保证渠系水位稳定 跨渠 跨斗的水量互相调剂 平衡水量法 2 特殊情况下的水量调配 渠系轮灌调配水量 灌区降水渠系调配水量 灌区遇自然灾害 暴雨以及渠道发生险情时的渠系水量调配 3 多种水源灌区的水量调配 以引为主 蓄 引 提相结合的灌区除了渠水按前述方法调配外 塘库井水应按其使用权的规定 在其受益范围内统一调配使用 渠水不足时 以井 塘 库水补渠水 提高灌溉保证率 渠水有余时 以渠水蓄塘 库 以渠养井 充分利用河源水量 引蓄结合 复蓄利用 2 以蓄为主 蓄 引 提结合的灌区 其特点是主要靠蓄水来保证灌溉 所以必须抓蓄水 保水和用水 从季节上说 秋季抓蓄 冬春抓保 夏季抓用 从水量上说 要 三水 齐抓 即 利用闲水 引蓄塘库 实行常年轮蓄 闲蓄忙用 拦截洪水 灌田蓄库 夏季以灌田为主 秋季以蓄塘库为主 在洪沟低槽 节节拦挡 截引渗流 忙时灌田 闲时存蓄陂塘 临时水库和冬水田里 三斗内水量调配方法 1 先急后缓 由下而上 先左后右 循序轮灌 2 节药归已 浪费不补 水量互剂 自愿互利 3 调配渠与按比例调整的方法 4 斗内水量调配必须便于推行先进的灌技术 第三节计划用水总结工作 编制与执行用水计划 必须从实际出发 总结实践经验和实测资料 是改进工作 提高质量的重要措施 积累的经验和资料越多 计划用水就会越切合实际 渠系用水计划一般除按灌溉季节进行总结外 还应进行年度总结 每隔3 5年 进行一次阶段总结 一 斗渠计划用水工作总结 斗渠用水计划要在每轮小结的基础上 进行季度总结 要算清五笔帐 即算清引水量 灌溉面积 灌溉效率 水的利用系数和灌水定额 资料分析五点 1 斗渠水利用系数的整理与分析 2 田间水利用系数的整理与分析 3 灌水定额的整理与分析 4 斗渠流程时间的整理与分析 5 产量调查和增产灌溉的经验总结 二渠系计划用水工作总结 渠系计划用水工作总结是在各站 斗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 除了汇总各基层的用水经验外 要着重总结渠系计划用水工作经验 资料分析四点 1 河源供水流量的整理与分析 2 灌区水 土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 干 支渠运行指标的整理与分析 4 用洪用沙情况的整理与分析 三总结的方法步骤 计划用水的总结工作在灌溉用水过程中就开始了 具体做法是 1 做好总结的准备 2 在执行用水计划过程中 加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 3 自下而上分级民主总结 4 分段小结与季度总结相结合 5 由少到多 由粗到精 逐步提高 先作出初步总 在实践中继续积累资料 再作进一步的分板提高 第五章灌水技术 第一节灌水方法的分类与灌水技术的基本要求 一 灌水方法的分类 一般分地面灌溉 地下灌溉 喷洒灌溉和滴灌四种 二对灌水技术的要求 1 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 2 保持良好的土壤水分状况 3 提高田间水的利用率 4 不断提高劳动生率 5 简易经济 便于推广 第二节水稻的灌排技术 水稻采用淹灌法 灌水技术着重是细致掌握灌 排的分寸 秧田期关键在于看天 看苗掌握水层管理 调节水温 泥温 以利幼苗生长 本田期要推广 浅水泡田 计划晒田 消灭串灌 等技术 过去 灌区群众多年总结用水经验八句话 五十六个字的灌水技术 泡田插秧脚面水 返青护苗寸半水 分蘖期间瓜皮水 快到圆杆落干水 包胎出穗二寸水 灌浆乳熟花花水 勾头散籽不要水 遇到天旱穿一水 现在用的是 薄 浅 湿 晒 灌溉技术 第六章测水量水 第一节概述测水量水工作是灌溉管理部门准确地掌握引水 输水 配水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节约用水 提高灌溉效率的有力措施 二 测水站的布设位置 1 基本站的布设位置 水源测站 渠首测站 配水点测站 分水站测站 2 辅助站的布设位置 平衡测站 专用测站 三 测水量水方法分类 1 水面浮标测流 2 流速仪测流 3 利用渠道水位流量关系测流 4 利用水工建筑物量水 5 利用特设量水设备量水 第二节测水量水的方法 测流就是测量流量 流量就是单位时间内流过渠道某一断面的水量 一般以立方米 秒或公升 秒计 水井出水流量多以吨 小时计 一 浮标测流 渠段长度一般要求干支渠50 100米 斗渠30 50米 Q KVFV L tQ 流量 立方米 秒 V 水面流速 米 秒 L 上 下断面间的距离 米 t 浮标流经上 下断面的平均历时 秒 F 过水断面面积 平方米 K 浮标系数 一般采用0 65 0 85 二 流速仪测流 流速仪测流选择断面与浮标测流基本相同 河道测流 河宽在100米以上时 测段长度不小于河宽 在小河道上 测段不小于河宽的2 4倍 在渠道测流 测段不应短于渠宽的5倍 1 测过水断面与浮标测流断面测断面相同 2 测流速 测流速前应先定测线数目 测线数目应视渠道宽度而定 当水面宽在1 5 5米时 可设3 5条测线 水面宽5 15米时 可设5 9条测线 在每条测线上测流速的点数 因水深不同而异 当水深不到1米时 常用一点法或二点法施测 水深为1 3时 用三点法或五点法施测 一点法二点法 一点法 测线平均流速一般在水面向下0 6米水深的地方 将流速仪放在该点上测得的流速即等于测线上的平均测速 V平均 V0 6二点法 将流速仪放在0 2和0 8倍水深处 该测线的平均流速为 V平均 1 2 V0 2 V0 8 三点法五点法 三点法V平均 1 4 V0 2 2V0 6 V0 8 五点法 V平均 1 10 V0 3V0 2 3V0 6 2V0 8 2V1 0 以上各式中 V0 V0 2 V0 6 V0 8 V1 0分别表示用流速仪在水面处 0 2倍 0 6倍 0 8倍水深处 渠底处测得的流速 每一测点施测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 流速仪的转数不得少于20转 施杯式 或100转 施浆式 以便使测点流速更有代表性 3 计算流量 因流速在全断面分布不均 所以流速测量的部分流速 需与相应的部分面积相乘 得出部分流量 各部分流量之总和即为全断面的总流量 三 利用渠道水位流量关系测流 第一种方法 在选定测流的渠段内 设立一水尺 测流时只要读出水尺读数 便可从已绘好的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相应的流量 第二种方法 在人工衬砌过的渠段 可根据不同水深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流量 Q c式中 Q 流量 立方米 秒 过水断面面积 平方米 R 过水断面水力半经 米 R p p指湿水周边长 米 c 系数 根据水利手册查得 i 水力坡度 当渠中水流均匀时 与渠底纵坡相同 四利用水工建筑物量水 利用跌水量水 矩形断面跌水 Q mbH2 梯形断面跌水Q m b 0 8eH H 式中 Q 流量 立方米 秒 b 跌水口底宽 米 e 梯形跌口边坡斜率 e 横边 直边 H 上游水深 米 当来水流速大时 则应加上流速水头 g 重力加速度 9 8米 秒2 m 流量系数 可查表而得 跌水流量系数表 五利用特设量水设施量水 梯形量水堰无喉道量水堰巴歇尔量水堰有很多方法 不做逐一介绍 六计算灌溉效率 灌溉效率是指1立方米 秒流量1昼夜灌田的亩数 M斗 86400 w斗 A斗 亩 立方米 秒 昼夜 筒称亩 式中 M斗 斗渠灌溉效率 亩 w斗 斗口引入水量 立方米 A斗 斗口引入水量同期灌溉面积 亩 86400是 立方米 秒流量 昼夜的水量 第三节水的利用系数及灌水定的测定 灌区水的利用情况可用水的利用系数来表示 一般常用的有 灌溉水利用系数 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道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四种 一渠道水利用系数 1 水量统计法 W净 W毛2 流量实测法 Q净 Q毛式中 渠道水利用系数 W毛 渠首引水量 立方米 W净 同期给下级渠道输送的水量 立方米 Q毛 渠首流量 立方米 秒 Q净 同期给下级渠道输送的流量 立方米 秒 二渠系水利用系数 系 总干 干 支 斗分 或 系 Q引 Q首式中 Q首 渠首流量 立方米 秒 Q引 下级渠道引口流量之和 立方米 秒 系 渠系水利用系数 总干 干 支 斗分 分别是总干 干 支 斗分渠道利用系数 三田间水系数与灌溉水系数 1 田间水系数 田间净用水量与斗渠口引水量之比 田 W田 W引 田 田间水系数 W田 田间净用水量 立方米 W引 斗渠口引水量 立方米 2 灌溉水系数 田间实灌水量与渠首总引水量之比 前面已讲过 水 系 田 水 W田 W首式中 W首 渠首引水量 立方米 四灌水定额 测定灌水定额是检查用水计划实际情况和灌水质量的重要方面 并为计算灌溉水系数 修定灌溉制度 改进灌水技术提供资料 m W田 A式中 m 灌水定额 立方米 亩 W田 田间灌水量 立方米 A 灌溉面积 亩 五测定灌水定额应注意的问题 测点田块要有代表性 定点 系统施测 即每次灌水都要在同一田块测定 3 采用的灌水技术因素 如单宽流量或间沟流量 改水成数 控制流量等 与一大田用水基本相 测点尽可能与 灌溉水系数 田间水系数 的测点相结合 与土壤水分测点相结合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1998年5月1日实行 一节水灌溉名词解释 1 节水灌溉 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 取得尽可能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模式 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 节水灌溉的内涵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输配水系统的节水 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经济中的隐私保护与安全-洞察及研究
- 健康产品市场细分-洞察及研究
- 微环境中分子机制探索-洞察及研究
- 【《87000DWT散货船的建造方案案例》2500字】
- 【《资管新规对A银行对公理财业务营销的影响分析案例概述》5000字】
- 网络口碑营销细则制定
- 移动应用屏幕适配规范
- 西方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案
- 运营优化绩效评价
- 高中生应该如何有效减轻学习压力
- 头道汤的课件
- 护肤品分析与讲解
- 肠外营养疗法规范或指南2025
- 2025年中国药典培训试题及答案
- Q-JJJ 9002-2025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
- 2025年新闻记者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制药设备改造管理制度
- DB31/T 1013-2016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环境质量要求
- 德普置业-湖南长沙美洲故事项目东区营销思路
- 城轨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高海拔地区常见疾病与适应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